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pdf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50000辆以上的中央分隔带应考虑设置护栏。1994版规范规定“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 0m时,可不设中央分隔带护栏”;2006版规范规定:当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 于12m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大于12m时,应综合考虑公路线形、运行速度、中央 分隔带的宽度、交通量及车型构成等因素016护坡施工方案,分路段确定是否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
根据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的规定,一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 速度宜为100km/h或80km/h,作为集散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或80km/h。四 车道一级公路适应交通量(AADT)为1500030000、六车道一级公路适应交通量(AADT) 为25000~55000辆。根据国外的研究,可能发生对撞事故的公路,安全速度约为 70km/h。此次修订,对于高速公路和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考虑到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 入对向车行道的严重后果,中央分隔带设置护栏的条件,仍采用“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 于12m”的规定。如果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或者中央分隔带内有障碍物,则需要 设置护栏
作为集散的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小于或等于12m,运行速度较高、交通量较 大的建议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否则可不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但要设置保障行车安全的 隔离设施。 分离式路基按路侧处理。 6.2.9 此次修订新增。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处,是事故多发的点段,在这里路段上设置的
:1.括号内为护栏防护等级的代码。
2.各级护栏防护能量:C:40kJ;B、Bm:70kJ;A、Am:160kJ;SB、SBm:280kJ;SA、SAm:400kJ;SS
方护能量:C:40kJ;B、Bm:70kJ;A、Am:160kJ;SB、SBm:280kJ;SA、SAm:400kJ;SS、SSm:520kJ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一2017
注:“设计速度40km/h以下的道路可以使用C,Cm。 各级防护能量如下:C、Cm:45kJ;B、Bm:60kJ;A、Am:130kJ;SC、SCm:160kJ;SB、SBm:280kJ;SA:420kJ; SS:650kl.
澳天利亚的《路侧设计指南》中提到:一般情况下会使用性能较低的TL2级(碰撞能 量为77kJ)护栏、常用的TL4级(碰撞能量为209kJ)或性能中等的TL5级(碰撞能量为 596kJ)护栏。当风险评估显示重型车冲出路外的概率非常高时,可以考虑高等级护栏如
TL5(碰撞能量为596kJ)或TL6(碰撞能量为596kJ)。除桥梁护栏和一些极端特殊情况的 路侧护栏外,一般的路侧护栏都不是为防护厢式货车、油罐车或半挂车设计的。出现这种 局限性主要是因为在很多路上这些车流量较低且设置防护成本又很高造成的。 可以看出,护栏等级的选取更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和经济分析。对比表明,此次修订后 我国护栏等级选取的结果不低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护栏等级
6.2.13此次修订新增。对护栏上游端头处理提出了要求。 没有经过处理的护栏端部在受到车速较高的驶出路外车辆冲撞时将给驾乘人员带来 伤害,因此应从有助于防止冲撞和冲撞时具有一定缓冲性的角度加以处理。国家“十一 五”科技支撑计划“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工程”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 表明,路侧波形梁护栏在行车方向的上游端头为圆头式时,如果设置不当,对碰撞车辆和 驾乘人员有可能造成伤害。另外,使用经验表明,有些车辆碰撞没有外展的地锚式端头 也可能骑上端头,易弓起伤害。因此,本规范规定,处于路侧计算净区范围内的上游护栏 端头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另外,双车道公路车辆驶入对向车行道驶出路外时可能碰撞对 可护栏的下游端头,可能造成事故,但由于车速较低,程度可能较低,因此“宜考虑”这种 可能性,进行具体分析,未做强制规定。 适合我国公路、交通和经济条件,文能满足交通安全要求的护栏端头处理方式、缓冲 设施等,目前国内有一些成果。国外端头处理的一些原则如下,可供设计或产品研发时参 考。但无论是地锚式或外展式的处理,还是设置缓冲设施,都应有研究成果支撑或满足实 车足尺碰撞试验验证。 (1)端头外展,根据具体地形情况,最好直至计算净区宽度外,半刚性护栏的端头列 展结束端要锚固(立柱或拉索)。 (2)半刚性护栏端头外展,在填挖交界处埋入土体时,土体内要做延长和锚固。 (3)无法外展而又不满足安全要求的端头前,设置相应防护等级的缓冲设施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一2017)
6.2.14不同防护等级或不同结构形式的护栏之间连接时,要进行过波段设计,白的定 为了减少车辆碰撞连接段,因为横向变形不同而发生纤阻,产生人员伤亡时的后果,尤其 是车行方向上从刚性小的护栏向刚性大的护栏过渡时。过渡段的等级至少达到相连接的 两种护栏里较低的防护等级
6.2.15此次修订进一步强调了隧道出入口护栏的过渡段设计。隧道出入口是事故多发 点,尤其是隧道入口。无论是路侧还是中央分隔带,隧道出入口护栏要进行过渡段设计。
6.2.17W和VI,的使用:根据护栏离障碍物的距离、障碍物的高度而定,如果障碍物 不高,重点考虑W;如计划布设护栏外侧上空有较高固定物,不能移除,且主要车型为大型 年辆时,需重点考虑VI,,如上跨桥墩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一2017)
采用整体式混凝土护栏,并非只是减小中央分隔带的觉度,从安全行车和视距保障的 角度,混凝土护栏两侧最好有50cm及以上的余宽,或能满足平曲线路段内侧车行道停车 视距的需要,最小也要满足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中关于公路建筑限界 “C”值的要求
a)分设型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
a)分设型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
6.2.20在选择护栏形式时,除了上述的主要因素变形之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 因素: (1)护栏及其端头、与其他形式护栏的过渡处理宜采用标准化材料、产品。个别地 点特殊需要的护栏需定制、加工。 (2)选择护栏形式时,应考虑护栏的初期成本、投入使用后的养护成本,包括常规 养护、事故养护、材料储备和养护方便性等。宜结合路面养护方式采用经济适宜的 形式。 (3)选择护栏形式时应考虑沿线的环境腐蚀程度、气候条件和护栏本身对视距的影 问等因素,并适当考虑美观因素。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可选择外观自然、与周围环境 相融合的护栏形式,但不能降低护栏防护等级
6.2.21护栏最小长度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从车辆驶出路外的轨迹、计算净区宽度 范围内障碍物位置,来确定需要的长度;二是护栏发挥整体作用的最小结构长度,可按 表6.2.21选定。最小结构长度也可以根据护栏产品设计开发方提供的经实车碰撞试 验评定的最小结构长度(满足评价标准)决定。这个护栏产品包括了端部锚固的 方式。 端部缓冲设施,可以和整体结构有关,也可以无关。护栏端头设计在保证整体结构的 基础上,能发挥缓冲作用不伤及碰撞护栏端头的车辆,这是理想结果;如果不能,可以在护 兰端头加缓冲设施。 此次修订,在保留原护栏最小长度(结构长度)的基础上,增加根据车辆驶出轨迹和 路侧计算净区宽度内障碍物的位置确定的需要长度(防护长度);另外充许护栏产品结构 开发方提出满足实车碰撞评价要求的护栏产品的最小结构长度。这两个值中的大者为护 栏是小长座
表6.2.21中波形梁护栏包括两波形梁护栏、三波形梁护栏。 相邻两段护栏的间距小于护栏最小长度时,最好将两段护栏连接起来。 两种护栏形式连接,常见的波形梁护栏和混凝土护栏连接,通常是采用钢护栏过渡 段将二者连接成一个整体,因此结构长度是2种形式护栏的长度和。例如:高速公路 上,长45m的波形梁护栏和长30m的混凝土护栏良好的过渡连接,总长度为75m。两 种护栏的结构长度分别是70m、36m,大值是70m。75m大于70m,是满足最小结构长度 要求的。
一般情况下,桥梁路侧危险程度明显比路基段高,车辆越出桥梁外往往会造成车毁 人亡的重大恶性交通事故。考虑到公路的运行速度、交通量、投资费用等因素,根据公 路的功能和技术等级及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的要求,做出了本条的 规定。 对设置有人行道的公路,一般认为,可不必考虑车辆掉下桥梁的可能性。但是,为预 防从桥上掉下的车辆造成二次事故并考虑到在公路桥梁上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车辆 和行人处于同一平面上,对交通量大、车速高的桥梁段,车辆碰撞行人和自行车(非机动 车)的事故严重度增大,为保护行人和自行车(非机动车),同时把机动车和自行车(非机 动车)在平面上分隔开,提高车辆与行人(非机动车)的安全性,按实际需要在人行道与车 行道(自行车道)分界处设置组合护栏是适当的
6.3.2护栏防护等级的选择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一2017)
路段。 (2)路侧危险物特征 桥梁邻近(平行)或跨越公路、铁路,车辆越出有可能发生二次事故时,或穿越饮用水 源地一级保护区等特殊路段的桥梁,需要在这些路段设置更高防护等级的桥梁护栏。 不利的现场条件还包括较小的曲线半径、位于曲线路段的陡坡、横向坡度发生变化或 沿线气象条件恶劣等情况
桥梁护栏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刚性护栏(钢筋混凝土F型、单坡型、梁柱式等)、半刚性 护栏(金属梁柱式、双波形梁护栏、三波形梁护栏等)和组合式护栏等。 本条规定了选择桥梁护栏形式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桥梁护栏的防护等级确定后,可以主要从容许变形程度、美观、结构要求、经济性和 养护维修等方面确定适当的护栏形式。虽然桥梁护栏的建造成本只占桥梁总建造费用 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不同的形式对其在安全、美观、耐久、养护等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影 响,桥梁护栏要与桥梁形式、桥梁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起到美化桥梁建筑的 作用。 条件成熟时,可以采用新型结构和轻型材料,以提高桥梁护栏的防护性能、减少桥梁 的自重。 小桥、通道、明涵由于跨径较短,如根据本规范的要求设置桥梁护栏,一般不能满足 桥梁护栏结构上所需的最短长度,并且要在很短的桥梁护栏上进行两次过渡段处理,造 成短距离内桥梁护栏强度的不连续,整个护栏也不美观,所以,在不降低桥梁路段安全 生的前提下,对小桥、通道、明涵的护栏可以按路基护栏的要求设置,
a)车轮、保险杠或发动机罩直接撞击立柱的可能性
b)立柱退后距离标准
7桥梁护栏构件规格和设置位置的选取标准
公式及相关试验成果,对各防护等级的护栏高度进行了规定。此外,相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注: 1mph =1.609km/h:1ft =0.305m:1in =2. 54cm
式验可得出如下结论:当路缘石偏离护栏正面时,25.4cm高的路缘石 重的伤害,并导致“跳车”;但当路缘石只有15.2cm高且靠近护栏
9典型的采用路缘石与人行道合并设置的结
(2)钢筋混凝土墙式桥梁护栏的形式有NJ型、F型、单坡型和直墙型等,美国的碰撞 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形式的护栏在具有一定高度并按照设计荷载配筋时,均能达到相应的 防护等级,如护栏高度分别为81cm、90cm、100cm时,其防护等级能达到三(A)、四(SB) 五(SA)等级,在F型护栏基础上开发的加强型护栏,高度为100cm、110cm,强度能达到五 (SA)、六(SS)等级。 根据混凝土护栏的发展趋势,桥梁混凝土护栏推荐采用F型、单坡型和加强型,其迎 交通流方向的断面形式应与路侧混凝土护栏相同,未经试验验证不能随意改变,但其背面 可以根据所在位置适当调整。 钢筋混凝土护栏靠近交通流的一侧,由于经常受到车辆的碰撞和摩擦作用,使混凝士 表层擦伤、破碎或脱落,造成钢筋外露、腐蚀破坏、影响外观,并且增加了碰撞车辆与护栏 可的摩擦系数,影响护栏的防撞性能。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材 料,如在硅酸盐水泥中减小铝酸三钙的含量;其次,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过小,提高 混凝土构件表面的质量。本规范参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 范》(JTGD62)和美国钢筋混凝土护栏保护层厚度的一般要求,规定其最小值为4.5cm。 组合式桥梁护栏是由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和金属制梁柱式护栏组合而成的。目前我 国公路最常用的桥梁护栏类似组合式NJ型的护栏,在美国过去的一些特大桥大桥也都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一2017
(4)本款弓1自英国桥梁护栏标准中有关辅助构件设置的规定。 ①桥梁护栏的主要功能,一是阻挡车辆、行人、非机动车掉下桥,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 全保障;二是美化桥梁建筑。为避免桥梁护栏结构形式单调、与周围景观不协调,还要根 居美观和保护行人安全的需要设置不承受碰撞荷载的辅助构件。同时,辅助构件的设置 不能影响桥梁护栏的防撞性能。 ②设置辅助构件时,需要考虑不影响碰撞车辆的运动。车辆碰撞护栏时辅助构件不 能刺人车体内。在水平方向设置的辅助构件,不能超出纵向有效构件的投影范围:在垂直 方向设置的辅助构件,不能比立柱更突出于车行道一侧
6.3.5、6.3.6亏1自现行《城币桥梁设计规汇 (CJJ11)和《城市人行大桥与人行地道 技术规范》(CJJ69),并参考了美国桥梁规范对自行车道栏杆的有关规定。对于金属网 状栏杆,其网状开口的大小要能挡住普通大小的饮料容器
6.3.7桥梁护栏与桥面板需要进行可靠连接,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1)金属梁柱式护栏立柱与桥面板的连接可以采用直接理入式或地脚螺栓的连接 方式。有条件时,也可以采用有特殊基座的抽换式护栏基础。 ①直接理埋入式适用于桥面边缘厚度满足护栏立柱埋入30cm以上的情况。在结构物 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预留安装立柱的套筒,其孔径最好比立柱直径或斜边方向宽4~ 10cm,套筒简周围的结构物需要配置加强钢筋
②地脚螺栓连接方式适用于立柱理深不足30cm的情况。在结构物混凝土中预理符 合规定长度的地脚螺栓,立柱底部焊接加劲法兰盘,与地脚螺栓连接。 如桥面板较薄(10~15cm),应验算在碰撞荷载作用下桥面板是否首先受到破坏。 (2)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与桥面的连接需要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现浇法施工时,需要通过护栏钢筋与桥梁结构物中的预埋钢筋连接在一起的 方式形成整体。 ②采用预制件施工时,通过锚固螺栓等连接件将桥梁结构物与护栏连接在一起形成 整体。 (3)钢筋混凝土梁柱式护栏和组合式护栏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与桥面的 连接方法。
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的过渡段上,车辆碰撞桥梁护栏的事故中有50%是发生在桥梁护栏 瑞部。碰撞桥梁端部的事故中,死伤事故占29.8%,而车辆碰撞路侧护栏、中央分隔带护 栏死伤事故仅占9.5%。因此,欧美等国特别重视桥梁护栏的过渡段设计。本规范按照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规定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无论是防护等级不同还是护栏的刚 度不同,均要进行过渡设计,以避免护栏端部构成行车障碍物。设计速度大于60km/h的 小桥、通道、明涵护栏两侧未设置路基护栏时,桥梁护栏端部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车辆 碰撞护栏端部或从桥梁端部冲出路外: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60km/h的小桥、通道、明 护栏两侧,需要设置缓冲设施或视线诱导设施
6.4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
(1)高速公路的对向交通是完全隔离的,为保持中央分隔带防护性能的完整性.高 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 (2)设置中央分隔带的一级公路一般车速很快,不封闭的中央分隔带开口很容易导 致恶性交通事故,因此规定除平时充允许掉头的中央分隔带开口之外,其余开口宜设置中央 分隔带开口护栏。 (3)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长度必须能封闭中央分隔带开口才能起到分隔对向交 通的目的,因此要求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设置长度必须能有效封闭中央分隔带开口。 (4)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是公路交通管理设施的一部分,它必须与公路主体和其他 交通工程设施互相协调才能完全发挥交通工程设施的功能。因此,为保证中央分隔带护 兰的视线诱导功能的连续、顺畅,要求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高度应该与中央分隔带护栏 的高度保持协调。 (5)要求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上设置轮廓标或反光片是为了使夜间中央分隔带开 口护栏具有很好的视认性,同时使中央分隔带一侧的轮廓标不至于中断而造成驾驶人的视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觉错误。为与中央分隔带轮廓标相协调,建议设置的反射体在颜色和设置高度上与轮廓 标保持一致。 (6)当中央分隔带开口所处的路段有防眩要求的时候,宜在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上 没置防眩设施。防眩设施的形式选择、设置间距、设置高度、遮光角等技术条件应符合本 规范防眩设施相关条文的规定
6.4.2防护等级的选择
中英分隔带开口护栏既要具有防撞能力,文要便于开后,因此其结构必然不同于相邻 的中央分隔带护栏,其工程造价也必然高于中央分隔带护栏。为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并避 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沿线出现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在确定活动开口的位置时,应综合考 虑设置间距、路线儿何线形、行车视距和构造物分布等因素,应选取没有潜在安全隐惠的 路段。已经确定的活动开口位置应设置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开口护栏,其防护等级可适 当低于中央分隔带护栏1~2级,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不得低于三(Am)级 如中央分隔带按规定选取了五(SAm)级,则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等级可选取五(SAm) 四(SBm)、三(Am)三种级别,但不能选取二(Bm)级。 6.4.3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是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开口处,为方便特种车辆(如交通事 故处理车辆或急救车辆)在紧急情况下通行和一侧公路施工封闭时临时开启放行的活动 设施。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在临时开放时要方便开启与关闭、具有可移动性,建议在 10min内开启至少10m。 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与中央分隔带护栏标准段之间一般存在结构及刚度变化.如果 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端部没有经过安全处理,车辆碰撞此处易发生阻,可能导致比较产 重的后果,所以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端部需要与中央分隔带护栏标准段在结构和刚度上 进行合理过渡
6.5.1设置原则 1~5高速公路主线分流端、匝道出口、收费站导流岛端部、混凝土护栏端部、隧道洞 口以及其他车辆撞击易造成冲击伤害的路侧障碍物均属于危险区域,考虑到事故发生的 既率因素,要求分流端、匝道出口、收费站分流岛等位置一般均应设置防撞垫,而其余位置 则根据具体情况,有条件时设置。 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出行,防撞垫在提供安全防护的时候 不能影响其主要功能的发挥。 6可导向防撞垫放置在护栏端部时,要考虑防撞垫导向作用的发挥,并不造成新的 安全隐患,要求防撞垫的导向结构与护栏连接顺畅。同时考虑施工、维护方便,应考虑安 装的快捷性
6.5.2防护等级的选取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在这个过程中,反射体的人射角由于线形的关系,有可能在很天范围内变化。相 反,观察角的变化却很小。人射角的变化可以影响反射器的亮度。因此,在公路上使用 的反射体必须保持均匀、衡定的亮度,不充许闪耀,也不充许当入射角在某一范围时突 然变亮或变暗。保持足够的反射亮度是轮廓标反射器必须具有的光学性能。 一般在静止条件下,用行驶光束(远光灯)照射轮廓标反射体时,驾驶人能在500m处 发现,在300m处能清晰地看见:用交会光束(近光灯)照射时,驾驶人可在200m处发现 在100m处能清晰地看见。 (2)合流提示类标志、线形诱导标 合流提示类标志、线形诱导标分别属于警告标志和指路标志,具体要求与现行《公路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的规定保持一致。 (3)隧道轮廓带 遂道轮廓带近年来在特长隧道、长隧道应用较多,主要用于指示隧道横断面轮廓。
对于三、四级公路,达不到护栏设置标准但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路段,如位于图 .2.4中II区阴影范围的路段,可设置示警桩、示警墩等设施。 (5)道口标柱 道口标柱设置在公路沿线较小交叉路口两侧,用来提醒主线车辆提高警觉,防范小路 口车辆突然出现而造成意外的情况发生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式中:S—轮廓标设置间距(m) R——曲线半径(m)。
寸轮廓标设置间隔的规定,是在充分考虑了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定,并 实际情况制订的
(5)波形梁护栏横梁中心线距路面的高度为60cm左右,以此为基准,规定轮廓标反 射体中心线距路面60~75cm。路面积雪非常厚的路段,可适当加高。其他路段有特殊需 要时,也可采用其他高度。 (6)轮廓标反射器的安装角度,无论在直线段或在曲线段上,应尽可能与驾驶人视 线方向垂直。轮廓标反射体表面法线与公路中心线成25°主要适用于柱式轮廓标
遂道轮廓带是指在隧道壁或隧道洞门上设置的用于指示隧道横断面边界的交通安全 设施。隧道轮廓带宽度一般为15~20cm,根据需要可适当加宽,但要避免产生眩光。
道口标柱设置在公路沿线较小交叉路口两侧,用来提醒主线车辆提高警觉,防范小路 口车辆突然出现而造成意外的情况发生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8.1.1隔离栅应能阻止行人、动物误入高速公路、需要控制出人的一级公路。它可有 效地排除横向十扰,避免由此产生的交通延误或交通事故,保障公路的通行安全和效益的 发挥。
8.1.2因为公路线形沿地形而变化,隔离栅的设置需要根据地形
隔离栅的高度是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的取值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材料费 用和性能价格比。所以,隔离栅高度的确定需要结合实际的地域地形、沿线城镇人口的稠 密程度,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流动路线等诸多因素而定。为了保证隔离栅的整体美观效果 和设计施工的便利性,高度的变化只是根据特殊的地形和其他特殊因素而产生间断式的 变化。一般情况下,隔离栅的高度尽可能统一,高度变化不能太频繁。 隔离栅的高度主要以成人高度为参考标准,一般在1.5~1.8m之间。在城镇及郊区 人口密度较大的路段,隔离栅的设计高度建议取上限,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可在此基础上进 步加高到使人无法攀越的程度。而在人迹稀少的山村或郊外,由于人流较少,攀登隔离 栅穿越公路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城镇地区,其设计高度经分析论证后可以适当降低
8.1.3公路沿线地区的气候特点不同,重工业、都市或沿海地区对金属的腐蚀较严重 隔离栅需要采用较高的防腐性能的涂层,
8.1.3公路沿线地区的气候特点不同,重工业、都市或沿海地区对金属的腐蚀较严重
对于公路两侧存在水面宽度超过6m且深度超过1.5m的水渠、湖泊 法误人公路和非法侵占公路用地的路段可以不设置隔离栅
8.2.2桥梁、通道等处为隔离栅设置的薄弱环节,动物从桥头锥坡处有钻入的可能性, 靠近村庄的通道,行人可能会通过破坏隔离栅进入高速公路、需要控制出入的一级公路等 医车辆。因此,在这些路段,需采取措施进行围封。在小桥桥头,隔离栅可沿锥坡爬上,在 桥头处围封,也可沿端墙围封。通道的进出口,由于过往行人较多,需特别注意人为破坏 的可能性,需要选择强度高的隔离栅进行围封,并加强长途运营客车的管理,杜绝高速公
路需要控制出入的一级公路上下乘客的现象,
越涵洞时,立柱可以适当加强、加深
8.2.4隔离栅的中心线,一般沿公路用地范围界线以内0.2~0.5m处设置,以避免因 曼占界外用地发生纠纷
8.2.5为了满足高速公路、需要控制出入的一级公路养护和检查的需要,方便公路管 理人员和养护人员以及机修设备的进出,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隔离栅开口。开口处均 需设立活动门,隔离栅活动门的规格大小,可根据进出大门的设备、人员情况进行设计 设计形式要力求简易、实用。大门的形式一般可分为单开门和双开门两种。单开门用于 人员的出入,双开门主要为机修设备及车辆的进出而设置的。单开门门宽设计尺寸不能 天于1.2m,双开门总宽不能超过3.2m。对于桥梁和通道等需要进行检测的路段,可以设 置便于开启的单开门。
8.2.6分离式路基间距较近行人和动物无法进入公路时,可只在分离式路基外侧设置 隔离栅,分离式路基间距较远且两个路基间行人和牲畜可以进入公路时,根据需要在可以 进入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内侧设置隔离栅。分离式路基间距较近时,连通两侧的通道、车行 和人行涵洞等中间无明显障碍物时,需要在容易误入的位置设置隔离栅,避免从锥坡进入 高速公路、需要控制出人的一级公路
8.2.7隔离栅的网孔尺寸可根据公路沿线动物的体型进行选择,网孔尺寸包括75mm×
8.2.7隔离栅的网孔尺寸可根据公路沿线动物的体型进行选择,网孔尺寸包括75mm× 5mm100mm×50mm和150mm×75mm等,最小网孔不宜小于50mm×50mm
8.2.8隔离栅要保证风荷载下直身的5
8.2.8隔离栅要保证风荷载下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不承担防撞的功能,根据
地区的风压进行隔离栅结构的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9.1.1防落网要能阻止公路上的落物进入饮用水保护区、铁路、高速公路、需要控制出 的一级公路等建筑限界以内,或阻止路侧落石进入公路建筑限界以内
9.1.2防落物网的设置高度1.8~2.1m,在交通量大、行人密度高、临近城镇厂矿等地 点可取上限,反之则取下限。防落物网宜与桥梁横断面比例协调,避免给人压抑感。桥梁 两侧设置混凝土护栏时,防落物网网面可从护栏顶部设计;设置梁柱式护栏时,防落物网 网面应从桥面开始设计。
9.1.3防落石网分为主动性和被动型两种,本规范仪规定承担被动防护功能的防落石 网。主动型防落石网属于路基防护工程的范围,应参照相关规范的规定。防落石网应根 据防落石区域的面积等多种因素进行设置
9.2.1防落物网 跨越铁路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的车行和人行构造物需要设置防落物网,防落物网 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需要设置的防落物网的构造物为分离式时,要在结构 物内侧设置防落物网 除基础设置方式和方法不同外,防落物网的结构形式与隔离栅大体相同,具体可参见 隔离栅的相关要求。但由于在空旷的原野上,上跨立交桥往往是周围地物中的最高点,在 桥上设置金属防护网后,则其遭雷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而防落物网应做防雷接地处 理。对交通量大、临近城镇厂矿的桥梁更要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防雷接地的电阻不能 小于102
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存在落石危险的路段要设置防落石网,其他公路存在落石危险 的路段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安全、经济、美观等因素,根据需要设置防落石网、警告标志或其 他设施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第二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体育局2019年10月),以保障安全。
被动型防落石网由钢丝绳网或环行网(需拦截小块落石时附加一层钢丝格栅)、固定 系统(锚杆、拉锚绳、基座和支撑绳)、减压环和钢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其防护能量一般 为250~2000kJ,特殊设防能量高达5000kJ。 被动型防落石网设计顺序包括:①根据能有效而经济地拦截落石的原则,确定防落石 网设置的位置;②根据落石的计算动能选择防落石网的型号;③根据计算落石的弹跳高 度,确定防落石网的高度;④确定防落石网的布置方式,即确定防落石网的长度与走向; 5选择合适的钢柱、柔性锚杆、基座、连接件等构件,计算确定钢柱间距;6通过分析确定 基座及系统的铅直方位,必要时应采用防倾倒螺杆;拉锚系统的设计;8选择和确定合 适的支撑绳、减压环、钢丝绳网、缝合绳、格栅等相应配套设施的型号及规格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式中:b—防眩板的宽度(m); L 防眩板的纵向间距(m)
电 ● 九龙璧园施工组织设计2β。= tan I
式中:R——平曲线平径(m); B,一—车辆驾驶人与防眩设施的横向距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