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结构表面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结构表面施工工艺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82.6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清水混凝土结构表面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结构表面施工工艺

1.1 为了明确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要求,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工艺规程。

1.2 本工艺规程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质量控制、模板工程、养护等关键技术要求出发,制订了一套适用于发电厂的无装饰外露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操作规程。

1.3 本工艺规程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建筑施工手册》等JGT486-2015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并结合工业建筑工程特点而编制。

2、施工工艺过程控制要点

2.1.1 钢筋在制作加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控制加工尺寸,特别是在梁柱接头等位置应考虑受力钢筋的摆放位置,防止钢筋过长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曲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1.2 钢筋在绑扎安装过程中要控制受力主筋的位置准确、不移位,按500mm×500mm左右间距安放钢筋保护层的垫块;

2.1.3 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采用专用的再生胶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宜采用水泥制品的垫块,以免影响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光洁度。

2.2.1模板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模板支设必须牢固、严密,在浇筑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不允许有一点变形,以保证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均匀、断面的一致,防止浆体流失。对模板的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表面要平整光洁,强度高、耐腐蚀,并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对模板的接缝和固定模板的螺栓等,则要求接缝严密,不允许漏浆。

2.2.2模板制作前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荷载形式以及稳定性等,进行模板结构的设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性投入、减少模板支拆用工。

2.2.3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成型后的表面光洁度质量,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的不同形式、特点选用表面平整光洁的胶木模板或定型钢模板作为底板,面板采用1.5~2mm厚的PVC板满铺,面板与底板之间采用胶贴或用平头螺栓固定。

2.2.3.1 建筑工程在选用木模板时,木板厚度不应小于20mm,应按照设计尺寸分块加工,现场拼装。木模板外侧水平钉50×50㎜木方,间距不得大于300㎜,木方应刨平,确保与夹板平贴。模板拼装时尽可能采用整张大面的模板,如果建筑工程结构表面很大需要多张木模板拼装时,应结合预埋螺栓、预留铁件等位置合理规划模板拼缝的部位。

2.2.3.2 木模板安装时,在紧贴木方外侧竖向用H型(或C型)型钢做楞条,间距不得大于500㎜,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局部变形。

2.2.3.3 为防止模板的接缝处漏浆,在接缝处一律贴25mm×5mm的单面带胶海棉条来封堵;PVC面板满铺后在面板的接缝处则用透明胶带纸来粘贴。

2.2.3.4 建筑工程在选用定型钢模板时,钢模板的构造基本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由钢面板、槽钢或角钢横肋、型钢纵肋等组成,在钢模板设计时应分别对上述部位进行强度、刚度以及抗倾覆验算。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平整度,钢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3㎜。钢模板的构造要求尽可能的简洁,方便于模板支拆。

2.2.3.5 为了使混凝土结构工程成型后具有工艺美观的装饰效果,在结构的阳角部位加装圆角装饰木条,木条规格一般为50×50㎜。

2.2.4 安装预埋铁件时,应首先在模板上按照设计要求划出预埋件的位置,安放预埋件采用螺栓将铁件的四周固定在模板上。

2.2.5 对于梁柱结构和设备基础的模板安装时,应尽量不用对拉螺栓的办法固定模板;对于墙体结构在固定模板时,应规划对拉螺栓的位置,使其在装饰线槽内,以便于很好地对外露的对拉螺栓进行防腐处理而不影响混凝土结构表面观感质量。

2.2.5.1 在模板表面安装50×20mm的梯形通长木条作为混凝土结构的装饰线槽,木条用胶粘贴(或用平头螺栓固定)在模板面板上,按照事先的模板结构设计规划的间距要求摆放。

2.2.5.2 在结构设计或施工需要留设施工缝时,可事先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内侧沿施工缝标高处安装一条通长环闭的木条,以木条的下口线来控制施工缝的标高,使施工缝留设到达水平竖直的要求。

2.2.6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确保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的清净,加装的PVC面板无明显的划痕等,没有加装PVC面板的木模板和钢模板表面应满刷脱模剂。

2.2.7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工作。拆模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模板,做到小心轻放,以防损伤模板和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拆下来的模板,必须及时回收到加工厂内,及时清理模板面上的杂物,对有损伤部位及时进行修整,并按规格堆放整齐,供重复使用。

2.3 混凝土施工要求

2.3.1混凝土拌合所用的水泥、砂、石、减水剂以及粉煤灰等应采用已经检验合格的同一生产厂家、同一规格的的产品,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颜色一致。

2.3.2 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施工经验,并通过多次的配比试验,做出施工配合比,经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才能实施。原材料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坍落度一般为100土20mm,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1.7%,初凝时间6~8h。

2.3.3在模板安装前,必须对施工缝混凝土接触面进行凿毛处理(沿施工缝边沿20 ~30mm的区域不宜进行凿毛),以露出半个碎石为宜,用清水将碴清除干净。先用水将混凝土接触面进行润湿,浇筑混凝土前用同配比的无石砂浆铺设50mm~60mm厚,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保证新旧混凝土接触良好。

2.3.4 混凝土的浇筑

2.3.4.1在正式浇筑混凝土前编制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入模温度、保温措施、测温、砼下料振捣等工艺纪律。

2.3.4.2落实操作人员岗位职责、作业班次、交接时间和交接制度,做好气象情况收集工作,工地派振捣混凝土经验丰富的人值班监督。

2.3.4.3 要求对提供的混凝土进行逐一检查,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发现过稀过稠的均不得使用。

2.3.4.4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1.25倍振捣有效半径,混凝土下料点分散布置,连续进行浇筑;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的1.5倍,每一振点延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

2.3.4.5 对与模板接触面的混凝土振捣时间适当延长,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使混凝土中气泡溢出,二次振捣时间以混凝土初凝为准。

2.3.5 由于混凝土的泌水性、模板的漏浆和混凝土本身的含气量较大,其表面局部可能会产生一些小的气泡、孔眼和砂带等缺陷。拆模后应即清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的砂子,采用相同品种、相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拌制成水泥浆体,修复和批嵌缺陷部位,待水泥浆体硬化后,用细砂纸将整个构件表面均匀地打磨光洁,并用水冲洗洁净,确保表面无色差。

2.3.5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或麻袋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或涂刷混凝土透明保护剂,以防止裸露在大气环境中的清水混凝土表面发生碳化而影响结构安全、耐久和外观质量。

2.3.6 应根据现场情况尽快落实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成品保护措施,防止后续施工工序污染、破坏混凝土结构。

3、施工工艺主要质量控制要求

3.1清水混凝土极具装饰效果,在拆除浇筑模板后,不再作任何外部抹灰等工程。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要求:

1) 结构表面平整、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明显气泡和施工冷缝等质量通病;

2) 结构尺寸准确、轴线通直、线条通顺、棱角工艺美观;

3) 模板拼缝痕迹、对拉螺栓位置、施工缝等整齐且有规律性,连接面搭接平整;

4) 预埋铁件、预留孔洞位置准确、表面与结构面平整、边线横平竖直。

3.2 模板工程主要质量控制要求:

3.2.1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特殊结构和重要部位的模板必须事先对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和设计。

3.2.2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工程依据施工技术方案进行逐项检查验收。

3.2.3 模板的拼缝严密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不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混凝土表面装饰效果的隔离剂。

3.2.4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3.2.5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混凝土结构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及时清运到指定的地方堆放。

3.2.6 侧模拆除时要保证混凝土表面以及棱角不得受到损坏。

3.2.7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GB50204-2002表4.3.1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3.2.8 清水混凝土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3.3 混凝土工程主要质量控制要求:

3.3.1 混凝土拌合用料(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等)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见证取样复检。同一部位的混凝土必须采用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统一品种的用料。

3.3.2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由具有试验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3.3.3 每次拌制混凝土前,应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DB14/T 1865-2019标准下载,对拌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要连续进行观测。

3.3.4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3.3.5 对施工缝、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和处理方法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3.3.6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模板及支架、钢筋等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处理。

3.3.7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时间内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湿养护并严密覆盖塑料布,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和覆盖塑料布时,应涂刷专用的混凝土养护(保护)剂。

3.3.8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的质量缺陷,对一般的质量缺陷应按照事先策划的修补技术措施及时处理。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经检查验收后应立即涂刷透明保护剂予以保护DB13/T 5186-2020 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无损检测技术规程.pdf,并搭设成品保护设施防止混凝土结构表面遭到破坏和污染等。

3.3.9 清水混凝土现浇结构成型后的质量验收标准为:

3.4 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及监控对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