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20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120mm厚墙和独立柱;

2 过粱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T/CECS726-2020标准下载 3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 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5 设计上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1.4.8 冬期施工:

l 在连续5d平均气温低于5℃或当日最低温度低于O℃即进入冬期施工,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2 冬期使用的砖,要求在砌筑前清除冰霜。正温施工时,砖可适当浇水,负温施工不应浇水,可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 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要防冻,掺合料应有 防冻措施,如已受冻要融化后方能使用。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0mm的冻块。

4 材料加热时,水加热不超过80℃,砂加热不超过40℃。应采用两步投料法,即先拌合水泥和砂,再加水拌合。

5 砂浆使用温度不应低于+5℃。

1.4.9 雨季施工:

雨季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日期筑高度不宜大于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

1.5 质量标准

1.5.1 主控项目

1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砂浆品种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砌筑砂浆的验收批,同—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景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当同一验收批少于3组试块,每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均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3 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4 预埋拉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5 构造柱位置正确,大马牙槎光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6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为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无直槎,留置的斜槎水平投影长度大干或等于高度的2/3。

7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见表1.5.1。

1.5.2 —般项目:

1 砌体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砖垛无包心砌法;窗间墙及清水墙面无通缝;混水墙每间(处)无长度超过500mm以上的通缝(通缝指上下二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

2 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缝、砖平直。

3 清水墙组砌正确,竖缝通顺,刮缝深度适宜、一致,楞角整齐,墙面清洁美观。

4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 5.2。

1.6.1 基础成品保护。

1 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2 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他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3 抗震构造柱钢筋和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4 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暖气沟墙未填上的一侧应加支撑,防止回填时挤歪挤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

5 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1.6.2 墙体成品保护。

1 墙体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大模板混凝土墙体钢筋及各种预埋件、暖卫、电气管线等,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或损坏。

2 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3 在吊放平台脚手架或安装大模板时,指挥人员和吊车司机应认真指挥和操作,防止碰撞已砌好的砖墙。

4 在高车架进料口周围,应用塑料薄膜或木板等遮盖,保持墙面洁净。

5 尚未安装楼板或屋面板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应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以保证施工中墙体稳定性。

1.7 应注意的问题

1.7.1 砂浆配合比不准:散装水泥和砂都要车车过磅,计量要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1.7.2 基础墙身位移:大放脚两侧边收退要均匀,砌到基础墙身时,要拉线找正墙的轴线和边线;砌筑时保持墙身垂直。

1.7.3 墙面不平: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一砖墙反手挂线;舌头灰要随砌随刮平。

1.7.4 水平灰缝不平: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每层砖都要与皮数杆对平,通线要绷紧穿平。砌筑时要左右照顾,避免接槎处接的高低不平。

1.7.5 皮数杆不平:抄平放线时,要细致认真;钉皮数杆的木桩要牢固,防止碰撞松动。皮数杆立完后,要复验,确保皮数杆标高一致。

1.7.6 埋入砌体中的拉结筋位置不准;应随时注意正在砌的皮数,保证按皮数杆标明的位置放拉结筋,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并保证其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1.7.7 留槎不符合要求;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否则应砌成斜槎。

1.7.8 有高低台的基础应先砌低处,并由高处向低处搭接,如设计无要求,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1.7.9 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过大;一般不得超过一步架的高度。

1.7.10 基础墙与上部墙错台:基础砖撂底要正确,收退大放角两边要相等,退到墙身之前要检查轴线和边线是否正确,如偏差较小可在基础部位纠正,不得在防潮层以上退台或出沿。

1.7.11 清水墙游丁走缝: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匀,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2m间距在丁砖立楞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线,由底往上所有七分头的长度应保持一致,下层分窗口位置时必同下窗口保持垂直。

1.7.12 灰缝大小不匀:立皮数杆要保证标高一致,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砌砖时小线要拉紧,防止一层线松,一层线紧。

1.7.13 窗口上部立缝变活:清水墙排砖时,为了使窗间墙、垛排成好活,把破活排在中间或不明显位置,在砌过梁上第一皮砖时,不得随意变活。

1.7.14 砖墙鼓胀;内浇外砌墙体砌筑时,在窗间墙上、抗震柱两边分上、中、下留出60mm*l20mm通孔,在抗震柱外墙面上垫木模板,用花篮螺桂与大模板连接牢固。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振捣棒不可直接触及外墙。楼层圈粱外二皮120mm砖墙也应认真加固。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已鼓胀,则应及时拆掉重砌。

1.7.15 混水墙粗糙:舌头灰未刮尽,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半头砖应分散使用在墙体较大的面上。一砖厚墙背面偏差较大;砖墙错层造成螺丝墙。首层或楼层的一皮砖要查对皮数杆的标高及层高,防止到顶砌成螺丝墙。一砖厚墙应外手挂线。

1.7.16 构造柱处砌筑不符合要求:构造柱砖墙应砌成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当退120mm时,宜上口一皮进60mm,再上一皮进60mm,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未清理干净,导致混凝土内夹渣。

5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

本章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5.1.1 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5.1.2 铁丝;

5.1.3 垫块: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各种拉钩、定位卡或撑杆等。

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椎车、粉笔、尺子等。

5.3.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5.3.2 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5. 3. 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5. 3. 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傲完预检,井将模内清理干净。

5. 3. 5 预应力圆孔板的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5.4.1 构造柱钢筋绑扎: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预留钢筋→将柱子箍筋叠放在预留钢筋→绑扎柱子竖向钢筋上标识箍筋间距→按标识的间距将箍筋从上向下与柱子竖向钢筋绑扎

2 柱钢筋绑扎:

先将两椎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子直长度不小于l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 450mm,箍筋间距不宜大十l00m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有抗震要求的工程,柱顶、柱脚箍筋加密,加密范围1/6柱 高,同时不小于450mm,箍筋间距应按6d或l00mm加密,进行控制,取较小值。钢筋绑扎接头应避开箍筋加密区,同时接头范围的箍筋加密5d,且≤l00mm。

3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

4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按设计图纸和规范,且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扎根部加密区箍筋。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 封闭框架。

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见《抗震规范》第八章。

砌砖墙前,根据构造弹线,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5.4.2 圈梁钢筋的绑扎:

2 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3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外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 安装在山墙圈梁上的预应力圆孔板,其外露的预应力筋(即胡子筋)按标准图集京96G44要锚入在圈梁钢筋内。

7 圈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5.4. 3 板缝钢筋绑扎:

3 长向板在中间支座上钢筋连接构造见图

4 墙两边高低不同时的钢筋构造见图

5 预制板纵向缝钢筋绑扎见图

6 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完之后,均要求做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5.1 主控项目:

1 钢筋进场时,应按《钢筋混凝上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进场要注意混合批的问题。

2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3 钢筋加工时,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下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HRB335级、HRB400级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当有抗震要求时,弯钩应为135°,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l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及相应的连接标准的规定抽取钢筋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6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5.2 一般项目:

1 钢筋应下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人于l%。

3 钢筋加下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6.1 构造柱、圈梁钢筋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码放整齐。

5.6.2 往楼层上吊运钢筋存放时,应清理好存放地点,以免变形。

5.6.3 不得踩踏已绑好的钢筋,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碰松动。

5.7 应注意的问题

5.7.1 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应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5.7.2 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放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5.7. 3 楼板端头钢筋连接不当,应在楼板吊装前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弯成45°,吊装就位后加通长钢筋绑扎。同时要注意在安装楼板过程中,不得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折断。

5.7.4 阳台处钢筋压扁:阳台下的圈梁为“L”形拖筋,吊装阳台时必须注意保护,如破坏,应将阳台吊起,修整钢筋后,再就位阳台。

5.7.5 构造柱伸出钢筋位移:除将构造柱伸出筋与圈梁钢筋绑牢外,并在伸出筋处绑一道定位箍筋,浇筑完混凝土后,应立即修整。

5.7.6 板缝筋外露:纵向板缝筋应绑好砂浆垫块,横向板缝要把钢筋绑在板端头外露预应力筋上。

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6.1 材料设备要求

6.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型卡、L型插销、3型扣件、碟型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一14#)、隔离剂等。

打眼机、电钻、扳手、钳子。

6.3.1 弹好墙身+500m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6.3.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6.3.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6.3.4 构造柱内部已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6.4.1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支圈梁模板 办预检

支板缝模板

6.4.2 支模板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6.4.3 支模板:

1 柱模板;

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撑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上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之内留一个洞,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外砖内模的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外砖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术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2 圈梁模板: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调整合适。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0mm开始留洞,间距5OOmm左右。

3 板缝模板:

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模方法。

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或木楔垫牢,不准垫砖。

6.5.1 主控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具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下层楼板上,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成加设支架: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6.5.2 一般项目:

l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1.5mm。

2 楼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隔离剂,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砖混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表6.5.2。

6.6.1 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6.6.2 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楔等杂物。

6.6.3 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7.1.2 砂: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7.1.4 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7.1.5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混凝上搅拌机、自动计量系统或磅称、吊斗、手推车、振捣器、铁锹、铁盘、木抹子等。

7.3.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7.3.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7. 3. 3 钢筋办完隐检手续。

7. 3. 4 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落地灰、砖渣等其他杂物要清理干净。

7. 3. 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7.4.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振捣→拆模、混凝土养护

7.4.2 混凝土搅拌:

1 混凝土搅拌lh前测出砂石含水率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控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后应立即重测。

2 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和底盘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称的标量。磅称应有标准计量局的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称,加水也须严格计量。磅盘旁要有增减量的措施。电子计量器必须测出每秒出水量,必须换算成电子计量器的加水秒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不许随便改动。

5 要保证现场砂、石卸在干净的有向后排水坡度的混凝土硬底上,有挡墙,保证砂石不混堆。

6 进料车轮子及装载机轮子和斗内要干净。

7 袋装水泥必须抽查5%~10%的重量,水泥库必须要设有标识牌,标明厂家、品牌、等级、生产日期、进场时间、试验结果,要和资料对应。

8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并加入,如需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9 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10 混凝土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1.5min,加外加剂时不少于2min。

7.4.3 混凝土运输:

1 混凝土自搅拌机搅拌完毕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上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2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7.4.4 混凝土浇筑、振捣:

3 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应设分层尺杆下料,再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落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应技实测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d确定。

4 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直径30mm的小型振捣棒。

5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桂、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6 混凝土振捣时,应避免触动墙体,严禁通过墙体传震。

7 表面抹平:圈粱、板缝混凝土每浇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7.4.5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上表面湿润为原则,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7. 5 质量标准

7. 5. l 主控项目:

l 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2 混凝上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规范的规定。

3 构造柱与墙钵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4 按规范在浇筑地点对混凝土进行试块取样、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标养试块要在标养室养护,对混凝土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评定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7.5.2 一般项目:

1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2 混凝土外观应整齐,不得有混凝土局部受攒、缺棱掉角。

3 应振捣密实,表面无蜂窝、麻面,不露筋、无孔洞及缝隙夹渣层。

4 构造柱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7.5.2。

7.6.1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发现情况立即清理,不得在初凝后。

7.6.2 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位移。

7.6.3 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7.6.4 散落在楼板上的棍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7.7 应注意的问题

7.7.1 混凝土原材料混堆,计量不准,加水失控,复试结果未出就使用,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计量器具或磅称,车车过称,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

7.7.2 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 环氧自流平面层涂饰

本章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的自流平涂饰地面工程。

13.1.1 自流干涂料:技设计要求选用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无接缝、耐磨损、耐冲击、耐腐蚀、防静电等性能自流平地面涂料,应有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并经复试合格后使用。

13.1.2 涂料包装桶(袋)的表面应涂刷牢固明显的标志。内容包括: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标准代号、生产日期、贮存期、重量、色号、组分、使用说明等。

钢丝刷、铲刀、磨地机、真空吸尘器、电动搅拌器,自流平子母刮板、自流平排气滚筒、底涂用硬质泡沫滚筒、馒刀、30L以上的空桶及1OL量杯。

13.3.1 室内温度不低于10℃。

13.1.2 地面干整度高差小于4mm/2m靠尺,水泥压光。

13.1. 3 地面干燥,相对湿度小于85%。

13.1.4 蹋脚处墙面平整,水泥压光,不打腻子。

13.1.5 如需和周边地面平整连接则顸留5mm高差。

13.4.1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打磨处理→封闭底漆→中途施工→面漆施工

13.4.2 基层清理:地面基层、地墙相交的墙面、踢脚处的粘存杂物清理干净,除去影响面层的基层污染、凸起、疏松的地块,敲除空鼓表皮。

13.4.3 打磨处理:对地面基层打磨处理,彻底清扫地坪,真空吸尘处理。

13.4.4 地表积水应完全烘干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13.4.6 中涂施工:地面不平整,必须施工中涂,干燥后打磨吸尘。做法同封闭底漆。

13.4.7 面漆施工:将面滓按比例混合,用电动搅拌器搅拌约2min,搅拌均匀后倒在施工地面上,用自流平刮刀连续批刮。用排气滚筒滚轧面漆,以避免气泡,麻面和接口高差,施工限定时间30min。

13.5.1 主控项目:

1 自流平涂料应具有抗冲击性,耐磨损、耐酸性、耐碱性、耐盐性、耐洗刷性、防静电性和附着力性能。

2 自流平涂料应符合安全、环保、设计要求。

3 自流平涂料应与基层粘结牢固,严禁有起皮、开裂、漏涂等缺陷。

13.5.2 一般项目:

l 自流干涂料应具有优良的流动性,自动平整地面,快凝早强。

2 自流平涂料涂装时应薄厚均匀JJF(纺织) 089-2020 棉纤维长度照影仪校准规范.pdf,硬化后表面有光泽。

3 自流平涂料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小于4mm/2m。

13.6.1 底漆后须立即封闭现场,在显眼部位挂上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

13.6.2 自流干施工后同样必须封闭现场,12h内严禁行走,24h内避免受冲击。

13.6.3 自流平施工结束24h后即可进行饰面材料的铺设。

13.7.1 应注意地面基层清理,控制基层含水率。

13.7.2 严格控制配料比例DBJ/T15-204-2020 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pdf,避免底漆漏涂。

13.7.3 配料搅拌均匀后,应严格把握施工时间。

13.7.4 底漆封闭和面漆施工后,应立即封闭现场,严禁行走,避免冲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