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7.明装风口要求统一整齐,间距一致,标高相同。
8.风口防火阀安装前先检查其外观、加工质量及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等,安装位置应按照施工图要求的位置,安装方向与气流一致。
(1)暂停施工的系统风管,应将风管开口处封闭,防止杂物进入。
(2)风管伸入结构风道时,末端应安装上钢板网,以防止系统运行时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钢结构施工方案,杂物进入金属风管内。
(3)交叉作业较多的场地,严禁以安装完的风管作为支、吊、托架,不允许将其他支、吊架焊在或挂在风管法兰和风管支、吊架上。
(4)运输和安装阀件时,应避免由于碰撞而产生的执行机构和叶片变形。露天堆放应有防雨措施。
消防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六)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未知来源:未知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
1.1 弱电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1.2 弱电系统布线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1.3 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1.4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1.5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1.6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1.7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1.7.1 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1.7.2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1个弯曲时;
1.7.3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2个弯曲时;
1.7.4 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3个弯曲时。
1.8 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1.9 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1.10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置吊点或支点,在下列部位也应设置吊点或支点:
1.10.1 线槽接头处;
1.10.2 距接线盒0.2m处;
1.10.3 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
1.11 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1.12 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1.13 弱电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2.1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1.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1.2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2.1.3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1.4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2.1.5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2.2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2.3 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2.4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2.5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装完毕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2.6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2.7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3.1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
3.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
3.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4.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4.1 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
4.2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3 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4.3.1 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4.3.2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退色;
4.3.3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4.3.4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4.3.5 导线应绑扎成束;
4.3.6 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4.4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4.5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5. 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
5.1 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
5.2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
5.3 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用金属软管。
5.4 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5.4.1 测量接地电阻,并作记录;
5.4.2 查验应提交的技术文件;
5.4.3 审查施工质量。
桥梁选择→外观检查→支、吊架安装→桥架组装→电缆敷设
室内电缆桥架的安装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并在电缆桥架全部安装毕后,再进行电缆敷设。
2.1 一般情况下,可用有孔托盘或梯架。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敷设时,其净距应符合规定;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跨距一般为1.5~3m,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
2.2 由托盘、梯架引出的配置应使用钢管,当托盘需要开孔时,应用开孔机开孔,严禁用气、电焊割孔。
2.3 电缆桥架应良好接地。
3.1 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检查,对于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量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3.2 电缆敷设前,为防止电缆排列交叉,应事先将电缆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再按图表进行施工。
3.3 电缆敷设时,应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处留有备用长度。
3.4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当电缆敷设路径较长时,应将电缆放在滚轮上(每隔2~2.5m处放好滚轮),引导电缆向前移动。
3.5 电缆沿桥架设时,应单层敷设,并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垂直敷设时电缆每隔1.5m~2m处加以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的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m~10m进行固定。
3.6 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应在首端、尾端、转弯及每隔50m处,设置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标明线路编号、型号及起止点。
3.7 电缆在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在桥架内电力电缆的总截面不应大于桥架横截面的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D)。
4.1 电缆保护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倍。
4.2 一根电缆保护管有直角弯时不应超过2个,并且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保护管连接时,应采用大一级短管套接或采用丝扣连接,并在管接头两端焊跨接地线。保护管敷设好后应将两端管口堵严。
5.1 配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和接零应可靠。
5.3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
5.4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用熔焊连接。
5.5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5.5.1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
5.5.2安装电器的部分应置接线盒。
5.5.3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5.6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5.7 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材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并符合下列要求:
5.7.1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
5.7.2芯线接后,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5.7.3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5.8 瓷夹、瓷柱、瓷瓶、塑料护套线和槽板配线在穿过墙壁或隔墙时,应采用经过阻燃处理的保护管保护;当穿过楼板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与楼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但在装设开关的位置,可与开关的高度相同。
5.9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兰色绝缘导线。
5.10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
5.11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但下列情况或设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5.12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同一根钢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八根。
5.13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
5.14导线在管内不应设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
5.15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
5.16 导线在槽板内不应设接头,接头应置于接线盒或器具内,盖板不应挤伤导线的绝缘层。
5.17 塑料线槽须经阻燃处理,处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制造厂标。
5.18 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横截面积的60%。
5.19 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总截面积之各,不应大于线槽横截面积的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连接线内。5.20 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消防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七)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未知来源:未知
1.1基础型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1.1.2 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手车式成套柜按产品技术要求执行。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基础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
1.2盘、柜安装在震动场所,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
1.3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
1.4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模拟母线应对齐,其误差不应超过视差范围,并应完整,安装牢固。
1.5 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1.6 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成套柜应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
1.7成套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7.1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应动作准确、可靠。
1.7.2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
1.7.3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
1.7.4柜内照明齐全。
1.8 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应刷漆。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
2.盘、柜上的电器安装
2.1 电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2.1.2 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它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
2.1.3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2.1.4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1.5 切换压板应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应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的压板;对于一端带电的切换压板,应使在压板断开情况下,活动端不带电。
2.1.6 信号回路的信号灯、光字牌、电铃、电笛、事故电钟等应显示准确,工作可靠。
2.1.7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
2.1.8带有照明的封闭式盘、柜应保证照明完好。
2.2 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
2.2.2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2.2.3 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2.2.4 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2.2.5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2.2.6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
2.2.7 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
2.2.8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2.3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
2.4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牌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2.5 盘、柜上的小母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铜棒或铜管,小母线两侧应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2.6二次回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2.6.1、盘、柜内两导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的导体间,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允许最小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mm)
2.6.2 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3.1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3.1.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3.1.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3.1.4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3.1.5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3.1.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3.1.7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3.1.8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截面的绝缘导线。
3.2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
3.2.2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
3.2.3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
3.3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pdf3.4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4.1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3.4.2 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3.4.3 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
3.4.4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
3.4.5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DB35/T 1957-2021 河湖长制工作管理规范.pdf,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3.4.6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3.5直流回路中具有水银接点的电器,电源正极应接到水银侧接点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