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630-2013 水面蒸发观测规范(替代SD 265-88,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CS 17. 120 12
Standard for observations ofwater surface evapor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某省电视塔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水面蒸发观测规范》 630一2013)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水利部 2013年12月16日
本标准主编单位: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局 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原李里周永德崔玉兰 王志毅白宝丰王兴泽王殿武 闻绍珂王洪斌黄泽一梁凤国 王明亮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沈起鹏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陈昊
2 蒸发站布设与观测场地 2.1站点布设与蒸发观测场地的环境要求· 2 2.2蒸发观测场的设置 2 2.3蒸发观测场考证资料的编制·...· 3 Y 蒸发仪器与安装 5 3.1蒸发仪器的类型与结构组成 5 3.2蒸发器的选用 3.3蒸发器的安装 2 3.4蒸发池 1 2 水面蒸发观测 9 4.1非冰期水面蒸发的观测 4.2冰期水面蒸发观测 12 3 蒸发自动观测· 15 5.1自动观测方式· 15 5.2仪器设备 15 5.3安装与观测的要求 16 ? 水面蒸发资料的计算与整理····· 17 6.1一般要求 17 6.2逐日资料的整理 18 6.3逐月资料的整理 20 附录A蒸发站考证簿编制说明 23 附录B水面蒸发观测记载簿的格式及填制说明 32 B.1表格形式 32 B.2蒸发观测记载簿填制说明 36 附录C券 蒸发器的维护 38
C.1标准水面蒸发器的维护 38 C.220cm蒸发器的维护 38 C.3自动蒸发器的维护· 39 附录D水面蒸发量观测误差 ·。 40 附录E漂浮水面蒸发场的设置和观测 42 E.1场址的选择 42 E.2浮筏的制作和设置 42 E.3漂浮水面蒸发场的仪器布设 46 E.4漂浮水面蒸发场的维护 47 E.5观测方法和要求·· 47 标准用词说明 49 条文说明 D
1.0.1为统一全国水面蒸发观测方法、观测仪器、资料整编的 技术要求,保证水面蒸发观测成果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防汛抗旱、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及科学 研究等方面搜集蒸发基本资料的水面蒸发观测。 1.0.3水面蒸发基本观测项目有蒸发量和降水量。蒸发辅助观 测项目主要包括: 1蒸发器中离水面0.01m水深处的水温。 2蒸发场上离地面1.5m处的气温、湿度和风速。 3有条件的站,还应观测风向、日照、地温和气压等。 1.0.4蒸发量单位以mm表示,观测记载至0.1mm,其他所使 用的量和单位除明确的外,均使用国际通用的量和单位。 1.0.5水面蒸发观测的时间应统一采用北京标准时。 1.06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右下列标准
《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34) 《水文年鉴汇编刊印规范》(SL460) 1.0.7水面蒸发观测除应执行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蒸发站布设与观测场地
2.1站点布设与蒸发观测场地的环境要
2.1.1蒸发站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满足流域蒸发计算和研究水面蒸发分布规律的需要。 在确定蒸发站网密度之前,应进行蒸发单一因子的水文分区。 2站网密度应按SL34的规定执行。 2.1.2蒸发观测场地的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选择蒸发观测场,首先应考虑其区域代表性。场地附近 的下垫面条件和气象特点,应能代表和接近该区域的一般情况, 反映区域的气象特点,避免局部地形影响。 2蒸发观测场宜避免设在陡坡、洼地和有泉水溢出的地段, 或邻近有丛林、铁路、公路和大型工矿的地方。在附近有城市和 大型工矿区时,观测场宜按照风向分布频率出现最多方向相对迎 前布设。 3蒸发观测场离较大水体(水库、湖泊、海洋等)最高水 位线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00m。 4选择场地应考虑用水方便。 5蒸发观测场四周应空旷平坦,保证气流畅通。观测场附 近的丘岗、建筑物、树本等障碍物所造成的遮挡率宜小于10%, 如受条件限制,其遮挡率应不大于25%。
2.2蒸发观测场的设置
·.1 蒸友观测场地应付合下列要求: 1场地大小应根据各站的观测项目和仪器情况确定。没有 气象辅助项目的场地应为12m×12m;设有气象辅助项目的场地 应为16m(东西向)×20m(南北向)。 2观测场地应平整、清洁,避免产生积水。地面应种草或
作物,其高度不宜超过20cm。四周应设高约1.2m的围栅场内 铺设0.3~0.5m宽的观测小路。 3在风沙严重的地区,可在风沙的主要来路上设置拦沙障, 其高度和距离应符合2.1.2条要求。 4冬季有积雪的地区,应保持积雪的自然状态。 2.2.2仪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的仪器安置在北面,低的仪器顺次安置在南面。 2仪器之间距离,南北向不小于3m,东西向不小于4m, 与围栅距离不小于3m。场内仪器布置,如图2.2.2所示。 3应经常检查场内仪器设备安装是否牢固,是否保持垂直 或水平状态。
a)有气象辅助项目的场地
2.2蒸发观测场仪器布置图(单位
在蒸发观测场设置后,应编制考证资料,填写考证簿。 簿内容包括:测站沿革,附近地势,四周障碍物,平面图
考证簿内容包括:测站沿革,附近地势,四周障碍
2.3.4场地迁移,或四周地物发生显著变化,观测项目调整,
3.1蒸发仪器的类型与结构组成
3.1.1水面蒸发器可分为蒸发血、标准水面蒸发器和自记/ 蒸发器三种类型
1蒸发Ⅲ:为口径20cm、壁厚0.5mm的铜质桶状器Ⅲ, 如图3.1.2-1所示。其内径为20cm、高约10cm。口缘镶有 8mm厚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铜圈,器口要求正圆。口缘下设一倒 水小嘴。为防止鸟兽饮水,器口附有一个上端向外张开成喇叭状 的金属丝网圈
3.2.1国家基本站应采用标准水面蒸发器进行观测。 3.2.2在稳定封冻期较长的地区,蒸发器宜采用标准水面蒸发 器,也可采用20cm口径蒸发皿观测。 3.2.3凡新改用标准水面蒸发器的站,应进行新、旧蒸发器同 步观测1年以上,以求得两者的折算关系。当相关关系复杂时, 同步观测期应适当延长。比测期间两种仪器资料应同时刊印。
3.3.1标准水面蒸发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蒸发器口缘应高出地面约30cm,器口高差应小于0.2cm。 2水圈应紧靠蒸发桶,蒸发桶的外壁与水圈内壁的间隙应 小于0.5cm。水圈的排水孔底和蒸发桶的溢流孔底,应在同一水 平面上。 3水圈与地面之间应设一宽50cm(包括防坍墙在内)、高 22.5cm的土圈,如图3.3.1所示。土圈外层的防坍墙用砖干砌 而成。在土圈的北面留一不大于40cm的观测缺口。蒸发桶的测
针座应位于观测缺口处
4埋设仪器时宜少扰动原土,坑壁与桶壁的间隙用原土回 填捣实。溢流桶应设在土圈外带盖的套箱内,用胶管将蒸发桶上 的溢流嘴与溢流桶相接。安装后,蒸发桶外的雨水应不能从接口 处进人溢流桶。 5冰期有观测蒸发总量需求时,蒸发桶外应设套桶。套桶
的内径应稍大于蒸发桶的外径,两筒器壁间隙应小于0.5cm。套 桶的高度应稍小于蒸发桶,使其套在蒸发桶口缘加厚部分的下 面,两筒底恰好接触。在套桶口应加橡胶垫圈或用麻、棉塞紧, 并在口缘四个方向设起吊用的铁环。 6检查测针底座是否水平。 7在蒸发桶中注水至最高水位处,水圈内注水高度应与蒸 发桶内水面高度接近。 3.3.2蒸发Ⅲ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安装位置竖立一圆形支柱,柱顶安装蒸发皿圈架,圈 架应有一定深度,将蒸发皿安装其中。 2蒸发皿外壁不与支柱接触,空气充分流通,支撑体不对 蒸发皿有温度影响。 3蒸发Ⅲ口应保持水平,距地面高度为70cm
3蒸发血口应保持水平,距地面高度为70cm。 3.4蒸发池 3.4.1仪器型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20m²蒸发池。 2仪器构造:水面面积为20m²、直径约为5m,底部为平 底,高2m,用4~5mm厚的铁板焊接而成,安置在土中且其上 缘高出地表7.5cm。内表面及暴露的外表面均应涂刷白漆。 3.4.2观测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3.4.1仪器型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20m“蒸发池。 2仪器构造:水面面积为20m²、直径约为5m,底部为平 底,高2m,用4~5mm厚的铁板焊接而成,安置在土中且其上 缘高出地表7.5cl。内表面及暴露的外表面均应涂刷白漆。
1蒸发池应建于平坦的地方,场地面积应不小于25m× 25m,地面覆盖宜接近周围地区一般的自然覆盖。在不影响蒸发 池自然通风前提下,四周应设高约1.2m的围栅,场内铺设0.3 一0.5m宽的观测小路。 2应避开树、建筑物、灌木或百叶箱、仪器等障碍物,这 些障碍物距蒸发池的距离,应大于它们高出蒸发池高度的5倍。 对于成排障碍物,应增至10倍。 3蒸发池周围的草坪及植物,应保持低于蒸发池边缘的 高度。
观测时间和程序应符合下列
4.1非冰期水面蒸发的观测
如加测后2h内仍未降雨,则应在实际开始降雨时再加 测一次水面高度。如未预计到降暴雨,降雨前未加测, 则应在降雨开始时立即加测一次水面高度。降雨停止 或转为小雨时,应立即加测器内水面高度,并测记降 水量和溢流水量。 2)遇大暴雨时,估计降水量已接近充满溢流桶时,应加 测溢流水量。 3)若观测正点时正在降暴雨,蒸发量的测记可推迟到雨 止或转为小雨时进行,但辅助项目仍应按时进行观测, 观测方法应筑合下列西式
持测计插到测针座的细托内,使测针底盘系靠测针座 表面,将音响器的极片放人蒸发器的水中。先把针尖 调离水面,如遇较大的风,应将静水器上的盖板盖上。 待静水器内水面平静后,即可旋转测针顶部的刻度圆 盘,使测针向下移动。当听到讯号后,将刻度圆盘向 反向慢慢转动,直至音响停止后再向正向缓慢旋转刻 度盘,第二次听到讯号后立即停止转动并读数,每次 观测应测读两次,读至0.1mm。两次读数差不大于 0.2mm时,即可取其平均值。 2)在测记水面高度后,应目测静水器顶缘高出或底缘没 人水面是否小于1.0cm。小于时应向桶内汲水或加水, 使水面介于静水器中间位置。每次调整水面后,都应 按上述要求测读调整后的水面高度两次,并记人记载 簿中。如器内有污物或小动物时,应在测记蒸发量后 捞出公司办公综合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然后再进行加水或汲水,加水或汲水后应随即 测记水面高度,并将情况记于附注栏。 3)风沙严重地区,风沙量对蒸发量影响明显时,可设置 与蒸发器同口径、同高度的集沙器,收集沙量,然后 进行订正。
4)遇降雨溢流时,应测记溢流量。溢流量可用台秤称重, 量杯量读或量尺测读。但应折算成与标准水面蒸发器 相应的毫米数,其精度应达到0.1mm。 5)因降水或其他原因,致使蒸发量为负值时,记0.0。 20cm口径蒸发皿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测量前一天8时注人的20mm清水经24h蒸发剩余的 ,水量,记人观测簿余量栏。然后倒掉余量,重新量取 20mm(干燥地区和干燥季节应量取30mm)清水注 人蒸发器内,并记人次日注人水量栏。 2)有降水时,应取下金属丝网圈;有强降水时,应从器 内汲出一定的水量,以防水溢出。取出的水量及时记 人观测簿观测前栏。 3)因降水或其他原因,致使蒸发量为负值时,记0.0。 蒸发器中的水量全部蒸发完时,按注人水量值记录, 并加“>”。 4)如在观测当时正遇降水,在取走蒸发器时,应同时取 走专用雨量器中储水瓶;放回蒸发器时,也同时放回 储水瓶。量取的降水量,记人观测簿蒸发量栏中的 “降水量”栏内。 蒸发池的观测方法和要求应按标准水面蒸发器的观测方 求执行。 观测用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1)蒸发器的用水应取用能代表当地自然水体的水。水质 宜为淡水。如当地的水源含有盐碱,为符合当地水体 的水质情况,亦可使用。在取用地表水有困难的地区, 可使用能供饮用的井水。当用水含有泥沙或其他杂质 时,应待沉淀后使用。 2)蒸发器中的水,应保持清洁,宜一个月换水一次,并 应随时捞取漂浮物。发现器内水体变色,有味或器壁 上出现青苔时,应立即换水。换水时间应安排在无雨
无风的早晨,换水时间应控制在1h内。换水后应按本 条规定测记水面高度,换入的水体水温应与换前的水 温相近。 3)水圈内的水,应保持清洁
4.2冰期水面蒸发观测
4.2.1冰期蒸发量及气象辅助项目的观测时间和程序,可按非 冰期的规定执行。
4.2.2:冰期蒸发量观测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冰期较短地区,蒸发器内间歇地出现几次结有零星冰体 或冰盖的站,整个冰期仍用标准水面蒸发器,按非冰期的要求进 行观测。结有冰盖的几天可停止逐日观测,待冰盖融化后,观测 这几天的总量。停止观测期间应记合并符号,但不应跨月、跨 年。当月初或年初蒸发器内结有冰盖时,应沿着器壁将冰盖敲 离,使之呈自由漂浮状后,仍按非冰期的要求,测定自由水面 高度。 2稳定封冻期较长地区蒸发量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结冰初期和融冰后期,8时观测时,蒸发器的冰体 处于自由漂浮状态,则不论多少,均用标准水面蒸发 器,按非冰期的要求JB/T 13673-2019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pdf,用测针测读器内自由水面高度 的方法测定蒸发量。 2)当8时蒸发器内结有完整冰盖或部分冰层连接在器壁 上,在冰层融化或融至脱离蒸发器壁呈自由漂浮状态 时,可将观测时间推迟至14时,仍用标准水面蒸发 器,按非冰期的要求进行观测。当间歇地出现全日封 冻时,则可在封冻的日期不观测,待解冻日观测几天 的合并量,直至不再解冻进人稳定封冻期为止。 3)从进人稳定封冻期,一直到春季冰层融化脱离器壁的 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不同的气候区, 选一部分代表站,采取适当的防冻措施用标准水面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