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政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doc第四章、水泥搅拌桩施工要点
单轴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一、平整场地、放线定位
因搅拌桩机重量大,要求施工场地桩机经过的范围土层硬度较高,搅拌桩施工前施工场地必须平整DBJ46-049-2018 海南省绿色生态小区技术标准,且应清除场地中地表障碍物及换填软弱稀松的土层。场地平整后可按图纸放线定桩位,搅拌桩间距为400mm。
三、水泥搅拌桩采用四喷四搅工艺
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配置水泥浆,将水泥浆倒入储料坑或罐中,用输浆胶管将储料灌浆泵与搅拌装机接通,启动注浆泵,搅拌钻头出浆后,启动电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喷浆,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在搅拌下沉同时开始送浆。
深层搅拌机喷浆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并停留孔底搅拌喷浆30秒后,将搅拌头自桩端反转匀速提升搅拌,并喷入水泥浆液,直至设计桩顶高程。
c、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
第二次喷浆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
d、重复喷浆搅拌提升至孔口:
再次喷浆搅拌提升到设计桩顶高程。关闭灰浆泵,贮料坑或罐中的水泥浆应恰好排空。
e、关闭搅拌机、清洗:
成桩完毕,清洗搅拌叶片上包裹的土块及喷浆口。另外,若暂不施工,需及时在贮料罐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到基本干净。
搅拌桩移机至下一桩时必须定位准确,要保证两桩之间的搭接长度,以免基坑开挖后出现漏水。施工保证搅拌桩直径为550mm,桩距400mm,桩距误差小于50mm。
四、搅拌桩施工技术参数
a、止水水泥搅拌桩采用四喷四搅,开挖时水泥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取qu≥0.5Mpa且不少天28天强度。
b、搅拌桩采用PO42.5R复合硅酸盐水泥,搅拌桩为φ550@400,水泥用量为65kg/m(在粗砂、砾砂中成桩时,宜适当提高水泥掺量),水灰比为0.5~0.6。
c、搅拌机机架安装就位应水平,导向塔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mm,桩径偏差不得大于1% 。
d、施工中浆液必须连续用流量泵控制输浆进度,保持浆口压力0.5~0.6Mpa。并应使搅拌提升速度与输浆速度同步。施工因故停浆,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
本工程施工,保证了桩体的连续性,使之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⑴ 根据甲方提供坐标基准点,按图放出桩位轴线,并提请监理、甲方验收。然后沿线挖沟槽,同时清除沟槽内石块等影响搅拌桩施工的杂物。根据规定尺寸在定位型钢表面划定位线,确立钻孔位置。孔位放样偏差≤±2cm。
⑵ 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找正搅拌桩
⑶ 为控制钻孔深度达标,利用钻管和桩架相对错位原理,在钻管上划出钻孔深度标尺线。桩架水平标高由场内水准点引测,并按深度换算。
⑷ 水泥搅拌桩在钻孔和提升全过程中,均需注人水泥浆液,保持螺杆匀速转动,匀速下钻,匀速提升。施工中,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搅拌提升速度不大于1.0米/分钟,搅拌下沉速度不大于0.8米/分钟。采取进行孔内水泥土翻搅,使水泥浆液在初凝前达到充分搅拌、充分拌和,确保搅拌桩的均匀性及连续性。至桩底部分时,必须延缓重复搅拌注浆的时间,使原状土充分破碎
(6)施工过程中随时用挖机将沟槽内溢出的水泥土清理出槽,以便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待溢出的水泥土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安排土方车外运。搅拌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报表,记录要求详细、真实、准确。
(7)搅拌桩试块取样制作后养护28天,并进行编号、记录、养护,到龄期后由监理随机抽取送实验室做抗压强度试验。
六、搅拌桩施工注意事项
a、施工前宜先做工艺性试桩,以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参数,如钻进深度、输浆量、水灰比、参入量、搅拌轴转速和提升速度等。
b、 浆液的配制用料为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0.6,拌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防止离析。
c、水泥浆从拌和机倒入贮浆桶或贮浆坑时,需过滤、清除杂物,贮浆坑容量要适当,不会造成因浆液不足而断桩,又能避免多余浆液在桶内沉淀浪费材料。
d、成桩要控制搅拌桩机的提升速度和搅拌次数,钻进下沉时可用快档,提升时必须用慢档:其提升速度为0.8m/min;并控制注浆量,保证搅拌均匀,同时泵送必须连续,确保每米水泥掺入量为15%。
e、用线锤随时检查搅拌机的垂直度,倾斜度不得超过1.0%;严格控制放线和桩机对中等误差,保证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及时检查和焊接搅拌钻头,确保搅拌桩桩径偏差小于1%。
f、为保证桩端施工质量,应在桩底喷浆30秒以上,使浆液完成到达桩底,然后再均匀搅拌提升,到达桩顶设计标高时,搅拌数秒,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g、施工时因故停浆,宜将搅拌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等恢复供浆时间再喷浆提升,若停机超过1h,为防止浆液结硬堵管,宜先拆卸输浆管路,妥为清洗。
h、尽量采用沿搅拌桩轴线纵向走机,各桩之间的搭接时间不应超过24h,如因故超过上述时间,与第二根无法对搭接,应在设计单位认可后,采取中间补桩及注浆等措施。
j、水泥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
a 检验:根据工程要求,对成桩7天后的桩体,选取一定数量的桩体进行局部开挖深度,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搭接质量、整体性等。
b试验检测:采用钻孔取芯检验桩长和桩身强度。钻孔取芯采用¢75钻头,连续钻取全长桩长范围内的桩芯并作抗压强度试验。桩芯应呈坚硬状态并无明显的夹泥、夹砂断层,有效桩长范围内的桩身抗压强度应≥0.5Mpa,满足开挖设计要求。搅拌桩抽芯检测比例为0.3%,具体检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
八、施工中常见问题和处理
a.桩机平台移位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且注意观察运行情况,防止出轨倾倒。
b.平台牵引前要详细检查轨道,滑瓦及轨道周围不得有障碍物,牵引用的钢丝绳要牢固结实。
c.机塔——平台联接必须牢固可靠,塔上配有安全带,天车设有安全挡板。
d.所有外露的传动皮带,齿轮等必须设有防护栏(罩)安全设施。
e.对所使用的钻机熟悉其构造、原理、操作要求及有关安全知识。
f.桩机防护装置要配备齐全,安全可靠,并经常检查其牢固程度
g.钻机开动前,平台四角的支腿必须放下,保持平台平稳,经常检查平台固定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
h.机械动转时,如发现不正常情况,必须查明原因,及时消除,以防事故发生。
i.升降机、机塔不准超负荷工作。
j.上下冲锺或下导管时,升降机操作人员要与孔口人员密切配合,慢提慢放,保持速度均匀。
k.机械运转时,不得进行拆卸和检修工作。
第五章、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工期计划
1、该搅拌桩工程拟投入以下机械设备,见表:
该工程止水搅拌桩约17146.56m,1884根。加固搅拌桩空桩约5644.8m,实桩约3456m,1152根。计划30天完成所有搅拌桩。
第六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依照设计方案和建设单位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各主要工序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共同把关,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违反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的需停工、返工、查清原因。确保无人为操作事故,以达到设计要求。
2、所有施工用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做到水泥进场要见证取样,按规定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不得使用超过允许存放时间的拌合料,严格遵守设计配合比,进场材料有专人负责验收。
3、质检人员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各工序质检验收,严格掌握各种配合比,认真做好各工序和原始记录、隐蔽工程记录。
4、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如有异常情况报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
5、搅拌桩倾斜度误差小于5%桩长。桩位误差小于50mm,桩长误差小于100mm。
⑴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规程施工;随时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并解决施工中碰到的问题。
⑵工地设专职质检员,负责对原材料验收,桩机就位,水泥浆液拌制,搅拌机提升速度等各项质量检查。
⑶由专职测量人员负责测量放线及桩位的定位。认真填好施工日报表,施工日报做到及时真实、齐全、准确、整洁。
⑷开机前必须探明和清除一切地下障碍物,须回填土的部位,必须分层回填夯实,以确保桩的质量。
⑸桩机行驶路轨和轨枕不得下沉,桩机垂直偏差不大于1%。
⑹水泥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单桩水泥渗量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桩确定且>20%以上,坑内加固上部采用10%,水灰比一般选用0.45~0.55,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工期要求可掺加不同类型外加剂。
⑺采用标准水箱,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灰比,滤浆后倒入集料池中,随后不断的搅拌,防止水泥离折压浆应连续进行,不可中断。
⑻每台班需做7.07×7.07×7.07cm试块一组(三块)采用标养,28天后测定无侧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
⑼严格控制注浆量的提升速度,防止出现夹心层或断浆情况。
⑽让丰富经验的熟练机工操纵各项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⑾桩机必须稳固、水平,用经纬仪或线锤保持其垂直度。
⑿浆液配制必须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配制。
⒀为保证水泥土搅拌均匀,严格控制下沉速度及提升速度,以使土体充分破碎,以利于水泥浆土体均匀拌和,严格控制搅拌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
⒁若出现堵管、断浆等现象,应立即停泵,查找原因进行处理,待故障排除后须将钻井具提升或下沉1米方能喷浆,以防止断桩。开挖后如果出现渗漏现象,采取引流、内补的方法。(基本操作参照“上海防水堵漏施工法”进行)渗漏现象严重的采用内部焊接钢板封堵。
⒂严格控制桩与桩搭接,及时检查,确保桩与桩搭接转角处采用十字搭接法施工。搭接时间不得大于24小时,若超过24小时时,则应取双套孔施工的办法予以补救。施工中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实行质检跟踪。
(16)桩与桩须搭接的工程应注意下列事项:
如超过24h,则在第二根桩施工时增加注浆量20%,同时减慢提升速度。
如因相隔时间太长致使第二根桩无法搭接,则在设计认可下采取局部补桩和注浆措施。
采用搅拌桩,如出现意外渗漏水情况,处理措施予案如下:
⑴开挖后如出现墙体渗水或小孔流水情况,采用引流疏导等方法(以速凝水泥封填周边区域,用引流管将水流排出;待水泥凝固后将引流管堵住。
⑵开挖后如出现大孔流水情况,先用干海带填充,再在外侧以速凝水泥封填并埋设引流管;用引流管将水流排出;待水泥凝固后将引流管堵住。
⑶如上述方案不能有效将渗漏处堵上,采用在型钢上内焊钢板,再在外侧以速凝水泥封填并埋设引流管;用引流管将水流排出;待水泥凝固后将引流管堵住。
⑷ 待流水止住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外侧进行注浆施工,以充分保证基坑的安全。
⑸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派专人监护,对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反映及处理。
⑹充分准备堵漏用的各种材料。主要材料:双快速凝水泥、聚氨酯堵漏剂、预埋注浆管。
⑺充分准备堵漏用的各种设备。主要设备:手动注浆泵或电动齿轮泵、希里德钻机、电焊机。
1、项目负责:1人 2、技术技术负责:1人
3、技术员:1人 4、施工负责:1人
6、人员总数约: 6人
第八章、安全施工措施
安全生产是以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为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抓施工必须抓安全的原则。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安全施工措施:
1.严格执行各种有关安全法规:
(1)建设部《关于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的决定》中的《十项措施》;
(3)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在公司质安部监督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现场文明安全管理机构,下设各工种专职安全员。制定实施一整套工地必须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及生活驻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如防火、防盗、防工伤等安全措施。
(1)对工人进行岗前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职员调换工种或使用新工具、新设备,事前要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培训。坚持以生产班组为单位每周1小时安全专题学习,内容包括安全法规、岗位责任、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特别加强民工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防护技能、交通安全、法制教育)。
(2)针对本工程特点、施工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及业主的要求,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工序开始前,应重复进行该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对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应向交底对象详细介绍、解释,使执行者了解其道理。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安全评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和现场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指定专人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班组或个人,给予罚款或停工整顿等处理。
(4)贯彻执行安全检查(稽查)制度,做到每日检查、日常检查、定期巡视检查、测定检查和精密检查。
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安全检查;
各级安全员巡回安全检查;
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检查安全。
上述检查包括施工机具的安全检验及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及生活卫生等专项检查。
严格执行各类机械设备的专人管理和操作制度,各类机械有安全防护装备,要定期保养,经常检修,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现场材料、机械、临设整密放置和合理搭设。工地上的基础、树洞、棚架底要设护栏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并不准随意挪动。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及道路上设照明系统,保证夜间照明和生活用电。要建立消防责任制,按有关规定布置防火临设,强调员工的宿舍不能有电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要按相关规定处理,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等),设立明显的防火警示。警示标志包括:①警告与危险标志;②安全与控制标志;③安全出口与通道标志;④夜间警示闪光灯。
5.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中能预见的安全事故类别及防范措施:
a) 严格用电管理,施工临设用电按《施工临时设施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布设,并由持证专职电工上岗操作,不得任意搭接电线和电器设备。采用三相五线供电系统,严格执行一箱一机一闸一漏一接地保护。对电力线路、电器设备经常检查、维修、测试、调整,并做好记录。
b) 电器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性能必须良好,各种电动机械要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电气设备及线路检修时,先切断电源。
(2)管线保护(工地现有的地下设施)
a)严格执行有关管线保护规定;
b)听从建设方有关部门和人员指导,多方搜集资料,并作必要的开挖探测,摸清施工场地的地下管线分布位置,绘出现状图,设明显的挂牌标识;
c)由专人负责检查标识情况,监督在管线附近的开挖作业;
d)将管线分布情况向全体施工人员现场交底。
6、电工要有电工证,机械操作手要经过培训并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工地设车辆出入口,机动车在工地内单向行驶。出入口处设专人守护,随时协助交通指挥,阻止行人及非机动车辆靠近出入口通道。
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
2.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不随意占用工地外的地方,按总平面搭设风雨物料库。露天屯放场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绿化植物有序分开。专人管理,专人清扫。
3.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工地上应佩戴证明身份的证卡,本工地的员工佩戴由本公司开具的胸卡。非本工程的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4.本工场内的适当位置设教育宣传栏,阅读本工程文明施工、安全操作、质量管理、施工进度为主题,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报,大力宣传礼貌待人、互助互爱、卫生清洁、守纪护法的好人好事。
5.搞好场地内外的卫生清洁,特别是工地的出、入路口,四周的交通道路,有专人负责打扫、清洁,尽量减少尘土飞扬。经常检查运输路面是否有破损、下陷,边沟排水是否有阻塞,一旦发现,应立即抢修。
6、搅拌桩施工前挖好排水沟和泥浆池,不使泥浆乱流,保持场地干净。
7、尽量减少施工噪音,避免影响附近居民。
8、设备器材和工地用材按甲方要求堆放整齐有序。
9、对施工机械及时进行清洗和保养。
10、服从甲方现场管理,尊重友邻单位。
11、按省市建设部门及有关规定落实执行安全和文明施工法规。
第十章、夜间施工总体措施
1、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夜间施工不可避免,为保证夜间正常施工,采取下列措施:
(1)夜间施工时,桩机悬挂具有反光的黄色标志牌.
(2)夜间施工时,应保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通讯设备和应急药品,能满足夜间施工需要并准备备用电源。现场作业点集中固定时采用日光色碘钨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必须在场地适当位置装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保证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条件。采用碘钨灯作为临时可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大型设备作业时其照明部件必须启动运转。作业人员可随身携带锂电LED帽灯,监护、巡视等人员用手提式防爆探照灯或手电筒。夜间行动必须有2人或2人以上人员一起,禁止一人单独行动。
(3)做好夜间施工防护,施工中危险地段的开挖沟槽等作业地点,应设置围栏,行人、车辆等交通要道必须设置反光警示、悬挂红灯示警标志,以提醒行人和司机注意,必要时并安排专人值守。
(5)各班组考虑工期、工程质量等因素,估计当天不能停止作业的班组,班组长应提前向队部相关管理人员做好有关工作。及时上报项目部经理室审批,经项目部审批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申请书内容包括:作业部位、作业人数、照明安排、申请作业时间、值班负责人安排、安全技术交底情况等。
泥浆池及孔口四周设置防护栏,警示牌,防治人员落入受伤;
保证良好照明,灯光充足,保证路面平顺通常,安排专人指挥钢筋笼运输,罐车倒车、错车;
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加强培训教育;
严禁作业队伍私拉乱接,防止火宅、触电事故发生;
机械回转时,必须看清回转半径内时候有人或障碍物;配合机械清土的人员必须在挖土机回转禁区以外,严禁在禁区内作业;
施工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在天气和场地地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早晨天亮7:00准时进行支护桩和工程桩施工,夜间施工至22:00停止作业。
夜间施工值班除作业人员外,项目部至少保证1位管理人员值班,值班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现场的安全生产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巡查夜间施工照明设施的配备情况;项目部对值班人员实行考核制;
第十章 应急救援措施
1.对应急救援指挥结构图
2.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
(1)发生事故时,由项目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向上级汇报和事故现场临近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4)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分工
(1)项目经理: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必要时代表总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2)项目副经理: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3)技术负责人:协助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4)安全主任: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接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善后接待、安抚慰问工作。
(5)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协助救援。
4.救援队伍组建及任务分工如下:
(1)通讯联络小组(紧急联系人:陈晓):由各主要部室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人担负各队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讯任务。
(2)施工应急义务组(紧急联系人:卢宇航):班组建立一支施工应急队,每队队员共10人。
(3)工伤医疗救护组(紧急联系人:郑宇翔):班组建立一支应急救护队,每队队员共6人。
(4)运输队(紧急联系人:李杰冕):担负救援物资的运输任务。
5.发生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置措施
(1)事故报告原则
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上报质量、安全险情或事故情况。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救援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救援的有关事宜。
①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②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别报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③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别报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及市有关部门。
④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报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位、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6.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应急及预防措施
(1)根据工程施工实际现状,归纳总结搅拌桩施工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及其应对措施如下:
(2)对于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进行的伤害的急救措施
①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并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以免再发生损伤。
② 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③ 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
④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⑤ 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
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
⑥ 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当机械性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搬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管出血
② 止血方法。止血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A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止血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折成比伤口稍大的垫子盖住伤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就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B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拳把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脏的一头)用力压向其下面的骨头,阻断血液来源,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C 填塞止血法:把消过毒的棉花或纱布填塞在伤口处,在用加压法包扎,在此适用于腋窝、肩部、大腿部伤口的止血。
D 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当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不可以有效地止住出血时可用此法,常用橡皮管作止血带,也可用绷带、三角巾、布带等代替。
③ 包扎: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轻疼痛。包扎时动作要轻而熟练,不可碰撞伤口;包扎部位要准确;敷料要干净,最好经过消毒;包扎要牢固,紧松合适,打结应避开伤口;包扎用器材可用三角巾、专用绷带等包扎救护材料,无专用材料时,可灵活的采用身边干净的衣服、毛巾等进行包扎。
① 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工作人员中暑,班组长应立即把中暑人员扶到阴凉处休息。
② 现场专职安全员( )给患者服用解暑药品。
③ 安全员组织人员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冰水、冰袋冷敷头及腋下等),加强通风及散热。
④ 对重症中暑者,必要时送医院治疗。可静脉滴注冬眠灵25—5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点时需观察血压,以防血压降至过低;痉挛抽搐者可给予安定及10%葡萄糖酸钙等缓慢静脉注射,高热大于41℃半休克者,可快速静脉滴入4℃的5%葡萄糖盐水100ml。
(3)人身触电急救处置:
人体触了电会使肌肉收缩,神经麻痹,呼吸、必脏等暂时或永久停止工作。有时在表面上呈现昏迷不醒状态,这是暂时的呼吸停顿和昏迷不醒,并不是死亡,如果立即急救,绝大多数的触电者是可以救活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及时、正确地施行救护。
1)通常采取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离开关或插销较近,可将开关拉开或把插销拔掉;也可以用干燥的衣服、绳索、木棍、木板等隔离或拨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千万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物件作为急救工具;如果触电者所在的地方较高,需要注意停电后从高处掉下的危险,应预先采取保证触电者安全的措施;如果停电救人影响出事地点的照明,应有临时照明措施。
2)人工抢救方法:抢救触电者的心脏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
②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关于加强新建建筑工程空调设置、第五立面设计、裙楼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规划审批管理实施意见(附件、2、3)(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0年3月)③ 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3)触电急救方法:仰卧牵臂法、俯卧压背法、口对口呼吸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
① 触电人心脏跳动,还有呼吸时,应使触电人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请医生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② 触电人失去知觉、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A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正常的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2次。
B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的速度进行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 术语(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操作频率为每分钟80次为宜。
C 每次包括按压和放松一个循环,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当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操作的节奏为:单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救护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7.应急条件保障及应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