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黑龙江某住宅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3.4.4在本区建筑中应分区分层试压,每区试验过程中,压力值以最低点的压力表数值为准。
3.4.5消火栓系统持压10分钟,压降小于0.05Mp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持压30分钟,压降小于0.05Mpa,且接口不渗、不漏即为合格。
1排烟、送风系统材料设备检查作业
本工艺适用于消防配套工程的排烟、送风工程的材料、设备、附属设备以及部件的检验等工艺。
GB/T 36567-2018 光伏组件检修规程1.2.1材料及主要工具
1.2.1.1板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的规定。
1.2.1.2角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的规定。
1.2.1.3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1.4附属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1.5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1.6主要工具:卷尺、水平尺、卡尺。
1.2.2.1材料:按使用数量购进现场。
1.2.2.2设备、附属设备、附件定购进入现场。
1.3.2.1板材初检: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1.3.2.2角钢初检: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1.3.2.3设备、附属设备、附件初检: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3.3.1镀锌板检验:板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质必须一致,板面平整、镀锌层均匀、无泛白、起皮、起泡、麻点、脱落、起瘤、锈斑等缺陷。
1.3.3.2角钢检验:角钢宜采用等边角钢,无严重锈蚀、麻点、结瘤等现象。
以上材质必须有材质单、合格证。
1.3.3.3风口:所有尺寸以边框内净尺寸为准。边框四角互成90°角、四角必须无明显缝隙及错口,表面焊缝应锉光、打平、边框平整叶片平直。同规格的叶片尺寸和间距一致,调节机构灵活可靠,内外表面均喷防锈漆。外表面增喷绿色(或黑色)调合漆,且不得由于喷漆影响开启和关闭,开启和关闭时叶片不得与外壳磨碰,外形尺寸偏差≤2㎜,对角线偏差≤3㎜,法兰平整度误差<2㎜。
1.3.3.4多叶调节阀:叶片不得与外壳碰擦,且无明显缝隙,开启时叶片不得偏心,相互应贴合搭接一致,轴与轴之间的距离误差控制在2㎜以内。
1.3.3.6柔性短管:材料选用帆布时,接合缝必须双线缝制牢固、严密。短管长度包括两端法兰应在150~250㎜之间,且不允许做成异径管的形式。短管组装时,金属材料与柔性材料接触处不得有毛刺或尖锐的边缘,转角应做成圆角。
1.3.3.7风机:通风机与空气处理设备必须有装箱清单、图纸说明书、合格证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必须具有商检部门的检验合格文件。进场后应进行开箱检查,开箱检查人员可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代表组成。通风机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尺寸、进风口、出风口的位置等应与设计相符;
b叶轮旋转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c进风口、出风口应有盖板遮盖。各切削加工面,机壳和转子不应有变形或锈蚀、碰损等缺陷;
d设备的外形应规则、平直,圆弧形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偏差,结构应完整,焊缝应饱满,无缺损和孔洞;
e金属设备的构件表面应作除锈和防腐处理,外表面的色调应一致,且无明显的划伤、锈斑、伤痕、气泡和剥落现象;
f非金属设备的构件材质应符合使用场所的环境要求,表面保护涂层应完整;
g设备的进出口应封闭良好,随机的零部件应齐全无缺损。
1.4.1.1各种材料、设备、附属设备、附件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1.4.1.2各种材料、设备、附属设备、附件等无缺陷。
1.4.2.1板材、表面镀锌层良好、无起皮、锈蚀等现象。
1.4.2.2设备、附属设备、附件尺寸偏差符合要求。
1.5.1材料、设备、附属设备、附件检验合格后分类堆放,挂标识。
1.5.2材料、设备、附属设备、附件堆放时注意防潮。
1.6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1.6.1板材:表面出现白斑、锈蚀现象是受潮所导致。
1.6.2角钢:表面严重锈蚀是受潮或淋雨所导致。
1.6.3设备:转动有杂音是轴承缺油、局部尺寸有偏差。
1.6.4附属设备、附件、细部尺寸有偏差:制作时下料、组对有偏差。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7.1材料、设备、附属设备、附件的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准销证和备案登记。
1.7.2设备开箱验收记录会签单。
本工艺适用于排烟、送风系统的金属风管制作组对成型等施工工艺。
2.2.1材料及主要工具
2.2.1.1板材:宜使用镀锌薄钢板和普通薄钢板,但同一系统中材料必须一致,板材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2.1.2角钢:宜使用普通等边角钢,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法兰制作、刷油→导流叶片制作→风管下料、成型→风管与法兰组装→风管加固
2.3.2法兰制作、刷油:
2.3.2.1法兰制作:
法兰选料必须符合要求:矩形风管大边≤630㎜选用∠30×30×3,大边在630㎜ 法兰表面应平整、焊接牢固,矩形法兰互成90°角,两对角线之差不大于3㎜,圆形法兰圆弧应均匀。且任意两正交直径之差不大于3㎜。圆形法兰旋转任何角度和矩形法兰旋转180°后能与其同格的法兰相配。螺孔对齐、焊口错位不大于1㎜。 2.3.2.2法兰刷油:法兰成型后即进行除锈刷油。除锈采用手工除锈用砂纸、钢丝刷及碎布除锈,最后采用敲击法振落已松动的浮锈,直到无锈斑、锈层,露出金属本层为止。刷油采用人工涂刷,刷红丹防锈漆两道,不得漏刷、过薄、结瘤、流淌现象出现。且5℃以下及潮湿环境不允许进行刷油作业。 2.3.3导流叶片制作:风管大边大于500㎜时,弯头处设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弧度应圆滑,且与弯头内圆弧相同。按大边尺寸不同,第一片分别距内圆弧95~145㎜。以后依次比之前的距离大15㎜。导流叶片所用板材厚度与风管一致。 2.3.4风管下料、成型 2.3.4.1板材选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3.4.2风管咬口,在拼接处采用单咬口,其余采用联合角咬口。咬口缝应紧密,各层板材之间无明显空隙,咬口缝应有足够宽度,以防止咬缝的松动和脱落并减少风量的渗漏。咬缝宽度误差:手工制作宽度误差≤2㎜,机械成型误差≤1㎜。咬口无孔洞、半咬口、胀裂等缺陷且不允许出现十字形交叉缝,折角平直,圆弧均匀,两端面平行,无翘角,表面凹凸不大于5㎜。 2.3.5风管与法兰组装:法兰应比风管外径或外边长大1~3㎜,翻边为6~9㎜。铆钉间距不大于150㎜,保证风管镀锌板与角钢法兰连接处严密平整,法兰面必须与风管轴线相垂直。 2.3.6风管加固:风管加固采用角钢加固或角钢框加固。根据风管的大边尺寸,选用适当的角钢或角钢框加固。用铆钉固定加固件,铆钉间距≤150㎜,加固后要求角钢面平整,凹凸不大于5㎜,且加固件距两侧法兰相等,并与法兰平行。 2.4.1.1风管的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4.1.2风管咬缝必须紧密,宽度均匀,无孔洞,半咬口和胀裂现象,直管纵向咬缝错开。 2.4.2.1外表:折角平直、圆弧均匀、两端平面平行、无翘角。风管与法兰连接牢固,翻边平整。 2.4.2.2法兰:焊接牢固,螺孔具备互换性,孔距均匀分布且间距不大于150㎜。 2.4.2.3加固:牢固可靠,整齐、间距适宜,均匀对称。 2.5.1制作完成后分类集中堆放,严禁碰撞。 2.5.2制作完成后防止表面污染。 2.6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2.6.1咬接风管法兰翻边不到位:下料、放样不准确,误差较大。缩短风管保证翻边质量或重新制作,提高下料精度。 2.6.2风管制作有孔洞:下料尺寸不足,操作方法不正确,咬接量不足。采取措施消除风管孔洞,无法补救的重新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提高下料精度,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2.7.1材料质量保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2.7.2金属风管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7.3其它技术文件。 3风管、设备、附属设备、附件安装作业 本工艺适用于排烟、送风系统的风管安装、设备安装、附属设备和附件安装等施工工艺。 3.2.1材料及主要工具 3.2.1.1垫料:垫料厚度宜为3~5㎜,新风系统选用橡胶板;防排烟系统采用石棉橡胶板或石棉绳。 3.2.1.2螺栓:选用M8×25㎜镀锌全扣螺栓,要求螺母及螺杆外帽同型号。 3.2.1.3型钢:支吊架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2.1.4主要工具:电焊机、无齿锯、台钻、台钳、板牙、板牙架、电锤、电扳手、板扳手。 3.2.2.1土建结构面层施工已经完成。 3.2.2.2制作分项工程验收合格。 3.2.2.3设备、附属设备、附件进场验收检查合格。 风管支、吊架→风管安装→阀类安装→风机支架安装→风机安装 3.3.2风管支、吊架: 支吊架横担采用角钢,大边小于1250㎜使用∠40×40×4,大边大于1250㎜,小于2000㎜时使用∠50×50×5,大边大于2000㎜时使用∠63×63×6,吊杆使用Ф10和Ф12圆钢,顶部与[10槽钢连接,槽钢长度L=60㎜,槽钢另一面钻Ф12.5孔,用M12×100胀栓打入钢筋混凝土棚上固定。 支吊架间距,水平安装时大边长小于400㎜,不超过4m,大边大于或等于400㎜时不超过3.0m,垂直安装时,间距不大于4.0m,且每段立管不小于2个。 支吊架应牢固,焊缝饱满,与风管接触面平整,吊杆垂直,抱箍圆弧均匀,且不得设在检修门,测定孔处,阀类另设支架,风管适当位置设防晃架或每隔一个单支架设置一个双支架。 3.3.3风管安装:风管的安装位置,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不得使风管产生变形和损坏,沿墙敷设的风管,应保证靠墙一侧有拧紧螺栓的距离,至少150㎜。螺栓间距以150㎜为宜,不允许超出,风管过墙加井圈或钢制套管。套管内径以通过风管的法兰及保温层为准,且法兰不允许位于墙体内部,风管过墙处必须设防晃支架。 风管底部不宜有纵向接缝,如有接缝采用涂密封胶做密封处理。 系统安装完毕后做透光检查,白天人进入风管内检查有无透光处,夜间将低压灯放入风管内外部检查,凡透光处用密封胶封闭。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保温作业。 3.3.4.1风口安装:风口安装必须横平竖直,与风管及木框连接紧密,边框密封材料应均匀压紧。风口标高必须符合要求,多个风口必须在同一标高线上。 3.3.4.2阀门安装:蝶阀及多叶调节阀的调节装置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防火阀过墙处设套管,防火阀设单独支架固定。阀门近墙体或楼板处的法兰距墙体或楼板不小于200㎜,并且保证易熔件位于便于更换的位置。安装完毕后限位开关必须做动作试验。 3.3.4.3柔性短管:柔性短管安装不得歪斜、扭曲、变形与设备连接应松紧适当,特别吸风口应绷紧些,以免减少吸风管的面积,并且太松易被风机叶轮咬坏。不能把柔性短管当做找正、找平的连接管使用。 3.3.5风机支架安装 风机支架采用落地架或吊架,所用材料为[8~[12。要求支架制作必须横平竖直,平整牢固,地脚具备有足够的承载力。支架刷红丹二道,灰油两道作防腐处理。风机减震器采用橡胶减震垫或弹簧减振器。 3.3.6.1通风机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整体安装的风机,搬运和吊装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或轴承盖的吊环上; b现场组装的风机,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表面及齿轮轴两端中心孔、转子轴颈和轴封等处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 c输送特殊介质的通风机转子和机壳内如涂有保护层,应严加保护,不得损伤。 3.3.6.2皮带传动的通风机和电动机轴的中心线间距和皮带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3.6.3通风机的进风管、出风管等装置应有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或其它建筑物连接牢固;风管与风机连接时,不得强迫对口,机壳不应承受其它机件的重量。 3.3.6.4通风机的传动装置外露部分应有防护罩。当通风机的进风口或进风管路直通大气时,应加装保护网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3.3.6.5通风机底座若不用隔震装置而直接安装在基础上,应用垫铁找平。 3.3.6.6通风机的基础,各部位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孔灌浆前应清除杂物,灌浆应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基础的混凝土高一级,并应捣固密实,地脚螺栓不得歪斜。 3.3.6.7电动机应水平安装在滑座上或固定在基础上,找正应以通风机为准,安装在室外的电动机应设防雨罩。 3.3.6.8轴流风机组装,叶轮与主体风筒的间隙应均匀分布,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大型轴流风机组装应根据随机文件的要求进行。叶片安装角度应一致,并达到在同一平面内运转平衡的要求。 3.3.6.9通风机的叶轮旋转后,每次均不应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并不得碰擦机壳。 3.3.6.10固定通风机的地脚螺栓,除应带有垫圈外,并应有防松装置。 3.3.6.11安装隔振器的地面应平整,各组隔振器承受荷载的压缩量应均匀,不得偏心;隔振器安装完毕,在其使用前应采取防止位移及过载等保护措施。 3.4.1.1叶轮严禁与风机壳碰擦,风斗与叶轮间隙均匀适宜。 3.4.1.2地脚螺栓坚固,垫铁接触紧密每组不超过三块。 3.4.2.1风机中心线、标高、传动轴水平度应符合要求。 3.4.2.2联轴器同心度倾斜,位移应符合要求。 3.5.1安装完毕后注意保护电机,注意防潮。 3.5.2安装完毕后,严禁随意拆卸、改动。 3.6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3.6.1风机压头偏高、偏低:气体成分改变、气体温度改变或进风管有孔洞法兰不平等均可造成风机压头改变。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3.7.1设备、附属设备、附件、出厂合格证、准销证。 3.7.2开箱检查记录, 3.7.3通风机的单机试运转记录。 3.7.4通风机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3.7.5其它技术文件。 4排烟、送风系统检测、调试作业 本工艺适用于排烟系统和送风系统金属风管的检测和调试施工工艺。 4.2.1材料及主要工具 风管检测和风机调试、试运转所需工具如下:手提灯、温度计、液柱式压力计、毕托管、风速仪、孔板(或喷嘴)、转速表。 4.2.2.1排烟、送风系统风管、设备、附属设备、附件已安装完毕。 4.2.2.2风机配箱已完毕,并且风机已接通电源。 风管漏光检查→风管漏风量测试→单机试运转→系统试运转 4.3.2风管漏光检测: 4.3.2.1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4.3.2.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4.3.2.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的接缝处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4.3.2.4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风管不应有多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时,低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为合格。 4.3.2.5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形漏光,应进行密封处理。 4.3.3风管漏风量测试。 4.3.3.1正压或负压系统风管与设备的漏风量测试分正压和负压两类。通常可采用正压条件下的测试来检验。 4.3.3.2系统漏风量测试可以整体或分段进行。测试时,被测系统的所有开口均应堵塞,不得漏风。 4.3.3.3被测系统的漏风量超过标准时,应查出漏风部位(用听、摸、看或烟),做好标记。修补完工后,重新测试直到合格。 4.3.3.4漏风量测定值通常应为规定压力值下的实测数值。特殊条件下,不同工作压力下的漏风量可按下式换算:Q=Q0(P/P0)0.65 式中P0—规定试验压力,500Pa; Q0—规定试验压力下的漏风量(m3/h·m2); P—风管工作压力(Pa); Q—工作压力下的漏风量(m3/h·m2)。 4.3.4单机试运转: 4.3.4.1通风机试运转,运转前必须加上适度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碰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在确定转速下试运转时间不得小于2小时。 试运转应无异常振动,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4.3.5.1系统联动试运转应在通风与空调设备单试运转和系统漏风量测定合格后进行。系统联动试运转时,设备及主要的联动必须协调,动作正确,无异常现象。 4.3.5.2通风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的测定与调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a通风机的风量、风压及转速的测定。通风与空调设备风量、余压与风机转速的测定; b系统与风口的风量测定与调整。实测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c通风机、制冷机、空调器噪声的测定; d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前室静压的检测。 4.3.5.3系统风量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风管的风量一般可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量。测量截面的位置应选择在气流均匀处,按气流方向,应选择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倍及局部阻力之前,大于或等于1.5倍圆形风管直径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的直管段上。当测量截面上的气流不均匀时,应增加测量截面上的测点数量。 b风管内的压力测量应采用液柱式压力计,如倾斜式、补偿式微压计。 c通风机出口的测定截面位置应靠近风机。通风机的风压为风机进出口处的全压差。风机的风量为吸入端风量和压出端风量的平均值,且风机前后的风量之差不应大于5%。 4.3.5.4风口的风量可在风口或风管内测量。在风口测风量可用风速仪直接测量或用辅助风管求取风口断面的平均风速,再乘以风口净面积得到风口风量值。当风口与较长的支管段相连时,可在风管内测量风口的风量。 4.3.5.5风口处的风速如用风速仪测量时,应贴近格栅或网格,平均风速测定可采用匀速移动法或定点测量法等,匀速移动法不应少于3次,定点测量法的测点不应小于5个。 4.3.5.6通风机转速的测量可采用转速表直接测量风机主轴转速,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的方法。如采用累计式转速表,应测量30秒以上。 4.4.1.1风管、风机各项检验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的规定。 4.4.1.2风机运转正常、无杂音。 4.4.2.1风管漏风量检测符合要求。 4.4.2.2风机振动有规则。 4.4.2.3风机轴承升温适宜。 4.5.1检测后不允许再改动,拆卸风管、设备等,否则需重新检测或运转。 4.5.2如有土建等其它专业施工,要保护系统风管设备、附属设备及附件等。 4.6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4.6.1风管漏风量太大是咬口处不平或有孔洞。找出漏点修补或重新制作安装。 4.6.2砖砌风井内部未抹灰是造成送风系统的送风口无风的主要原因。找相关单位将风井内部抹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安装、市政工程2020费用定额.pdf4.6.3风机不规则振动是联轴器、皮带轮安装不正或基础灌浆不良使地脚螺栓松动等原因造成的。 4.6.4轴承过热是润滑油型号不对或油质不佳,给油不足,轴与轴承倾斜等原因而造成的。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4.7.1风管漏风量检测记录。 29#施工升降机拆除专业承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4.7.2风机试运转记录。 4.7.3通风机安装分项工程检验评定表。 4.7.4其它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