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关键施工方案【改良土、强夯、换填、灰(水泥)土挤密桩、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关键施工方案【改良土、强夯、换填、灰(水泥)土挤密桩、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35.3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关键施工方案【改良土、强夯、换填、灰(水泥)土挤密桩、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某小区通风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灰(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明确灰(水泥)土挤密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灰(水泥)土挤密桩作业施工。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新建铁路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适用于郑西铁路客运专线XX标段灰(水泥)土挤密桩施工。

灰土挤密桩:土料选用黄土,石灰选用Ⅲ级以上新鲜块灰,使用前7~10天浇水充分消解并过筛,颗粒直径应小于5mm,不含未熟化生石灰块。灰土配合比按设计要求采用场拌。根据室内土工试验严格控制灰土含水量,若含水量大采用分摊晾干,若含水量小采用洒水润湿。每天施工前测定土的含水量,使拌和后灰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灰土拌制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已拌成灰土不得超过24小时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湿、浸泡灰土(水泥土)严禁使用,按作废处理。下雨期间不进行灰土拌制。

水泥土挤密桩:土料选用黄土,水泥可选用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土按设计配合比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并且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拌和站规划布置见附件“中铁七局集团郑西客运专线XX标段拌和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1)成孔设备:2.5t柴油打桩机,直径400mm、500mm桩管,长度比设计桩长长1~2m。

(2)夯实设备:提升式夯实机,锤击夹杆夯实机。

(3)回填设备:铁锹、量斗、铁筛、手推车等。

(4)每班施工人员配置:领工员1名,技术员1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其他机械工、普工共30人。

6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1)复核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应低于挤密桩处理范围;复核地基土的含水率、饱和度,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小于12%或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

(2)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

(3)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4)成孔机械表面应有明显的进尺标记,以此来控制成孔深度。

(5)施工前需在工程现场进行试验段施工,以便按实际的试验测试结果,对设计参数和施工各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根,设计无要求时同一地质区段至少有一个单元,每单元至少7根。

隔排隔行,间隔1~2孔跳打。当整片处理时由内向外进行,局部处理由外向内进行。

(1)处理区段地基土的含水量要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土的含水率低于12%时,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处理应在地基处理前4~6d完成,需增湿的水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渗入处理范围内的土层中。

(2)桩机就位,使沉管尖对准桩位,调平扩桩机架,使桩管保持垂直。

(3)成孔工艺:采用沉桩机将与桩孔同直径钢管打入土中拔管成孔,桩管顶设桩帽,下端作成60°角度锥形活动桩尖,施工前在桩架或钢管上标出控制深度标记,以便施工中进行钢管深度观测。成孔后清底夯实、夯平,夯实次数不小于8击,成孔后进行孔中心位移、垂直度、孔径、孔深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用盖板盖住孔口防止杂物落入。

(4)灰(水泥)土回填夯实

成孔后及时夯填,在向孔内填料前先夯实孔底。

灰(水泥)土分层回填夯实,逐层以量斗定量向桩孔内下料,每层回填厚度280~320mm,采用电动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分层夯实,落锤高度不小于2m,每层夯实不小于10锤;采用锤击夹杆夯实机夯填,锤径28cm,锤重1800N,落距50~60cm,每分种夯击次数为42~45次。

夯填前测量成孔深度、孔径,作好记录。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当桩尖入土后约50cm时,可用测斜仪或吊线法检验工具桩的垂直度,以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2)灰(水泥)土回填夯实采用连续施工,每个桩孔一次性分层回填夯实,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

(3)成孔后应立即回填以免造成相邻孔缩孔或塌孔。

(4)每个桩成孔前核对桩位和桩间距。

(1)施工前应先进行成桩检验,确定施工控制参数,并且每完成10000m桩体施工或土质发生变化时,应重新做成桩试验,同时要严格操作工艺,确保水泥在初凝时间内完成拌和及回填。严禁使用过时、过夜灰(水泥)土。对已成好的孔要及时回填夯实,不得长时间空孔放置。

(2)施工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情况或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并详细记录锤击次数和振动沉入时间、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3)在成桩过程中,随时观察地面升降和桩顶上升,桩顶上升过大就意味着断桩,要调整成桩施工工艺。

(4)雨季或低温季节施工,应采取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和土料淋湿后冻结。

(5)灰(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属隐蔽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水泥土挤密桩所用的水泥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组。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2)灰土挤密桩所用石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石灰中活性CaO、MgO含量不应低于50%(按干重计),粒径应小于5mm,夹石量不大于5%。

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同一产地的石灰,每200t为一批,不足按200t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次。

检验方法:检查石灰质量证明文件,按《建筑石灰试验方法》(JC/T47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抽样检验。

(3)挤密桩所用土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

检验数量:同一取土地点、相同土性的土,每1000m3为一批,不足1000m3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次。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4)水泥土(灰土)挤密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现场清点。

(5)填料的配合比、最优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配料计量,轻型标准击实试验。

(6)桩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根桩检验。

检验方法:孔底夯实后尺量。

(7)孔内填料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小于0.97(轻型击实)。

检验数量:抽样检验总桩数的3%,且每台班不少于1根。

检验方法:在全部孔深内,每1m取土样测定干密度,检测点的位置应在距孔心2/3孔半径处,轻型击实试验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规定。

(8)桩间土处理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沿线路向连续每50m抽样检验3点。

检验方法:在孔之间形心点附近、成孔挤密深度内,每1m取样测定干密度、进行湿陷性试验和压缩试验,计算干密度与其最大干密度的比值(最小挤密系数)、湿陷系数和压缩模量。

(9)灰(水泥)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批不少于3根。

检验方法:平板荷载试验。

(10)灰(水泥)土挤密桩的桩位、垂直度、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灰(水泥)土挤密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

成孔夯实孔底后吊垂球测量

(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4)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

(1)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在挤密桩施工过程中,减少甚至避免石灰(或水泥)扬尘,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上加强监督;二是在技术上严格把关。

混合料拌制施工中,需要各级负责人思想上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能把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技术上,应对石灰(水泥)在运输、储存、撒布、拌和等各环节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的原则是尽量避免石灰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消解石灰时,选择在一避风近水的地方,在其周围进行封闭。

另外,与石灰接触的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工作服。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按时专门用车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应集中处理,符合环保部门规定要求。

施工前,应与地方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避免雨天施工,并在雨、雪天气做好防护措施。

因水对化学改良土工程性质影响较大,所以必须做好雨、雪天施工防护措施。施工前在路基(路堑)边坡范围外挖临时排水沟使雨水能及时排走,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排水临时排水系统的完善和畅通,同时应备适量的隔水膜(布),能满足雨、雪天气时,对受雨水影响大的部位应全面覆盖,使雨停后能立即恢复生产,把雨雪天气对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方案

明确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拌合、填筑施工。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新建铁路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适用于郑西铁路客运专线XX标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过渡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

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其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落筛及磨损率不大于50%;

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

黏土及其他杂质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小于等于0.5%。

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范围表

通过方孔筛孔边长(mm)过筛质量百分率(%)

基床表层填料材质、级配必须经室内试验及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保证其孔隙率、地基系数、变形模量及动态变形模量符合设计要求并确定填筑工艺参数,方可正式填筑。

5.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⑴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备料工作,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砂砾等集料应分别堆放。

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场拌法施工。拌和站规划布置见附件“中铁七局集团郑西客运专线XX标段拌和站平面布置示意图”。拌和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计量准确,混合料必须进行材质及级配试验,材质及级配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正式拌和前,调试场拌设备,并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方可使用。

⑶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粒密度、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并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后方可使用。

⑷基床表层的填筑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大于100m。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⑸基床表层的填筑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压实质量。

⑴填筑前对所需的材料作全面的检查,并提前作好储料的一切准备工作,并有足够的储料场和储料设备,保证基床表层的正常铺筑。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框图

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⑶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报监理审批,严格控制标高;按10m一桩,放中线和边线,设置钢丝绳基准线。

⑷拌和:级配碎石混合料用级配碎石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进行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匀,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设备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场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拌和需要各种级配的碎石数量,以使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填层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

⑹摊铺:摊铺时以日进度需要量和拌和设备的产量为度,合理计算卸料需要量。

基床表层下层的级配碎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顶层必须用摊铺机摊铺。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根据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及拌和场的拌和能力配置运输车辆,使摊铺机的摊铺作业能够不间断的连续进行。

⑺碾压:级配碎石碾压时的含水量控制在由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采用三轮压路机、重型光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按实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和程序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压实度,且表面平整,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⑻检测:每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的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

各类填料及压实标准应符合规定,凡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⑴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⑵每一压实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类的填料。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分层的压实厚度按试验段确定的方案控制。

⑶通过质量检测了解施工过程的质量情况,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查明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和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基床表层路基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⑷要特别重视对路基内预埋管线、设施及结构物等周围的填料摊铺整形和碾压。压路机在构造物接头处、拐角、预埋管线等基础周围部分不能靠近压实时,采用小型压实机具或振动夯板压实,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电缆槽、声屏障与接触网等基础的施工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路基成型一段,基础成型一段。并对各类与路基同步施工的预埋管线及设施,在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要求制订有针对性和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或技术交底,并加强检查与监测。确保路基表层和与路基同步施工的预埋管线、设施及结构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⑸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压实标准采用K30、n、Evd三项指标控制。压实标准及检验数量应符合规定。对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

5.3.2不同专业之间的衔接及接口管理技术措施

客运专线路基内及各附属构筑物(如电缆槽、接触网、声屏障、综合接地线、预埋设施、信号电缆过轨钢管、防灾安全监控等设备),相关专业之间的衔接质量控制要细化到施工工序及施工过程中,确保不得因各种设施的施工而损坏和危及各接口工程的稳固和安全。

接口管理中协调好与各相关专业的衔接,并提前确定接口界面问题和解决方案。按照接口管理程序即:“识别→确认→定义→分配→解决→测试”进行接口管理。同时和各相关专业间的接口管理互相勾通和交流,了解接口间有哪些要求,使接口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工作中。

⑴集料配合比应经过反复试验比选,既要按颗粒级配要求和是否易于达到压实质量标准两方面验证,还要兼顾各种集料的生产比例,以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分层填筑,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⑶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应避免工作缝。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应在2h内使用完毕。

⑷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后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⑸局部表面不平整应进行补平,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构造物等基础周围采用人工及小型机具摊铺整形,小型振动夯实机具夯实。

⑹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应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的地段,应用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的潜在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

⑺已完成的基床表层应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并做好基床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表层扰动破坏。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6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质量控制与检测

6.1基床表层质量控制

⑴路基基床表层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填料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试验与检测控制。

⑵严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质量,制定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和进场前检查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级配碎石选料标准应满足材料的规格、材质和级配的有关规定。路堤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严格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6.2基床表层质量检测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和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关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⑴各种集料进场过程中,每2000m3进行一次颗粒级配检验,并进行试配混合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重型击实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试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同时进行黏土和其他杂质含量的检验(其他项目每料场抽样检验不少于3次),过渡段级配碎石同时进行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质软易碎颗粒含量、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检验,其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⑵级配碎石中掺入的水泥,以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每500t为一检验批(当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其品种、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层抽样检验3处(左、中、右各1处)。

检验方法:滴定法检测。

⑶每工班生产混合料前测定粗细集料的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目测混合料级配和含水率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每一工作班抽检三次(每次不大于2000m3),第一次必须在拌和开始时检验,如发现生产过程有异常,增加抽查试验次数,根据颗粒级配、含水量、水泥含量检测信息及时调整配料比例,使混合料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料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基本原理:利用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在阻尼装置上,产生的瞬间冲击荷载,通过阻尼装置及传力系统传递给直径300mm的承载板,在承载板下面(即测试面)产生的动应力,使承载板发生沉陷s—即承载板振动的振幅,由沉陷测定仪采集记录下来。沉陷值s越大,则被测点的承载力越小;反之,越大。

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标定:出厂前标定,每年标定一次,修理后标定,使用者每三个月校验标定记录中的落锤落距。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地基系数K30(MPa/m)

在表层顶面每100m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肩边线1.5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肩边线1.5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建标 156-2011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pdf,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4)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

(1)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在掺加水泥级配碎石施工过程中,减少甚至避免水泥扬尘,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上加强监督;二是在技术上严格把关。

混合料拌制施工中,需要各级负责人思想上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能把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技术上,对水泥在运输、储存、撒布、拌和等各环节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的原则是尽量避免水泥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在其周围进行封闭。

另外,与水泥接触的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工作服。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按时专门用车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应集中处理,符合环保部门规定要求。

施工前,应与地方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避免雨天施工,并在雨、雪天气做好防护措施。

因水对化学改良土工程性质影响较大,所以必须做好雨、雪天施工防护措施。施工前在路基(路堑)边坡范围外挖临时排水沟使雨水能及时排走,施工过程中,应保持临时排水系统的完善和畅通,同时应备适量的隔水膜(布),能满足雨、雪天气时GB/T 34680.4-2018标准下载,对受雨水影响大的部位应全面覆盖,使雨停后能立即恢复生产,把雨雪天气对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