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颐养小镇市政道路及基础设施施工组织设计(投标).docx

通山县颐养小镇市政道路及基础设施施工组织设计(投标).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2.2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通山县颐养小镇市政道路及基础设施施工组织设计(投标).docx

10.2.1.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1、控制工程环境污染指标,消除职业病伤害;

DB52/T 1171-2017标准下载2、控制施工噪音、杜绝因噪音引起的投诉;

3、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尽量减少和防止对植被的破坏;

4、废水经处理后排放至业主指定地点。

10.2.2.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是企业和项目管理体系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制定、实施、评审和保障实现绿色施工目标所需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规划活动、相关制度、流程和资源分组等,主要由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控制体系构成。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

成 员:各部室负责人、各施工队队长

组长(项目经理)职责: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统筹绿色施工的策划、实施、评价等工作;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职责:具体负责绿色施工的推进,负责批次、阶段和单位工程评价组织等工作;

副组长(项目总工)职责:负责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指导绿色施工在工程中的实施,同时明确由安质部负责项目经理部绿色监督工作,根据绿色施工涉及的技术、材料、能源、机械、行政、后勤、安全、环保以及劳务等各个职能系统的特点,把绿色施工的相关责任落实到工程项目的每个部门和岗位,做到全体成员分工负责,齐抓共管;

组员(各部室负责人、各施工队队长)职责:负责绿色施工方案的落实,协助项目执行经理对人员、机械、设备进行组织协调;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实施,并组织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组织进行自评价,落实改进措施;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参与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控制措施的制定,负责对所制定的环境因素控制措施进行落实和实施,对执行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把绿色施工与全体成员的具体工作联系起来,系统考核,综合激励,取得良好效果。

绿色施工需要强化计划与监督控制,有力的监控体系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保障。在管理流程上,绿色施工必须经历策划、实施、检查与评价等环节。绿色施工要通过监控,测量实施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绿色施工是过程,过程实施完成后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就难以准确测量。因此,工程项目绿色施工需要强化过程监督与控制,建立监督控制体系。体系的构建由参建各施工单位构成,共同参与绿色施工的批次、阶段和单位工程评价及施工过程的见证。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我方将重视日常检查和监督,依据实际状况与评价指标的要求严格控制,通过PDCA循环,促进持续改进,提升绿色施工实施水平。

10.2.3绿色施工指导思想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主要包含如下方面:

1、绿色施工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2、绿色施工的实现途径是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绿色施工管理的升华,绿色施工必须依托相应的技术和组织管理手段来实现;

3、绿色施工是追求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工程建设生产活动,这是绿色施工区别于传统施工的根本特征;

4、绿色施工强调的重点是使施工作业对现场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如扬尘、噪声等)最小,对有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最有效,它是实现工程施工行业升级和更新换代的更优方法与模式。

10.2.4.绿色施工的任务

(1)绿色施工应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和合同承诺,满足各方的要求,持续改进,实现绿色施工承诺;

(2)绿色施工的管理方针适合施工的特点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3)绿色施工管理方针能为制定管理目标和指标提供总体要求;

(4)方针的制定过程中以文件、会议、网络等方式与员工协商,形成正式文件并予以发布;

(5)通过网站、墙报、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传达到全体员工,并可为关联方所知晓;

(6)付诸实施,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评审与更新。

绿色施工的主要任务是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及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六个方面组成。

第十一章 工资发放保障制度及维稳措施

11.1工资发放保障制度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建立规范的工程款拨付和劳务人员工资支付程序,维护工程建设主体的合法权益,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劳务纠纷,避免分包队伍负责人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

适用于通山县现代·森林小镇市政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项目 EPC项目劳务人员工资的管理工作。

11.1.3工作依据和条件

按照《分包管理办法》规定并结合项目部与分包队伍签订的分包合同的工资支付条款执行。

为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预防和解决拖欠或扣克农民工工资问题,有效维护广大农民工工资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建筑 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和各级政府与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项目部协作队伍在招用民工时,可通过劳务公司的途径,依法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其中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应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项目、支付形式、支付时间等内容。

3、加强对民工工资支付的监控

(1)项目部应制定内部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应根据签订的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按月支付工资,应将工资直接发放给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班组长或其他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项目部应建立民工记工考勤卡,编制民工工资支付清单,如实记录民工姓名、身份证号码、用工天数、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支付数额等情况。

副组长: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

(1)由项目工程管理部编制申请表;

(2)项目财务部及相关部门评审劳务人员工资申请表;

(3)项目经理审批同意后交财务部门;

(4)财务部门监督支付劳务人员工资

5、拖欠民工工资投诉的处理

(1)项目部及协作队伍应高度重视拖欠民工工资投诉,对有拖欠民工工资的工程项目,必须采取措施,及时给予解决,避免民工到有关部门投诉。

(2)业主或工程总承包企业未按合同约定与建设工程承包企业结清工程款,致使建设工程承包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的,由业主或工程总承包企业先行垫付民I被拖欠的民工工资,先行垫付的工资数额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

(3)协作队伍项目经理把民工工资发放给班组长等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导致拖欠民工工资的,由协作队伍负责解决所拖欠的民工工资。

(4)若有民工投诉拖欠工资问题,项目部接到相关部门通知后,应立即派项目部处理拖欠民工工资的负责人及项目经理到指定地点处理。已结清工账的,当场确定清欠期限、清欠方式等;未结清工账的,当场确定结清工账的期限、清欠期限、清欠方式等。.

(1)凡到项目投诉,经协调及时解决的,对该协作队伍承包经理人处于2000元罚款。

(2)凡发生务工人员上访到上级建设、劳动等主管部门而责成公司进行解决的,对协作队伍承包项目经理人处于20000元罚款。

(3)导致公司被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门取消建筑工程施工资格而被清退的,对协作队伍项目承包经理人处于200000元以上的罚款。

7、项目财务资金部备案

项目财务资金部备案工资发放情况,将劳务人员出勤表、劳务人员工资支付申请表、劳务人员工资发放表存档。

4、对于突出的矛盾纠纷和重大不稳定因素,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和“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的要求,实行定责任、定人员、定时间、包处置的“三定一包”制度,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

7、项目部与有关农民工、材料采购方、设备租赁方签订合同,明确支付项目、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及双方约定的其他工资事项。建立专门资金,专款专用,建立和谐的施工报酬管理制度。

8、对农民工工资实行项目部直接管理、发放制度,给每个农民工建立工资卡并发放到个人手中,每个月直接从项目部账务部将工资发到卡上,工资拖欠时间不超过30日。支付农民工工资编制工资发放表,载明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的姓名、支付的明细项目和金额、扣除的项目和金额等事项,办理工资支付的签收手续,并将工资支付记录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验。

9、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项目部按各施工队合同工程价款的3%分别预存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专项用于该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垫付。

第十二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

12.1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在冬季施工前后,要指定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当地气象记录,以防气温急剧下降,遭受寒流和霜冻的袭击。自室外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的时间起,至次年最后一阶段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的期间应按冬季施工规定执行。

2、在入冬前,要对职工进行一次冬季施工中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3、根据工程实物量备好塑料薄膜、草包等保温覆盖材料、化学附加剂等有关材料,做好冬季施工职工劳动保护及生活安排。必须在冰冻前做好临时设施维护工作,保证冬季施工正常进行。

4、施工员必须把冬期施工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各班组,进行具体交底,各生产班组在施工中应认真贯彻执行。

5、入冬前,要注意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做到排水畅通。

12.1.2砼施工技术措施

1、冬期浇筑的混凝上,在受冻前,砼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上,为设计的混凝上强度标准值的30%; 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上,为设计的混凝上强度标准值的40%.

2、冬期钢筋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其最低气温不宜低于-10℃, 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焊接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3、砼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砼用的容器应具有保温措施。

5、泵送砼施工时,在砼中掺防冻剂,并应尽量避免室外温度低于O℃的天气施工。

6、模板和保温层应待砼冷却到5℃左右方可拆除。当砼与环境温差太大时,拆模后砼的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12.1.3.安全措施

1、凡遇雨雪冰冻天气,施工现场的道路、斜道、脚手架通道、扶梯、平台等工作面上,必须扫清冰雪,做好防滑工作。

2、严格执行使用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的规定,工作时间要集中思想,严肃认真,服从指挥。

3、对架空的临时电线线路,要认真的检查和加固,产防因风雪的超载而发生线路倒塌等不测事故。

4、为确保设备安全,非值班电工、操作工不准操作设备和电气装置。

5、为确保设备安全,非值班电工、操作工不准操作设备和电气装置。

6、机械设备进入冬季施工时,应更换冬季专用润滑油和燃料以防加剧机器的不正常磨损。

7、水泵停止使用前,应将水管提出水面,继续运转几分钟,以便排除泵内积水。

8、凡露天作业的机械、制动器等应遮盖完好,以免霜落下而发生打滑现象;电动机开关等电器设备,要加强遮盖和防潮。

12.2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2.1雨季施工措施

1、经常收听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雨天浇注砼。

3、做好雨季施工的思想和安全教育工作,做好雨季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雨季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4、准备好雨靴、雨衣等个人防雨用品和水泵等排水工具,确保在雨天能继续施工。

5、机电设备要经常检查接零保护,并应有防雨防潮措施。所有机械棚要搭设严密,防止漏雨,随时检查漏电装置功能是否灵敏有效。

6、各种机电设备和现场在雨后风后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隐患时,需及时排除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7、在雨季期间,要经常测定砂、石含水率,以便及时调整其砼的配合比。

8、构件堆放地点平整坚实,周围要做好排水工作,严禁构件堆放区积水。

9、无防雨设施的砼浇筑面,在小雨中施工时,应适当减小水灰比,并及时排除积水,做好表面保护工作。

10、在路基两侧、明挖基坑及驻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并定期检查排水管网及抽水设备的完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11、因地制宜采取边坡有效防护措施,做好路基边坡的防、排水施工,保护路基边坡的完好性、美观性。

12、雨季开挖土方时,在开挖面和工作地点均随时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排除雨水,便于雨后及时复工。

13、在施工过程中如遇暴雨或大雨,应立即停止施工,覆盖表面。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如表面砼尚未初凝,可加铺水泥砂浆,继续浇筑,否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12.2.2雨季施工方案

雨季施工主要以预防为主,随时通过121气象台了解和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采用防雨措施及加强排水手段,确保雨季正常进行生产,不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

1、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趋势及动态

开工前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服务合同,随时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掌握好天气预报,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预报,有预见性地调整有关项目工作的顺序,尽量避免暴雨对施工的不利影响。

2、施工现场防排水设置

对施工现场及构件生产基地应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疏通,以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并防止四邻地区地面水倒流入场内。

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路基应碾压坚实,上铺天然级配砂砾石并作好路拱。道路两旁要作好排水沟,保证雨期正常通行。

(3)机电设备的电闸箱要采用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应安装接地保护装置。

(4)原材料及半成品的保护

对钢结构、木材、水泥等以及怕雨淋的材料要采取防雨措施,可放入棚内或屋内,垫高摆放并要通风良好。

对现场临时设施,如职工宿舍、办公室、食堂、仓库等应进行全面检查,对危险建筑物进行全面翻修加固或拆除。

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及演习方案

13.1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13.1.1项目实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质量与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生命线,也是工程项目重要的管理内容,一旦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不仅给伤者本人及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同时也将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

项目经理作为对施工项目全面负责人,其素质、能力往往是项目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如果项目经理的管理与指挥组织能力不足或缺乏职业道德,那么项目的顺利实施及赢利就可能会大打折扣,从而给项目管理带来风险。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60%——70%以上都是材料成本,任何一种主要材料的大幅波动都会给项目带来巨大的影响。 

4、项目竣工阶段存在的风险  

施工项目竣工后,如不能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即可能造成项目财务结算滞后,不能及时收回工程结算尾款,增加项目的资金负担。同时又延长了工程保修时间,增加工程保修费用,从而使项目成本增大,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 

13.1.2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的防范策略   

工程施工项目风险防范的前提是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在具体的防范控制中有以下几个策略: 

在编标报价阶段,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如果发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限度,及时终止项目以规避风险。 

2、风险降低(减少)策略 

有效降低(减少)风险,着重把握好两大环节:

(2)项目施工完成后这一环节。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间办理决算送审。对于设计变更部分或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场地狭窄而发生的材料倒运费等费用及时进行现场签证,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加速竣工工程款的收取。其次,在工程保修期内,项目经理部根据实际工程量,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用,并制定保修计划,以此作为保修费用的控制依据。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可委派专人或由就近施工的人员代管,尽量节约开支。

1、施工现场内应急区域范围确定:事故现场及存在发生衍生事故的危害区域为抢险区域,只允许专业抢险队伍进入;事故危害形成后,施工现场内抢险区域以外的任何安全区域均为应急区域,只允许抢险救援组织及其调配的抢险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各施工便道及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和通道为应急通道。

2、施工现场外应急区域范围的划定:对事故可能波及施工现场围挡以外,引发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需要当地政府的协调。属政府职能的,在事故(危害)发生后及时通报政府或相关部门确定应急区域范围。

13.2.3应急预案体系

3、保障系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具备现场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系统通讯保障物资、装备和应急财务等在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4、资料管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档案,其中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学习培训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目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记录等。

13.2.4应急工作原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遵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为了保护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项目部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项目部和从业人员所造成的损失。

3、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指导思想,各分部是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3.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3.3.1重大风险源

1、高处坠落:人员高处坠落。(从2米高的地方坠落到基准面)

2、物体打击:高处落物打击、吊装落物打击。

3、触电:设备漏电造成触电、不正确使用电动工具造成触电、其他事故造成触电。

4、机械伤害:在操作中、清洁、维修保养、违反操作规程等。

5、食物中毒:施工现场发生集体中毒、化学危险品泄漏中毒等。

6、自然灾害:洪水、地震、大风冰雹、暴雨、雷击等。

7、其他意外安全事故:如交通、战争、施工过程中突然停水、停电(造成设备突然停止运行、施工突然中断、夜间施工照明系统失效等)。

1、与人有关的风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集中表现在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的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

2、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

(2)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事故。

(3)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发生堆放散落、高处坠落、撞击人员等事故。

13.4.1应急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锻炼队伍: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

3、磨合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4、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完善准备: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13.4.2应急演练原则

1、符合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演练;

2、切合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组织开展演练;

3、注重能力提高:以提高指挥协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为主要出发点组织开展演练;

4、确保安全有序:在保证参演人员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条件下组织开展演练。

13.4.3应急演练内容

1、预警与报告:根据事故情景,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信息。

2、指挥协调:根据事故情景,成立应急指挥部,调集应急救援队伍等相关资源,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3、应急通讯:根据事故情景,在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或人员之间进行音频、视频信号或数据信息互通。

4、事故监测: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变化趋势等。

5、警戒管制:根据事故情景,建立应急处置现场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

6、疏散安置: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可能波及范围内的相关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和安置。

7、医疗卫生:根据事故情景,调集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队伍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并开展卫生监测和防疫工作。

8、现场处置:根据事故情景,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部要求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

9、社会沟通:根据事故情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事故情况通报会,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10、后期根据事故情景,应急处置结束后,开展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事故现场清理和相关善后工作。

13.4.4应急保障工作

1、人员保障:按照演练方案和有关要求,策划、执行、保障、评估、参演等人员参加演练活动,必要时设置替补人员。

2、经费保障: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明确演练工作经费及承担单位。

3、物资和器材保障: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明确各参演单位所准备的演练物资和器材等。

4、场地保障: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演练场地应满足演练活动需要,避免影响企业和公众正常生产、生活。

5、安全保障:根据演练工作需要,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参演、观摩等人员以及生产运行系统安全。

6、通信保障:根据演练工作需要,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保证演练通信信息通畅。

13.4.5应急的实施

1、熟悉任务和角色:组织各参演单位和参演人员熟悉各自参演任务和角色,并按照演练方案要求组织开展相应的演练准备工作。

2、组织预演:在综合应急演练前,演练组织单位或策划人员可按照演练方案或脚本组织桌面推演或合成预演,熟悉演练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

3、安全检查:确认演练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技术资料以及参演人员到位。对应急演练安全保障方案以及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安全保障方案可行,所有设备、设施完好。

4、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后,参演单位和人员按照设定的事故情景,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直至完成全部演练工作。演练实施过程中如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演练总指挥可决定中止演练。

5、记录:演练实施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记录演练过程。

6、评估:演练评估人员根据演练事故情景设计以及具体分工,在演练现场实施过程中展开演练评估工作,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收集演练评估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

7、结束: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参演人员按预定方案集中进行现场讲评或者有序疏散。

13.4.6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1、现场点应急演练结束后,评估人员或评估组负责人在演练现场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不足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口头点评。

2、书面评估人员针对演练中观察、记录以及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依据评估标准对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并撰写书面评估报告。

北方区域泊寓产品导则提纲评估报告重点对演练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演练目标的实现、参演人员的表现以及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评估。

3、总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组织单位应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演练书面总结报告。报告可对应急演练准备、策划等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分析。参与单位也可对本单位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13.4.7演练资料归档

1、应急演练活动结束后,演练组织单位应将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应急演练书面评估报告、应急演练总结报告等文字资料,以及记录演练实施过程的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归档保存。

2、对主管部门要求备案的应急演练资料,演练组织单位应及时将相关资料报主管部门备案。

SY/T 7050-2016标准下载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表(可根据实际调整)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