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 133-1-2010 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JTS 133-1-2010 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4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163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S 133-1-2010 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推荐不同桩型。桩基持力层推荐几个可能的持力层供设计根据上部荷载选用,当上部荷 载明确时,通过估算桩的竖向承载力推荐持力层。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最可靠的方法为桩的静载荷试验。在未进行试桩前,根据土 工试验及原位测试成果提供桩侧及桩端阻力进行单桩极限承载力估算,最终以静荷载试 验进行校核。 在施工期,由于打桩的震动及桩的挤土效应,经常出现水下岸坡的滑移变形,故评价 沉桩,成桩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7.3.1本条规定了岸坡与边坡勘察应查明的主要内容。岸坡与边坡根据其岩王组分分 为岩质岸坡和土质岸坡,土质岸坡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土体的强度,岩质岸坡则为岩 体的结构面。而水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都是影响稳定的重要因素。港区场地涉 及的滑坡是指坡上的部分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 并向坡下运动的现象;危岩则是指位于陡崖或陡坡上受岩体结构切割为稳定性较差的岩 石块体;崩塌是指陡坡或悬崖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下坠滚落的现象;崩又 有崩岸和坐崩之分,崩岸是指河岸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塌;坐崩是指河岸坡脚受淘空后 使河岸产生近垂直性塌。

CJJ/T 117-2017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7.3.4本条规定了岸坡与边坡勘察的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要求。首先强

性评价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其次强调选用正确的计算模型进行稳定性计 算,计算模型又源于岸边坡潜在的破坏模式;破坏模式有平面滑动、圆弧滑动、锲形体滑 落倾倒、剥落等。强调对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岸边坡应分析变形成因,提出影响稳定性

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1—2010)

的因素,判断稳定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最优坡形、坡角、动态观测方案和治理措施 的建议。

基坑工程勘察作为港口工程勘察的一部分,是本规范这次修订新增加内容。 本节各条文内容,主要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一2001) 2009年版)和《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一1999)及《工程地质 手册》(第四版),以上两本规范对基坑工程勘察条文说明编写全面、详细,本规范基坑工 程条文说明从简

7.5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天然建筑材料是影响港口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涉及有陆域形成、防坡堤及引 堤的大型港口工程,因此重视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是必要的。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一般与港口工程设计同阶段进行,初步设计勘察阶段以初步查明 的储量为主,并按设计用量的3倍控制,施工图设计勘察阶段查明的储量按设计用量的2 倍控制。

7.6.1本条文规定了地基处理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1)地基处理设计成功与否,考虑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使用要求,选用合适的岩土 参数是关键。通过钻探取样、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取得适宜的岩土参数值无疑是至 关重要的。工程实践表明,选择不同参数引起的误差远比使用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地基相 关计算来得大。 (2)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考虑对临近建筑物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如强夯法对周围 建筑物影响,基坑开挖、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会否导致周围建筑物下沉的影响,爆破挤淤对 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深层搅拌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水的腐蚀性等是非常重要的。

察规范》(GB50021一2001)(2009年版)第4.10节是直接以地基处理方法的勘察进行编 写的。本规范考虑到港口岩土工程的特点,采用土一→地基处理方法一→适用情况一→提供勘 察参数进行编写。 7.6.2.1~7.6.2.3为软土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勘察内容。条文依次介绍了软土的换 真法、软土排水固结法、软土深层搅拌法、软土振冲置换法。软土的这些地基处理方法勘 察内容多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一2001)(2009年版)结合 巷口工程地基处理勘察的特点制定的

以及填土进行强夯法加固的条件。砂土按表4.2.7,粉土按表4.2.9,其标准贯入击数大 于上述规定值时,该砂土和粉土都处于中密和密实状态,承载力相当200kPa,一般不需

.6.2.5给出了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小于15粉细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小于10粉土 冲挤密法的勘察内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指出“对于处理 <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饱和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 其适用性”。因此振冲法有了粉细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小于15和粉土标准贯人试 女小于10的限定。

察方法。这是港口工程地基处理特点所决定的。广泛的软弱土层分布,钻探取样质量不 易保证,从取样至室内试验土样的扰动,试验时操作的不规范,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不准 确。这种结果只能通过多种试验与测试综合勘察来弥补

7.6.3.2本款给出的勘探点间距和孔深,系根据港口工程经常遇到的软土、彩

定结合港口工程的特点而制定的。 开山石是港口工程中应用最广的填料,经采运、堆积后形成不同大小颗粒、形状的堆 积体,故规定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和载荷试验检查换填地基的强度。 7.6.5.4深层搅拌桩法效果检验桩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002)规定为1%,本规范规定为0.5%~1%。

(7)引自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B50021一2001)(2009年版),以上各款的

规定均是保证水样化学分析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7.7.4地下水作用的评价是地下水勘察结果的主要内容和地下水勘察目的所在,因此, 在工程勘察中结合港口工程各类建筑物,作出有关合理的评价,这是直接的评价;地下水 对岩土层起了物理力学性的变化,而又间接引起建筑物基础地基的稳定、沉降、强度产生 变化,这是间接的评价;还有岸边坡的滑动和基坑岩土边坡的滑动失稳均是地下水的作用 而引起的

滑坡是一种严重威胁港口工程安全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就可 重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产生严重后果。同时滑坡产生的成因机制复杂、滑坡边 不易勘定、滑动面难以查找、滑动带的物理力学性特征指标亦很难获取。因此, 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滑坡或有滑坡可能时,进行专门的滑 是非常必要的。

成重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产生严重后果。同时滑坡产生的成因机制复杂、滑坡边界条 件不易勘定、滑动面难以查找、滑动带的物理力学性特征指标亦很难获取。因此,一且拟 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滑坡或有滑坡可能时,进行专门的滑坡勘 察是非常必要的。 7.8.1本条规定了滑坡勘察的主要任务要求。任务之一是查明滑坡体、滑带和滑床、滑 坡类型、地质背景等滑坡各要素特征;任务之二是分析滑坡成因、影响因素,判断稳定程 度,预测其发展趋势;任务之三是提出滑坡防治对策、方案。 7.8.2本条规定了滑坡勘察方法和工作布置的原则。首先强调了采用综合勘探方法,针 对不同的场地条件,选用有效组合的勘探方法。其次强调了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选用要 合适,测绘内容要全面和具有针对性。第三,规定滑坡的勘探方法和工作量根据场地工程 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滑坡形态综合确定。 7.8.3本条规定了滑坡勘察岩土试验的要求,其中试验项目以滑体天然重度、饱和重度 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峰值和残余强度为主,强调采用与滑动受力条件相似的试验方法。 7.8.4本条规定了滑坡勘察的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要点。由于影响滑坡稳定的因素 十分复杂,故滑坡稳定性评价必须以工程地质综合研究为基础,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 合。在定量分析计算中,选用正确的计算模型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考虑地下水、 地震、冲刷、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条强调对重要的或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滑坡,采用数值方法分析滑坡稳定性。

十分复杂,故滑坡稳定性评价必须以工程地质综合研究为基础,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 合。在定量分析计算中,选用正确的计算模型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考虑地下水、 地震、冲刷、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条强调对重要的或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滑坡,采用数值方法分析滑坡稳定性

8.0.1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性工作。运用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 原理,以地面观测和描述为主的方法进行。因此,它主要适用于陆域。而港口水域是港口 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港口建设十分重要。故条文中提出“配合适量 的水域勘探测试”,以全面了解港区水陆域的工程地质全貌和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对港 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并为经济合理地布置勘察起指导作用。 8.0.2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先导性工作。主要用于港址选择与规划, 敌常为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所采用。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施工期间,必要时 对某些专门工程地质问题,在先前勘察阶段的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或 补充性调查和测绘工作。 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固然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非每项工程都需进

8.0.2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是岩工程勘察的先导性工作。主要用于港址选择与规划

故常为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所采用。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施工期间,必要时 对某些专门工程地质问题,在先前勘察阶段的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或 补充性调查和测绘工作。 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固然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非每项工程都需进 行。如对地质资料较多的熟悉地区就不必进行。而对不熟悉地区,是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还是测绘则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有时工程地质调查将作为工程地质测绘的先行准备

工作。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的区别见下表

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纲要,一般包括在勘察纲要中,必要时单列。工程地质调查和测 绘纲要内容,通常包括:任务来源、工程特点、地质概况、工作目的、任务、范围、方法、精度、 应查明的主要问题、应提交资料的内容、工期安排、安全措施等。 8.0.5港口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为大于或等于1:5000,属大比例尺测绘,以保证测绘 质量,且各勘察阶段比例尺的规定范围较大,使工作时有较大选择余地。常采用填图法进 行全面勘查,为保证测绘精度,使用的地形图比例尺要比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大一级,待外 业填图完成后,再缩成地质测绘要求的比例尺成图

地质观测点的点位布置,密度与定位精度

(1)地质点的布置是否恰当,关系到成果质量,乃至岩土工程评价,要予以重视。地 质点布置在有关地质要素处,地层接触线,不同岩性和土质的分界线,地貌界线、地下水露 头、地质构造线和滑坡、玥岸、断层、卸荷裂隙、岩溶、土洞不良地质现象等分布处。充分利 用路堑、岸边坡、冲沟、采石场、取土坑等露头好,地层齐全、构造简单、化石丰富地点,必要 时辅助勘探测试工作,以测制柱状图剖面图,选定标准层,划分好填图地质单位,测绘工

程地质图。 (2)对地质点布置的密度,本项提出“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现象和界线的分布为原则”, 具体的布置密度,迄今国内外未见统一规定。本款采用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编 制的《工程地质测绘通则》(征求意见稿)规定的密度,以方便应用。 (3)地质点的精度规定为“在图上误差不超过3mm”,目前国内诸多规范规定均为 2~3mm,本规范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一2001)(2009年版)规定采 用3mm。

8.0.7本条从地貌、地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地下水、水文、气家、人尖活动

8.0.7.2第四纪地层特别是软土层是地层调查测绘的重点。此外,注意对第

层和火山岩的调查,防止与前第四系基岩混淆。 第四纪胶结层由地下水中的钙质或铁质将砂、砾石胶结或部分胶结成层,另在我国南 每由珊瑚、贝壳、软体生物的碎屑与砂、砾在潮间带胶结成海滩岩。但它们每层的厚度都 不大,与其下面的松散砂砾均属于同一层沉积,依此区别基岩与土的界面。 第四纪形成的玄武岩虽然属于岩石,但其下面同样有与其属同一年代形成的土层。 8.0.7.3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关系到建设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着重调查构造破碎 带、岸边坡卸荷裂隙、新构造活动形迹、地震烈度与液化、震陷、地面破坏和崩塌、滑坡等次 生灾害等震害情况。 8.0.7.4岸坡稳定与否,是港址比选的首要条件,重视滑坡、塌岸等不良地质作用的调 查与测绘是非常必要的。从地质、水文和气象等方面查明其成因,研究其发育、发展和治 理方法。 8.0.7.6地下水位与地面水位的动态变化关系十分重要,由水位差引起的地下水渗透 玉力关系到岸坡的稳定,如长江枯水期,尤其在春节前后,江水位最低,与地下水位差值最 大,常是岸坡失稳的高发期。 8.0.8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的记录在现场完成,图件在实地勾绘,对有关地质现象多作

8.0.8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的记录在现场完成,图件在实地勾绘,对有关地质现象多作 素描图和照相。

9.1.1勘探依据勘察目的与阶段以及岩土工程特性等,采用多种手段,并结合 验,互相印证、补充及综合的方法,以利于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与效率,更好 土工程地质条件,达到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

9.1.3本条文主要是考虑勘探平台与勘探船筱的适用性及安全性

目前,在我国水域勘探中,大型固定式勘探平台由于制造与使用成本较高尚未普及, 主要是利用小型交通运输船与驳船,或用浮箱、油桶、小木船搭建浮动式勘探平台。因此, 勘探船筱的吨位,以及锚型、锚重、抛锚的数量与锚位、系缆长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勘探船、 筏的适用性及安全性。 浮箱、油桶、小木船搭建的勘探船筱,一般都用于水流、风浪较平稳的内河、湖泊、水 塘、潮间滩地等水域;江、海水域则基本采用具有一定抗风浪能力,能适应水流、潮汐变化, 吃水较浅,船底较平的运输船或吊驳搭建的勘探船。 江内水域勘探船的吨位一般不小于100t:河口与近岸海域勘探船的吨位一般不小于 200t;远岸海域勘探船的吨位一般不小于500t。 锚重根据勘探船的吨位确定,150~200吨位的主锚一般不小于250kg;200~500吨 位的主锚一般不小于350kg;大于500吨位的主锚一般不小于500kg。采用抓力锚型,不 采用重力锚型。 锚缆的规格与长度,根据船的吨位与水深确定,锚缆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0倍水深。 抛锚的数量,根据水文、气象、地质等条件确定,多数情况抛6只锚,船头、船尾各抛1只 锚,船的两侧各抛2只锚,也有抛4~5只锚或多于6只锚,但不少于4只锚。边锚与头锚或 尾锚的夹角为45°~90°,如抛两只头锚或两只尾锚,两只锚之间的夹角为30°~45 9.1.4钻孔、探井、探槽等如不妥善回填,可能影响安全、交通、生产,或造成对自然环境 的污染与破坏,有时这种影响或污染与破坏,在短期内不易被察觉,但到一定时候会引起 严重后果。因此,应该严格执行回填的有关规定。 9.1.5.2勘探点位测量采用的仪器与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与具体条件确定,关键是测 量误差要符合规定的要求。陆域一般采用丈量法、经纬仪前方交会法、经纬仪加激光测距 义或全站仪极坐标法;水域勘探点根据其离岸的远近,选用经纬仪前方交会法、经纬仪加 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极坐标法或GPS卫星定位法等;对于一些离岸不远可用测量仪器直 接观测的水域勘探点,也可用常规测量与GPS相结合的方法。勘探船先用DGPS指向标 引导进位抛锚,然后采用前方交会或极坐标法指挥勘探船准确进人孔位,这样不但能保证

量误差要符合规定的要求。陆域一般采用丈量法、经纬仪前方交会法、经纬仪加激光测距 仪或全站仪极坐标法;水域勘探点根据其离岸的远近,选用经纬仪前方交会法、经纬仪加 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极坐标法或GPS卫星定位法等;对于一些离岸不远可用测量仪器直 接观测的水域勘探点,也可用常规测量与GPS相结合的方法。勘探船先用DGPS指向标 引导进位抛锚,然后采用前方交会或极坐标法指挥勘探船准确进入孔位,这样不但能保证

域勘探点位测量的精度,而且提高效率

9.1.5.5使用水蛇绳测量水深是种传统的常用简便测量方法,但这种测量方法往往误 差较大,尤其在水深、流急的水域,产生的误差可达1m以上,严重影响勘探深度的测量精 度。本次修订规范调查中,许多单位都提出了此问题。根据水碗绳使用的实际情况,一般 在水深大于5m,流速大于0.5m/s的水域,水绳测量的水深误差就比较大了,要使用测 深仪测量水深,并用下入水中套管的长度作校正。 9.1.5.6在有潮汐的水域,水深是随时间变化的,注意定时观察变化的水位,校正水面 标高,以准确计算勘探深度。 9.1.5.7根据本次修订规范调查征集的意见和多年工作的经验,本规范对勘探点位和 高程测量的允许偏差,分水、陆域和不同的勘察阶段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并考虑到原规范 7.0.1.3款文中对“水域钻孔的孔口标高及钻进深度的测量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0cm” 的规定,由于受水深测量误差的制约,实际难以达到的情况,本规范依据现行国家行业标 准《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的有关规定修改如表9.1.5

9.2.1.6钻孔记录是钻探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影

度,划分为不扰动、轻微扰动、显著扰动、完全扰动四个质量等级,并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 经微扰动的Ⅱ级土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作为原状土,用来进行土的力学性试验,测定土 的强度指标.故将Ⅱ级土样与I级土样划为同一原状类别,以示与Ⅲ、IV土样的本质区别。

9.2.2.2本款归纳了我国目前采用的取土器与取土方法,采取流塑~硬

生状接近粘性土的粉土的I级高质量原状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或重管单动回转取土器。 由于单动回转取土器有三重管与双管两种不同类型,故在本规范中统称为重管单动 回转取土器。三重管主要有国外的丹尼森型与皮切尔型取土器和国内的三重管单动回转

取土器,双管主要有港口航务工程系统勘察设计单位研制的双管单动活门式取芯取土器, 该取土器一个钻进回次可同时取土芯与原状土样,回次最大进尺为2m。

该取土器一个钻进回次可同时取土芯与原状土样,回次最大进尺为2m。 9.2.2.3在实际的取样工作中,不是采用了先进的取土器与取土方法,就一定能取得 到高质量的原状土,还要认真执行有关的钻进与取土作业工艺。本款就是对主要的钻进 与取土工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保证原状取土的质量,

到高质量的原状土,还要认真执行有关的钻进与取土作业工艺。本款就是对主要的钻进 与取士工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保证原状取士的质量

10.1.2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岩土条件变化较大,地区经验各不相同,所以注意地区经验 特性很重要。在地方标准中建立和采用的地区经验关系一般都经过工程实践的验证,可 以参照或直接引用。 10.1.4造成原位测试成果误差的原因比较复杂,测试仪器、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操作技 能岩士的不均匀性等都有可能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10.2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10.2节引自现行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并参考国家现行标准《岩土 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和《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TB10041—2003)等标准。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观测地基土承受压力和变形的原位试验,它反映的是承压板下 1.5~2.0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强度、变形的综合性状,用于评价 地基土承载力、计算地基土变形模量和基床系数。 10.2.4.1承压板为方形,变形模量计算公式的常数原规范为0.95,本次修订为 0.886。 10.2.4.3(3)相对沉降控制法,补充了对低压缩性土、砂土、风化岩、软岩的规定

10.3十字板剪切试验

10.3.3目前我国常用的机械式十字板剪切仪有开口钢环式十字板剪切仪;电测式十字 板剪切仪有电阻应变式十字板剪切仪。开口钢环式十字板剪切仪使用时期较早,利用蜗 轮蜗杆通过探杆扭转插入土层中的十字板头,借助开口钢环与百分表测定土体的抵抗力 矩,该仪器需钻机配合成孔;电阻应变式十字板剪切仪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仪器与试验 方法,与机械式十字板剪切仪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力装置不用钢环,而是在十字板头上端连 接一个贴有电阻应变片的扭力传感器,试验时通过加压贯人与回转装置,将十字板头压入 到土层中的试验深度,扭转十字板头,由电子系统直接量测土的抵抗力矩,在试验过程中 不需要钻机成孔,进行机械安装与轴杆摩擦力校正等作业,操作较机械式十字板剪切仪简 便许多,试验成果也较稳定,因此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两种十字板剪切仪由于工作原理与 试验方法有所不同,测试的结果也有所差异,一般机械式十字板剪切仪的测试值较电测式 土字板剪切仪大,原规范根据有关陆域研究资料确定,两者相差8%~10%,也有认为两

10.3.5根据十字板剪切试验的要求,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

50021一2001)(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本次规范修订增补了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整理及

10.4标准贯入试验

10.4.1标准贯人试验一般用于砂土、粉土和粘性土,虽然对一般工程中软塑~流塑的软 土意义不大,但考虑到在港口工程疏浚方面,其对软塑~流塑的软土仍是主要的勘察手 段,故仍定为适用于整个粘性土。考虑到目前已几乎不会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来判断 碎石土密实度,并与第4.2.4条协调,故将其删去;考虑到目前使用的一些地区性规范和 经验关系,故将基岩的全、强风化带也包括进去。 10.4.2本表10.4.2引自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1)根据欧洲标准,锤击速度不超过30击/分钟; (2)采用回转钻进方法,以尽可能减少对孔底土的扰动,并细心清孔; (3)钻进时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保持孔底土处于平衡状态,不使孔 底发生涌砂变松,影响试验值; 4)下套管时不要超过试验标高: (5)缓慢下放钻具,避免孔底土的扰动; (6)采用泥浆护壁防止涌砂或塌孔。 10.4.4所测标准贯人试验击数均未进行修正,为原始击数。在实际应用标准贯入试验 击数时,应按具体岩土工程问题,参照有关规范考虑是否作杆长修正或其他修正,勘察报 告中只提供不作修正的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由于标准贯人试验击数离散性大,故依据单孔少量标贯试验资料提供整体场地的设 计参数是不可靠的;在统计分析时,剔除个别异常值。 关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估算粘性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这一标准也是美国太沙基 (Terzaghi)最早提出的,原规范附录K引用了这一标准,本次修订将附录K取消,列人本 条款中。

10.5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0.5.1轻型圆锥动力触探,非常适用于施工验槽、填土勘察、查明局部软弱土层、洞穴等 分布;重型动力触探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其规格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超重型动力触探规 格与国际相近,适用于碎石土。 10.5.3本条操作要点主要考虑了影响试验成果的因素,其中锤击能量和触探杆与岩土 间的侧壁摩阻力是主要因素;锤击速度是次要因素,而在粘性土中击人的间歇也会使侧摩

超前约为0.5~0.7m,滞后约为0.2m;上为软土层下为硬王层,超前约为0.1~0.2m,滞 后约为0.3~0.5m。超前滞后范围内值、临界深度以内的值均不反映真实土性,故不参加

统计。 依据动力触探成果评定土性参数和设计参数,均基于地区经验的基础上。

依据动力触探成果评定土性参数和设计参数,均基于地区经验的基础上

10.6静力触探试验

10.6.2目前国内静力触探仍主要使用单桥与双桥探头,但在国际上已有许多国家与地 这,已把可测孔压、孔斜等的多功能探头作为常用探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倡使用 多功能探头,积累工程经验,以推动静力触探试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10.6.3.2目前国内水域静力触探试验,基本上多在水上固定勘探与试桩平台或搁浅 的勘探船上进行,水下静力触探尚未普及,处于引进与研制阶段。国外水下静力触探技术 及设备已较为成熟,按其工艺可分为海床静探(SeabedCPT)和井下静探(DownholeCPT)。 海床静探是把静探机潜入水底作业,以水底泥面为基准,将探头及探杆直接连续地贯入水 民土层中,这种工艺和设备较适宜在水深一般不大于30m的港口、航道等水运岩土工程 勘察中应用。但在密实的砂层中,往往一次连续贯入的深度难以满足要求,需进行分段触 探。并下静探的工艺特点是采用钻探与静力触探相结合的推进方式,探头通过置于钻孔 内的管内锥探总成加压贯入钻孔底部的土层,单次可贯入1m,每回次共贯入3m,钻探主 要是为下一次的触探清除探头已触探经过的土层,这种静探工艺方法对于孔深较大的勘 探孔来说,不能通过一次连续贯入或几次贯人完成,难以保证触探过程的连续性与完 整性。 10.6.3.3本款是在原规范8.3.4与8.3.6条文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与补充,主要 增加了水上静力触探与孔压静力触探方面的有关技术规定。 10.6.4根据静力触探试验工作的要求,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一2001)(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本次规范修订增补了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整理与分 析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

10.7引自现行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10.7引自现行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一1999) 旁压试验系指通过旁压器在钻孔内对孔壁施加横向压力使土体产生相应变形的一种 原位测试方法,又称横压试验。该试验所得的旁压曲线特征值有初始压力、临塑压力、极 限压力,用于确定地基承载力和旁压模量等;自钻式旁压试验尚用于测求土的原位水平应 、静止侧压力系数。 10.7.4.5静止侧压力系数采用自钻式旁压仪进行试验,自钻式旁压试验钻进对孔壁 土层的扰动和天然应力的改变较小,初始压力接近原位水平应力,故可用于估算静止侧压 力系数。

10.8水底地层剖面仪探测

10.8水底地层剖面仪探测

10.8.1水底地层剖面仪根据其工作水深、探测记录深度、记录分辨率、工作频率等技术 指标,分为水底浅地层剖面探测、水底中地层剖面探测、水底深地层剖面探测;其中水底浅

地层面探测、水底中地层面探测在港口、航道等水运工程勘察中,适用于第四纪松散 覆盖层,作为水运工程水域勘探的辅助手段。这种勘探方法虽然快速、方便,但有其局限 性,不能直接获得土质指标,分层需与钻孔资料相对比,分层界线的精度相对较低。一般 在选址规划或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工作中采用这种勘探方法;当有足够的相关资料时 也在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施工期等勘察工作中配合使用。水底地层部面探 测通常同时进行侧扫声纳探测,以了解水下地貌、小尺度障碍物等情况。 10.8.2在缺少工作经验的地区进行水底地层部面探测,布置检查探测线和参比勘探孔 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判断探测工作质量和探测部面进行地质分层的重要依据。一般 探测线两端的距离较大,至少在探测的两端与中间布置检查探测线和参比勘探孔;探测线 两端的距离较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检查探测线和参比勘探孔。 10.8.3~10.8.4本次修订,在原规范条文的基础上,依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并参照 现行国家标准《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17503一1998)的有关规定,对水底 浅地层部面探测、水底中地层剖面探测现场作业的技术关键点和探测成果资料整理工作 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规定,以保证探测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10.9.1~10.9.3适用于波速测试的方法较多,本节只涉及单孔法、跨孔法和面波法。 测定各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选用合适的振源是很关键的条 件。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测试精度,而测试孔要求与之配套,方可满足测试要求。 有关单孔法、跨孔法和稳态面波法波速测试可以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地基动力特性 测试规范》(GB/T50269—97)及其条文说明; 面波法的特点是在地面求瑞利波的速度,再利用瑞利波速与剪切波速的关系求出剪 切波速,面波法又分为稳态方法和瞬态方法两大类。水域勘探中,使用多道瞬态面波仪测 定瑞利波速度比较适宜。 有关瞬态面波法波速测试可以参考现行行业标准《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 (JGJ/T1432004)及其条文说明,

10.10水域地震映像探测

10.10.1地震映像探测又称高密度地质地震映像探测,是工程物探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 法;主要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性质不同的地层内的反射规律,研究小偏移距条件 下不同介质的反射特征,揭示岩土层分布规律。该方法在水域和陆域均可应用,本规范仅 包括水域的地震映像探测。 水域地震映像探测是一种间接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要求探测的目标地层存在明显 的波速或密度差异,探测效果取决于水深、震源能量、激发波频率、水听器精度、水下岩土 层的物性等条件。对于水深小于5米的水域,由于受到多次波和地震子波的干扰,探测精 度较差。 10.10.2水域地震映像探测的测线一般按网格状布置.测线分为主测线和联络线,主测

线与海底地形等深线的总趋势垂直,或与区域地质构造走向垂直,联络线与主测线垂直。 地震映像探测要根据钻孔资料标注地层属性。 对于水域地震映像探测网布置,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选址及工可阶段,采用普查方式,对拟建设区域采用100m×200m网格进行勘 探,对于地层复杂、变化较大或工程重点水域,适当加密; (2)初设阶段,采用详查方式,对拟建设区域采用50m×100m网格进行勘探,对于地 层复杂、变化较大或工程重点水域,适当加密; (3)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主要针对具体的地质问题进行详查; (4)障碍物探测,主要针对具体的障碍物规模和地段进行详查; (5)对于航道、管线路由等长条形勘探区域,主测线以设计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联 络线可以与主测线垂直,也可斜交。 10.10.3(5)水域地震映像探测的有效性试验非常重要,在正式的勘探作业以前,有必 要充分利用已知资料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以确定采用的探测方法能否满足勘探要求。 参数采集是否合适主要体现在穿透深度满足要求、记录波形初至清晰、海底反射明显、激 发与接收一致、同相轴清晰连续可追踪、信噪比较高。 10.10.4.1水域地震映像探测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手段较多,根据勘探要求和原始资料 进行方法选择,通过对比已知地质资料,确认资料处理的效果,以满足勘探要求。另外,水 或地震映像探测是一种间接的物探勘察方法,虽然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新仪器 新设备的应用,其勘探能力和探效果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多解性无法根本消除, 故需要一定的地质钻探等直接勘探资料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11.2.1试样的制备是室内试验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所有试验项目的试 质量、试验指标的代表性、准确性及合理性。由于土是非均质体,在试验中,常常会出现同 一层土体甚至同一个土样各项试验指标互不匹配,指标离散。 第11.2.1.3款规定是为了减小同组力学试验间指标的离散性,减小同一个土样不同 试验指标间的矛盾,以保证同一土体单元指标的合理准确; 第11.2.1.4款规定则是为了尽可能减小原状土样在存放及试样制备过程中对土样 的扰动,以保证对扰动敏感的低塑性、高灵敏度土样以及对扰动敏感的试验项目如高压固 结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试验指标的相对准确、可靠。 第11.2.1.7款的增加是为了符合环保的需要。 11.2.2所谓常规试验项目是指工程必做项目,而特殊试验项目则根据工程设计、施工需 要和岩土性质确定是否选做。 11.2.3关于界限含水率试验,本规范考虑到水运系统的使用习惯,未采用国标有关76 克圆锥仪入土17mm作为液限含水率的标准,而是保持了以76克圆锥仪入土10mm作为 液限含水率的标准。 测定液限还可选用碟式液限仪的方法,因此法不常用,故此次不列人规范。若有需要 参见其他现行规范。 关于塑限含水率,多年来每个地区、单位都积累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经统计其液限与 塑性指数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建议尽可能利用。但对低塑性粘性土、粉土采 田然玲数妮西情重下主 三满用玄的哈入建供会者

用经验数据要慎重。下表是部分地区塑性指数I,与液限の,关系的经验公式,供

11.2.4土的比重变化幅度不大,而且试验过程比较繁琐,所以一般选用经验值,但在缺 乏经验的地区进行试验直接测定。当土样的有机质含量超过5%时,会对土粒比重产生 影响,故要进行直接测定。

11.2.5附着力试验是水运工程中特有的一项室内试验。在疏浚工程中,对塑性状态的 粘性土,当选择斗式挖泥设备时,其斗壁附着泥量的多少,根据塑性状态粘性土的附着力 值进行计算,以便确定挖泥效率。附着力试验的具体操作,详见现行行业标准《疏浚岩土 分类标准》(JTI/T32096)附录A,

11.2.6.6在对软土进行直剪固快试验

11.2.7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仪器和操作简单,既不受排水条件及剪切面的

近年来,不少单位用一种微型十学板仪对软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个 型十字板剪切试验是由便携式十字板剪切仪完成。该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 单,测量速率快,可在10秒钟内测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值,并与室内无侧限抗压强 验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所得的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它已被广泛地使用于海洋地 查、石油钻探、土壤的研究及建筑设计等方面。由于它对软土的抗剪强度测定有些其 验方法不具备的优势,目前有关水运工程岩土勘察单位多在试用、对比,积累资料,待 器规格、性能、操作方法等相对统一后,再作为一种试验方法列入规范,

11.2.8.1快速固结法即为每级压力下固结2h测计量表读数,最后一级压力下除测读

11.2.8.2采用标准固结试验时,为得到准确的先期固结压力,欠固结土在试验初始

11.2.8.3沉降计算时一般只考虑主固结,不考虑次固结。但对厚层高

固结沉降可能占相当分量,因此取一定数量的土试样测定次固结系数,用以计算次固结沉

降及其历时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本节岩石试验具体的试验方法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 11.3.2岩石试验项目分为一般常做的试验项目,简称常规试验项目和特殊试验项目。 常规试验项目为必做项目,特殊试验项目为按照工程需要所选做项目。 11.3.4岩石单轴抗压试验试件尺寸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的规定。 11.3.5岩石点荷载试验适用于各类岩石的脆性岩块;对如粘土岩的软质岩石,点荷载试 验时两个球状体与岩石接触点在施力过程中岩石块形成两个小坑,而不是岩石块产生抗 力而破坏,这样的岩石块就不适用于点荷载试验。

11.4水、土腐蚀性试验

12岩土工程评价和勘察报告

12.1 岩土工程评价

12.1.1本次规范修编将《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改为《港口岩土工程勘

的就是将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转向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评价与传统的工程地质评价相比,增加了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的分析 和论证以及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及监控、预防措施的建 议等方面的内容。 不同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评价内容有所侧重,如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主要是评价场 地的稳定性和建筑的适宜性,考虑的是整个场地的宏观方面的问题,一般从搜集分析工程 地质条件入手,找出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其对场地适宜性和稳定性的影 响。注重的是工程地质方面的问题,所需解决的是可行性问题;而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主 要是针对各建筑物单体,分析评价供地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防治等所需 的岩土技术指标,提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预测工程使用期可能发生的岩 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考虑的是各建筑物单体的具体问题,所需解 决的是设计、施工中涉及的岩土参数及岩土工程问题;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岩土工程评价介 于可行性研究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两者之间,主要是评价场区内各区段的地质特点及 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和有关岩土工程评价。 12.1.2.2为本次修编所增加条款,强调从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几方面评价岩土 指标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12.1.2.3本款与原规范相比增加了“对厚层状土应分成亚单元体后进行统计”,一方 面厚层状土自其上而下土体沉积年代、应力状态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存在差异,要分亚 层;另一方面,在提供设计参数时,桩侧及桩端阻力与深度有关,为便于更准确估算承载力 及确宗持力具位置 i 进行细分

GB/T41862-2022 土方及矿山机械 自主和半自主机器系统安全.pdf12.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2.1勘察资料的整理工作是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础,而外业资料的整理文是 重中之重,本条对外业资料的整理作了相关规定,强调了及时和动态性。 12.2.2本条对港口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作了规定,以涵盖各种类型的港口岩 土工程项目。

12.2.3鉴于港口岩土工程的规模大小各不相同,目的要求、工程特点、自

别很大,要制订一个统一的适用于 和形式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本条

只规定了不同勘察阶段勘察报告的重点内容。

不同勘察阶段勘察报告的重点内容。 本条重点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与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比较, 勘察报告增加了对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的分析和论证CJJ/T 281-2018 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标准,体现在提出对工程 范工的建议,同时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监控及 饰的建议

12.2.4本条重点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与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比较, 启土工程勘察报告增加了对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的分析和论证,体现在提出对工程 没计和施工的建议,同时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监控及 预防措施的建议。

表F.0.1中“色标”是在地质部面图上,对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用不同颜色来表示, 以示区别。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