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doc梁场试验室对制梁所用的原材料: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矿渣粉、阻锈剂、钢筋、钢绞线、粉煤灰、外加剂、锚具、夹具连接器、金属螺旋管、氯化聚乙烯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严格检验,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进场,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使用”。在试生产前对所选用水泥、砂、碎石、掺合剂、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裂性、抗钢筋锈蚀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进行耐久性试验。
梁场质检室对自制支座板、聚丙烯纤维网、泄水管、泄水管盖等按照标准进行严格检验,不合格的配件不得投入使用。
梁场质量检查人员对用于绑扎钢筋的胎具、制定定位网的胎具、加工支座板的胎具、梁体灌注成形的胎具,在投入使用前均按胎模具验收标准进行严格检查,填写检查记录表,经检查合格的胎模具才能投入使用。并按标准要求,定期对所用胎模具进行检查,超过误差标准的胎模应进行返修QB/T 5419-2019标准下载,以达到使用标准。
用于制梁使用的计量器具如油压表、计量称等按标准要求进行检定,使计量器具保持在有效期使用。
Ⅴ 混凝土性能试验控制
试验室对箱梁生产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控制,经试验的混凝土配合比,应经总工程师批准,才能投入使用。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试验。
Ⅵ 承重基础沉降测量控制
质检人员对制梁的承重基础:制梁台位、移梁轨道、存梁台位等在使用前应进行测量检查,作好记录,进行控制,使达到使用要求;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后,应对其沉降情况进行再测量。
Ⅶ 箱梁徐变上拱度的质量控制
控制箱梁徐变上拱度,特别是降低其离散性,是保证24m、32m 箱梁预制质量的重要措施。除精确计算弹性上拱度值和通过收缩徐变试验,统计制梁资料,做好预设反拱并精心做好施工组织,增加铺轨混凝土龄期外,还将着重在精选混凝土原材料(包括外加剂)、降低水胶比、优化级配、严格制梁工艺,延长淋水养生期,适当增长张拉预应力筋龄期等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优质指标。
Ⅷ 实施“三检制”,严格检验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后均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转入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在进一步加工前应进行对上道工序的检查,梁场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过程控制的检查,按标准要求填写检查记录表;驻场监理工程师对规定的项目过程检查,签字认可。
④ 进行全员培训,实施规范操作
参加箱梁生产的全体员工在岗前均应进行培训,这种培训中分层次、分岗位进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对规范、标准、制度进行学习,施工人员要对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学习,达到规范操作,工序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⑤ 实行岗位经济责任制,实施奖惩激励机制
工序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同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岗位经济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优则奖,劣则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按标准要求进行每孔梁的出厂检验或要求的型式检验,填写检查记录表,合格的箱梁才能运输出场。
箱梁架设时做好防落梁措施;箱梁落下后采用测力千斤顶作为临时支点,保证其四角高差,支承垫石顶面与支座底面间隙采用压力注浆填实;梁架设通过连续梁时做好架桥机过连续梁时的受力检算工作。
9.2.2.4 隧道工程
洞口土石方开挖自上而下进行,不采用大爆破,尽量减少对地层的扰动,开挖的土石方弃至指定地点。
洞口排水系统与洞外排水工程连成体系,以利及时排水保持边坡稳定。
洞门及早修筑,并尽可能安排在冬季或雨季之前施工,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产生偏压,以确保施工质量。
洞身开挖采用光面爆破,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施工时严格贯彻“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严封闭、勤量测”的指导思想,科学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保证隧道按照设计方向与坡度及结构尺寸施工,尽量做到不欠挖、不超挖。严格按光面爆破设计布眼、装药,在开挖过程中不断优化钻爆设计,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努力提高光面爆破质量,获取良好的爆破效果。
施工支护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以控制围岩变形和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不同的围岩段,严格按施工图纸采取不同形式的施工支护。努力提高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按规定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和喷射混凝土层厚度,做到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规范,支护结构稳定可靠。
建立监控量测小组,配备专用量测设备、仪表,按规定频率进行量测,准确、完整、及时收集数据,分析掌握围岩收敛和初期支护位移变化情况,描述工程地质,及时反馈信息,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严格按设计进行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地层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
衬砌支架及模板应经过严格计算和检算,以保证其刚度。模板拼缝应紧密、不漏浆。混凝土施工中派专职人员进行检看管,以确保施工质量。
不断改进立模、振捣、拆模等主要环节的工艺,保证混凝土内实外光,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拆模时间应严格按模板操作工艺的有关要求做,以免人为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损坏。
严把材料进场关,对水泥、砂石料、外加剂及防水材料等均进行严格检测,检测合格持方可用于混凝土工程施工,并对混凝土进行侵蚀性试验和抗渗性试验,以确定混凝土的掺合剂及其配合比是否满足设计的技术要求。
严格执行混凝土操作细则,严把混凝土的“配制、搅拌、运输、浇筑、养护”五关,实行责任挂牌制,设专门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防水混凝施工应连续浇筑,尽量减少施工缝,隧道拱顶及仰拱不留纵向施工缝。
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供应保证输送泵能连续工作,输送管线接头应严密不漏气。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应立即用高压水冲洗管道内残留混凝土,以免造成管道堵塞。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养护。
9.2.3 已完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⑴ 在已完工程地段、路口张贴工程保护标语、标牌、提醒所有人员保护已完成工程。
⑵对已完工程安排专人进行保护,对经常经过工程区域的人员、机械设备限定走行路线,保护工程不受损坏。
⑶对特殊工点、工程结构及易损部位设置围护设施,对结构物稳定观测桩设置栅栏,确保结构物及观测设施的完好及测试资料有效、齐全。
9.2.4 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9.2.4.1 路基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路堤压实密实度不足、路堤缺口土方填筑夯压不实等质量通病,将来会造成路基下沉,桥涵缺口处形成线路暗坑等现象,直接影响线路稳定与行车安全。为此制定如下预防路堤压实度不足的措施:
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根据不同土质,分层填筑。分层厚度、碾压次数及方法,要根据试验段及实际夯压情况确定,其碾压机械必须采用振动式压路机,为防止大型机械作业死角碾压不实,静压时配合人工找平。缺口处不便使用大型机械碾压时,采用内燃夯、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蛙式打夯机等进行压实。
路基存在遭雨水冲刷路肩及边坡塌陷质量通病,施工路基时路肩加宽超填50cm,以保证其碾压密实,刷坡后余土用于护道等设施。施工完一段路基后,及时进行喷播植草、浆砌护坡等附属工程的施工。
9.2.4.2 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圬工表面容易产生接缝不平顺、蜂窝麻面、气孔流砂、掉皮、露筋等质量通病,轻者影响美观,重者致使结构物几何尺寸有较大改变,影响强度及使用效能,甚至影响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为此制定以下防治措施:
防治接缝不平顺:加强模板接缝处的刚度与强度,模板接缝处要上下左右交叉拼装,且通过纵向模带、拉杆联结成整体,当圬工体为圆形或圆端形时采用扁铁箍紧;灌注混凝土时,在模板的接缝处尽量不留水平方向施工缝,在垂直方向其施工缝要低于模板顶面不少于15cm。
防治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灌注前,将模板表面的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采用薄海绵堵塞,按照混凝土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防止过振或欠振,特别加强模板周边的振捣;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距离,严禁使碎石与砂浆分离,混凝土浇筑高度2m 以上设串筒或导管防止混凝土离析。
防治表面气孔的产生:混凝土拌制时,严格控制水灰比的计量,严格控制用水量,采用逐点移动的捣固方法,保证混凝土各处均匀振实。
防治流砂现象产生:在混凝土灌注前,将模板湿透,板缝堵严,严格控制用水量,振捣适宜。
防治掉皮现象:在混凝土灌注前,将模板上的污物清理干净,浇水湿透,涂抹隔离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
防治混凝土表面裂纹的产生:制造专门的滴水养护设施,加强混凝土养生,避免水分蒸发太快;加强夯实地基,保证支撑刚度和强度,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再行承载。
避免露筋现象的产生:在钢筋混凝土骨料配置时,若其钢筋较密,粗骨料相对粒径要小一些,在振捣时采用外表振捣与内部振捣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振捣密实均匀;加强钢筋骨架的稳定性。
9.2.4.3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采用调直机冷拉或人工方法调直。对严重曲折钢筋,曲折处圆弧半径较小的硬弯,调直后检查有无裂纹。对矫正后仍不直的钢筋不能用做受力钢筋。
⑵ 焊缝与钢筋交接处有缺口、咬边
防治措施:选用合适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焊弧不可拉得过大,控制焊条角度和运弧方法。
防治措施:钻孔泥浆要选择良好的造浆粘土,保证钻孔泥浆顶标高始终高于外部水位或者地下水位1.5~2.0m,使泥浆的压力超过静水压力。严格控制粘土的种类、泥浆配合比的选择,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要求。
防治措施:遇软硬不均匀地层钻进时,低速钻进、控制进尺,经常检查钻机底座水平度、钻头与桩的设计中心线位置是否重合,及时调整,防止钻孔倾斜。
防治措施:正确执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程序,严格执行混凝土的灌注工艺,注意导管埋置深度和提升速度,同时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关。
⑹ 墩台外形不美观、线条不顺畅
防治措施:墩台模板由信誉和资质良好的厂家定做,采用大块整体钢模,内侧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牢固,尺寸要准确,确保不跑模、不漏浆。
⑺ 梁体混凝土蜂窝、麻面,跑模、漏浆及错台,混凝土结构尺寸及外观质量不合要求
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机械拌合,拌合均匀,混凝土的振捣定人操作,分层捣固密实,严防漏振。模板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模板安装牢固、接缝严密。
⑻ 路桥过渡段纵向不平顺
防治措施:路桥过渡段采用预应力管桩或者CFG 桩进行地基加固,同时在桥台后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渡板,过渡段填料严格选择和控制路基填筑的压实度,同时设置沉降元件,通过观测来控制台尾路基工后沉降。
⑼ 箱梁预制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① 箱梁几何尺寸超标的防治
在箱梁的预制施工中往往容量出现几何尺寸的超标,超标的部位如:箱梁顶板厚度、腹板厚度、底板厚度及出现错台等现象。为防治这些质量通病的出现,制订以下措施:
Ⅰ 箱梁预制模板采用整体式结构,以减少拼缝并保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变形。
Ⅱ 内、外模和端模、底模,安装位置准确,相互之间的联接要坚固可靠,防止灌注时内模的上浮和移位。
Ⅲ 箱底和桥面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在箱底和桥面设标尺,用保证箱底和桥面混凝土的灌注厚度。
Ⅳ 箱梁底板混凝土灌注时,在箱内设置足够的照明装置,确保施工人员看清控制灌注厚度的标尺。
② 箱梁外观质量的通病防治
箱梁外观的质量通病主要包括:空洞、气泡、蜂窝、麻面、混凝土分层和表面接缝花纹。主要是因为箱体混凝土灌注时振捣不到位,灌注分层不匀造成的,防治措施如下:
Ⅰ 严格控制灌注分层厚度,布料杆定点灌注时间小于4S,第次移动距离15~30cm。
Ⅱ 灌注时两台输送泵分别从梁端腹板开始,每层灌注的长度小于6m。
Ⅲ 控制振动时间,振动棒每点振动时间35~50s,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时间为2.5~3min/次。
Ⅳ 混凝土灌注时底板、顶板采用振动棒振捣,腹板采用振动棒与附着式振动器联合振捣。
③ 箱梁表面裂纹的防治
箱梁生产完毕后,往往在表面易出现浅层裂纹,其主要原因是梁体混凝土灌注养护不到位造成的,防治措施如下:
Ⅰ 制定科学的箱梁养护工艺。
Ⅱ 在制梁台座下合理布置蒸汽管道。
Ⅲ 制作专用养护棚,确保养护时,温度均匀,不漏汽、跑汽。
Ⅳ 安装温度传感器,确保升温、恒温和降温的准备性。
9.2.4.4 隧道渗、漏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主要质量通病是渗漏水,处置的关键是结构自防水。结构自防水遵循“以防为主,放排截堵相结合,因地质宜,综合治理”,保证混凝土的防裂、抗裂、抗渗等达到预期效果。
精心做好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控制拆模时间,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耐久性、抗渗等级和抗裂能力。防水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比成份和配置方法,必须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并通过试验验证。不带水、带泥进行防水工程施工。
本工程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均以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为本项目的创优目标,严格按创部级优质工程的质量标准规划、施工、检查、验收,明确各工序的质量标准,各部门的质量职责,关键人员的质量职责,以及质量控制、监察、检测办法。科学合理、精心施工、保证速度、降低成本、消灭通病,提高质量,认真贯彻铁道部“质量与企业同在,混凝土施工当钢结构控制”指示精神,出精品、绝次品,创建一流工程,确保全标段综合工程质量达到部级优质工程标准,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
10.1 安全保证体系
为了保证项目安全生产,我项目经理部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包括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和制度保证,从组织、工作和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详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⑴ 凡涉及既有设备安全使用与行车安全的施工项目,各施工单位应与运输及设备管理维修部门签订安全施工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及义务,并抄报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据此督促考核。
⑵ 坚决贯彻执行“营业线施工八不准”的规定:没有合格的施工负责人不准施工;没有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准施工;没有准备好必需、充分的施工料具,不准施工;不登记要点不准施工;配合单位人员不到位不准施工;没有制定安全应急措施不准施工;施工计划未按规定审批,不准施工;没有按规定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不准施工。
⑶ 加强施工职工使用的管理,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先培训、后上岗,职工不能担任施工爆破、安全防护及单独使用轨行车辆等工作,只能参加配合性作业。
⑷ 严格执行铁道部颁布的施工规范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⑸ 健全消防及保卫机构,配备必要的消防保卫设备器材,制定“三防”措施,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及配合。
10.2 安全管理制度
为达到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项目经理部配置一个综合素质高的项目经理部人员班子,选择整体力量强的施工队伍,并配备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准较高的维修人员作保障。配置资源如下:配备经培训考核持证的安全、技术和检查人员;配置施工安全防护设施;配置用电安全保护装置和消防设施;配备施工机械安全装置;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测工具(测定扣件紧固的力矩扳手、风速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保障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⑵ 事前编制重点难点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结构、环境等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理部拟编制以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临时用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大型机械装拆安全技术措施、大型临时设施装拆安全技术措施、特殊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过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前制定施工各阶段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文件、桥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⑶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
做好进场工人的安全教育,并贯穿始终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的重点是操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⑷ 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部件制定并执行以下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班前生产安全讲话制度、“周一”安全活动日制度、安全设计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临时设施检查验收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操作持证上岗挂牌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⑸ 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对施工过程中暴露出的安全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员的违章操作、指挥的不安全行为,由项目经理或生产副经理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复查,确保符合安全文明要求,并做好安全记录。
建立以生产副经理为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健全完善安全检查制度,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
⑹ 严格控制事故隐患,做好事故预防
按安全保证计划中要求实施各阶段、各工种的安全操作。同时,项目经理部区别“通病”、“顽症”、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并结合具体施工对象增加补充的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项目经理部对检查出的隐患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应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应经检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进行跟踪检查,对达到规定要求的组织复查验收,保存验证记录。
认真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健全和正常运作是预防的根本。推行全面、全过程、全员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教育工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和日常的监督、检查、指导。针对性安全交底和教育是预防事故的必要手段。
⑺ 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安全事故处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报告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通讯手段,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上报至企业安全主管部门。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事故处理: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保护好现场。
事故调查:项目经理应指定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人员,会同企业工会代表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
调查报告: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撰写成调查报告,并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后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
在查明原因、有调查结论的前提下,由项目安全员提出纠正、防范措施的建议。
根据建议,由有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进行审核批准。
安全质量部监控纠正措施的落实,记录纠正措施的实施工过程。
10.3 安全保证措施
10.3.1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0.3.2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本管段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学习安全法及铁道部有关桥涵、路基、隧道、既有线等施工安全规则、规定,并结合本管段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宣传教育。
对特殊工种,如爆破工、起重工、电焊工、机动车司机、电工等需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10.3.3 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同时制订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难点工序、新技术、新工艺和高空、起重作业、爆破作业等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实施,否则不准进行施工。
10.3.4 建立健全安全技术检查制度
10.3.5 执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10.3.6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0.3.6.1 路基施工
所有施工车辆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使用前驾驶人员进行操作训练,确保施工有序进行。施工场地狭小、行人和机械作业繁忙的地段设置临时交通指挥人员,在电力杆周围3m 范围内,不准挖抗、挖沟、取土。如在电力杆附近铲土、堆土时,必须符合《电力维护规则》的规定。
翻斗汽车从符合《技规》限界要求的电力线路下通过时,为防止翻斗车碰断电线路,在电线路两侧不少于5m 处设置限界架(高度距电线路最低点低0.3m),车辆从限界架下通过时限速5km/h,如紧靠电杆通过,则增设电杆保护桩。限界架和保护桩在使用完后立即拆除。
电力杆两侧各10m 范围内和地下电缆两侧各3m 范围内不建房、搭棚。施工车辆不在电力线跨度最高点至地面不足4.5m 的地段通过。如必须通过,则向电力部门申请办理电力线升高手续,并制订安全措施后再通过。
在施工挖坑、挖沟、铲土时,保证不影响“三电”设备的正常使用,不造成设备隐患。
采用机械填筑路堤应在填土区边缘设置安全标志;土方机械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施工机械;在挖掘机土斗的回转半径范围内,人员不得停留或通过;小型夯实机械停用时应切断电源。
挖方地段施工,首先在路堑顶部修好排水沟,才能开挖。开挖断面要作好临时排水沟,防止路基浸水,影响边坡稳定。挖方地段边坡要按设计要求留坡,防止边坡过陡而失稳。
深路堑地段要避免在雨季施工,并专项指定保证安全的措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分级开挖,及时支护,确保路堑边坡稳定。
软土地基加固所采用的各种桩机要安放稳、牢固,防止倒塌事故的发生。
需挖台阶地段,挖台阶要自下而上进行,随开挖随填筑压实,保持台阶稳定。填土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时,分层填筑时应适当加宽填筑宽度,确保压实机械的安全。
桥涵缺口的锥体和台后路基填土采用顺序作业,填土和夯实作业避免相互干扰;锥体护坡上不得停放夯实机具,作业人员不得在护坡下休息。
10.3.6.2 桥涵施工
基坑开挖时,根据确定的基坑边坡开挖。机具、材料等应堆放在基坑边坡四周安全距离以外。
加强边坡防护,基坑深度大于5m 时,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增加平台。开挖土方不得影响坑壁稳定。基坑开挖后不宜暴露时间过长,以免造成土质松软、边坡坍塌失稳等。
没有施工的孔口均加防护盖。
钻机的卷扬机钢丝绳在卷筒上排列整齐,卷绕钢丝绳时,严禁工作人员在其上跨越。
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放完,至少保留三圈,严禁人拉钢丝绳卷绕。
冲击钻钻进作业中,经常检查钢丝绳的损伤情况,如断丝超过5%时,及时更换。钢丝绳与钻头连接的夹子数,采用等强度安装。
在墩台身钢筋模板安装前,搭设脚手平台、栏杆及上下扶梯。高墩施工时,设置安全网。
使用吊斗灌注混凝土时,先通知作业面操作人员避让,并不得依靠栏杆推动吊斗,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和脚手架。
较高桥墩施工,安装内外脚手架,铺好脚手板,挂好安全网。操作平台周围,安装防护栏杆。操作平台不得任意堆放材料,以免造成倾斜。严格控制提升速度,防止混凝土吊斗碰撞平台。
拆除模板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拴牢吊具挂钩,再拆除模板。模板、材料、工具不得从高处往下掷。施工人员与模板之间,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吊车和其它垂直提升设备设专人操作并配指挥人员,定责定岗,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专项制度和指挥联络方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高墩(台)施工人员上岗前进行体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定期对桥梁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安全使用。
加强对司机的教育,施工运输车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车,注意安全。
严格按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施工。起重工必须熟悉操作方法、起重设备的性能、
所起重物的特点和确切重量以及施工安全的要求。对所有起重机械进行指挥的信号员,
应专人指挥,统一指挥信号。哨音清晰,手势和旗语准确,不得用喊叫指挥。如遇有妨
碍司机视线处,应增加传递信号人员。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10.3.6.3 隧道施工
完善洞外排水系统,进行地表加固,并按放小炮、短开挖、强支护、衬砌紧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原则,巩固洞口环节,确保进洞安全。
严格按锚喷筑法组织施工,根据围岩类别进行初期支护。坚持监控量测按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严禁盲目冒进、草率支护、冒险施工、不良地质喷锚,支护配备钢架支撑、木料等备品,以备急用。
洞内爆破作业频繁,执行爆破作业安全的有关规则,设专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爆破和爆破器材安全。各施工班组间,上下各道工序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做好交接记录。
洞内作业面狭窄,机电设备多、管线多、作业面多,按安全规则,合理布设管线,洞内保证充足照明,除成洞地段架设220V 电线外,其它地段照明均设36V 低压照明线,其它动力线用橡胶绝缘电缆架空布设。
在隧道洞口或适当处所,设置急救材料储备库,储备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支撑材料、各种适用工具等。
隧道如有塌方险情,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及时研究方案采取措施处理。在可能有大量溶洞水及高压水涌出的地段,控制装药爆破,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10.3.6.4 保证人身安全的措施
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凡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此项工作。作业人员拴安全带、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夜间进行高空作业时,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爬梯空洞处设明显的标志。
六级(包括六级)以上的大风,为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停止高空作业。
电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工不得乱拉电线。配电箱及开关箱必须防雨、设门配锁,并安装漏电保护器,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接地”的原则,熔丝的容量按用电负荷量装设。现场移动式电器设备使用橡皮绝缘电缆。现场手持作业灯使用安全电压。
10.3.6.5 保证人身财产安全措施
预先了解当地气象和地质水文资料,掌握汛期起讫时间、规律和特点,重点是滑坡、坍岸、泥石流出现的可能以及江河水位涨落、潮汐等情况,便于拟定措施保障施工安全,保证施工顺利开展。
采备各种防汛机具、材料,如汽车、吊车、推土机、装载机、抽水机、照明工具及钢管、编织袋、抬杆、麻绳、铁锤等,以便随时使用。
确定汛期危险区,拟定在该区中施工人员、材料、大型设备的撤离方式、方法和地点。同时,明确实施撤离方案的人员和机具设备,确保组织工作有条不紊。
汛期来临前,及时拆除围堰筑岛并予清理,保证足够的过水断面。
加强生活、生产区的排水工作,保持道路畅通。
为确保本管段的施工安全生产,建立严格的防火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要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
尽快完成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专人密切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修通施工便道,做好贯通测量及物资准备工作,确保主体工程按时开工。
⑵施工组织不断优化,搞好调整性方案
根据情况变化,改进、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使之更趋于完善和合理,同时根据当地可能出现的气象及水文变化情况,有预备性的调整施工方案,使工程能够有序进行。
建立高效的调度指挥系统,协调好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等资源,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应用。
⑷开展劳动竞赛,掀起施工高潮
工程展开施工后,本着稳扎稳打、稳中求快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劳动竞赛。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加强设备的维修和检查,配齐配足维修人员,易损件应有充足的配备,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⑹加强施工管理,避免产生不合格工程
严格按ISO9002 质量管理模式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不合格工程发生,从而避免因返工或整修延误工期。
主动搞好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的协调工作,依靠当地政府主动配合建设单位解决因施工引起的地方事宜,不推诿,不扯皮,积极想办法,减少外界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和影响。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针对本工程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重点考虑全面规划,因地制宜;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清洁适宜的生活、劳动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为此制定如下措施: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
严格履行合同中对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
加强对当地生态保护,严格按规范施工,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当地水源。
加强施工机械维修保养,防止跑油、漏油现象发生。
各种施工废弃物集中存放,能回收利用的交物资回收部门,其它不可回收的废弃物采取深埋或按要求采取其它方法处理。
把环境保护列入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在批准的作业范围内施工,并按规定设置临时围墙围护,实行封闭式管理。
材料、机具的堆放,力求整齐合理,并挂标示牌。
推行项目管理,精干施工管理人员,组织一个精干高效、懂技术、善管理的项目机构,严格推行责任成本控制制度。
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采用施工方法先进行经济比较,采用低造价方案,场地布置尽量方便施工,避免机具材料的来回倒运装卸,减少工地小搬运的距离和次数,节省人力、物力。
搞好工序衔接和交叉项目的协调,做到流水作业,组织均衡生产,提高工效。
严格物资管理,做好现场调查,比质比价就近采购,做好材料存放和保管,通过限额领料手段,降低消耗,降低工程材料费。
合理选择机械设备达到配套适用,做好超前安排,加强管理,使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状态,提高产量,减少不必要租用、保管和维修使用费用,降低机械使用费。
14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
14.1 文明施工措施
工程开工前详细调查该工点范围内有无地下埋设和架空的通信光电缆、地下管道等情况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按照文明工地建设有关要求,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管理制度,树立铁路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
各项临时设施、驻地,必须按照经批准的平面图布置,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齐有序DB31/T 1187-2019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安全卫生,禁止擅自随意搭设。
各种建筑材料、砂石料、周转料、机具等,分类、分品种、分规格堆放,明确标识,放置整齐。
注意作好场区、生活区的排水系统,经常清理,保持排水畅通。
隧道内照明充分,各种管线要统一规划,做到布设整齐合理,洞内排水畅通,道路平整,洞内无积水施工。
施工便道、场区道路要合理规划布置,定期专人整修,保持平顺。司机要文明行车,礼貌行车。各工点施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到有序展开,工完料尽,场地恢复平整。
设置必需的长久性固定安全警示牌、宣传牌。
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遵守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职工的管理教育,与当地政府携手共建文明工地。
DBJT_15-114-2016_地铁节能工程_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14.2 文物保护措施
地下文物为国家财产,积极保护文物是每个施工人员的职责和应负的法律责任。施工中如发现文物或具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立即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暂停施工;同时将情况上报建设单位,待鉴定和处理结束后,经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批准重新组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