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T 5017-2019 河北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自动压浆设备通用.pdfDB 13/T 50172
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自动压浆设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2)8001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50172019
DB13/T 50172019
预应力孔道自动压浆设备通用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自动压浆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原器件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自动压浆设备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预应力孔道自动压浆设备automaticgroutingmachineofprestressingpipe 由制浆、储浆、压浆和控制等系统构成,具有自动上料、自动计量、自动拌制浆体、自动控制 力和保压、自动计量孔道压浆量、自动数据存储及传输等功能的一体化设备。
理论压浆量theoreticalgrouting amount
单个预应力孔道填充浆体的理论计算质量。 3.3 实际压浆量actualgroutingamount 单个预应力孔道填充浆体的实际质量。 3.4 压浆剂groutingagents 由减水剂、膨胀剂、矿物掺和料等多种材料按比例混合并搅拌而成的外加剂。 3.5 压浆料grouts 由水泥和压浆剂组分在专业生产厂按比例搅拌而成的均匀混合料。 3.6 浆体slurry 将压浆料与水,或压浆剂、水泥与水按比例掺配并搅拌均匀后形成的浆液 3.7 动态上料dynamicloading 制浆桶搅拌电机工作时的上料状态。 3.8 静态上料staticloading 制浆桶搅拌电机静止时的上料状态。 3.9 压浆速率groutingrate 单位时间内的压浆体积。 原品件西求
压浆速率groutingrate 单位时间内的压浆体积。
DB13/T 50172019
5.2.1 设备主要部件应集成一体,能自动控制压浆全过程作业。 5.2.2 应具备自动动态上料、自动静态上料、自动搅拌和自动计量的功能。 5.2.3 应具备自动压浆、自动保压、自动稳压、自动微量补浆、压力可调的功能。 5.2.4应具备自动控制压浆速率并保持连续出浆的功能。 5.2.5应具备数据自动采集、存储、保护、处理、生成报表及上传的功能。 5.2.6 应具备孔道进浆量和废浆量自动计量功能。 5.2.7 应具备自动测量环境温度和浆体温度的功能。 5.2.8 应具备真空压浆功能。 5.2.9 应具备环保除尘功能。 工三当
5. 3制浆和储浆系统
5.4.3管道两端废浆称量装置误差不超过土1.5
DB13/T 50172019
5.4.4压浆量应根据储浆桶称量和废浆称量计算,压浆量误差不超过土2.0%,严禁采用流量计和压浆 泵转速计量。
5.5.1应具有水胶比、搅拌时间、压浆及保压压力、稳压时间等参数的设置功能,并能实时显示。 5.5.2应能控制自动上料、计量和搅拌过程。 5.5.3应能控制自动压浆和微量补浆,自动采集、调整压力和保压时间。 5.5.4应能存储、查询、传输压浆数据;应能自动记录浆体每盘水胶比、浆体温度、进浆压力、保压 压力、保压时间和压浆量等压浆全过程数据,并应能自动生成压力一时间曲线和制浆压浆记录表,制浆 压浆记录表见附录A。
5.5.5应具有人工辅助控制功能。
5.5.6应能自动控制清洗流程,上料系统应能
且测检查安全警示标识、接地保护端子、安全保护装置应满足5.1.2的要求
DB37/T 3262-2018 矿山供电系统接地装置电气试验规范6.3制浆桶静态称量精度试验
在关闭制浆桶搅拌设备条件下,将标准码分级轻放于搅拌桶,均匀分布,码精度为0.01kg, 式验最大质量应为设备每盘配料最大质量的90%,试验分级不少于5级,且第1级不小于最大配料质量的 20%,记录每级加载码质量mr和设备显示质量mi,并计算每级相对误差,加卸载均应记录和计算, 且各级加卸载相对误差均不超过土1%判定静态称量精度检验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试验报告格式参 见附录B表B.1。 静态称量相对误差按公式(1)计算
式中: 第级加载时静态称量相对误差(%); msi 第级加载时设备屏幕显示的质量(kg); 第i级加载时码的实际总质量(kg)。
DB11/T 1282-2015 数据中心节能设计规范.pdf6.4上料控制精度试验
DB13/T 50172019
根据现场用料种类,按浆体配合比设定每种材料用量,最小用量材料设定值不宜少于10kg,设定 完成准备就绪后,启动设备按实际上料程序进行上料,每完成一种料后停机,当制浆桶完全静止后记录 设备显示的每种材料质量n:和设定的上料目标质量mi,计算相对误差ni,应进行3~5次,每次每种材料 上料控制相对误差不超过土1%判定设备上料控制精度检验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试验报告格式见附 录B表B.2。 上料控制相对误差按公式(2)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