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投标用--电梯基础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混凝土试件强度检验评定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应以同一批内试件的全部强度代表值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进行检验评定。
混凝土试件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按单位工程中需统计评定的混凝土验收批,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各组试件强度值,分别填入表中。填写所有已知项目(如申报单位、工程名称、结构部位、强度等级、养护方法、试块组数、设计强度、评定公式等)。分别计算出该批混凝土试件强度平均值、标准差查找出合格判断系数和批内混凝土试件强度最小值填入表内。计算出各评定数据并混凝土试件强度进行判定,得出结论填入表中签字、上报、存档。凡按验评标准进行强度统计达不到要求的,应有结构处理措施,需要检测的,应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并应征得设计认可。检测、处理资料要存档。
DB36/ 615.1-2011标准下载第六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公司于项目部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部专职安全员等主要管理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项目部与聘用员工和各劳务班组签订安全责任书。
4、加强安全教育。在工程开工前、新员工进场前和每月月初,均要进行安全教育。每周由安全工程师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活动。每班上班前,由班组召开班前安全会,开展安全活动。
5、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公司每季度一次,项目部每月一次,班组每周一次。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
6、严格用电管理,施工用电要做到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保护。现场架线要标准化。电工要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严禁从事电工工作。
7、按规定完善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及时足额向作业工人发放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1、根据地质勘测报告,考察现场及周边环境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风险评估人员对各种危害根据评价依据对其进行了逐一作出以下评估:
人工挖孔桩开挖风险评估
2、根据风险评估,按照规范要求结合施工经验,对挖井开挖过程中的危害因素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6.3、人工挖孔桩开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6.3.1 施工安全措施
(1)孔口按要求设置锁口,锁口高出地面15~20cm,防止水流或土石进入孔内,挖孔较深或有渗水时,采取孔壁支护及排水、降水等措施,严防坍孔,护壁施工钢筋必须到锁口,并应每节相连,同时确保砼浇筑强度不能低于C25。
(2)提取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索或麻绳、卷扬机等机具应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检查,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下井时工具先下,上井时工具先装好,人出地面后再提吊桶。孔口派专人管理,负责检查渣土提升支架、孔口附近的洒落土等,孔口人员按要求配挂好安全带。
(4)在孔内挖土人员的头顶部位设置护盖,取土吊斗升降时,挖土人员在护盖下面避险。当桩间净距小于4.5m时,相邻两孔采取隔孔开挖,保证挖孔桩之间净距符合安全要求;在浇注桩基砼时,相邻10m范围内的挖孔停止作业,人员撤出桩孔。
(5)每日开工前用活物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设立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时,用专门设备向井下送风。每班施工作业前先送风,再用活物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确保孔内空气质量后进入桩内施工作业,并保持桩内通风状况良好。
(6)挖孔桩开挖深度在5m以上时,每班施工作业前应先送风15分钟以上,送风的风量不应小于25L/S,并随深度的增加送风量也应加大;当在孔底凿岩时也应加大送风量;另外加强对桩内有害气体的检测,正常后才能进入桩内作业面进行施工作业,并保持桩内通风良好。
(7)桩内的通风、检测等工作,项目派专人负责管理,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并按规定做好原始记录签字。
(8)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均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严格按规范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实行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孔内照明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9)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运离孔口,堆放在孔口四周1.0m范围以外,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孔口四周设置护栏,加0.8m高围栏围护。
(10)严禁夜间从事人工挖孔桩作业,挖孔暂停时,孔口设置罩盖及标志。
(11)在桩孔开挖深度达到2m时,桩孔口的临边应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防护栏杆;桩基口的临边作业人员应正确栓挂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带。
(12)在人工挖孔桩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雨水流入桩孔内或孔口临边的物体坠入桩孔内伤人,桩孔口除了进行“锁口”外,还必须进行“锁颈”。“锁颈”沿桩孔口连续设置,高20cm,宽10cm。
(13)提升支架、桩孔口操作平台搭设及护壁施工等均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
(14)开挖中遇到复杂的土层结构时,每挖0.5~1m深时用手钻或不小于Φ16mm的钢筋对孔底做“品”字型检查,检查孔底以下是否有洞穴、涌沙等,并留意孔内的一切动态,如发现流沙、涌水、护壁变形等不良预兆及有异味气体时,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15)桩基在挖出表面覆盖土时,如遇电缆、管道、地下埋藏物或辨别不清的物品,应立即停止作业,设专人看护并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报告;严禁随意敲击、刨挖和玩弄。
(17)桩口孔搭设的操作平台、提升支架应自成稳定体系,防止在护壁下沉时被拉垮。
(18)为了防止孔壁坍塌,应根据桩孔大小及地质情况采用可靠地支护孔壁的施工方法,护壁的厚度、拉接钢筋、配筋、砼强度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经审批后的施工方案的要求,护壁每节高度视地质情况而定,一般为0.3~1m即可,但当遇有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m的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土涌沙时,护壁每节高度应减小至0.3~0.5m并随挖、随验、随灌注砼或采用钢护筒及有效地降水措施。同时在进行护壁支护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上下节护壁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cm;
2)每节护壁必须保证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
3)护壁砼必须保证振捣密实,并应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
4)护壁模板的拆除应在灌注砼24小时以后;
5)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应及时补强。
(19)当桩孔开挖深度达到5m以下时,应在孔底面上3m左右处的护壁凸缘上设置随桩孔长度、宽度为0.6米的防护棚。防护棚可用钢(木)板或密眼钢筋(丝)网做成,在吊桶(篮)上下时,孔内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防护棚下避险,以防坠物伤人,如遇起吊较大或用钢丝绳裸吊时,孔内作业人员全部撤至地面后才能起吊。
(20)当使用机动车辆到桩孔附近运弃渣时,应作好预防措施或暂停孔内作业(作业人员不准留在桩孔内),以防挤压塌孔;桩孔口2m范围内严禁堆放材料、机械设备等。
(21)排除桩孔内积水应使用潜水泵,不得用内燃机放在桩孔内作为排水动力,排水过程中孔内不得有人。排水作业结束,必须在切断潜水泵电源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孔内。
(22)桩孔口配合人员应精力集中,密切监视孔内情况,并积极配合桩孔内作业人员进行工作,不得擅离岗位。
(23)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工具、配件、施工用电及个人防护用品等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完好和安全使用。
(24)施工现场应设有资质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对施工现场各部位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5)暂停施工的桩孔,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并加板封闭孔口。
(26)桩孔内的作业人员还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从事桩孔内的作业人员应以健康男性青壮年为宜,并须经健康检查合格和安全教育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桩孔内的作业;
2)进入桩孔内的作业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安全帽和穿防护服等;
3)严禁饮酒后进入桩孔内作业,不准在桩孔内吸烟,不得在桩孔底使用明火;
4)桩孔内凿岩时应采用湿式作业法,并加强通风防尘和个人保护;
5)桩孔内作业人员每作业4小时应轮换。
6.3.2 施工安全用电措施
2、当孔深超过10米时,应在孔底设置100瓦防水带罩灯泡照明,并采用12V安全电压,孔内一切用电设备必须接零接地,保证绝缘良好。
3、孔内抽水管线、通风管、电线(四芯线)等必须整理整齐,并临时固定在护壁上,以防吊桶上下时挂住拉断或撞断,引发事故。地表电线应架空,离地高度不得少于2米,不得就地拖放。
4、施工用电线路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搭接,严禁私拉乱接,雨季期间要做好地表设备电机的防雨工作。
5、施工现场电源应有专人负责,如遇停电或下班应切断电源,下班后电源箱应上锁。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应有专人操作及指挥,并需持有上岗证者方可操作指挥。
6、施工用电开关必须集中于孔口,并应装设漏电保护开关,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7、工作人员上下桩孔所使用的吊笼必须是合格的机械设备,同时应配备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以防突然停电。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工作人员或脚踩护壁上下桩孔。
8、支承架应加固稳定,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起吊能力。桩孔内必须放爬梯或设置尼龙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工作面,作求急之备用。
9、每日孔桩施工之前,组织现场电工对场地内的电线路全面检查一遍,若有安全隐患及时抢修;
10、孔桩施工坚决杜绝边抽水边作业,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6.3.3施工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
挖孔及挖孔扩底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本工程为人工挖孔桩,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专项监测方案(包括施工阶段监测和使用阶段监测),同时,施工单位应作好施工监测控制:
6.4.1 施工监测项目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主要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1、仪器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挖孔桩基坑顶部水平及垂直位移;
(2)护壁及地表裂缝;
(3)坡顶建(构)筑物水平及垂直变形;
(4)降雨、洪水造成的边坡失稳等;
(5)周边管线及设施;
(1)施工工况,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2)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周边道路有无裂缝、沉陷;
(3)检查孔桩井口周边是否有地面沉陷、开裂和变形等现象。
(4)孔桩监测设施、基准点及监测点是否完好,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对以上检查主要内容做好记录。
(5)专职安全员每天负责桩孔周边及边坡的安全巡视、检查。
(1)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采用测线支距法及坐标法;
(2)沉降监测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3)护壁及支撑监测采用游标卡尺或观察;
(4)地下水动态监测采用钢尺测量;
(5)地表监测采用游标卡尺或钢尺量测的方法进行作业;
(6)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采用小动物活体或小火烛试验。
本监测工作从工程开始施工到工程竣工之日。
护壁及支撑监测、地表裂缝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每天监测一次,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每周观测一次。但无论是施工期或竣工后,遇特殊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如大雨后、绵雨期、自然条件急剧变化情况下)或平常发现山体有异常变化亦应增加观测次数。
按《规程》变形测量等级划分的三级精度执行(即:沉降观测时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1.5mm。平面位移观测时观测点坐标中误差≤10mm)。用于监测变形观测点所需的基准点按二级精度执行(即:沉降观测时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平面位移观测时观测点坐标中误差≤3mm)
6.4.3 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1、监测系统基准网及监测网的建立、实施
(1)监测系统基准网及监测网的建立
选点:点位选在稳固、能较长期保存不受干扰不易被自然条件所损坏之处。
标石埋设:各平面、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观测点的埋设方法及标石、标志规格须按附图要求作业,埋设要稳固。
(2)监测基准网施测:
1)导线观测计算:观测使用II级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2mm+2ppm.D),测前对仪器必须经专业场地检验,(要求有关数据资料齐全),符合要求方可提交使用。
2)观测需待所有埋设的水泥桩稳固后才能进行作业。否则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变形点观测质量。
3)水平角观测:观测方向三个以内不归零。(方向观测法四测回)方向少于三个时应按左、右角各观测两测回。左、右角闭合差不应大于4″,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大于4√n(n为测站数)。
4)距离测量:每一测站应测量一次气象元素,气温读取0.2°C,气压读0.5mm/Hg,将改正值置入仪器自动更正。
5)距离施测四测回(一测回是指照准目标读取四次的过程)。
6)垂直角施测四测回。
7)距离、垂直角均应往返施测。
8)计算:经检验各项观测值限差均符合要求后(测距应经加、乘常数改正后,用经两差改正后的垂直角进行倾斜改正后的距离参与计算),对导线进行严密的平差
(1)高程以几何水准测量法进行。
(2)使用N3等同精度水准仪配铝合金水准标尺,按“规程”中二级精度施测。
(3)观测资料经检查,各项限差符合要求后进行严密平差计算。(计算前应对高差作尺长改正和正高改正)
(4)平面及高程成果资料需要经专职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提交使用。
(1)观测点平面位移量监测
1)使用经鉴定后的全站仪(精度与导线仪器同),以测线支距法和坐标法进行作业。
2)在基准点上或工作基点上设置仪器对各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距离、垂直角均单程施测四测回。
3)测距要求:一测回读数较差≤3mm、单程测回较差≤4mm,垂直角互差及指标差之差不大于15″。
4)测距应经加、乘常数改正后,用经两差改正后的垂直角进行倾斜改正后的距离参与计算)。
(2)观测点沉降位移测量
1)以水准基准点与观测点组成附合或闭合三级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各项限差要求按“规程”中的三级标准)。
2)作业过程中应定时对高程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测。(检测限差≤4.5√n,n为测站数)
3)观测成果经检查各项限差符合要求后(高差应加入尺长、正高改正后)进行计算。
4)以上基准点、观测点及各项计算数据取值0.1m,最后成果取1mm。
4、地表变形拉裂缝观测点的建立及实施
在地表变形拉裂缝稳固处设置对应的且便于量测的标桩。
孔桩裂缝的量测:采用经检验后的钢尺量测,精度0.2mm。每次量测时宽度要求记录,绘出裂缝的位置、形态和尺寸并注明日期。
5、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
在平场工作施工前,沿邻近建筑物每隔15.0m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各监测点用红漆涂抹,提醒现场各方注意保护。
当挖孔深度超过5m时,必须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每次作业前进行气体检测仪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确认孔内气体正常后方可下孔作业。
每次作业前均应观察护壁有无变形开裂,浇筑护壁混凝土时应观测护壁的支撑有无变形。
6.4.4 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1)每次监测结束后,应及时对观测点进行计算。
(2)在对观测数据整理时,以各观测点的零周期观测值为初始值,以后的每次观测值对初始值及上次观测值之差,求得观测点从开始监测至此次监测期间内总的变形量和观测点每次的变形量。
2、监测数据的分析及上报
(1)根据整理后的观测数据,以观测点相邻两次观测值之差与最大误差(取中误差的两倍)进行比较,如观测值之差小于最大误差则可认为观测点在这一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但要注意,即使每相邻周期观测值之差很小,当利用回归方程发现有异常观测值和呈现一定趋势时,也应视观测点有变形。
(2)在整个监测过程中,要定期向主管部门提交工作报告,报告中要以文字和数据通报监测情况,也可建议下期的工作安排。
(1)在每次监测结束对观测点进行数据整理计算中,当监测期间内总的变形量和阶段突变量发展到一定数值时,应及时向建设、监理单位进行通报。当护壁出现开裂、支撑系统出现变形时,必须立即提出紧急预警预报;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中发现小白鸽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死亡时,应立即提出紧急预警预报;地下水监测中发现涌水量突然增大,应立即提出紧急预警预报。
6.4.5 监测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1、监测点的位置应准确、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监测仪器的类型及数量应满足监测设计的目的。
3、监测所设监测点的数量、位置、仪器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布设,并且其导线均应埋置一定深度;建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及机构,对其系统应进行专门的管理与维护。
5、孔内有作业人员时孔上口必须有监控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应加强对桩和周边的巡视和监测,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加强施工过程监控监测相应工作,人工挖孔时应派专人加强对桩孔口、护壁、桩内积水的巡视和监测,发现超预警值时启动应急措施。
7、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工作,做到班前教育、安全交底落实道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为了防止人工挖桩孔现场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应急处置措施。
人工挖孔桩施工生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主要有以下几项安全措施:
1、人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
2、坠物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
3、起重工具失灵的预防措施
4、孔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事故的预防措施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首先应做好孔口围护措施。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18)规定,井孔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1.2m,围栏须采用钢筋牢固焊制,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孔内作业时,孔口上面必须有人监护。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5m范围内,井圈上不得放置工具和站人。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特殊情况下还应戴上防毒防尘面具。利用吊桶运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伤人,电动葫芦运土应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后方可投入运行。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垂直运输设备的完好情况和孔壁情况。
1、人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上下时坠落,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人员或脚踩凸缘上下桩孔,必须使用安全钢爬梯或应急爬梯上下。孔内必须设置钢爬梯,并随挖孔深度增加延长至工作面,供作业人员上下使用。不得乘坐吊桶或脚踩护壁上下井孔。
2、坠物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
许多工程施工时,挖孔工人为图方便,常常将挖出的土在孔边堆得很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对工人进行管理的同时,应安排专人把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运离孔口,且不得堆放在孔四周1.5米范围内。孔深挖至超过挖孔人身高时,在桩孔口或孔内装设靠周壁略低的半圆防护板(网),并随着孔深增加而往作业面下引,吊渣桶上下时,孔下作业人员应避于护板(网)下。
3、起重工具失灵的预防措施
在开工前应该检查起重工具的各个部位是否完好,防止施工过程中吊索断裂导致的物体打击。使用的电葫芦、吊桶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电葫芦宜用按扭式开关,上班前、下班后均应有专人严格检查并且每天加足润滑油,保证开关灵活、准确;铁链无损,有保险扣且不打死结;钢丝绳无断丝。支架应稳定牢固,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它安全起吊能力。
4、孔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事故的预防措施
地下特殊地层中往往含有CO、SO2、H2S或其它有毒气体,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5m时,每天开工前应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发现有害气体含量超过允许值时,应将有害气体清除至化学毒物最低允许浓度的卫生标准,并采用足够的安全卫生防范措施,如设置专门设备向孔内通风换气(通风量不少于25L/S)等措施,以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还应随时检查空气中的含氧量,防止出现施工人员缺氧窒息事故 .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每隔2小时出孔休息并用鼓风机向孔内送风5min;当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10m时或孔底凿岩,应加大孔内送风的送风量,风量不宜少于25L/s。根据在工程实践中反馈的情况,这一项措施施工人员基本上都了解,但是容易产生麻痹心理而不能按制度执行,往往是做过几次没有异常后就嫌麻烦而不做了,结果有些工地出现了挖孔人员窒息的事故。人工挖孔作业一旦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必须在现场按应急措施规范要求实施抢救,根据情况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并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卫生部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在工程中常常使用潜水泵进行抽水,一般的预防触电的措施是抽完水后才允许挖孔,并且采用动作电流为15mA的漏电保护器。但是如果地下涌水量较大,工人挖桩时往往会一边抽水一边开挖。因为如果抽水时工人在桩外等候,待抽干水后再进入内挖桩,此时桩内的水又冒了上来,根本无法往下挖,这样施工就很容易触电。因此,为保证安全施工,解决挖土与抽水的矛盾,在地下水丰富,无法一次抽排干的情况,可用深水泵代替潜水泵抽水,因为深水泵抽水时是将抽水管伸到桩内抽水,管不带电,这样就可以边抽水边挖土。
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用电设备必须严格接地或接零保护且安装漏电保护器,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相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采用护套等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孔内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孔中操作工应手戴工作手套,脚穿绝缘胶鞋。
塌孔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孔中操作工应手戴工作手套,脚穿绝缘胶鞋。
塌孔的预防措施,塌孔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对工人的生命安全最大的威胁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如下。
护壁不放钢筋导致塌孔据调查,这是导致塌孔的最主要原因。在护壁的设计上,设计人员根据土质的情况决定配置护壁钢筋,但是也有环境的影响,比如在大雨之后深回填区域就可能由于不均匀沉降导致塌孔。所以,考虑施工环境的不确定性,护壁在深回填区域配筋及厚度可要求设计做出调整,以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1、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
2、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
3、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必须设制各类安全警示牌。
4、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
6、当发生高空坠落或物体打击时,依据自救原则,观察伤情、避免二次伤害,将受伤害者抬至平坦处进行医药包扎,对被伤害者采取切实可行的医疗保护措施,以免伤势加重。
(1)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
(2)为急救医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达伤员处。
(3)高处坠落不仅产生外伤,还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
(4)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
(5)发现伤员呼吸障碍,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6)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
1、电工专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合格证上岗,非电工专业人员禁止任何电器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3、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5、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电箱的名称、责任人、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等。
6、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易燃材料和杂物。
(1)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抢救人员必须首先保证自己不被伤害。如在附近有电源开关,应首先采用切断电源的方法;如附近无电源开关,应寻找干燥木枋、木板等绝缘材料,挑开带电体;如可以迅速呼唤到周围电工,电工可利用本人绝缘手套、绝缘鞋齐全的条件,迅速使触电者摆脱带电部分。
(2)急救:触电者摆脱带电体后,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急救,除非周围狭窄、潮湿,不具备抢救条件,可将其转移到另外的地方。急救步骤如下:
1)使触电者仰面平躺,检查有无呼吸和心脏跳动;
2)如触电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立即给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4)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5)因触电的不良影响,不是一下子表现出来的。因此,即使触电者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得继续工作,应使其平躺,保持安静,同时保证周围空气流通,由医生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1、为防止人工挖孔桩架体坍塌事故的主要方法是人工挖孔桩必须按审核、审批的单项施工方案进行,并加强日常检查维护,重点检查
2、当发生坍塌事故时,依据自救原则先组织人力进行抢救,抢救时不能使用工具,只能人为用手搬、扒、刨,以免二次伤害。
7.3.4 机械伤害事故
1、各种中小型机械在进场使用前,必须经过设备及安全管理部门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取得准用证后方能使用。
2、设备机械应挂上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明确设备责任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设备维修和保养。
3、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塔式起重机起吊作业中司机和指挥必须遵守“十不吊”的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规定执行,塔机停用时,吊物必须落地,不准悬在空中,并对塔机的停放位置和小车、吊钩、电源等一一加以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离岗。
5、定期对塔机的各安全装置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发挥正常作用。并做好台班记录、检查记录和维修保养记录。
(1)由相关在场人员迅速切断机器电源。
(2)将人员救出后,立即检查可能的伤害部位,进行止血。
(3)发生断手(足)、断指(趾)的严重情况时,现场要对伤口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将断手(足)、断指(趾)用消毒和清洁的敷料包好,切忌将断指(趾)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然后将包好的断手(足)、断指(趾)放在无泄露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周围放些冰块,或用冰棍代替(切忌将断手(足)、断指(趾)直接放入冰水中浸泡),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项目部应成立现场紧急救护小组,由工程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主管担任副组长,各分项管理人员担任组员。
7.4.2 应急小组成员
7.4.3应急小组成员的职责
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在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2)指挥和协调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3)控制紧急情况,做好与消防、医疗、抢险救灾等救援部门的联系;
4)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1)协助应急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2)保持与事故现场救援的直接联络;
3)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4)最大限度的保证现场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1)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2)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资到安全地带;
4)启动施工现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5)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6)对场施工现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7)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8)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
7.5 应急设施及防护用品
1、现场急救小组配备专用急救箱及必要的通讯设备等。
3、防护用品包括: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电木等。
4、一般救护用品包括:纱布、医用棉签、绷带、常用药品等。
1、 应急小组成员和特殊工种等进行有效的急救知识培训,并形成记录,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 、应急主要培训内容包括:
(1)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2)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3)发生事故报警联络;
TB/T 1558.4-2018 机车车辆焊缝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4)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5)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3、根据公司有关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由项目应急小组组织全体员工在施工现场进行演练,并作出总结形成记录。
2、现场其他施工人员都应为抢救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3、现场急救小组开展现场紧急救护的同时,应根据受伤人员伤情,必要时立即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在尽可能的时间内,对伤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治疗。
4、急救小组成员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疏导交通,对事发现场作必要的保护。
5、现场人员伤害事故发生后由职能部门按有规定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
6、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JGJ432-2018 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标准.pdf,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附表: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