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方油罐施工方案

10万方油罐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18.9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0万方油罐施工方案

当产品设计图样及技术条件无明确规定时,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板材厚度的10%,且不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且焊缝两边的咬边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长度的10%。

当发现焊接接头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将缺陷清除干净,并按有关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

同一部位缺陷的返修次数,原则上不超过两次。经两次返修后仍不合格者,若再要进行返修,须经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返修部位、缺陷类型及尺寸、返修次数及情况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20.pdf,记入产品质量档案。

要求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件,返修工作在热处理前进行;若在热处理后进行,则须按原热处理要求对返修部位再次进行热处理。

焊接的修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其修补的长度,不应小于50mm;

对顶板(包括浮顶)的焊缝缺陷,可直接进行补焊。

罐体充水试验时,如发现罐壁焊缝缺陷,应放水使水面低于该处300mm或更低,将水擦干后返修,并重新进行试验。

对于底圈壁板和底圈接管,根据规范要求焊前应进行预热,预热均采用火焰加热法,环缝预热将火焰预热器口安装在自动焊大挂车上进行,纵缝预热将加热器安装在纵缝背面,预热范围不得小于焊缝中心线两侧各三倍板厚,且不得小于100mm。

焊前需预热的焊缝,焊接层间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

热处理采用电加热法局部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时将壁板直立于预制平台上,采用弧板加固,在壁板两侧各立四根钢管支撑,用卡具卡紧壁板,以防变形。

罐壁接合管口焊缝热处理加热保温罩示意图

热处理保温分两层:第一层采用硅酸铝毡,δ=50mm,第二层采用无碱玻璃棉被,δ=50mm,保温层应用铁丝绑扎牢固。

热处理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各点温差控制在50℃以内。

焊缝局部热处理的安全注意要点:

注意反变形工装的点焊要牢固,防止脱焊,造成热处理过程中增加变形量。

热处理时,氧、乙炔气瓶离开火焰加工区不少于20m。

热处理操作时,操作人、温度测量人必须穿戴石棉防护手套,穿高温工作服,并在保温罩外操作,防止烫伤皮肤。

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前应将熔渣、飞溅清理干净。

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缝的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和弧坑等缺陷;

对接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边缘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时;底圈壁板与边缘板的T形接头罐内角焊缝靠罐底一例的边缘,应平滑过渡,咬边应打磨圆滑;

罐壁纵向对接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罐壁环向对接焊缝和罐底对接焊缝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深度,不得大于5mm。凹陷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凹陷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焊缝宽度,应按坡口宽度两侧各增加1~2mm确定;

对接接头的错边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焊缝无损探伤及严密性试验

从事储罐焊缝无损探伤的人员,必须具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罐底的焊缝,进行下列检查:

所有焊缝采用真空箱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负压值不得低于53kPa无渗漏为合格;

罐壁的焊缝,应进行下列检查:

纵向焊缝,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在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对每种板厚在每30m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探伤部位中的25%应位于丁字焊缝处,且每台罐不少于2处;

环向对接焊缝,不考虑焊工人数,每种板厚在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以后对于每种板厚,在每60m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

底圈罐壁的每条纵向焊缝中取2个300mm进行射线探伤检查,其中一个应靠近底板;

厚度大于10mm的壁板,全部丁字焊缝均应进行射线探伤检查:射线探伤探伤不合格时,应在该探伤长度的两端延伸300mm作补充探伤,但缺陷的部位距离底片端部75mm以上者可不再延伸。如延伸部位的探伤结果仍不合格时,继续延伸进行检查。

底圈罐壁与罐底的T形接头的罐内角焊缝,进行下列检查:

所有罐的T形接头,在罐内及罐外角焊缝焊完后,对罐内角焊缝进行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在储罐充水试验后,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复验。

开孔的补强板焊完后,由信号孔通入100~200kPa压缩空气,检查焊缝严密性,无渗漏为合格。

焊缝无损探伤的方法和合格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射线探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的规定进行,并以H级标准为合格。

罐体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查

罐壁组装焊接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罐壁高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设计高度的0.5%;

罐壁铅垂的允许倔差,不应大于罐壁高度的0.4%,且不得大于50mm;

底圈壁板内表面半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罐壁上的工卡具焊迹,应清除干净,焊疤应打磨平滑。

罐底焊接后,其局部凹凸变形的深度,不应大于变形长度的2%,且不应大于50mm。

固定顶的局部凹凸变形,应采用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5mm。

储罐施工完毕后,以不低于5℃的水进行充水试验。充水至最高液位,持压不少于48小时,罐壁无渗漏和异常变形为合格。充水试验必须始终在监视下进行,并应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

储罐建造完毕后,进行充水试验,并应检查下列内容:

固定顶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

本储罐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罐顶严密性及强度实验,罐顶稳定性实验和罐壁的严密性及强度实验。罐顶严密性及强度实验用向罐内充水方法进行。罐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储罐内充水至最高液位下1.0m时密封所有对外接口,开始缓慢充水升压,升压至试验压力时,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则罐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罐内与大气相通。

充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充水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他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应全部完工;

充水试验采用淡水,水温不应低于15℃,水中氯离子含量≤25PPM;

充水试验中应加强基础沉降观测。在充水试验中,如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罐底的严密性,应以充水试验过程中罐底无渗漏为合格。若发现渗漏,应按规定补焊。

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以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后,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mm左右,并应按规定进行焊接修补。

储罐内充水至最高液位后,密封所有对外接口,用放水法进行罐顶的稳定性试验。试验时应缓慢降压,达到试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罐内与大气相通。

新建罐区,每台罐充水前均应进行一次观测。

坚实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很小时,每台罐可快速充水到罐高的1/2,进行沉降观测,并与充水前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计算出实际的不均匀沉降量。当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时,可继续充水到罐高的3/4,进行观测,当仍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可继续充水到最高操作液位,分别在充水后和保持48h后进行观测,沉降量无明显变化,即可放水;当沉降量有明显变化,则应保持最高操作液位,进行每天的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当第一台罐基础沉降量符合要求,且其它储罐基础构造和施工方法和第一台罐完全相同,对其它储罐的充水试验,可取消充水到罐高的1/2和3/4时的两次观测。

软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超过300mm或可能发生滑移失效时,应以0.6m/d的速度向罐内充水,当水位高度达到3m时,停止充水,每天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绘制时间/沉降量的曲线图,当日沉降量减少时,可继续充水,但减少日充水高度,以保证在荷载增加时,日沉降量仍保持下降趋势。当罐内水位接近最高操作液位时,在每天清晨作一次观测后再充水,并在当天傍晚再作一次观测,当发现沉降量增加,立即把当天充水的水放掉,并以较小的日充水量重复上述的沉降观测,直到沉降量无明显变化;沉降稳定为止。

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许可值,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基础的沉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罐壁下部每隔10m左右,设一个观测点,点数宜为4的整倍数,且不得少于4点。

充水试验时,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基础进行沉降观测,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上述要求进行。

储罐竣工后建设单位应按设计文件和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

提交的竣工资料包括下列内容:

竣工图或施工图附设计修改文件及排板图;

材料和附件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或检验报告;

储罐罐体几何尺寸检查记录;

焊缝返修记录—(附标注缺陷位置及长度的排板图);

强度及严密性试验报告;

建造的储罐均在储罐进出油管上方1m处装设铭牌。铭牌应使用耐腐蚀金属板制作,用铆接或粘接的方法固定在辅助板上。

为保证本工程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施工出业主满意的工程质量,特别制订该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管理组织、主要岗位的质量职能、质量保证措施等。施工中还将依据公司十九个质量控制程序文件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行,达到预期质量目标。

严格按现行国家及有关部委的验收规范施工,确保质量优良。

通过对工序能力的研究,确保证施工工序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从合同评审开始到采购,委托加工直至施工全过程的各有关部门,均自觉履行各自质量职能,保证最终工程质量。

每个操作者对自己施工完成的工作,认真进行自检并保存自检记录。

班组内操作者执行互检,并通过工序交接检查,对自检情况进行复核和确认,填写质量记录。

在自检、互检质量保证不足时,通过专检起把关作用,保证工程质量要求,场检工作除了在外观,几何尺寸等方面对自、互检复核处,还通过专门检测(无损检测)来检查部位(件)是否合格。并保存记录,对不合格部位(件)的处理和复检须按“质量检验流程图”进行。

建立质量控制点,开展QC小组活动。

以焊接,防腐为质量控制点,对影响其质量的各参数进行监督,如焊接材料保管、烘烤、发放、回收;防腐材料的检验等。

在该项目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运用数理的方法,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解决施工难题,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前有关工长应熟悉图纸,并向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遵守设计要求,如有设计变更、材料代用或因施工原因要变更设计时,应由技术部门统一办理技术签证手续。做好技术复核工作,对重要的操作工序进行检查和复核,避免发生重大差错。

加强对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进行质量控制,采取相应技术和管理措施,使这些不利因素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包括严格按质量标准、订货、采购、包装和运输,所有的物资进场均须按标准,严格检查验收。

各种原材料、板材、附件等应有质保书或合格证,进场后应按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存放、保管和加工,并按进度计划、规定的时间,提供施工需要。对重要的材料和半成品,要把质量控制向前延伸到供应和生产单位,提前进行检查把关。

施工前,对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质量目标,由技术部门下达分部分项工程隐蔽预检计划和材料试验计划,由有关人员及时执行。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除专职质量管理员外,从最小作业单位到各专业工长,施工员到工程经理部的各职能部门和工程经理部都明确制定相应的质量责任制,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绝对保证上一级主管对下一级工作的质量情况进行检验的权利。班组在加强自检、互检,做好原始记录的同时,定期进行质量评比活动。工序或施工阶段交接时,应先处理好所遗留的问题,再由上级主管人员主持交接验收手续。

认真组织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由质检、技术负责人会同甲方技术负责人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参加,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隐蔽。

搞好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以及质量的检验评定:由施工班组进行日常的自检和互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由工程技术部负责人组织工序交接检查和多班组作业交接检查,发现问题要分清责任随时处理;由专职质检员进行巡回的专职检查,尤其是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检查,协同施工技术人员和班组解决存在的问题。

分部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完成后,均由现场质检负责人和施工技术工程师会同有关专职人员进行质量评定,并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签证。以上质量评定后,须填好质量评定的有关报表,并认真整理归档。

储罐预制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储罐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

机具及工装计量器具配置

A(R)业主、监理单位及质检部门参加检查项目

B(R)监理单位参加检查项目

C(R)其中带有R的需附书面检查记录

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控制程序

大罐预制、安装的质量控制计划,是整个大罐生产过程中的必备文件,是质量控制人员履行其职责从事各项质量控制活动的依据。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材料验收、焊接程序、罐体及其附件的预制、防腐、储存、运输等32项质量控制活动和具体检查点。

与质量控制计划相对应的质量控制程序,是质量控制人员按照质量控制计划从事大罐预制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查和监督所遵循的依据,是质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质量控制计划,进行质量控制活动时所遵守的标准、规范、质控指标、控制方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等。

整个储罐预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按照各方的职责范围,由质控部和施工部以及共同完成。

对于要检查的项目,提前24h递交检查通知单。检查通知单一式四联,各联颜色不同,在完成检查工作后,由各方代表签署意见并各保存一份。检查通知单包括检查单编号、质量计划检查活动号、专业号、图纸号、检查内容、检查日期、时间等,并附有图纸、检查报告。

对所有到货的材料,检查和验证其材料等级、炉号、批量号、数量、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及合格证书等。为使用于罐体的每一块材料都具有可追溯性,对于预下料的每个零部件,都要用钢印打上材料等级、炉号、批量号、罐体号、零件号、图纸号等内容。并逐项进行检查和作原始记录。

用火焰冷切割进行底板下料,切割的边缘要直,均匀且光滑。

依靠卷板机卷制壁板,用合适的样板检查其壁板的弯曲度,其边缘和表避免任何损伤。

壁板对角线长度的尺寸偏差不大于3mm,长度偏差为0~+2mm,宽度偏差为0~+2mm,手工焊边缘垂直度为±1mm;自动焊边缘垂直度为±0.5mm。

用于清扫口的所有材料都应进行标记和具有可追溯性。带有补强板的清扫口与罐底板、壁板预组装后,对照设计图纸,检查各部位尺寸。需要进行泄漏试验的按规范进行泄漏试验。

人孔、管嘴、加强板的质量控制

人孔、管嘴孔等需在工厂预制。开孔的部位及周围要进行超声波探伤。孔的边缘应光滑,无铁渣、鳞片等杂物。孔及加强板的预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

管嘴标高公差值为±9.5mm,径向位置公差值为±14.29mm,伸出长度公差值为±9.5mm,人孔位置公差值为±25.4mm。

罐顶板及钢结构的质量控制

罐顶板预制的质量控制指标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检查其长度、宽度、对角线长度和边缘直线度等。

主要的钢结构应在工厂预制,钢结构的材料应选用型钢或钢管,并进行预组装和检查其尺寸。所有的钢结构件都要有清晰的标记,以便在安装现场容易再次组装。

完成预制的罐壁板应放置在支架上,支架各支撑点的形状应与壁板的弯曲度保持一致,避免在储存期间产生变形;完成防腐的底板要适当保护,防止砂粒、铁屑等硬物划伤防腐层;其它如清扫口、罐顶钢结构及其它附件,要标记清淅,分类放置。

所有运输到安装现场的罐部件,都要有发放通知单,发放单上应标明释放日期、零部件的名称、数量、编号、罐号、零部件号、图纸号等内容。这些罐部件释放到现场面前。

所有运输的零部件都要有合适的支撑和包装,以避免在运输和搬运时造成损伤。其中在运输顶板、底板、壁板时,应提供合格的支架。所有钢结构按类捆扎,每捆重量不超过10t,螺栓、螺母、垫片等应分别装入袋内,每袋重量不超过1/2t;带有法兰的壁板、顶板的法兰面要适当保护。

运输到施工现场的罐零部件,按照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及现场质量控制文件,进行现场安装并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

立式钢制储油罐焊接变形分析及控制

本工程立式钢制储油罐是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储油的大型设备,因所储存的介质为易燃品,在施工过程中除保证其严密性外,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也至关重要。因此,对罐体的几何尺寸(椭圆度、垂直度、底板平整度等)应严格控制。从焊接工艺角度对控制焊接变形,保证罐体质量。

罐壁板的焊接变形分析及控制

罐壁板的焊接变形主要表现在罐体的椭圆度、垂直度及局部凹凸度超标。影响椭圆度、垂直度的原因,除制作安装过程中下料尺寸精度差,工艺、工序不合理或不完备外,主要是焊接因素。立焊缝、环焊缝的纵向收缩(沿焊缝长度方向的收缩)和横向收缩(沿焊缝宽度方向的收缩)均能造成应力变形,致使椭圆度、垂直度、局部凹凸度超标。

为了减少罐壁板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应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减少焊缝收缩。在现有条件下,最有效的工艺措施是刚性固定法,即增加结构局部刚性,以限制罐壁板焊缝及热影响区收缩。具体做法如下。

利用弧形卡板减少立焊缝横向收缩引起的角变形

为了保证焊透,一般板厚超过6mm时均应开坡口。在焊接加热过程中,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受热膨胀,因受两侧冷凝金属压力作用而收缩;而当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冷却时,两侧母材又受到拉应力作用,且横向收缩在板厚方向是不均匀的,这样就造成平面偏转角,产生角变形。

为了减少这种角变形所引起的罐体椭圆度及局部凹凸度超标,在立焊缝组对后应用弧形卡板,增加局部刚性,即施焊前在每道立焊缝上点固焊接2~3块弧形卡板(应使卡板弧面与罐壁贴紧,且焊缝两侧点固焊不应少于4处)。待该层立焊缝焊完冷却后,再去掉卡板。此种方法对减少焊缝横向收缩产生的角变形有较好的效果

另外,焊缝的对口间隙和坡口角度对角变形的形成也有较大影响,增大对口间隙和坡口角度,即增大了焊缝横向收缩量,也就增大了变形倾向。因此,在加工坡口及组对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不得随意增大尺寸。在对口间隙和坡口角度超标时,采用弧形卡板尤为必要。

立焊缝的纵向收缩及失稳对罐体椭圆度、垂直度的影响

纵向收缩与横向收缩机理相同。随着罐壁层高的增加,失稳倾向相应增加。由于纵向收缩和失稳的共同作用,立焊缝纵向有外翘的趋势。对于这种变形,除要求严格按内外交叉施焊的焊接顺序以外,还可采用增强焊缝两侧壁板刚性的办法,以限制焊缝及近缝区的收缩变形。施焊前,在立焊缝两端对角线方向上各点焊厚5~6mm,宽约50mm,长约600mm的两块钢板。钢板要与罐壁板紧贴(远离环焊缝处点焊点要密一些),以便有效地限制收缩变形。如果出现这种变形应在胀圈安装之前调直,否则层层叠架起来便会形成总体变形。

底板搭接焊缝对变形的影响

罐底板(中幅板)由于厚度、焊缝密集、波浪变形倾向大,局部凹凸在所难免。但如果在施焊时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这种变形可以控制在标准偏差范围内。中幅板的局部凹凸变形主要是收缩量之差造成的。在焊接过程中,板的一侧焊缝先焊先收缩,而板的中部和末端焊的一侧相对松驰或没有收缩,导致板向上拱起。这时如果强行组对施焊,另一侧就会形成较大的应力,并转化成应变。

为了减少这种收缩不均匀性造成的变形,施焊采用刚性固定的方法可减少变形。对靠近罐壁部分的底板,可采用木板或现场现有材料压紧的办法;对于远离壁板的中幅板或大面积的拼板,则可采用的焊缝近缝区沿焊缝纵向点固临时构件增加其刚性的办法,减少焊缝及近缝区的收缩。

组焊时应选择能使各条焊缝都有可能自由收缩的焊接顺序。应先焊收缩量最大的焊缝,这是因为结构的刚性在焊接过程中是逐渐增大的,所以先焊的焊缝在收缩时所受到的阻力会小些,焊后的应力也小些。

罐底中幅板的所有焊缝要待罐壁板与底板相连的“T”字环焊缝完后再焊。对于罐底板设计有弓形边缘板的,要待弓形边缘板与中幅板搭接的环焊缝焊完再焊中幅板。

规定先焊“T”字环焊缝是因为“T”字环焊缝在焊接过程中沿焊缝纵向收缩,造成罐底有一个整体缩小的趋势。如果中幅板先焊成一体或没有留出合理的伸缩缝,则在“T”字环缝焊完后,由于圆面积的缩小趋势造成整个罐底拱起。在“T”字缝焊前,要求将中幅板所有的临时点固焊点铲开也是同样道理。

随焊接电流的增大,熔深、熔宽、热影响区都增大,进而造成收缩量和变形增大。因此,施焊中在保证焊接接头尺寸和焊缝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和较快的焊接速度。

施焊时,焊工应均匀分布并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分段间隔越大,焊接长度越短,收缩量和变形就越小。

油罐的壁板、顶板以及锥底罐的底板,其卷板质量也是影响变形不可轻视的因素。尤其是壁板,一旦局部出现大面积的凹凸或者弧度不合格时,必须重新卷制,消除变形及应力,避免为以后各道工序增加累计变形。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工程施工全过程安全无事故,在本工程施工中决定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全现场的安全大检查每半月组织一次,由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参加;各专业的安全检查每周组织一次,由专业工程师、专职安全员和有关班组长参加;班组安全检查每天组织一次,由班组长组织成员参加。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日常巡查制度,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施工人员实施停工及处罚。

实行安全值班制度,只要有作业面施工,就有安全员值班。

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规定》和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健全和贯彻落实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所有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施工。特殊工种必须持有操作证上岗作业,严禁无证上岗作业。各工种、各工序施工前均应由施工负责人进行书面交底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专职安全员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安全生产制度和有关规定,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如发现严重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停止施工,并立即报告项目经理,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施工现场任何人严禁擅自拆除施工现场的脚手架、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如需拆除,须由项目负责人会同技术员商议后,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由有关工种进行操作。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施工负责人不得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

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仓库和堆放物应保持清洁、整洁,易燃、易爆、危险品要专库存放,并设专人负责保管,合理使用。

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足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应放于明显的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

进入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建设单位有关安全、防火、防爆方面的各项规定。

组成工地义务消防队: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动员和教育工地全体职工增强工地防火、防爆意识,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全体动员积极参加,尽快消除险情。

准备应急消防设施,如灭火桶、黄砂、石棉毯、铁锹、消防器材等都应准备充足。及时动员和教育工地全体职工增强防火、防爆意识,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全体动员积极参加,尽快消灭险情。

所有人员进入现场,都必须遵循消防措施,接受消防人员的检查和监督,如果是在禁火区动火,必须严格履行手续,执行“动火证”制度。并加强监护。

编制施工方案时,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保证完整使用。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钢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应严格执行动火审批手续。

氧气瓶、乙炔钢瓶焊、割操作时安全附件应完整有效。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内时,都必须经过安全与消防教育,熟悉本工程,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安全与防火、防爆要求。工程经理和安全负责人,还应该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逐步向各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长也要经常向本班组成员进行安全、防火、防爆、治安教育,不断增强每个职工的安全、防火、防爆、治安意识,提高自觉性。

所有参加工程施工的特种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严格培训和考核,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持有“特殊作业操作证”或“专业工种操作证”等,无证不得上岗。

加强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控制

现场临时电气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可靠的接地保护;

临时输电线路应按规定保持一定的架空高度,与周围施工地面必须有保证安全的距离;

所有电闸都必须有箱、有门、有锁,禁止一闸多用。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得修理、处置电气设备;

动力和照明线路必须分层架设,110伏以上照明灯具应悬挂在2.5m以上的固定位置,禁止移动和作行灯使用。

禁止将电源线接触潮湿地面、接近热源或直接绑在金属物上。

在潮湿地点、坑井或金属容器内部工作时,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伏。

禁止将电线裸露插入插座中或裸露钩在电源开关上。

电动工具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使用手提式电动工具时应带好绝缘手套,在潮湿地带或金属容器内使用电动工具时应采取绝缘措施,应有专人监护,开关应该设在监护人便于操作的地方。

加强对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的安全措施

高空作业跳板、栏杆和安全设施不完整时,施工人员必须扎好安全带,并可靠地挂在牢固的结构上,安全带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完好无损后方可使用。

严格监督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施工现场的通道、建筑物出入口,应搭设护头棚。

吊装构件和材料时,吊具必须牢固,吊臂下严禁站人。

驾驶员驾驶机动车辆时,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路交通管理条例》,听从交通民警指挥,严禁违章行驶。

机动车载物必须遵守“条例”中有关车辆的装载规定,拉运大件、长件及串动物体时,要重心适中,并有防串动装置。必须捆绑牢固,坚持出车前、行车中、停车后的安全检查。中速行驶避免急刹车。

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制度,操作人员严禁带病或酒后开车。

车辆行进中强夯法施工工艺,应保证各部完好。特别是方向、刹车、灯光等。

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技术级别的资格证书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放射性工作人员操作证书,两证缺一不可上岗。

用于射线工作现场必须是国家验收合格的厂家生产,并经当地卫生防设部门合格的设备。

射线工作现场必须设立放射警戒标志和安排警戒人员储煤中心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除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危险区内,直至探伤结束撤离后,方可进入。

从事放射工作人中,应佩带个人剂量监测仪,监测吸收剂量情况,并定期体检,以确保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X射线工作场地,制作铅质防护棚,遮盖射线工作面,以缩短安全距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