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534-201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

SL 534-201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534-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7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00689
下载资源

SL 534-2013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534-201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

4.5.3沟(河)道调查因子参见附录(

4.6村庄及企事业单位调查

4.6.1应以自然村、企事业单位为单元进行调查,并填写附录 A表A.6~表A.8。

4.6.2村庄调查项目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5.0.1生态清洁小流域应根据其所处区域功能定位DB37/T 2906-2019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 验收要求,分为城 生态清洁小流域和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两类。 5.0.2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可根据水源保护区的类型、范围 和水质保护级别进行分级。 5.0.3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等级应与其所属的当地水源保护 区等级相一致,按照小流域出口的水质等级和流域土壤侵蚀强 度、化肥使用强度等指标判别,可分为I、班、三级。 5.0.4不同等级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各项指标见表5.0.4。

表5.0.4水题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级指标表

6.1.1宜根据小流域的自然条件、功能类型区、水土流失、污 染源特点和分类分级等,明确防治目标,确定防治措施总体 布局。

6.1.2城郊生态清洁小流域应以提高自然风光旅游价值为目标, 可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相结合,措施总体布局宜侧重自然 景观。

6.1.3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应以改善小流域水质、减少出口 泥沙为目标,措施布设宜侧重在水源涵养林、调蓄水工程和水源 保护工程等

6.1.3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应以改善小流域水质、减少出口

6.1.4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应将各项措施落实到 地块、村庄和沟(河)道及湖库周边,并绘制水土保持措施总体 布局图。

6.2.1生态自然修复区的措施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自然植被较好的地方,应主要采取封禁措施,保护林 草植被,水保土,涵养水源;还应采取防正人为扰动破环、污 染物随意排放等预防保护措施。 2在自然植被较差的地方,可采取补植、抚育等措施,促 进林草植被恢复,保持土壤,涵养水源;还应采取防止人为扰动 破坏、污染物随意排放等预防保护措施。

.2.2综合治理区的措施布局应符合下列要,

1应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基础上,接土地利用类型和 污染源类型配置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2村庄、企事业单位及其附近地区措施布局应包括人居环

7.1.1应按生态自然修复区、综合治理区和沟(河)道及湖库 周边整治区等类型区配置防治措施。 7.1.2不应在沟(河)道内配置影响行洪安全的措施

7.2.1植被较好的地方,应采取封育保护措施,可设置封禁警 示牌和护栏等,减少人畜破环,也可建立草库伦,以草定畜,围 栏轮牧;坡地严禁垦荒、摆荒、刘割放牧等活动、加强林草植被 保护。 7.2.2植被稀疏的地方,可参照GB/T15163规定采取人工抚 育、补植等措施,同时应设置封禁警示牌和护栏等,加强封育保 护,促进植被自然恢复。

7.3.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为扰动频紧且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应作为水主流失 综合治理的重点部位。 2应根据坡度、坡位、土地利用现状、土层厚度等,配置 各类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坡度在7°~20、土层厚度超过25cm 的坡面中上部位,宜整治为农田,可修建水平条田、反坡梯田或 隔坡条田等:坡度小于?的坡面下部,可修建水平梯田、等高 珑作、地植物离等措施,井完善坡面水系和田间道路;坡度在 20°~25°的坡面,可作为经果林用地,可配置水乎沟、水平璨或 鱼鳞坑等措施;坡度大于25°的坡面,应封禁育林、严禁乱砍 伐。

3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宜按GB/T50363规定采取节水灌 溉措施。

1面源污染防治应以保护小流域内水体不被富营养化为主 要目标,以控制化肥、农药种类及用量为重点,集中排放的点源 污染应做到达标排放。 2鼓励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发展有机农业。 3各类化肥、农药的使用种类及数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提倡生物防治病虫害。

7.3.3村庄及企事业单位等人居环境整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3污水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7.4沟(河)道及湖库周边整治区

7.4.5河道两侧及湖库周边,应建设一定宽度的缓冲过滤带, 宜选用葡类灌草种,提高对人河及湖库泥沙、污浊物的过滤 作用。

7.4.6应加强湿地保护,受到破坏的湿地,可采取改善湿生植

7.4.6应加强湿地保护,受到破坏的湿地,可来取改善湿生植 物立地条件、合理配置各类水生植物等措施,恢复湿地生态 系统。

8.1.1生态清洁小流域内各项防护工程管理应按“谁受益、准 管理”的原则,明确管理责任单位和个人。 8.1.2应签订管护协议,明确责任主体、管护标准、管护内容, 落实管护责任。

9.1.1治理前后应对小流域污染源的种类、数量进行调查监测。 9.1.2 对经过治理的污染源,应进行污染负荷削减量调查。

9.1.1治理前后应对小流域污染源的种类、数量进行调查监测

9.2.1治理前一年、治理中及治理完成后第一年,应进行坡面 水土流失监测。 9.2.2有条件的小流域可在坡面建设长期或临时径流场,观测 坡面水土流失量,或借鉴相邻小流域坡面径流场的观测资料。

9.3.1治理前一年、治理中及治理完成后第一年,应对小流域 出口水质水量实施监测。有条件的小流域可在出口建设卡口站实 施监测。

9.3.2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小流域径流、泥沙和水质等变化情0

9.4.1 治理后两年内,应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益实施监测。 9.4.2 监测内容应包括水土保持基础效益(调水保土效益)、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减污效益等,计算方法应符 合GB/T15774规定

9.5.1应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村庄人居环境

9.5.1 应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村庄人居环境 整治、小流域出口水质等方面进行评价。 9.5.2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应符合下列评价指标:

9.5.1 应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村庄人居环境 整治、小流域出口水质等方面进行评价。 9.5.2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应符合下列评价指标:

.5.2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应符合下列评价

表A.2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表

表A.2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表

表A.3坡面地块现状调查表

调查人: 记录人: 校核人: 调查日期:

表A.4沟道基本情况调查表

沟道岸坡植被 年流水 全年 汇流 沟口 沟道 平均 基流断 过洪 平均 沟道 沟道 沟道 沟道 编号 面积 海拔? 长度 纵坡 面宽 断面宽 时间 水质 形态 水生 流量 主要植物 盖度 滩地 (km²) (m) (m) (%) (m) (m) (d) 特征 (m/s) 植物! 种类 (%) 利用 a:填写沟口的海拔高度: b,指沟道在枯水季的水面宽度: C:填写10年遇洪水水面宽度; d:对有水的沟道调查水质,根据GB3838判断:填写水质类别; c:填写沟道断面形态和平面形态,前者说明断面形态为单化或多样化,后者说明沟道为白然夸曲、自然颗真或人工顺直; f填写主要水生植物种类。 调查人: 记录人: 校核人: 调查日期:

a:填写沟口的海拔高度: b:指沟道在枯水季的水面宽度: C:填写10年遇洪水水面宽度: d:对有水的沟道调查水质,根据GB3838判断,填写水质类别: c:填写沟道断面形态和平面形态,前者说明断面形态为单化或多样化,后者说明沟道为白然夸曲、自然顺真或人工顺直; f;填写主要水生植物种类。 调查人: 记录人: 校核人: 调查日期:

a;项写沟口的海拨高度: b,指沟在枯水季的水面宽度: C:填写10年一遇洪水水面宽度 d:对有水的沟道调查水质,根据GB3838判断:填写水质类别: c:填写沟道断面形态和平面形态,前者说明断面形态为单化或多样化,后者说明沟道为白然弯曲、自然顺直或人工顺直; f;填写主要水生植物种类。 调查人: 记录人: 校核人: 调查日期

表A.6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居任区面积为村庄居住区花的总面 包猪住房间的零地 b:居住密度村庄总人口/村庄总居住区面积 C 住房结构分为土瓦房、砖混平房或多层、木房、窑洞等。 两瓷人: 记录人: 校核人

居住区面积为村庄居住区花的总面 包猪住房间的零地 元 b:居住密度*村庄总人口/村庄总居住区面积: C:住房结构分为土瓦房、砖混平房或多层、木房、窑洞等。 调瓷人: 记录人: 校核人,

表A.7村庄污染速调查表

表A.9小流域治理现状表

表A.9 小流域治理现状表

附录B小流域坡面调查方法

B.1.1根据航片、地形图或实地调查,应将流域内的坡面(除 村镇占地及沟道占地)划分为若干个地块单元。 B.1.2地块编号应采用地块分类码P十3位阿拉伯数字,编号 顺序电下而上,由左而右。

B.2.1地貌部位:划分为山脊、山梁、山坡、坡上位、坡中 、坡下位、坡脚、阶地,根据地形图和野外调查确定。 B.2.2坡度:野外调查或从地形图上求得。 B. 2.3 坡长:野外调查或从地形图上求得。 B.2.4 岩右:主要岩石种类,野外调查确定。 B.2.5七壤:包括土壤类型和土层厚度,土壤类型通过查阅土 操普查资料获取,土层厚度通过野外调查获取。 B.2.6地表砾石覆盖应通过野外调查估算获得。 B.2.7植被:包括植物种类和覆盖度,采用遥感监测和野外调 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得。 B.2.8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农地、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 疏林地等)、草地、果园、水域、未利用地和其他用地、可根据 土壤详查资料获得。 B.2.9现有水保措施:包括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块)、隔 坡梯田、反坡梯田、树盘、大(小)水平沟、鱼鳞坑整地等。 B.2.10现有水利设施:包括水池、池塘、堰、坝、排灌渠道、 管道等,调查相应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管灌、渠灌、并 灌等。

B.2.11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调查各地块上化肥的年施用量

农药的种类与年施用量。

B.3坡面土壤水力侵蚀强度计算

B.3.1地块的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可采用山区坡面土壤侵蚀模型 式(B.3.1)计算,即

B.3.1地块的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可采用山区坡面土壤侵蚀模型 式(B.3.1)计算,即

附录C小流域沟道调查方法

C. 1 沟道分级及编号

表C.1.2沟道编号表

C.2.1沟口或最高点的海拨,可直接从地形图上查得;沟道相 对高差,即沟底高程与该点对应的沟谷最高点高程之差。 C.2.2汇流面积即所调查沟道的集水面积,可直接从地图上勾 绘量算。 C.2.3沟长指从沟口沿沟道向上至沟头或沟道分级处的长度, 可直接从地图上勾绘量算。 C.2.4沟道纵坡(%):沟道平均单位沟长的落差。可根据地 形图,按式(C.2.4)计算。

C.2.6沟道水文与水质情况:包括沟道径流持续时间、年平均 经流量和水质状况。对有水的沟道应采集水样进行水质调查。采 样点应设在沟口(若沟口无水,可选择沟口以上有水之处),对 采集的水样应检测PH值、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 量(锰法)、氨氮、总氮、总磷、含沙量等项目。 C.2.7沟道形态特征可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影像获取沟道的断 面形态和平面形态,了解断面形态是否为单一或多样化,了解平 面形态为自然弯曲、自然顺直或人工顺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总则 33 3 基本规定 34 5 分类分级 35 6 措施总体布局 .. 36 7 措施配置 37

1.0.1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背景: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 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人居环境和清洁水源的 迫切要求,在继续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水利部于 2007年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的通 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 并在全国81个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新修 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明确提出积极推产清洁小流 域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 重点。 1.0.2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指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运 行管理。 1.0.3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拓 展治理内容,并提高相关治理措施标准。所以,生态清洁小流域 一般只适合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周边和水资源保护区,但在经济 条件较好或确有必要的地方,也可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1.0.5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应符合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还应与农村水利、农村电气化、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协 调、井符合《水电农村电气化》(S1.30)、《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 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等相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或政 府令的要求

5.0.1城郊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山清水 秀、环境优美的小流域,很多地方在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同 时,结合建造“农家乐”等设施,吸引市民休闲度假,取得了很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则以保护水 源、水质达标为主要目的,在一定的保护范围内,要封山育林, 涵养水源

5.0.2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等级综合反映该小流域内生态系统自

运行状况,也表征该小流域的植被建设、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 治、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情况。所以,小流域出口水清洁度是 衡量清洁小流域的综合指标,

5.0.4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一2002),水质

「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 争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累凝、沉 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 血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 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八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 用水区。 V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V 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6.1.1生态自然修复区一般远离村庄GB 50437-2007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2018年版)(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受人为千扰较少,自然 植被较好;综合治理区位于村庄周围,包括村庄、农田、荒坡 等,受人为干扰较大,各种农牧活动频素发生;沟(河)道等保 护区主要是在小流域内的小河道、湖库及其周边。

胺、拉索、杀草丹、2甲4氯、绿麦隆、敌草隆、氟乐灵、苯达 松、茅草枯、草甘磷等。 高毒农药只要接触极少量就会引起中毒或死亡。中、低毒农 药虽较高毒农药的毒性低,但接触多,抢救不及时也会造成死 亡。因此,使用农药必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范围和方法使用,注 意人畜安全。

7.3.3村庄道路可分为对外连接道路和村内道路两种类型,对

县建立污水处理广,村建立无动力污水处理净化站,通过微 生物吸附和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基本工艺 流程见图1。

图1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图

CH/T 9007-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测试规程.pdf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