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指南.pdf

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719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指南.pdf

吉林省乡村畅通工程资料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二〇二三年三月

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 性设施,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的重要支撑。为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形成更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提供更优质 的出行条件和更便捷的运输服务,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及资源开发,适应吉林省高质量发 展需求,科学指导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工作,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吉林省公 路管理局和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对2018年5月发布的《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 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技术指南》编制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以进一步增 强路网服务功能、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升建设质量和养护水平、保障交通运营安全、 提高投资效益为指导原则,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技术总结,借鉴和吸取省内外先进技 术和成熟经验,在梳理和归纳总结吉林省多年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经验的基础上,突出 地域环境特点,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相关标准、规范相协调电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出针对性、导向性、适宜 性、实用性的关键技术要求。 《技术指南》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建设技术:总则、控制要素、路线、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桥梁涵洞、隧道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安全及服务设施、绿化工程;下篇为 养护技术:总则、养护作业内容、路基养护、路面养护、桥涵养护、隧道养护、交通安 全设施养护、绿化养护、灾害防治与应急抢修

3.1一般规定, 3.2平面线形... 3.3纵断面线形 .1 3.4线形设计... ..13 路基工程... 4.1一般规定.... 4.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4 4.3路基标准横断面 14

4.4边坡坡率.. 16 4.5路基填筑高度 17 4.6路基填料.. ..17 4.7地表处理. 4.8特殊路基 .19 4.9路基排水. . 19 4.10路基防护. .20 4.11改扩建路基 .20 4.12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21 路面工程 .23 5.1一般规定 .23 5.2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3 5.3路基回弹模量 .24 5.4基层、底基层和功能层 .24 5.5路面面层. .26 5.6 最低路面结构组合要求 .29 5.7路面加宽技术要求 .31 5.8路面材料.. 5.9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2 桥梁涵洞 6.1 一般规定.. .34 6.2 桥涵设计荷载 .34 6.3 桥涵净空 ...35 6.4 桥涵设计使用年限 ..36 6.5 桥涵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36 6.6 桥梁结构设计 37 6.7 桥面系构造.. .37 6.8 既有桥梁利用 38

6.1 一般规定... 6.2桥涵设计荷载 6.3桥涵净空 ....35 6.4桥涵设计使用年限. ..36 6.5 桥涵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6.6 桥梁结构设计. . 37 6.7 桥面系构造.. .37 6.8 既有桥梁利用 38

6.9涵洞设置... 38 6.10其他附属设施 ...39 6.11桥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9 隧道工程.. .42 7.1一般规定 .42 7.2隧道技术指标. ..42 7.3衬砌结构设计. ..42 7.4隧道防水与排水 7.5隧道路面, 7.6其他... .43 交叉工程... 8.1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44 8.2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 ..45 8.3公路与铁路交叉 .46 8.4公路与管线交叉. ..46 交通安全及服务设施, .4.7 9.1一般规定 .47 9.2交通标志... ..4.7 9.3护栏... .50 9.4交通标线... .53 9.5其他安全设施. ...5 9.6服务设施, .58 9.7典型路段安全保障方案 .59 10绿化工程 .63

养护作业内容, 66 各基养护. 70

3.1 一般规定 70 3.2路基检测评定 .70 3.3路基养护时机 ...75 3.4路基养护技术要求 ..75 3.5路基主要病害防治 .. 77 路面养护. 4.1 一般规定 .79 4.2 :沥青路面主要病害类型及修补措施 4.3 水泥路面主要病害类型及修补措施 .82 4.4路面检测评价 ...85 4.5 路面养护决策 ...85 4.6 沥青路面日常保养 .86 4.7沥青路面小修 .87 4.8 沥青路面中修方案 ...87 4.9沥青路面大修方案 ..88 4.10水泥路面日常保养, .88 4.11水泥路面小修 .89 4.12水泥路面中修方案, ...89 4.13水泥路面大修方案 ..89 4.14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养护时机与措施 .90 4.15过水路面养护 4.16砌块路面养护.

5.1 一般规定 5.2 桥梁检测与评定 5.3桥涵养护技术要求

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指

6.2清洁.. .103 6.3保养维修 .103 6.4病害处治 ..104 7交通安全设施养护 ..105 7.1一般规定.. .105 7.2养护工作内容及检查频率 ...105 7.3技术状况评定及标准, .105 7.4安全设施. .106

7.1一般规定 105 7.2养护工作内容及检查频率 105 7.3技术状况评定及标准 105 7.4安全设施 8绿化养护. 108 灾害防治与应急抢修 9.1一般规定 109

9.1一般规定 109 9.2防洪(汛)与水毁抢修 ...109 9.3冬季除雪防滑.. ... 110 9.4塌方、滑坡防治与抢修 ...110 9.5泥石流防治与应急措施 111

1.0.1为加强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结合 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实际,依据现行国家和交通运输部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细则、办法,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吉林省二级、三级、四级农村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一级公路 建设相关技术标准按照现行标准、规范执行。 改扩建工程是指在现有公路的基础上,为提高技术等级、通行能力或改善技术指标 而进行的公路建设工程,包括公路的改建、扩建等。 1.0.3本指南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 县道、乡道、村道及其附属设施。 县道是指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 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 乡道是指除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际间公路以及连接乡级人民政府所在 地与建制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屯 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 1.0.4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应当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 会公众生产生活需求及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并与城乡规划、国省干线以及其他交通运输 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周边其他路网相衔接,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适当、有效衔接的公路 网络,提高路网的服务水平。 1.0.5农村公路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融合发展、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绿色安全、 确保质量、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和基 本农田,注重环境保护,并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1.0.6农村公路建设应注重解决区域间的断头路及县际、乡际间的互联互通,并强化 乡镇与建制村的通达性、建制村向自然屯的延伸性。 1.0.7农村公路新建、改扩建应以提升路面质量,消除旧桥隐患,完善排水、防护工 程及交通安全设施为目标,排水、防护、绿化、交通安全设施、客运停靠站(点)等应

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对于穿村过镇路段有条件时宜实施亮化工程,全面改善和提升通 行条件,保障运营安全。 1.0.8积极稳妥地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开展农村公 路品质工程建设。在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地产材料、工业废料 及旧路资源,推动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1.0.9本指南未尽事宜应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1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应按路网结构与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特性、 村镇发展规划等综合分析确定公路功能,并结合设计交通量、既有公路现状、地形地质 条件等合理选用公路技术等级与主要技术指标。 2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技术标准原则上应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 的规定执行。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技术指标无法完全达到等级公 路标准的乡、村公路局部路段,可按照《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交公路发【2004】 372号)的规定执行。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小于400辆小客车且交通组成中无大型、重 载车型车辆的通自然屯道路,可按《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的 规定执行。 3农村公路建设应结合路网规划、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需求、地形条件、当地经 济水平等因素,对标准较低、不能满足功能需要的农村公路逐渐提档升级。 4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的有关规定 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农村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县道、乡道、

我省农村公路一般宜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有特殊需要 采用一级公路

1县道宜采用二、三级公路;乡道宜采用三、四级公路;村道宜采用四级公路。 2连接规模较大的县(市、区)、主要工农业生产基地、重要经济开发区、旅游名 胜区、商品集散地及有其它需求的农村公路,宜适当提高技术等级。 3承担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功能的农村公路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提高技术等 级

4一条公路可分段选用不同的技术等级或同一技术等级采用不同的设计速度、路 基宽度,但不同技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间的衔接及过渡应协调顺适。 5对于利用原有公路进行改扩建的路段,因提高技术等级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灾害 或对环境保护、文物有不利影响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可维持原设计速度和技术指标, 且须增设必要的安保设施。 6在具备条件时,现存的等外路应逐步改建达到四级公路及以上标准。

1不同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应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 政等级、技术等级、地形、地质、工程造价和沿线的土地利用性质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 2农村公路设计速度宜按下列要求选定(表2.4.2): 1)县道采用二级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局部路段受地形、地质等条件 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 2)县、乡道采用三级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4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 可采用30km/h。 3)乡、村道采用四级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3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 可采用20km/h。 4)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小于400辆小客车且交通组成中无大型、重载车型车辆的 通自然屯道路,设计速度可采用15km/h。 5)地形条件较好、交通量较大、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可采用80km/h 相关技术标准按现行规范执行

表2.4.2设计速度

3同一路段不同技术标准的设计速度差应不大于20km/h;不同路基宽度衔接时应 设置过渡段,起终点应设置在村镇、主要交叉口等交通量发生明显变化处,过渡段长度 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要求取值,并应满足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要求。 4设计速度为20km/h的乡、村四级公路,受地形、地质、地物等条件严格限制, 工程无法实施的局部路段,经技术、安全综合论证,设计速度可采用15km/h,但应设 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

JT/T 971-2015 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pdf2.5路基宽度及路幅组成

1路基宽度及路幅组成应根据公路功能、设计交通量、设计速度、设计通行能力 和地形条件综合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县道应采用双车道。 2)乡道原则上应采用双车道;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小于400辆小客车且大型车比 例较少时,可采用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5m的单车道。 3)村道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双车道;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小于400辆小客车、地形 地质条件复杂或受经济条件限制的地区可采用单车道。采用单车道时,通建制村、撤并 村道路宜采用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5.0m的标准;大型车比例较少时,可采用路基 宽度5.5m,路面宽度4.5m的标准。通自然屯道路一般宜采用路基宽度5.5m,路面宽度 4.5m的标准;受征地拆迁、地形地质、交通需求等条件制约的特殊路段,路基宽度不小 于4.5m,路面宽度不小于3.5m;交通组成中无大型、重载车型车辆时,可采用路基宽 度4.5m,路面宽度3.5m的标准。

表2.5.1路幅组成宽度

注: 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时,路基宽度为8.5m,路面宽度7.0m:设计速度为80km/h时,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10.5m

2农村公路穿越城镇、乡村时,应与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路面宽度可根据实际 需要适当加宽;当为单车道时,宜加宽为双车道,不具备条件时宜将土路肩硬化。 3旧路改造时应结合实际交通需求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旧路路面宽度小于 4.5m时,改建后路基宽不宜小于5.5m、路面宽不宜小于4.5m;旧路路面宽度等于4.5m 时,改建后路基宽不宜小于6.5m、路面宽不宜小于5.0m。对不具备加宽条件的情况下, 可维持原有路面宽度。

4单车道路基宽度小于6.5m的路段应在通视且不大于5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 点设置错车道,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受 限制路段有效长度不小于10m);或加宽土路肩并以适当形式硬化,以满足错车需求。 5通校车、客运班车的路段DB41/T 2196-2021 危险化学品企业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腐蚀管理技术规范.pdf,应结合停靠站、候车亭等设置需要加宽路面。 6具有旅游功能的农村公路及其他有条件的路段可根据需求设置小型服务区、停 车区、公共厕所等;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可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划同步实施自行车道、 慢跑道等慢行系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