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四万吨_年电解金属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7.7.3文明施工管理具体措施:
项目部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落实保卫和防盗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立保卫监控员,定时巡回检查,对进出施工现场和临时设施的人员,都要认真检查其出入证件,没有出入证的都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和临时设施区域。
JB/T 13647-2019 数控转台 精度保持性试验规范.pdf7.7.3.1工地上禁止以下情况发生
向无卫生合格证的饭菜供应点、无证摊贩、无证个体饭店订购生、熟食物。
厕所、生活区无冲洗水源并脏、乱、差、臭。
粪便、泥浆水直接排入市政下水道。
7.7.3.2工地卫生
在有毒场所进行施工时,应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通风设施、防护服、面具、护目镜、安全鞋、防护手套等,但不限于此。
对特殊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
现场应有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与工地附近的医院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得到救护。
施工管理人员和各类操作人员分别配戴不同的安全帽并佩带工作卡,便于识别。个人应保持安全帽的清洁。
饮用水卫生:工地上有合格的可供食用的水源,有茶水供应、茶桶放置不着地,加盖加锁。
卫生:砖砌厕所,与当地环卫管理部门协商后设置足够容量的化粪池并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严禁直接排入市政下水道。
厕所内墙设1.5米白色瓷砖墙裙,其他部位以及外墙刷白便槽设自动冲洗设备,并落实专人进行管理。
厕所必须每日清洗,定期下药,储粪池有盖,粪便应及时抽去外运,做到清洁无臭味。
7.7.3.3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必须布局合理,同时按照施工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现场物资、大临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整齐堆放或搭建。
定期对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建立文明施工档案。
7.7.3.4卫生保健:
现场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并设立急救小组,除了对病人或伤员进行抢救外,同时负责落实现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组织现场卫生、宿舍、食堂和厕所卫生的检查。
积极展开卫生防病宣传教育,落实除“四害”的具体措施。
7.7.3.5宣传教育:
现场明显部位设置安全、卫生、教育宣传栏和读报栏,定期组织公司有关人员来现场进行宣传,提供施工人员一个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现场明显和重要的部位拉设安全宣传横幅,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
7.7.3.6 治安综合管理
现场尽量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减少盗窃、斗殴等治安事故的发生频率。
落实保安责任制,加强对现场的巡视并主动了解职工的心理动态,防范于未然。
7.7.3.8现场标准化管理保证措施
● 根据现场标准化施工有关规定,并将现场平面布置方案报请建设单位认可后实行。合理布置现场各种临设,材料的储存、堆放点,实施现场标准化动态管理,确保整个现场在有序的条件下组织施工。
● 现场大门口设门卫室,落实门卫制度,对进出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配戴工作卡,没有工作卡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现场,不得在现场进行任何工作。
7.7.3.9施工场地:
● 工地实现整个现场的硬地面施工;道路应畅通、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临时设施周围应浇捣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场地排水成系统,定期清理疏通保持畅通不堵。
● 大门口设置洗车台,洗车台四周排水系统封闭并设置集水井和沉淀池,污水经过沉淀后排入业主指定的排水管道,洗车槽的设置见文明施工方案。
● 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各类材料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节点要求分批进场并及时组织运送到操作面。
7.7.3.10材料堆放:
● 所有的构件材料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堆放。
● 钢管、钢筋、水电管线、管道等线型材料必须上架堆放整齐;预埋件、模板、扣件、万能销等散件必须进笼或存放在四周封闭的场所;贵重设备存放于仓库。
● 用于工程的材料和构件必须悬挂标识,标明材料或构件名称、品种、规格、产地、进场时间、预计使用部位等等。
● 保持施工现场工完料清。
● 易燃易爆物品分类存放于室内。
7.7.3.11现场管理与清洁
● 结构外墙脚手架外侧满挂安全密目网,防止杂物、灰尘外散,形成环境污染。
● 每天派专职人员清扫冲洗施工道路,保持场内外道路整洁、无杂物灰尘。
● 建立环保工作自我监控体系,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音、粉尘的污染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污水、烟尘、噪音污染,同时协调外部关系,同有关环保部门加强联系,解决扰民问题。
● 严格控制人为噪音,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并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音设备与工艺。
● 施工期间的施工排水系统的建立与日常维护,雨季和汛期的强排水措施须经过沉淀后方可就近排入市政雨水井内,并制定措施方案(包括设置沉淀池),落实专人确保场内排水通畅,并保证施工区域内无积水和施工区道路畅通。
● 安排专职清洁工,建立“文明清洁岗”制度,保证施工区、生活区的清洁工作。
● 加强施工管理,实行文明施工;对环境有污染的城建渣土和商业固体废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外运。选用的产品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理或者在环境中易消化的包装物。
● 废渣(液)的临时贮存,应根据排出量运输方式、处理能力等情况,妥善设置堆场、贮罐等缓冲设施,不得任意堆放。
7.7.3.12 具体未详尽内容见文明施工方案。
7.8 保证成本目标的措施
7.8.1降本计划的编制依据:
7.8.1.1 项目部根据“两算”编制计划成本,并定出过程中的控制节点、特别是与投标报价有出入的部分,应作为控制重点内部消化。同时通过目标分解,明确项目参与责任人和作业人对控制成本应承担责任的依据。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编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7.8.1.2施工组织计划或施工方案;
7.8.1.3材料近期市场价、公司内部机械台班、劳动力内部指导价;
7.8.1.4周转设备材料公司内部租凭价格、摊销损耗标准;
7.8.1.5结构件外加工计划和合同;
7.8.1.6有关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历史记录。
7.8.2成本控制运行:
7.8.2.1项目部应坚持按照增收节支、全面控制、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用目标管理方法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7.8.2.2项目应根据计划目标成本的控制要求,做好施工采购策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
7.8.2.3加强对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人工与材料的消耗。
7.8.2.4项目部应加强施工调度,避免因施工计划不周和盲目调度造成窝工损失、机械利用率降低、物料积压等使施工成本增加。
7.8.3 加强对工程成本的管理:
工程成本管理从成本估算开始,经编制成本计划,采取降本措施,进行成本控制,直到成本核算与分析为止。其具体的工作步骤如下:
7.8.3.1 成本预测: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情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未来的成本及其可能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其实质就是在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核算。
7.8.3.2 成本计划:对项目施工成本进行计划管理的工具,应包括开工到竣工所必须的施工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
7.8.3.3成本控制:在项目施工中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加强管理,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将施工中发生的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随时提示并反馈,对差异进行分析消除现象,总结经验。
7.8.3.4成本核算: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的核算,宜以每月为一核算期,在月末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应坚持施工形象进度、施工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的原则;做好对项目施工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形成项目成本的核算。
7.8.3.5成本考核:项目部以控制过程的考核为重点,对项目内部各岗位及各作业队进行成本管理考核,控制过程的考核与进度、质量、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相联系。在施工项目结束后,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
7.8.4 成本全过程的控制:
7.8.4.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和工艺特点,精心编制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和工艺流程,合理确定工期和进度计划,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以保证实现优质、均衡、低耗、安全和文明的施工。
7.8.4.2建立并完善目标成本责任体系:对项目进行分解,落实项目各级人员的成本责任和奖罚办法,并与各级人员签定成本目标责任合同,提高项目各级人员的成本意识,以动员全体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的成本控制
7.8.4.3加强物资计划管理:降低与控制材料消耗,不粗算冒算,严格把好采购关,做到“货比三家”优选合格供应商,努力降低采购成本,防止因计划不周造成库存积压、浪费现象;坚持勤俭节约、挖掘企业内部资源,开展清仓利库工作;实行和坚持限额领料制度,设立奖罚制度,以减少浪费。
7.8.4.4加强劳动工资管理,特别是加强劳动队伍的管理:选择一些施工水平高、信誉好和长期合作的劳务队伍以供项目的管理;严格劳务队伍结算,防止重复计工和计时偏多的现象。
7.8.4.5加强设备管理,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和装备效益:合理使用机械,正确核定机械设备的需用量,合理组织机械进出场,减少设备停置时间,以减少机械费支出。
7.8.4.6加强质量管理: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组织施工,加强过程控制,力求一次成优,减少施工中故障成本。
7.8.4.7合理设置项目管理机构:做到精简高效,因地制宜,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控制节约现场施工管理费。
7.8.4.8目标成本的动态控制:加强项目成本的核算,及时进行成本分析,落实成本控制措施,使各项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
7.8.4.9加强钢材节约控制:钢材加工向集中加工方向发展,提高综合利用率。对集中加工后的剩余短料尽量利用,用短料做预埋件、拉结杆等;内墙螺栓施工中应加塑料套管,以便回收重复利用。加强完善钢筋翻样工作,提高钢筋加工配料单的准确性。
第八章 工期保证措施
8.1 工期控制主要措施
8.1.1 总体管理组织保证措施
1.实行项目管理,推行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使项目管理成为能协调各方面关系的高度指挥机构,配备素质高、能力强、有管理水平的项目经理部,使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确保施工进度。强化项目部管理人员工期责任制和激励机制。
2.强化对分包项目的管理制度,各分包单位必须根据项目部下达的计划及调整计划制定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保证实施。
3.全面计划管理,控制工程进度,建立主要形象进度控制点,运用网络计划跟踪技术和动态管理方法,确保总进度计划实施。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程的人力、物力、资源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控制,保证进度的实施。
4.严管理、细控制,消除质量隐患,减少返工,加快进度。
5.组织协调好土建、安装和装饰的交叉作业和分段流水施工。针对工程特点,采用分段流水施工方法,减少技术间歇,对主要项目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施工进度。
6.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择优选择技术素质高的专业队伍。强化劳务层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工期、质量激励机制,提高劳务层的积极性。加大奖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企业潜力和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力。
7.使用先进的机具,同时加强施工机具的管理,保证机具的动转良好,充分发挥其效能,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8.克服季节性对施工的影响,做到常年均衡施工,加强与气象台联系,提高预见性,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综合进度的实现。
9.钢筋、模板安装两班作业,砼浇筑三班作业,节假日不休息,努力加快施工进度。
10.实施每周例会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1.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技术、测量、放线、质安检查等人员尽快熟悉图纸,并编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资料,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12.对图纸中的有关问题及时整理汇总,提交给设计单位和业主,尽早完成图纸会审工作。
13.项目材料部尽早做出工料分析资料,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机械设备进场计划提交有关部门及时落实,确保计划的实施。
14.编制更为详尽完善的施工方案,使各工序安排更为合理。
8.1.2 提高综合技术管理能力
项目经理部应配备足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落实、检查、监督每一项任务,随时掌握每一道工序的执行情况,协调各专业的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落实。各工序开工前,应研究分析各施工阶段最可能影响进度的因素和环节,提前做出决策,及时调整施工作业计划,确保每项任务,每道工序按时完成。搞好专业和工种之间交叉作业的配合、工序之间的衔接等措施,使整个工程施工重点突出,施工展开有序,进度平衡、合理,达到施工总体计划要求。
综合技术管理有以下主要方面:
1.土建与相关专业的协作要点:
(1)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预留孔洞及交叉作业。
(2)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的进度配合。
2.强、弱电专业的协作要点:
(1)消防报警联动控制系统与各空调通风系统的接口。
(2)消防报警联动控制系统与强电系统的接口。
(3)消防报警联动控制系统与其它专业系统设备连接。
(4)电气、消防、广播、监控管线与其它专业管道之间的交叉。
(5)各专业控制系统调试。
3.管道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的协作要点:
(1)消防水管网与其它专业管线之间的交叉。
(2)系统管线穿越楼板、墙壁的封堵结构。
(3)设备基础的交接与二次灌浆。
(4)明、暗装消防栓箱与结构饰面之间的配合。
(5)管沟与路面施工,室外消防栓的阀门井结构等。
(6)泵房输出管道至各区域的接口。
8.1.3 施工协调措施
1.充分协调好业主、监理、设计等与工程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取得相关机构对工期管理工作的支持。
2.充分协调好与业主、分包工程承包商的工作关系,对可能造成工期影响的工作内容,尽早知会对方,会同监理工程师协调解决。
3.做好与交通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服从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
4.做好与受施工影响区段内的群众的协调与沟通,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5.实施每周例会制度,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各分包单位参加,工程出现的问题及早解决,以免延误工期。
6.施工图纸是工程施工的最原始依据,施工图纸的合理及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正常进行。对设计而言,应尽早确定设计方案,明确各设备选型、材质样板以及各个细部的做法。积极主动地与设计单位沟通、配合,及时反馈施工信息到设计方,做好施工图的细化设计工作,保证施工图纸的修改和有关变更能及时顺畅送达各方,避免因设计与施工的配合不佳而拖延时间,从而影响整个工期。
7.本工程的施工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将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工作情况,争取等到各方面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8.统一规划施工场地。本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各专业工种之间存在交叉作业,因此在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都要重视场地统一规划安排,协调好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各种材料设备进场和堆放的时间空间都必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关取得监理、业主的认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场地,保证施工工序的顺利开展。
8.1.4 强化计划管理
1.强化计划管理:工程计划管理是工程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包含三个内容:组织连续地均衡施工,全面完成各阶段的各项计划任务和指标,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
2.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做月、周工程进度计划。在实际施工中将每周、每月进度计划实际完成情况记录下来,并与原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矛盾,提出补救措施,预测完成工程所需时间,提出加快某些拖后工序的具体方案。
3.每周定期举行计划协调例会,收集上周现场施工和计划落实等各种信息,总结经验、研究问题,下达下周的施工任务。
4.公司与项目部签订工期合同,项目部将施工任务的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限和利益,明确布置给班组,班组必须保证按作业计划完成规定的任务。
5.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实行动态控制管理。不管什么原因,对实际施工中出现的计划偏差,将积极进行调整,保证施工计划在实际施工中的有效性。
6.加强现场施工的督促检查,包括检查施工施工准备、施工计划和合同的执行情况,检查和综合平衡劳动力,物资供应和机械配备,督促有关部门,督促各类资源的供应。
7.检查和调节现场各个层面的管理,掌握协调施工用水、用电和气象预报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8.总结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组建权威性的生产调度机构,形成集中统一、上下贯穿、左右协调的施工调度系统。
9.确保重点,照顾一般,全面完成。从人力、材料、机械诸方面,确保重点环节及部位的连续施工和均衡施工。有意识地找出工序间歇或施工前准备等空隙时间,充分利用施工空间,将人力、物力调剂到不在关键路线上的分项工程上去,争取时间全面完成。
8.1.5 人力、材料、机械、资金投入保证措施
8.1.5.1 人力资源保证措施
1.公司投入最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严格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
2.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择优选择技术素质高的专业队伍。加大奖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企业潜力和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力。
3.建立劳务队伍竞争机制、专业操作工人的培训制度,为工期保障提供基本条件。
4.根据施工进度编制人力进场计划,并按实际工作进度调整。从技术、质量、安全方面定员定岗,对班组人员采用弹性编排,实行动态管理,以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充裕、到位。
8.1.5.2 材料与设备供应保证措施
1.项目经理部、材料部与预算部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测的结果,编制详细的材料进场计划,组织采购。
2.根据公司对分供单位的管理制度选择合格分供方,并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检验,保证材料质量,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3.材料的品质确认工作尽早完成以便及时进行材料设备订货,及时向监理及业主报送本工程详细的材料进场计划,并保证材料设备的到货期。对于甲方指定购买的材料设备,应尽早明确并联系甲方指定的设备材料公司,以保证此部分设备材料的及时到货。
4.另外,对于必须进口的材料设备,将提前组织货源,及时协调有关单位办理报关、商检等各种手续,以保证此部分材料设备的及时供应。
5.对于应甲方要求的材料变更,快速组织材料样品以便甲方及时确认。
6.材料进场后,迅速通知业主、监理以及质监部门,及时到现场取样送检,做到每种进场材料都有监督抽检和见证试验,此工作要求在材料使用前完成,保证不影响正常施工任务。
8.1.5.3 机械投入保证措施
1.使用先进的机具,同时加强施工机具的管理,保证机具的运转良好,充分发挥其效能,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2.根据施工进度编制机械进场计划,提前进行检测调试。
3.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8.1.5.4 资金管理保障
项目的工程款项实施专款专用,同时,可运用公司的工程周转基金为工期计划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
8.1.6 工期保证的合同措施
1.项目经理应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中的风险隐患、工期目标及有关奖惩要约、合同价款调整因素等重点和关键性条款做出特别说明和提示,向各职能管理人员交底。
2.建立协商会议制度。合同履行过程中,各建设主体之间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就计划执行效果、已完工作和后期工作,尤其是合同条款变更及变更措施等问题进行评价,协调并形成决议,对重大问题及决议应用会议纪要的形式记录下来,纳入合同文件。
3.项目经理依据施工合同,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过程管理,指导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工作。
4.项目经理部应依据施工合同对工程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跟踪收集、整理、分析合同履行中的关键要约条款,结合工程进展情况对合同履行应进行预测,及早提出和解决影响合同履行的问题。
5.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充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保持沟通与联系,处理好双方关系。
6.项目经理代表公司依据分包合同对工程施工中有关分包方进行管理。
7.与分包单位签定施工合同的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相协调。
8.项目经理部依据分包合同督促分包单位全面履行合同,完成工程要约所有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9.对分包方进行全面管理,使分包管理工作始终处于有效管理和受控状态。
8.1.7 工期保证的信息管理措施
1.项目信息管理必须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信息管理与沟通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3.资料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政策,特别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予以认真对待。
4.实施微机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纳入电脑控制,保证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有关人员,使工程进度得到全面控制。
5.项目经理部把分包人纳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8.1.8 特殊情况应变措施
1.计划调整时紧急应变措施
由于本工程规模大、工程质量要求高、专业工种交叉作业多,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施工进度计划做出调整。
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不可预见的气候原因等,都会导致施工进度的改变。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利用我公司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积累的紧急应变经验,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安全如期完成。
积极主动地与监理、设计单位联系,尽快领会有关的设计变更意图(主要是设计修改量比较大的情况),确定相应的工程施工任务的变化量,评估改变施工进度计划后导致对施工各方面的影响。
尽早通知有关生产厂家或落实有关的设备、机具和材料的订货问题,保证能够按照进度计划要求进场所需的设备、机具和材料等。
做好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设备、机具的配备问题,以解决由于工作量大大增加或施工进度提前而对这方面的需求增加量。
制定必要的加班和倒班制度,同时落实夜间施工有关技术安全措施。
对于一些关键工序、关键阶段和某些特定施工任务,采取集中人力、物力、机械设备和机具,作为施工的重点来保证其进度按照计划进行。
2.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应变措施
为了保证材料及大型设备运输畅通无阻,安排避开交通繁忙时段进场。
在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季节,为了把台风及暴雨对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应及时地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对施工进行合理的安排。
8.2工期控制管理流程图
第九章 产品的保护与防护
9.1混凝土结构的防护
9.1.2 混凝土柱浇灌完成后,柱模拆除时间应控制在36小时左右,柱模拆除后,如天气特别干燥或特别炎热,则可以用塑料薄膜将柱子包裹起来,确保混凝土表面水分不致于过早失去,而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9.1.3 混凝土养护期要按规范标准进行。
9.2 模板制作的保护
9.2.1 模板制作完成后,要加强模板支撑系统的检查。特别是要检查支撑方案是否得到落实,如有问题,则必须无条件的整改,直到能够满足要求为止。
9.2.2 柱、梁等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及时对其进行加固,以免被其他工种碰坏,影响工程质量,同时还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9.3 钢筋制作的保护
9.3.1 钢筋制作时,要注意对箍筋的绑扎,箍筋绑扎不到位,则梁、柱钢筋容易变形,影响构件配筋。
9.3.2 由于柱钢筋一般都立得较高,故要注意对柱钢筋的保护,要搭操作架,不准踩柱筋上落,这样做一是为了质量,二是为了安全。
9.4.1对墙面的保护。水、电管线的布置要合理,不得在墙上任意打凿。
9.4.2 墙体砌筑完成后,要有专人负责巡检,及时对现场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
9.5 粉刷阶段的产品保护
9.5.1 粉刷完成后,主要是水电安装在施工。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所用工具、扶梯不得碰撞墙面,也不得任意打凿墙面。
9.5.2 地砖地面完成后,要在主要通道口铺设木板,以免地坪表面磨损。
9.5.3 楼梯粉刷时,可在楼梯踏步的阳角处设置铜条保护,这样,粉刷完成后,楼梯阳角不易损坏。
9.5.4 在拆除内外脚手架时,应当注意不得将脚手架的钢管碰撞墙面。
9.6.1 防水工程完成后,应尽可能快的将砂浆保护层施工完毕,确保防水层不被损坏。
9.6.2 穿过屋顶的管道在修补防水层时,不得将边上的砂浆保护层打坏。
9.7 油漆、涂料的保护
9.7.1针对木制品油漆的保护,可以采用在主要出入口用木板包起来,防止油漆被擦损。
9.7.2针对涂料墙面的保护,可先将底层的涂料施工完,留下最后一道涂料待交工前施工。另外,在该阶段要多派人员进行监护,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JGJT223-2010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pdf钢筋连接应用施工技术;
新型砼外加剂应用技术;
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施工技术;
新型装饰材料应用施工技术
现代项目施工管理技术;
11.2本公司郑重承诺:本工程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质量进度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重点研究和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工程计价规则(2018版),由于对新材料、新工艺掌握不确切而造成的风险、工期延误及一切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