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G T 3364-02-2019 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1喷砂除锈、防腐层和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控
积不足1000m²,按1000m²
注:1.施工面积不足1000m,按1000m计
2.“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TCECS 125-2020 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其检查频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注:1.试验方法按照本规范和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规定的
1.试验方法按照本规范和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规定的方法执行 2.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不进行压实度评定
2.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不进行压实度评定
式沥青混合料不进行压实度
由于在钢桥面铺装上进行破坏性检查容易导致桥面铺装出现早期病害,因此建议尽 量避免采用钻芯取样等方法,推荐在试验段上测定压实度,根据在试验段上建立的碾压 吨位与碾压遍数的关系进行控制。即使需要钻芯时,也建议避开行车轮迹带、钢板焊缝 部位(特别是节段焊接部位)、腹板及横隔板顶面部位等。桥面铺装的破坏性钻芯检测建 议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充分利用钻取的芯样:其一,可以用于进一步校正无核密度仪: 其二,可以用于进行铺装结构层与钢桥面板的粘结强度检测。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质量要求以相关技术规范为准,如改性沥青SMA,可采用不小于 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8%或理论最大密度的94%为标准。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刚度验算方法
K,b? 32△。×103 A= K.Ao
k,Kμ 12pb4 4. 384 ZE,h? 1.2.3
式中:P一 验算荷载的接地压力值,标准验算荷载取0.81MPa; 钢顶板或铺装材料的弹性模量,=1、=2、=3依次对应钢桥面顶板、保护 层、磨耗层的弹性模量,MPa; hi一 钢顶板或铺装结构层的厚度,=1、=2、=3依次对应钢桥面顶板、保护层, 磨耗层的厚度,mm; 理论计算的荷载折减系数,验算部位紧邻纵腹板时,取k=0.7;其他部位取
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中T0703的规定,将混合料成 型于养护后的钢板试件上,按规定对成型后的试件进行养生。 3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中 方法,将混合料成型于养护后的钢板试件上。 4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完毕、环氧沥青混合料养护完毕后,室 温至少放置24h方可切割
B.3.4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B.5.1同一批试件室内平行试验不得少于5个,现场试验不得少于4个。当同一批试 牛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并以其余测 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试件数目为4、5、6个时,k值分别为1.46、1.67、1.82。 B.5.2试验后应仔细观察破坏界面的结构层位及其所处的位置,详细记录并在报告中 注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防水粘结层与钢板之间的粘结强度时,破坏面可能出现在防水粘结层与钢板 间、防水粘结层内部、拉拔头与防水粘结层之间;测试沥青混合料与下部结构之间的粘 结强度时,破环面可能出现在防水粘结层与钢板间、防水粘结层内部、防水粘结层与沥 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层之间、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层内部等部位。 2当出现拉拔头与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层之间脱层,或破环情况全部为沥青混合料 内部断裂时视为粘结强度大于测试值。 3若破坏面出现在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层与防水粘结层间,或防水粘结层与钢板 间,应描述粘结层被拉脱的面积占整个粘结层试验面积的百分比
C.3.1钢板喷砂除锈后清洁度和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3.2按照规定的施工方法及用量在喷砂处理后的钢板上依次成型防腐层(如有) 防水粘结层、缓冲层(如有),并按照本规范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养护。 C.3.3在养护后的钢板上成型混合料: 1混合料测试时厚度宜为40±10mm。 2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将按规定温度烘干的各种规格矿料投入搅拌锅并加入沥青 搅拌。拌和后将混合料直接浇注在上一步养护后的钢板试件上。 3对环氧沥青混合料,按照本规范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拌和,在规定的时间内, 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中T0703的规定,将混合料成 型于养护后的钢板试件上,按规定对成型后的试件进行养生。 4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中 方法,将混合料成型于养护后的钢板试件上。 5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完毕、环氧沥青混合料养护完毕后,室 温放置24h方可切割。 6按底部钢板大小,切割成长宽均为90~100mm的试件。 C.3.5将切割完毕的试件放入温度预先设置好的恒温箱中保温,保温时间不应低于5h 通常采用的试验温度为25℃、45℃和60℃,应在报告中注明试验温度。 C.3.6加载速率应采用10mm/min。 C.3.7将保温后的试件置于模具中,匀速加载直至破坏。读取荷载峰值(F),准确 至0.01kN。记录破坏时的荷载及破坏位置,观察界面情况。 C.3.8从恒温箱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得超过120s。 C3.9 每个试件试验完毕后。及时测量钢板的长宽,准确至0.1mm
C.4.1按式(C.4.1)计算剪切强度t。 t=F/S×sinα 式中: 道 试件的剪切强度,MPa:
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S——试件受剪面积,mm²; 试件受剪角度,45° 0
C.5.1同一批试件室内平行试验不得少于5个,现场试验不得少于4个,当同一批 式件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并以其余 则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试件数目为4、5、6个时,k值分别为1.46、1.67、1.82 C.5.2试验后应仔细观察破坏界面的结构层位及其所处的位置,详细记录并在报告 中注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破坏面可能出现在防水粘结层与钢板之间、防水粘结层内部、混合料铺装结构层 与防水粘结层之间、混合料铺装结构层内部等部位。 2破坏情况全部为混合料内部断裂时视为剪切强度大于测试值。 3若破坏面出现在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层与防水粘结层间,或防水粘结层与钢板 间,应描述粘结层被破 试验面积的百分比,
D.3.1试件成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板喷砂除锈后清洁度和粗糙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2按照规定的施工方法及用量在喷砂处理后的钢板上依次成型防腐层(如有)、防 水粘结层,缓冲层(如有),并按照本规范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养护。 3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将按规定温度烘干的各种规格矿料投入搅拌锅并加入沥青 搅拌。拌和后将混合料直接浇注在上一步养护后的钢板试件上。 4对环氧沥青混合料,按照本规范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拌和,在规定的时间内, 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中T0703的规定,将混合料成 型于养护后的钢板试件上,按规定对成型后的试件进行养生。 5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中 方法,将混合料成型于养护后的钢板试件上 6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完毕、环氧沥青混合料养护完毕后,室 温至少放置24h方可进行试验。 D.3.2加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载波形为正弦波,以不变的加载幅度在FG(基本荷载)和Fo(最大荷载)之间 变动。在未铺设任何层位的试验钢板上加载,采用千分表测得加固筋挠度为0.5mm时的 最大荷载,即为Fo,基本荷载FG=0.15Fo 2加载频率:10±0.1Hz。 3试验温度:20±2℃。 D.3.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试件放入温度预先设置好的恒温环境中保温,保温时间不应低于12h。 2将试件支承于直径为50mm的三个钢制辊轴支座上,支承间距为300mm,如图 D.3.3所示。
三点加载复合梁疲劳试验方法附录E三点加载复合梁疲劳试验方法E.1目的与适用范围E.1.1本方法适用于试验室条件下,通过重复荷载弯曲试验评价铺装结构层材料在桥面铺装结构中的配伍性、组合结构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协同钢板的变形能力及桥面铺装结构层的抗裂性。E.2试验仪具E.2.1钢板:尺寸如图E.2.1所示,由Q345D钢制成。60Os440300404030040图E.2.1钢桥面铺装组合结构三点加载疲劳试验装置(尺寸单位:mm)E.2.2辊轴支座(4件)、支座::1套。E.2.3加载装置:气动或者液压加载装置、能够为疲劳试验系统提供循环动力荷载可根据试验要求输出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正弦加载波形,荷载分辨率0.01kN。E.2.4轮碾成型机:具有与钢简式压路机相似的圆弧形碾压轮,轮宽300mm,压实线荷载为300N/cm,承压行程等于试件长度,经碾压后的板块试件可达到马歇尔试验标准击实密度的100%±1%。59
三点加载复合梁疲劳试验方法
2试验前进行预压,预压应力大小为0.5kN,预压3次,每次加载0.5kN后保持10s, 两次加载间隔20s,保证加载点与试件有效接触,如试件与支座接触不良,可用薄铁片垫 在辊轴支座下方进行调整。 3设定好加载频率与加载力,开始试验 4当铺装结构层表面开始出现开裂,或铺装材料开始出现分层或结合面上出现滑移 或挠度出现明显突变时,试验停止。 5记录防水粘结层和铺装结构层出现破坏(开裂、脱层)的位置及相对应的加载次 数,分析总结试验结果。
E.4.1平行试验不得少于2个,当同一批试件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平均值 的10%时,该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最终有效测定值不得少于2 个,
E.4.1 平行试验不得少 伙划定值 习 的10%时,该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最终有效测定值不得少于2 人。 E.4.2在试件上标记脱层、裂缝出现的位置与尺寸,防水层、粘结层和铺装结构层出 见破坏(开裂、脱层)时对应的加载次数
E.4.2在试件上标记脱层、裂缝出现的位置与尺寸,防水层、粘结层和铺装结构 L破坏(开裂、脱层)时对应的加载次数
钢桥面铺装边构造与排水设计示例
接缝处理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影响铺装结构层的使用寿命。工程实践表明,需要碾压的桥 面铺装边缘部位的压实度一般很难保证,特别是行车道边缘设置了雨水井的情况,导致 铺装结构层边缘部位容易渗水。 一般情况下,采用填缝料和贴缝条进行接缝处理,采用螺旋排水管排除有可能存在 的层间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G.3.1混合料的拌和应符合下列规定: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刘埃尔流动性试验方法
将按规定温度(240±2℃)烘干后的各种规格矿料投入搅拌并加入沥青后搅 min后,放入加热后的矿粉,再搅拌40~50min,拌和温度控制为220~250℃
G.3.2试验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落锤加热至与待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温度相差≤5℃。 2将拌和好的试样沿桶的边沿注入桶内,达到试样的目标温度后(试样注入后,试 顶面距桶底距离应控制于18~26cm范围内)。将支架立于桶的边沿,预热的落锤通过 支架的导孔垂直置于试样表面的正中央, 2放下落锤,记录落锤上两个刻度线通过导孔的时间间隔,即为该混合料的刘埃尔 流动性,同时记录试样此时的温度。 3测出230~240℃范围内的刘埃尔流动性,精确到0.1s。 4施工时刘埃尔流动性的测试对象为现场取样的混合料,应记录混合料的温度和该 温度下的刘埃尔流动性
G.4.1当试验温度超过230~240℃范围,所测试结果无效,应重新拌制混合料测试; 又在在要求试验温度范围,测试得到的刘埃尔流动性为有效值,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选择集料选择沥青合成3组级配根据经验预估油石比贯入度试验刘埃尔流动性试验是否满足要求是以贯入度和贯入度增量最小的级配作为初选级配以预估油石比为中值,按±0.2%变化,取五个不同沥青用量进行试验刘埃尔流动性试验贯入度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低温弯曲试验是否满足要求选定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图H.1.2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H.2材料要求H.2.1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应满足本规范的要求。67
H.3.1利用各种矿料的筛分级配计算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例。 H.3.2合成的级配曲线应接近连续,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经过调整,仍有两个以 上的筛孔超过级配范围时,应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进行设计。 H.3.3在表5.2.1要求的级配范围内,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同粗细的初试级 配。 H.3.4依据以往工程经验预估油石比,并采用预估油石比拌合,测试刘埃尔流动性、 贯入度和贯入度增量,以贯入度和贯入度增量最小的级配作为初选级配;当3组级配均 不能满足要求时,需从H.3.1重新调整级配
H.4沥青设计用量确定
H.4.1采用初选级配,以预估油石比为中值,按土0.2%变化,取5个不同的油右比计 算配合比,用小型机械拌和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按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刘埃尔流动性、 贯入度及贯入度增量。 H.4.2列出各种油石比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对应的刘埃尔流动性、贯入度及贯入度增 量,对照本规范第5.2.2条中的技术要求,确定满足刘埃尔流动性、贯入度及贯入度增量 要求的油石比。
H.6.1确定目标配合比后,应及时出具配合比设计报告
H.6.1确定目标配合比后,应及时出具配合比设计报告
晓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果、矿料级配、最佳油石比及配合比设计检验结果等。试验报告的矿料级配曲线应按《公 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规定的方法绘制。 H.6.3报告中宜同时列出其他油石比条件下的各项试验结果。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 下尽量采用较小油石比,以提高高温抗车辙性能。
德国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较简单,主要用贯入度及贯入度增量评价混 合料性能,考虑到德国气温较低,油石比普遍较高,因此未完全引用德国的方法。目前 日本形成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测试混合料刘埃尔流动性、热稳定 性等各个方面的使用性能,最后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佳性能下的配合比。本规范借鉴 德国、日本等国家提出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结合浇注式沥青混合 料特性制定本设计方法。
晓注式沥青混合料贯入度试验方法
J.3.1试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规定的温度及时间拌和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2将拌和好的混合料均匀地注入试模,注入后在试模四周人工插捣以保证试件密 实,严禁插捣试模中间。插捣后如有多余的混合料将其刮除,使试模内混合料顶部的中 间部分稍凸出,并轻轻敲打表面,确保冷却后表面平整。整个过程中不得抖动试模, 3进行测试前试件在常温条件放置时间不应少于48h进行测试,最长放置时间不得 超过一周。
J.3.2试验步骤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按规定方法养生的试件脱模,试样的侧面作为测试面并重新装入试模中; 2将试模和试件一起放入预先设定温度的水浴中保温60min,试验温度可设置为 50℃、55℃、60℃; 3将贯入杆垂直下伸到试件表面的中央,并使其与试件表面接触; 4放下贯入杆的同时按动秒表开始计时,初加荷载为2.5kgf(24.5N)(为贯入杆和 承重平台的重量),读取10min时百分表的读数,精确到0.01mm; 5固定贯入杆,将该荷载下10min时的百分表读数调整为零,在没有冲击力的情况 下,将50kgf(490.5N)的荷重码放在承重台上,记录1min,2min,3min,5min,10min 20min,30min和60min时百分表的读数,精确到0.01mm。 630min时的读数为该试件的贯入度,60min时的读数与30min时的读数之差为贯 入度增量,
J.5.1同一批试件室内平行试验不得少于5个,现场取样试验不得少于3个。当同一批 式件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并以其余 则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试件数目为3、4、5、6个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 182
K.1.1本方法适用于环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现场生产配合比设计也可按照 本方法进行,但在此基础上应通过试拌和试铺阶段,才能最终完成配合比设计。 K.1.2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表5.3.1和表5.3.2中 的规定。混合料拌和应模拟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流程见图K.1.2
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选择集料,合成3组不同级配选择沥青,预估油石比成型马歇尔试件,测空隙率是否满足要求选择一种级配,以预估油石比为中值,按±0.2%变化,取5个不同沥青用量成型马歇尔试件未固化试件(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固化养生后试件马歇尔试验马歇尔试验测定体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混合料性能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是否满足要求是选定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图K.1.2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K.1.3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动稳定度、劈裂强度比和低温弯曲应变作为控
K.2.1环氧沥青混合料用集料应满足本规范要求
K.3.1不 在级配范围内设计3组不同配合比,分别位于级配范围内的上方、中值及下方。 K.3.2合成的级配曲线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0.30.6mm范围内不出现“驼峰” 当反复调整仍不能达到要求时,应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进行设计。 K.3.3根据经验选择适宜的油石比,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空隙率,初选一组满 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DB13/T 5065-2019标准下载K.4沥青设计用量确定
K.4.1以预估的油右比为中值,按0.2%间隔变化,取5个不同的油石比在规定的温度 下拌和环氧沥青混合料,采用双面各击实50次的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对温拌环氧沥青 昆合料,同一油右比下成型的试件分为两组,一组为固化试件,另一组为未固化试件。 K.4.2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已达到恒温的烘箱中进行固化养生;养生温度及养 生时间应符合本规范5.3.2条中的规定。 K.4.3测定环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体积参数。 K.4.4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需同时测定 固化试件和未固化试件。 K.4.5对照本规范表5.3.2,确定满足环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油石比范围,确定混 全料的最佳油石比
K.4.4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需同时汉 固化试件和未固化试件。 K.4.5对照本规范表5.3.2,确定满足环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油石比范围,确定 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K.5.1利用确定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制作试件,进行高温抗车辙试验、冻融劈裂 武验、低温弯曲试验,当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对矿料级配或油石比进行设计
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K.6.1确定目标配合比后,应及时出具配合比设计报告。 K.6.2配合比设计报告应包括级配范围选择说明、材料品种选择与原材料质量试验结 果、矿料级配、最佳油石比及各项体积指标、配合比设计检验结果等。试验报告的矿料 级配曲线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规定的方法绘制。
1本规范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下列写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 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 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1本规范执行产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下列与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 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 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引用标准的用语采用下列写法: 1)在标准总则中表述与相关标准的关系时,采用“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在标准条文及其他规定中,当引用的标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 表述为“应符合《××××××》(×××)的有关规定”。 3)当引用本标准中的其他规定时,表述为“应符合本规范第×章的有关规 定”、“应符合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 或“应按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的用语采用下列写法: 1)在标准总则中表述与相关标准的关系时CH/T 9007-2010标准下载,采用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在标准条文及其他规定中,当引用的标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 表述为“应符合《××××××》(×××)的有关规定”。 3)当引用本标准中的其他规定时,表述为“应符合本规范第×章的有关规 定”、“应符合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 或“应按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