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释义手册.pdf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释义手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8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179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释义手册.pdf

武中:0, 最大拉应力(Pa); L 梁跨距,即外端两个夹具间距(一般为0.357m)(m); 峰值荷载(N); 2W 梁宽(m); 梁高度(m),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武中:e.一一最大拉应变(m/m); 8——梁中心最大应变(m);

CECS 562-2018-T 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技术规程Ecp = .2,Ed

5.2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5.2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5.2.1混合料类型、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沥青含量、集料来源、沥青品种、沥青混合料板块 作日期、从路面切割试件的日期、空隙率等相关信息。

5.2.1混合料类型、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沥青含量、集料来源、沥青品种、沥青混合料板块试件的制 作日期、从路面切割试件的日期、空隙率等相关信息。

5.2.2试验条件参数,包括加载模式、目标拉应变、试验温度、频率、失效条件等。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3.2.5将稠度仪底板刻有同心圆的一[ 面益在圆锥体大端面工,使圆锥体大端外圆正好对推底板的 中心圆上居中。 3.2.6把圆体连同底板一起拿住倒转过来,使圆锥体大端向下立在底板上,立即向上提起圆铺 体,让里面的混合料自然向下落。 3.2.7量取下的稀浆混合料边缘离中心圆边的距离为稀浆的稠度,准确至1cm。 拿掉圆锥体后,落下来的稀浆混合料边缘离中心國边线的距离为稀浆混合料的稠度,ASTM及 ISSA均规定此距离为2~3cm时最合适,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如稠度不在2~3cm范围内,适当调 整用水量,重复试验步骤,直至合格为止。 3.2.8记录试验时的气温和湿度。 ASTMD3910及ISSATI06试验方法中,规定本试验必须在气温25℃±1℃、湿度50%±5%的条 件下进行。考虑到我国各地试验室很难做到,而且要求的气温与施工实际的温度、湿度条件也不一致, 并无实际意义因此本方法规定在空温条件下讲行试验

报告应记述下列事项: 4.1配制乳化沥青的乳化剂及沥青的品种、乳化剂用量、沥青含量。 4.2矿料种类及级配。 4.3用水量与稠度。

T 0752—2011

湿轮磨耗试验是按规定的成型方法,将稀浆混合料试件放在水中,用标准的磨耗头度5min,测定磨 耗损失的试验。湿轮磨耗损失量以/m表示。它可用来确定稀浆混合料中的沥青用量。 本试验方法是参照国际稀浆封层协会ISSATI00,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52一2000)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T0752一1993)进行修订后提出的。磨耗值随 浠浆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增多而减少,因此做此试验时,一般都将沥青用量按比例递增,画出磨耗值与 沥青用量的相关曲线,以确定稀浆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本方法适用于检验成型后的稀浆混合料的配伍性和抗水损害能力,可与负荷轮载试验一起确定混 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

与T0752一1993相比,提出了湿轮廉耗试验仪的技术要求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3.2.1从烘箱中取出混合料试件,冷却到室温,称取油毛毡圆片及试件的合计质量(m。),准确至 0.1g。 3.2.2浸水1h湿轮磨耗试验时,将试件放人25℃±1℃的水浴中保温60min;浸水6d湿轮磨耗 试验时,将试件放人25℃±1℃的水浴中保温6d。 与T0752一1993相比,本试验方法增加了浸水6d湿轮磨耗的试验方法。 3.2.3把试件及油毛毡从水浴中取出,放入试样托盘中,往试样托盘中加人25℃的水,使试件完 全浸人水中,水面到试件表面的深度不少于6mm。 3.2.4把装有试件的试样托盘固定在磨耗仪升降平台上,提升平台并锁住,此时试件顶起磨耗头。 3.2.5开动仪器,使磨耗头转动300s±2s后停止。每次试验后把磨耗头上的橡胶管转动一定角 度以获得新的磨耗面(用过的面不得使用),或换上新的橡胶管。 胶管的磨耗面必须是新面,因此每磨一个试件后,就必须转动半圈更换磨耗面或换新胶管。 3.2.6降下平台,将试件从盛样盘中取出冲洗,然后放入60℃烘箱中烘至恒重。 3.2.7从烘箱中取出试件,冷却到室温,称取试件与油毛毡的总质量(m,),准确至0.1g。 4计算

5.1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表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 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n为3、4、5、6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一组 试样个数一般不少于3个。

5.2报告应包括:混合料配合比、试件的湿轮

本试验方法是参照ISSA的有关试验方法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

2000)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初凝时间试验(T0753一1993)进行修订后提出的。实际上,破乳 和初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初凝时间一般认为是黏聚力值达到1.2N·m的时间通过黏聚力试验确定; 而破乳时间是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和水分离,沥青微粒吸附到石料上而水析出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本试 验方法称为“稀浆混合料破乳时间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稀浆混合料的破乳时间。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吸水白纸巾。 2.2计时1.具。 2.3环形试模:内径为60mm,试模厚度为6mm或者10mm。 2.4油毛毡:尺寸152mm×152mm。 2.5其他:拌和杯和拌铲等。

记录破乳时间。注意,每次按压的位置不要重复,

3.6记录试验时的气温和湿度

3.6记录试验时的气温和湿度。

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 307

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要求时,取其平均值

用220号粗砂纸做“黏聚力试验”,10次试验扭矩扳手读数最大值租最小值的差值应小于0 m,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不应大于0.2N·m。 为使试验结果准确,借鉴ISSATB139的方法,要求在试验前对黏聚力试验仪进行标定。原规程 比项规定,试验时要注意对黏聚力仪的标定。

3.2.1按照拌和试验确定的混合料配比备料,通带以干矿料300g为准。 3.2.2将矿料、填料倒入杯中,拌匀,再将水、添加剂倒入杯中择勾,然后倒人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 沥青拌和,时间不超过30s±2s。 3.2.3将稀浆混合料倒人预湿过的试模中,用油毡垫底,刮平,脱模并记时。试样在25℃±2℃的 环境下养生。

3.2.1按照拌和试验确定的混合料配比备料,通带以干矿料300g为准。 3.2.2将矿料、填料倒入杯中,拌匀,再将水、添加剂倒入杯中拌匀,然后倒入乳化沥青或改性乳 拌和时间不超过30s±2s

3.2.3将稀浆混合料倒人预湿过的试模中,用油毡垫底,刮平,脱模并记时。试样在25° 环境下养生。

3.3.1养生30min后测试步骤如下: 1)将试件置于黏聚力试验仪的测试台上。 2)将气动压头压在试件上,此时空气压力表的读数应保持在200kPa。 3)保持压力不变,将扭矩扳手测力表归零并套住气缸杆上端,在0.7~1.0s内平稳、坚定、水平地 扭转90°~120°,读取扭矩扳手读数。 4)按以下四种情况描述试样的破损状态: (1)完全成型:试样没有任何破损或裂纹,没有集料散落情况出现,压头在试样表面打滑,表面沥青 膜可能被磨掉而留下圆形痕迹(与黏聚力值2.6N·m等效); (2)中度成型:试样表面没有裂纹出现,但压头下的集料会被碾落或粘起(与黏聚力值2.3N·m等 效;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释义手册(3)初级成型:试样表面有一条裂纹出现(与黏聚力值2.0N·m等效);(4)未成型:多条裂纹出现,甚至整个试样被碾散(黏聚力低于1.2N·m)。针对黏聚力值经常出现假相,不能真实反映混合料成型情况的现象,借登ISSATB139提出了根据试验后试样的破损状况按以上四种方法进行描述的要求,图T0754a~图T0754c为试件破损状况的描述。图T0754a中度成型图T0754h初级成型图T0754e未成型5)升起压头,擦干净后待下次测试使用。3.3.2试样养生60min后的测试步骤同3.3.1。4报告4.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1N·mc4.2报告应包括: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温度、湿度,及其他环境条件;混合料30min和60min的黏聚力值,并描述60min黏聚力试样测试后的破坏状态。5充许误差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2N·m。T0755一2011稀浆混合料负荷轮粘砂试验本试验方法是参照ISSATB109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一2000)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碾压试验(T0755一2000)进行修订后提出的。稀浆混合料负荷轮粘砂试验是稀浆混合料成型后,模拟车辆行驶条件,在56.7kg负荷轮下碾压1000次,然后在试件上撤定量的热砂,再碾压100次,测定每平方米吸收的砂量,以m²计。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控制稀浆混合料中沥青用量的上限。31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3.2.7把试样重新装在仪器的原来位置上。把砂框放在试样上对好位置,把300g82℃的热砂倒 入砂框架中摊平(或称取200g82℃的热砂倒人砂框架中摊平,将钢盖板放在砂框架中间),然后将橡胶 轮放下开机碾压100次,

5.1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 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π为3、4、5、6时,无值分别为1.15、1.46、1.67、1.82。一组 试样一般不少于3个。

报告应包括:混合料配合比、试件的黏附砂量。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仪具和材料技术要求 2.1负荷轮载试验仪:同T0755。 2.2加载物:铁砂或铁块。 2.3试模:试模厚度分别为12.7mm±0.1mm,内部尺寸为长380.0mm±1.0mm,宽50.0mm±1.0 mm,外部尺寸为长406.0mm±1.0mm,宽76.0mm±1.0mmc 2.4台秤:称量100kg,感量不大于0.5kg。 2.5天平:称量2000g,感量不大于0.1g。 2.6烘箱:带强制通风,温度能控制在60℃±3℃。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8其他:拌锅和拌铲等

3.1.1试样制备与T0755中负荷车轮黏附砂试验的试样制备相同。 3.1.2试样烘于至但重,冷却至室温后.量测试样的宽度L.和厚度d..准确至0.1mm。

3.2.1将负荷车轮试验仪调整好,使负荷质量为56.7kg。 3.2.2将试样正确安装在试件承板上。 3.2.3保持试验温度在25℃±2℃。 3.2.4将橡胶轮放下,压到试样上。 3.2.5将计数器复位到零,调整碾压频率为44次/min。 3.2.6开机碾压1000次。 3.2.7取下试样,测量碾压后的试样宽度L,和车辙深度ds,准确至0.1mm。 本试验的负荷车轮试验仪在运转的过程中可能有加减速的情况,微表处混合料试件经常在车轮加 减速的地方产生破坏,试件两端的变形往往较大。因此在测量试件宽度时由于测量的位置不同,测董的 结果会有较大的差别。由于本试验对试件的测量位置没有作具体规定,为避免测量时人为误差较大,当 测量试件变形(包括宽度和深度)时,建议测量试件两端、中间、1/4及3/4位置5个点,取其平均值,以 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PLD一一微表处试样单位宽度的变形率(%):

5.1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 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几为3、4、5、6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样一般不少于3个。

5.2报告应包括:混合料配合比试件的宽度变形率和车辙深度率、试验前试件的宽度和厚度、试验温度。

历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一2000)中的乳化 沥青与矿料的择和试验(T0659一1993)进行修订提出的。择和时间试验对于稀浆混合料的施工非常重 要,决定着稀浆混合料能否顺利摊铺到路面上。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和成浆状态。

2.1拌和.工具:容积为300~500mL的拌和杯(硬质纸杯、塑料杯等),拌和匙1把。 2.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1g 2.3秒表:1只。 2.4油毡:若干。

剂等倒人锅中拌匀,然后倒人一定量的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并开始计时。 T0659一1993采用固定比例掺配的矿料,经过固定时间的拌和,观察矿料与乳液裹覆是否均匀。 本拌和试验方法则是采用工程实际用矿料和乳化沥青,以和时间的长短评价稀浆混合料的可操作时 间,并根据试样成型情况定性判断混合料配伍性的好坏,对工程实际有更强的指导性。 3.2在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倒人后的最初3~8s内用力快速拌和,然后用拌和匙沿杯壁顺时钅 均匀拌和,一般速度采用60~70r/min,注意观察混合料的拌和状态。 3.3当稀浆混合料变稠,手感到有力时,表明混合料开始有破乳的迹象,记录此刻的时间,即为可择 和时间。 3.4继续拌和,当混合料完全抱团,无法拌和时,记录此刻的时间,称为不可施工时间。 3.5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时,重新调整混合料的配合比,重复进行上述试验步骤。

3.6记录试验时的气温和湿度

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与环境温 择和时间试验时宜模拟现场施工 时的环境来进行,这样试验结果能更好地指导施工,

历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

3.2.2将试样放在25℃±2℃的水中养生6d。 3.2.3取出试样,用滤纸将试样表面擦干至滤纸表面无湿点为止,称其质量,记为吸水质量。 3.2.4将试样放人盛有750mL±25mL蒸馏水(或纯净水)的磨耗管中,拧紧磨耗管两端的盖子后 放到旋转瓶磨耗仪上。 3.2.5开启旋转瓶磨耗仪,以1200r/h的速度转3h±3min。 3.2.6取出试样,用滤纸将试样表面擦干至滤纸表面无湿点为止,称其质量,准确至0.01名,记为 磨耗质量。用吸水重减去磨耗重得到试样的磨耗损失。 3.2.7将磨耗后的试样放在吊篮上,放至沸腾的水中煮30min。 3.2.8取出试样,选取最大的一块试样,将表面擦干后称取质量,将该质量占吸水质量的比例记为 完整率。 3.2.9半 将试样在空气中干燥24h,估计试样表面沥青膜裹覆面积占试样总表面积的比例,记为裹 覆率。

报告应包括:集料级配情况;磨耗损失、裹覆率和完整率分别对应的配伍性分级;求取磨耗损失 率和完整率分别对应的等级值的和,记为配伍性等级值GB_T 14684-2011建设用砂

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 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n为3、4、5、6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一组试 设不少于3个。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

责任编辑:吴有铭李农

“公路工程标准规范理解与应用丛书”已出版书

GB/T 51340-2018 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释义手册》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释义手册》 《<公养扩技术规范)释义手删》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释义手册》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释义手册》 《《公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释义手册》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理解与应用》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南》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释义手册》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问答》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门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宜贯读本》 《公路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与施工规范对照手册》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珊·机电工程)技术手册》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