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133-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1/T 1133-2018 美丽乡村涝池建设规范ICS93.030 P 58
B61/T1133—20
JG/T 546-2019 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Standardfortheconstructionofbeautiful villagepond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11332018
DB61/T 11332018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涝池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涝池类型与要求、建设原则、建设技术 要求、涝池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辖区(关中、渭北和延安南部)内美丽乡村涝池建设。其他涝池建设、改建、 扩建可参照执行。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劳池pond 涝池是指为充分利用地表径流、蓄洪排涝、防止水土流失、调节连通水系,构建乡村生态文明修筑 的小型蓄水工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因地制宜,设计建设注重涝池基本功能,完善防洪排涝、保塬固沟等措施体系 4.2具有灌溉型功能的涝池应和周边的灌溉设施结合,健全补水和灌溉系统,实现水源调节的目标。 应设置水位自动测报、灌溉渠系补水与农业用水计量装置等。二 4.3突出涝池的景观功能。设计、建设时应结合村庄布局尽量采用自然景观,与涝池周边的自然环境, 力史文化、生态环境相协调。 4.4绿化配置合理、养护到位。涝池的水岸线应贴近自然,岸边宜种植喜水植物,原有树木应尽量保 留,新增的植物应尽可能采用乡土树种、草种。 4.5依托生态涝池建设,注重打造景观小品,深入挖掘富有特色的村落文化、历史文化内涵,发挥涝 他美化环境、休闲观光、文化宣传等创新功能。 4.6严禁在水体上增设建筑物,以防污染水体,减小、分割水面面积。
DB61/T11332018
防洪排涝型、蓄水灌溉型、生态湿地型、水系连通型、人文景观型
5.1.2防洪排涝型涝池
5.1.2.1蓄水量应根据来水量与需水量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确定,其退水设施应考虑涝池安 全,经调洪验算确定。 5.1.2.2应布设在村庄较低位置,以汇集村庄降雨径流。 5.1.2.3池底可不进行防渗处理,通过雨水的下渗和蒸发,以腾空容积,进行下次暴雨洪水调 蓄。
5. 1. 3蓄水灌溉型涝池
5.1.3.1需根据调蓄来水水源水量和构造水体景观要求综合确定,合理布设取水设施。 5.1.3.2涝池位置应根据来水水源及灌区位置,尽可能进行自流灌溉为目标,调蓄灌溉水源 5.1.3.3需考虑水分渗漏消耗,应布设防渗设施。
5.1.4生态湿地型涝池
5.1.4.1前置过滤设施应对进入涝池内水体进行净化,水质标准达到GB3838中对农业用水区 及一般景观水域的V类指标要求,合理确定涝池水体净化措施。 5.1.4.2位置选择应考虑污水净化区情况,与污水净化区有机衔接,
5.1.5 水系连通型涝池
5.1.5.1应根据连通水体的相对位置、水量、水面景观要求综合确定。 5.1.5.2以自流为主,必要时配以人工动力。
5.1.6人文景观型涝池
5.1.6.1需根据区域水面蒸发情况,分析水源情况,合理确定水面面积。 5.1.6.2应靠近村庄、广场或人群聚集区,同时兼顾涝池供水和排水要求 5.1.6.3涝池需考虑水分渗漏消耗,应布设防渗设施。
涝池按占地面积(上沿口)分为:小型涝池、中型涝池、大型涝池: a)小型涝池面积不大于2000m; b)中型涝池面积2000m²5000m; c)大型涝池面积5000m~10000m
DB61/T 11332018
6.1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美丽乡村建设、人文景观建设、村镇雨洪利用、生态 清洁等要求DB21/T 3165-2019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预制管片技术规程,确定涝池的功能定位, 6.2安全生态。设计应坚持安全优先,注重生态保护,涝池的规模、分布数量及类型应综合分析地形 条件、水资源供水量、景观需求、及灌溉因素综合确定。确保达到生态、环保、经济、实用的要求。 6.3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依地造型,随势建设。 6.4功能突出。遵循“聚集水、留住水、涵养水、利用水”要求,注重发挥“蓄水排涝、修复生态、 连通水系”功能,以“治理水主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主资源,改善乡村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为目 标。以“水不溢、水不漏、水不干、水不臭”为重点,统筹解决好蓄排水、水源和水质等关键技术问题, 发挥涝池的蓄水、排水、引水、净水、用水功能。 6.5统筹兼顾。涝池建设应与村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系联调、联通、联控建设相结合,与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 6.6经济合理。涝池建设应以村庄(建制村或社区)为单元,调节雨洪径流、灌溉、污水治理、连通 水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统筹雨洪、水源、污水、景观进行总体布置,做到雨水利用和调节、污水 处理与利用、安全与美化兼厦 及美相互配合,发挥综合效益。
涝池设计蓄水库容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 满足防洪排涝要求; b) 减轻道路与沟的水土流失; c) 生态用水的调节量; d) 对来水量与需水量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e)景观需水要求。
.Z.1 建设严 禁占用星本农田和耕地 7.2.2尽可能选择村庄周边低洼处,土质抗蚀性较好、有足够水源的地方。 7.2.3宜选择进水、排水工程易布置地段,应避开填方、易塌陷或易滑坡地段。 7.2.4距沟头、沟边、民宅(房屋)应不小于10m。
7.3.1设计应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进行综 合规划设计。 7.3.2设计、调查及勘测资料及图件比例尺的基本要求应按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的有关规定执行。 7.3.3确定涝池及其配套设施的方案,包括修建水边步道、亲水平台、开辟滨水活动场所等DB34/T 2826-2017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企业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与田园 风光和乡土气息相协调,不宜简单照搬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 7.3.4涝池形状依地形而异。设计岸线宜依地形、植被、道路、房屋等自然布局,应随弯就弯,不宜 裁弯取直;涝池周边景观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以天然生态、休闲为主。 7.3.5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坡比以1:1.5~1:3为宜。 7.3.6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保证适宜的水位和泄洪、清淤的需要。
7.3.1设计应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进行综 合规划设计。 7.3.2设计、调查及勘测资料及图件比例尺的基本要求应按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的有关规定执行。 7.3.3确定涝池及其配套设施的方案,包括修建水边步道、亲水平台、开辟滨水活动场所等,与田园 风光和乡土气息相协调,不宜简单照搬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 福 7.3.4涝池形状依地形而异。设计岸线宜依地形、植被、道路、房屋等自然布局,应随弯就弯,不宜 裁弯取直;涝池周边景观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以天然生态、休闲为主。 7.3.5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坡比以1:1.5~1:3为宜。 7.3.6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保证适宜的水位和泄洪、清淤的需要。
DB61/T 113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