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华地块新耀华雨水泵站工程深基坑围护施工方案0502

耀华地块新耀华雨水泵站工程深基坑围护施工方案0502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552.45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耀华地块新耀华雨水泵站工程深基坑围护施工方案0502

(5)《基坑变形监测技术规程》(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6)设计顾问单位“上海市黄浦江南延伸段ES2单元耀华地块新耀华雨水泵站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版本C)”(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3.10.4监测测点布置

DB35/T 1797-2018标准下载(1)周边地表沉降监测

在耀华玻璃厂耀皮油罐处布设7个监测点,编号L1-L7。

(2)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在围护体外侧土体内布设5个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孔,编号SW1-SW5。

(3)围护墙体水平位移监测

在泵房及进水闸门基坑围护之SMW工法内布设6个围护墙体测斜监测孔,编号为CX1-CX6。

(4)基坑外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在出水箱涵外的土体内布设4个监测孔,编号CX7-CX10。

(5)围护墙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在圈梁上布设围护墙顶变形监测点12个,编号Q1-Q12。

在泵房及进水闸门基坑内钢支撑上各布设3组支撑轴力监测点,上下位置对应。

在出水箱涵基坑内钢支撑上布设2组支撑轴力监测点。

3.10.5测点埋设及监测方法

(1)周边地表沉降监测

埋设:地表变形监测点需打入至原状土中。用开孔机在地坪上开孔,清除顶部的碎渣及浮土后,将长约50cm的沉降标打入保护孔中央,沉降标顶部距离孔顶部约2cm,然后用黄砂将空隙回填密实。

测量仪器:沉降监测采用徕卡NA2+GMP3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 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

测量方法:沉降监测采用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每次观测宜形成闭合或附合观测路线,同时工作中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各限差要求进行测量,并符合国家二等水准的各项精度要求。

(2)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测试方法: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监测

孔孔内水位对应于孔口的距离(或换算至本基地±0.00标高)为水位初始值,以后每次测得孔内水位距水位监测孔孔口高度与初始水位值比较即为水位累计变量,前后两次的观测变化量即为当次变化量。

(3)围护墙体水平位移监测

埋设:在SMW工法施工时,将外径60mm、内径48mm的PVC测斜管绑扎在设计位置的型钢迎土面一侧,顶底封闭,接头处用套管衔接并用自攻螺丝拧紧同时用胶布密封,随型钢插入水泥土搅拌桩内。测斜管底部及顶部均略短于型钢长度约5cm。同时应保证测斜管内的十字导槽必须有一组垂直于基坑边线。

测试仪器:SINCO数显自动记录测斜仪,读数精度0.02mm;国产CX01A数字显示测斜仪。

测试方法:先以测斜孔底为起测基准,以1.0m点距由下向上进行测试,到顶后探头旋转180°再次以1.0m点距由下向上进行测试(正反方向测试可消除仪器本身存在的系统误差),每次测试均用经纬仪测量测斜管口的偏移量,利用经纬仪测得的孔口位移进行测斜成果的修正,经计算处理产生数据报表及测斜曲线。施工过程中的日常监测值与初始值的差为其累计水平位移量,本次值与前次值的差值为本次位移量。测斜仪水平位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ΔXi——为i深度的累计位移(计算结果精确至0.01mm)

Xi——为i深度的本次位移(mm)

Xi0——为i深度的初始位移(mm)

Aj ——为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

Bj ——为仪器在180°方向的读数

C ——为探头的标定系数,1.0m点距情况下C = 0.02

L ——为探头的长度(mm)

(4)基坑外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埋设:采用钻孔埋设。在设计位置处30型钻机钻孔至16m深度,冲孔后逐段安放外径70mm、内径59mmPVC测斜管,顶底封闭,接头处用自攻螺丝拧紧,并用胶布密封。安放完毕后用膨润土回填,直至钻孔隙密实为止,最上部用砼封口并加定制的钢盖保护。基坑外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孔孔深40m。测斜管内的十字导槽必须有一组垂直于基坑边线。

测试仪器:SINCO数显自动记录测斜仪,读数精度0.02mm;国产CX01A数字显示测斜仪。

测试方法:同围护墙体测斜监测。

(5)围护墙顶变形监测

埋设:将顶面刻划“+”的道钉在浇筑圈梁混凝土过程中,在设计位置处直接将其埋入。

测量仪器:沉降监测采用瑞士徕卡NA2+GMP3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平面位移监测采用瑞士徕卡T2经纬仪,测角为2"级。

测量方法:沉降监测采用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每次观测宜形成闭合或附合观测路线,同时工作中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各限差要求进行测量,并符合国家二等水准的各项精度要求;平面位移观测采用视准直线法。

式中:F —— 支撑轴力(kN)

K —— 表面应变计标定系数(με/Hz2)

fi —— 观测频率值(Hz)

f0 —— 初始频率值(Hz)

S钢、E钢—— 钢支撑截面积及钢弹性模量

3.10.6仪器及设备

基础工程施工阶段监测频率表

3.10.9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工作开始前,对精密水准仪、经纬仪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仪器工作正常。

(2)严格执行测量规范操作规定。

(3)在测量过程中,如个别点有突变,要重复测量检查确认。

(4)作业人员及观测仪器固定,一般不予变动,以减少系统误差。

(5)严格按规定的报警值及时报警。

(6)数据处理以后汇成报告必须经过专项测试人员自检,现场测试负责校核,各项测试人员互检后,方可敲章送出。

(7)测试数据发生异常后,应及时与项目审核人、审定人联系,共同协商解决。

(8)认真贯彻国家、上海市和上级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条例规定。

(9)认真对本单位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技术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思想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督促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制度和法规。

(10)施工前,组织召开管理、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会议,介绍施工中有关安全、防火等规章制度及要求。

(11)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个人保护用品,由各方自理。

(12)对施工现场脚手架及各类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除、更动。如确实需要拆除更动的,必须经施工工地负责人和甲乙方指派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必要、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才能拆除。

第四章 基坑与环境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黄浦江南延伸段ES2单元耀华地块内,周边环境复杂:基地北侧有耀皮油罐三座(半年后可能拆除),距离基坑边不小于25m;基地南侧现为空地,拟建龙耀路隧道,距基坑约20m;东侧为规划中的滨江路,最近距离约5.5m;西侧为黄浦江,排放口与黄浦江相接。

其中北侧耀皮油罐使用至2009年1月底,因此基坑变形控制要求较高,须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4.2对基坑与周边环境保护的总体措施

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复杂的这一特殊性及围护方案的特点和土层特性,为确保深基坑施工中的基坑安全及变形控制特采取以下措施:

4.2.1SMW工法桩及拉森钢板桩护壁

(1)针对本工程特殊的工程性质及地理环境,为了减少挖土及地下结构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泵房及进水箱涵的基坑周围采用φ850mm的SMW工法桩作为围护及止水护壁。

(2)在出水箱涵设置φ650mm的SMW工法桩作为围护及止水护壁。

(3)在出水口处设置拉森钢板桩围护,事先设置围堰后打设钢板桩支护。

4.2.2钢支撑与垫层

(1)为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基坑安全,本工程在挖土阶段采用钢支撑形式作为基坑的支护,钢支撑设置紧随挖土跟进,挖一区域支撑形成一区域,随挖随撑。

(2)挖土挖至坑底标高时,基坑底做150mm厚砼垫层,随挖随做。

4.2.3合理的进行土方开挖

(1)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采取分区、分段开挖顺序,控制各分段之间土层高差不大于2m,必须确保土坡的自身稳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时间要求控制进程,每一施工块开挖应在48小时内结束。

(2)基坑正式开挖前,先在基坑四周进行一次土方卸载,相应减少了土方开挖的绝对深度。

(3)基坑内土方开挖时基坑周围不得堆土,基坑周边范围内不得堆放重物。

(4)基坑不得超挖,最后200mm厚土方应采用人工开挖以控制标高。

4.2.4基坑内进行降水

(1)为便于基坑开挖和减少围护结构在开挖中变形,基坑内设置深井降水,水位降至基坑设计开挖面以下1m处。

(2)井点降水同时可以起到土体加固作用。为使施工顺利进行,井点在基坑开挖前2~3周以上开始。

(3)基坑内降水应注意坑内、坑外地下水位观测,若发现基坑外地下水位受基坑内降水影响,应采取坑外回灌等相应措施,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4.2.5采用换撑结构

(1)在底板及地下结构施工时,为了施工要求拆除原围护支撑,分别在基础底板、泵房小底板及顶板处分层设置相应的素混凝土传力带,做为换撑结构,待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支撑拆除,确保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

4.2.6加强监测、信息化施工

(1)根据周边管线、周边建筑和基坑的监测报告,及时调整施工节奏。

4.2.7对现场及临近地方、建筑物和市政管道、管线等安全保护措施。

(1)详细阅读、熟悉掌握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资料,并在工程实施前召开的各管线单位参加的施工配合会议上,进一步搜集管线资料,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开挖必要的样洞,核对弄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做好记录。

(2)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保护措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安全交底,建立“保护公共事业管线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3)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委派管线保护专职人员负责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监护和保护工作,严格按照经公司总工程师审定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的要求落实到现场。

(4)工程实施前,由建设单位安排专业检测队伍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时,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施工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记录。

(5)若检测值到报警值时,应查找原因,调整施工顺序和流程或报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6)在煤气区域施工之前,事先按动火作业审批制度提出“动用明火报告”,办妥审批手续,并落实消防设备,否则不准施工。

(7)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8)与监护部门共同研究针对变形情况设计并敷设好跟踪注浆管及注浆设备,备好所有注浆材料,以根据检测跟踪注浆纠偏,调整管线变形曲率。

4.3对耀皮油罐的针对性保护措施

在本工程的北面有3个使用中的耀皮油罐,油罐在2009年1月停止使用,油罐离泵站的距离较近,基坑挖土及基坑降水时可能对产生影响,故须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小组,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制定详尽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好救援物资,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对耀皮油罐的监测,在油罐基础上设置沉降观测,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每天进行沉降观测。

(3)土方开挖严格按照围护设计进行挖土和支撑施工,下层土方开挖必须待上道钢支撑施工完毕且已经施加预应力完毕后进行土方开挖。

(4)泵站基坑围护采用SWM工法及基坑内三道φ609钢支撑,底板施工完毕,进行换撑后拆除第三道支撑;下层施工完毕,进行局部换撑后拆除第一道支撑。

(5)基坑围护设计中对基坑底的土方进行压密注浆加固,其中泵站加固为坑底5m范围,进水箱涵、进水闸门井加固为坑底3m范围。

(6)土方开挖根据支撑布置采用分块分区开挖,先挖支撑位置的土方,一旦开挖即在24小时内形成钢支撑,以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7)加强对围护的监测,建立预警机制,委托专业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发现数据变化超常规时,认真进行核对和分析,及时报警后,调整施工方案。

(8)土方开挖中,基坑四周的土方开挖到支撑安装完毕与中间已经形成的支撑系统对接控制在24小时以内。

(9)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监测信息,根据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流程,使监测真正发挥其“眼睛”的作用,根据监测数据做到信息化施工。

(10)应急措施:工程施工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主动保护,必要时采取注浆加固,确保耀皮油罐的安全。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防止和控制优先的”原则,做到迅速、准确、有效、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土体失稳坍塌、基坑变形过大、挖土对周边环境(包括相邻周边建筑物、公共道路、地下管线)产生重大影响或已有影响征兆时,必须启动本应急预案。

4.4.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4.4.2 应急预案内部救援队伍和物资

(1) 主要救援人员

4.4.3 应急预案的启动

对于本工程的各项内容,当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主要报警值如下:

一旦有现场人员发现(看到、听到)现场发生事故、险情征兆,应急预案随即启动。

4.4.4 应急抢险、救援措施

a 支撑轴力、位移值报警

(1) 检查现场状况和之前的施工记录,查找是否同时有其他险兆或危险行为,比如工法桩之间是否渗水、土方是否没有按要求分块限时挖等情况,一方面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另一方面现场进行原因分析,必要时委托专业单位进行检测。

(2) 增加人力、机械加快当前施工分块的速度。

b 围护桩侧向变形超过报警值

(1) 立即检查支撑是否有异常情况,检查坑内地下水位,将当前相关监测结果和现场状况报告设计单位,与设计单位协商确定控制措施。

(2) 如果报警处基坑边地面有堆载,应立即全部搬出,在问题解决前,禁止该侧施工车辆通过,减少施工动荷载。

(3) 如发现围护桩背土体沉陷,应设法控制嵌入土体部分的位移,现场可进行以下紧急措施:

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如果条件许可,也可在坑外降水。

进行坑底加固,采用注浆,提高被动土压力。

监测频率加密,一天至少一次,并注意观察围护桩与围护桩之间的变化,发现渗水现象及时进行堵漏。

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对施工方的措施进行适当调整。

(1) 如渗水量极小,为轻微滴水,且监测结果也未反映周边环境有险兆,则只在坑底设排水沟,暂不作进一步修补。

(2) 如渗水量逐步增大,但没有泥沙带出,而周边环境尚无险兆,可采用引流修补的方法。

(3) 如渗水量较大,呈流状,或者接缝渗水时,应立即进行堵漏。如渗水量比较大则渗水部位深0.10m左右,在中间埋设导流管,抢注双快水泥,等到双快水泥硬结(一般在半小时左右)后从导流管内注射聚胺脂,将渗水部位封闭。

(1) 降水是防治流砂的最有效的办法,当出现流沙现象,在基坑内增加水井点,或加大抽水速度,将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下1米。

(2) 对轻微流沙现象,应立即浇筑垫层砼,并将垫层加厚。压重物也是短时间的缓解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基坑土体的复杂地质特点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计算,基坑开挖后坑内地基土抗承压水头是稳定的,即使按最不利条件,承压水埋深3米考虑,基坑也不会产生突涌现象

检查坑底是否有积水,排干积水。加快垫层施工,坑外四周地面尽量卸载。将现场状况汇报设计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坑底地基土加固。

h 周边建筑物沉降开裂

(1) 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加强基坑支护。

(2) 地面加强措施为在基坑周边5.0m范围内采用注浆进行加固土体,地面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

(3) 邀请有关专家或加固研究所共同制订建筑物的纠偏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在此区域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噪音,粉尘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好交通组织,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营。

5.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自觉遵守现场安全生产六大纪律。搞好现场标准化,做到文明施工。

(2) 施工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的交底,并做好记录。

(3) 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外包工必须办妥有关手续,并训练合格。

(4) 大型机械进入工地应先平整场地,在确认道路坚实可靠的前提下再铺设好路基箱,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5) 使用起重机械,应有专职指挥,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

(6) 应注意用电安全,电箱要装防触电保护器,照明电线要架空。

(7) 挖土前应有地下管道、电缆、其它埋设物的报告书,如在挖土过程中发现与报告内容不符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不得擅自处理。

(8) 开挖要有《挖土令》。

(9) 基坑四周设1.2m高护栏,上下基坑设临时护梯。

(10)车辆进场,如有地下管道、电缆等,必须铺设厚钢板或浇砼。

(11)扦土工人在支撑下土方挖空时,及时清理支撑底部的砼和道渣,防止跌落伤人,钢立柱及桩体上泥土及时清除。四周盖梁上保持清洁,防止有任何杂物跌落。

(12)土方开挖时,每台挖机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挖土。注意避免挖机碰撞围护结构、立柱桩等。

(13)土方车进出场地要有专人指挥,车辆行驶注意安全,杜绝安全事故。

(14)混凝土平台上做好防滑措施,并派专人清扫路面面,铲除积泥,防止车辆打滑。

(15)适时做好机械的保养和加油,及时遮盖露天运转机械,防止马达等设备因雨受潮漏电等不安全因素,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16)建立现场安全文明值班制度,随时检查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及文明生产要求。

5.3场容场貌管理措施

(1)工地实行围墙围设封闭施工。

(2)在施工现场,设置“五牌二图”,以及安全宣传标语和警告牌。

(3)挖土阶段及浇捣混凝土阶段,运输车辆进出大门听从现场指挥,轮胎上沾土必须清洁后方可外运,并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周边相关道路的保洁工作。

(1)在工地四周的围墙、临房外墙等地方,设置反映企业精神、时代风貌的醒目宣传标语,工地内设置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设施,及时反映工地内各类动态。

(2)开展文明教育,施工人员均须遵守市民文明规范。

(3)工地现场做到道路畅通、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地面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五头”、“五底”及散物,场地排水构成系统,畅通不堵,并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4)加强工地治安综合治理,做到目标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施工现场治安防范措施有力,重点要害部位防范设施有效到位。

(5)施工现场的外包队伍人员组织情况明了,建立档案卡片,与分包队伍签订治安防火协议书,对外包队伍人员加强法制教育。

(6)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工地有专人负责协调与市政交通、环卫等单位的横向关系,定期主动召开会议,听取他们对工程建设的有关意见,保证工程文明施工,使工程成为爱民工程。

(7)现场施工人员均佩戴胸卡,胸卡以工作部门、单位为依据,按一定规则统一编号。

(8)现场施工人员按不同工作单位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现场管理人员按不同工作单位穿着不同颜色的工作服装。

(9)混凝土浇灌施工时,商品混凝土搅拌车出入工地路口时应组织专人负责指挥。

(10)混凝土浇捣时,混凝土搅拌车必须在场内清理干净,否则不准出场,在场内所散落的混凝土应做到随落随清理。

(11)运输车辆进出工地时,必须减速行驶、现场道路必须做好保洁工作,避免出现尘土飞扬的现象。

5.5对施工现场废水的控制措施

5.5.1对施工废水的控制措施

a. 根据施工现场排放废水的水质情况,采用以明沟、沉淀池为主的临时三级排放系统。

b. 一级排放系统:生活用水较清洁,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

d. 排放含泥量较多的水应流入布置在施工便道旁的沉淀池内,必须经过三次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严禁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

a. 施工项目在现场建立厕所,设立化粪池收集粪便污水,同时派专人维护厕所的清洁,并定期消毒。

b. 厕所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上门抽清。

5.5.2运输车辆废水

各类土方、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现场时,为保持车容应清洗车辆轮胎及车厢,清洗废水应接入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

5.6施工现场尘灰及废气控制措施

a. 在施工作业现场按照《集团文明施工标准》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分隔。

b. 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c. 装有建筑材料、渣土等易扬撒物资的车辆,车厢应覆盖封闭起来,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扬撒、飘逸,污染运输沿线的环境。

d.将现场内的堆土、堆砂用帆布或密目网等进行重叠式覆盖。

e.施工现场内的道路、空地全部硬化,循环道路用混凝土浇筑,局部附以绿化。

g.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

h. 木工加工棚内产生的木(锯)屑有专人收集装袋,集中送到指定地点。

i. 对水泥、白灰等易扬尘材料,实行轻卸慢放,用封闭式库存的办法,以减少扬尘的产生。

k. 冬季保温措施采用防火草帘,不使用岩棉被,防止岩棉扬尘。

a. 运输、施工作业所使用的车辆均应通过当年机动车尾气检测,并获得合格证。

b. 运输、施工作业的车辆在离开施工作业场地前,应对车辆的轮胎、车厢、车身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泥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外界道路的影响。

5.7施工现场噪声及振动控制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L15J108 外墙外保温构造详图(四)(钢丝网架板保温系统),高噪声作业活动尽可能安排在不影响社会正常生活的时段下进行。

(2)对于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风动钻机要装配消声器,压缩机要性能良好及尽可能低音运转,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离高噪声设备近距离操作的施工人员应配戴耳塞,以降低高噪声机械对人耳造成的伤害。

施工现场使用统一的照明灯具(安装灯罩),防止施工时照明灯光扩散,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3)运输车辆应按渣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进行运输。

(4)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GBT15341-2012 滑石,交托运单位送渣土管理部门查验。

5.9.4其他管理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