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pdf3.2.5将稠度仪底板刻有同心圆的一面盖在圆锥体大端面上,使圆锥体大端外 好对准底板的中心圆上居中
3.2.8记录试验时的气温和湿度
近年来,乳化沥青稀浆对层施工工艺在我国逐渐得到广泛使用,因此对于稀浆混合料的室内试验 也应有相应的试验方法,以便在试验室中预先确定稀浆混合料的合理配合比。因此本试验规程增补了 有关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试验方法。这些试验方法主要是参照美国的ASTM、AASHTO及ISSA 国际稀浆封层协会)的标准,并根据近年来我国的研究成果制定的。 ASTMD3910及ISSAT106试验方法中,规定本试验必须在气温25℃±1℃、湿度50%±5%的条 件下进行。考虑到我国各地的试验室很难做到,而且与施工实际的温度、湿度条件也不一致,并无实际 意义南京某体育场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因此本规程规定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拿掉圆锥体后,落下来的稀浆混合料边缘离中心圆边线的距离为稀浆混合料的稠度。ASTM及 SSA均规定此距离为2~3cm时最合适,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如稠度不在2~3cm范围内,适当调 整用水量,重复3.2试验步骤,直至合格为止。
07522011稀浆混合料湿轮磨耗试
本方法适用于检验成型后的稀浆混合料的配伍性和抗水损害能力,可与负荷轮载试 一起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
3.1.1将烘十的矿料用4.75mm筛过筛后备用。 3.1.2将油毛毡圆片平铺在操作台上,再将模板放在平整的油毛毡圆片上居中。 3.1.3试样中各组分的配合比以拌和试验所确定的矿料、填料、添加剂、乳化沥青或 改性乳化沥青和水的比例为准,其中矿料为4.75mm筛余部分。 3.1.4/称取总质量800g的矿料放入拌锅,掺人填料,拌匀;然后加入水拌匀,再加人 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拌和,拌和时间不超过30s±2s:将拌匀的混合料倒人试模中并 速刮平。对于快凝的混合料,整个操作过程宜在45s内完成。
3.1.5取走模板,将试样放人60℃±3℃的烘箱中烘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6h
3.2.1从烘箱中取出混合料试件,冷却到室温,称取油毛毡圆片及试件的合计质量 m,,准确至0.1g
3.2.2浸水1h湿轮磨耗试验时,将试件放入25℃±1℃的水浴中保温60min;浸水 6d湿轮磨耗试验时,将试件放25℃±1℃的水浴中保温6d。 3.2.3把试件及油毛毡从水浴中取出.放人试样托盘中,往试样托盘中加入25℃的 水,使试件完全浸人水中,水面到试件表面的深度不少于6mm。 3.2.4把装有试件的试样托盘固定在磨耗仪升降平台上,提升平台并锁住,此时试 牛顶起磨耗头 3.2.5开动仪器,使磨耗头转动300s±2s后停止。每次试验后把磨耗头上的橡胶 管转动一定角度以获得新的磨耗面(用过的面不得使用),或换上新的橡胶管。 3.2.6降下平台,将试件从盛样盘中取出冲洗,然后放人60℃烘箱中烘至恒重。 3.2.7从烘箱中取出试件,冷却到室温,称取试件与油毛毡的总质量(m),准确至 0.1g。
5.1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 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n为3、4、5、6时,k值分别为 1.15、1.46、1.67、1.82。一组试样个数一般不少于3个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稀浆混合料的破乳时间。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吸水白纸巾。 2.2计时工具。 2.3环形试模:内径为60mm,试模厚度为6mm或者10mm。 2.4油毛毡:尺寸152mm×152mm
532011稀浆混合料破乳时间试
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CE202011
2.5其他:拌和杯和拌铲等
2.5其他:拦和杯和拌铲等
3.1按照拌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称取矿料、水、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和添加剂 通常以王矿料100g为准。
3.2将矿料、填料倒人杯中,拌匀,再将水、添加剂倒人杯中拌匀,然后倒入乳化 改性乳化沥青拌和,时间不超过30s±2s
3.4将试样在25主2七的环境下成型,对于微表处和快凝型稀浆封层试样,隔5mlI 后,用一张吸水白纸巾轻轻按压混合料表面。如果在纸上没有见到褐色的斑点,就认为乳 化沥青已经破乳:如果有褐色斑点出现,就再隔5min重复测试;如果1h后仍未破乳,就 每隔15min测试一次,直至破乳为止。对于慢凝型稀浆封层试样,试验的时间间隔为 15min;如果1h后仍未破乳,就每隔30min测试一次,直至达到破乳为止
记录破乳时间。注意,每次按压的位置不要
3.6记录试验时的气温和湿度
4.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充许误差要 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5min
4.2报告应包括: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温度、湿度:稀浆混合料的破乳时间
当试样破乳时间小于或等于60min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5min;当试样破乳 时间大于60min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15min。
本试验方法是参照国际稀浆封层协会ISSA的有关试验方法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 规程(JTJ052—2000)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初凝时间试验(T0753—1993)进行修订) 的。实际上,稀浆混合料的破乳和初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初凝时间一般认为是黏聚力
本试验方法是参照国际稀浆封层协会ISSA的有关试验方法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JTJ052—2000)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初凝时间试验(T0753—1993)进行修订后提出 实际上,稀浆混合料的破乳和初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初凝时间一般认为是黏聚力值达到
用220号粗砂纸做“黏聚力试验”,10次试验扭矩扳手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小于0.3N·m,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不应大于0.2N·m
3.2.2将矿料、填料倒入杯中,拌匀,再将水、添加剂倒入杯中拌匀,然后倒人乳化沥 青或改性乳化沥青拌和,时间不超过30s±2s 3.2.3将稀浆混合料倒入预湿过的试模中,用油毡垫底,刮平,脱模并记时。试样在 25℃±2℃的环境下养生
3.3.1养生30min后测试步骤如下:
3.3.1养生30min后测试步骤如下: 1)将试件置于黏聚力试验仪的测试台上。 2)将气动压头压在试件上,此时空气压力表的读数应保持在200kPa。 3)保持压力不变,将扭矩扳手测力表归零并套住气缸杆上端,在0.7~1.0s内平稳 圣定、水平地扭转90°~120°,读取扭矩扳手读数。 4)按以下四种情况描述试样的破损状态:
(1)完全成型:试样没有任何破损或裂纹,没有集料散落情况出现,压头在试样表面 打滑,表面沥青膜可能被磨掉而留下圆形痕迹(与黏聚力值2.6N·m等效); (2)中度成型:试样表面没有裂纹出现,但压头下的集料会被碾落或粘起(与黏聚力 值2.3N·m等效); 3)初级成型:试样表面有一条裂纹出现(与黏聚力值2.0N·m等效); (4)未成型:多条裂纹出现,甚至整个试样被碾散(黏聚力低于1.2N·m)。 5)开起压头,擦干净后待下次测试使用
3.3.2试样养生60min后的测试步骤同
4报告 4.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要求时 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1N·m。 4.2报告应包括: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温度、湿度,及其他环境条件;混合料30min和 50min的黏聚力值,并描述60min黏聚力试样测试后的破坏状态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2N·m
本方法适用于控制稀浆混合料中沥青用量的上限。 仪具和材料技术要求
0755—2011稀浆混合料负荷轮粘砂
3.1.1按要求的级配准备粗、细集料及填料,烘干
3.1.3试样中各组分的配合比以拌和试验所确定的矿料、填料、添加剂、乳化沥青 性乳化沥青和水的比例为准
3.1.4称取总质量500g的矿料放入锅,入填料,拌匀,然后加入水拌匀,再加入 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拌和,拌和时间不超过30s±2s;然后将拌匀的混合料倒人试模 中并迅速刮平。刮平过程宜一次完成,不能反复刮,整个操作过程宜在45s内完成。成型 的试件表面应均匀,否则应废弃。
3.1.5取走试模,把试样放入6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6h。取出 ,冷却至室温备用
3.2.2将试样正确安装在试件承板上
3.2.3保持试验温度在25℃±2℃
何车轮试验仪调整好,使负何质量为56: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3.2.4将橡胶轮放下,压到试样上。
3.2.6开机碾压1000次后(碾压过程中如发现试样上出现发黏现象或明显发 可洒少量水防止轮子粘起样品),停机、卸载、冲洗、烘干至恒重(60℃,不少于16h) 即至室温并称质量m1,准确至0.1g
3.2.7把试样重新装在仪器的原来位置上。把砂框放在试样上对好位置,把300 C的热砂倒人砂框架中摊平(或称取200g82℃的热砂倒人砂框架中摊平,将钢盖板方 沙框架中间),然后将橡胶轮放下开机碾压100次。
5.1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 ,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n为3、4、5、6时,k值分别 15、1.46、1.67、1.82。一组试样一般不少于3个。
5.2报告应包括:混合料配合比试件的
告应包括:混合料配合比、试件的黏附砂量
本试验方法是参照国际稀浆封层协会ISSATB109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22000)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碾压试验(T0755—2000)进行修订后提出的。与 T0755—2000相比,本试验方法主要有以下改进: (1)对试验方法名称进行了改动; (2)提出了负荷车轮试验仪的技术要求; (3)调整和进一步明确了试验步骤
T07562011稀浆混合料车辙变形试验
T07562011稀浆混合料车辙变形试验
自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仪具和材料技术要求 2.1负荷轮载试验仪:同T0755。 2.2加载物:铁砂或铁块。 2.3试模:试模厚度分别为12.7mm±0.1mm,内部尺寸为长380.0mm±1.0mm,宽 50.0mm±1.0mm,外部尺寸为长406.0mm±1.0mm,宽76.0mm±1.0mm。 2.4台称:称量100kg,感量不大于0.5kg。 2.5天平:称量2000g,感量不大于0.1g 2.6 烘箱:带强制通风,温度能控制在60℃±3℃。 2.7 游标卡尺。 2.8 其他:拌锅和拌铲等
.1.2试样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量测试样的宽度L,和厚度d,准确至
荷车轮试验仪调整好,使负荷质量为56.7
5.1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 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n为3、4、5、6时,k值分别为 1.15、1.46、1.67、1.82。一组试样一般不少于3个。 5.2报告应包括:混合料配合比、试件的宽度变形率和车辙深度率、试验前试件的宽度 和厚度、试验温度
微表处混合料可以用于车撤填充,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试验评价方法。为此,借鉴ISSA T147制定本试验方法,用于评价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微表处混合料可以用于车辙填充,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试验评价方法。为此,借鉴ISSA T147制定本试验方法,用于评价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和成浆状态。
T07572011稀浆混合料拌和试验
2.1拌和工具:容积为300~500mL的拌和杯(硬质纸杯、塑料杯等),拌和匙1把。 2.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1g。 2.3秒表:1只。 2.4油毡:若干。
3.1在拌和杯中放人一定量的工程实际用矿料(通常为100g)、固体添加剂,拌习,再 将水、液体添加剂等倒人锅中拌匀,然后倒入一定量的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并开始 计时。
4.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可拌和时间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 差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5s。可拌和时间试验结果大于180s时记为 “>180s”
T/CCIAT 0007-2019 风积沙路基填筑(湿压)施工标准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II
当试样可拦和时间小于或等于120s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10s;当试样可拌和 时间大于120s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15s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特定级配的集料与改性乳化沥青之间的配伍性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3.1.2试验用集料也可不进行筛分和复配,而是将实际级配矿料筛除2.36mm以上 部分后使用,这时需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3.1.3取200g准备好的集料、2g水泥或其他外加剂、充足的水放入拌和容器中搅 拌均匀。 3.1.4加入相当于纯沥青含量8.1%±0.1%的乳化沥青进行拌和,直至破乳。 3.1.5将破乳的混合料移至一个平盘中养生至少1h,然后移人60℃烘箱中烘至 恒重。 3.1.6将在60℃烘干的40g±1g均匀搅拌的混合料放入试模中,预热至60℃;然后 立即用10kN的压力对混合料加压1min脱模
3.2.9将试样在空气中十燥24h,估计试样表面沥青膜裹復面积占试样总表面积的 比例,记为裹覆率
报告应包括:集料级配情况;磨耗损失、裹覆率和完整率分别对应的配伍性分级;求取 磨耗损失、裹覆率和完整率分别对应的等级值的和GTCC-105-2019 铁道货车合成闸瓦-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记为配伍性等级值
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倍时,该测定值应子舍弃, 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n为3、4、5、6时,k值分别为1.15、 1.46、1.67、1.82。一组试样一般不少于3个
配伍性等级试验是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的重要评价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价改性乳化沥青与细集米 配伍性。为此,借鉴ISSAT144制定本试验方法,用于评价微表处混合料的配伍性和抗水损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