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铁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长春地铁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48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长春地铁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洞内的管片衬砌变形、开裂等、洞外地表沉降开裂建筑开裂,建筑物的开裂等通过肉眼观察

轴线位置,每10~30m布置,复杂地区布置横向测点,每个断面不宜少于7个测点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0m时:1次/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0m时:1次/2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0m时:1次/周,根据数据分析确定沉降基本稳定后,1次/月。

水准仪、全站仪、裂缝观测仪

GB/T 26003-2010 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根据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不同内容分别布置

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频率与地表沉降的观测频率相同。建筑物裂缝监测频率按照控制两次观测期间裂缝发展不大于0.1mm及裂缝所处位置而定。

地下管线每5~15m一个测点,管线接头处及位移变化敏感部位

全站仪、收敛仪、断面扫描仪

每个盾构施工的区间隧道设1~2个主测断面

在衬砌拼装成环,但尚未脱出盾尾即无外荷载作用时和衬砌环脱出盾尾承受外荷载作用且能通过视时两个阶段进行监测。

表6、暗挖区间监测项目

地质预探、描述,拱架支护状态,建筑物的开裂等通过肉眼观察

轴线位置,每5~30m布置,复杂地区布置横向测点,每个断面不宜少于7~11个测点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m时:1次/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m时:1次/2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m时:1次/周,根据数据分析确定沉降基本稳定后,1次/月。

水准仪、全站仪、裂缝观测仪

根据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不同内容分别布置

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频率与地表沉降的观测频率相同。建筑物裂缝监测频率按照控制两次观测观察期间裂缝发展不大于0.1mm及裂缝所处位置而定。

地下管线每5~15m一个测点,管线接头处及位移变化敏感部位

每10~20m一个断面,每断面1~3个测点

由开挖面距离监测面距离和沉降速率综合决定

每10~20m一个断面,每断面1~3个测点

由开挖面距离监测面距离和沉降速率综合决定

电测水位计、PVC塑料管、可利用降水井

5.2.2区间监控量测点布设

1、盾构区间监控量测项目详见表4,地面沉降观测点布置如图4

图4地面沉降观测点布置断面图

2、暗挖区间监控量测点的布设

暗挖区间监控量测项目、仪器、频率详见4.2.1表5。区间监控量测点的布设如图5

图5、隧道标准剖面监控量测布置图

5.2.3监控量测预警值、报警值

本工程中,允许控制值得70%为预警值、允许控制值的80%为报警值,当监测数据达到活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通知设计,并修正支护参数后方能继续施工。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300mm,拱顶相对下沉7mm,极限值的80%为警戒值。

5.3竖井、风道及明挖基坑监控量测

5.3.1竖井监控量测

1、竖井监控量测项目、仪器及频率见表7

2、竖井监控量测点布设

竖井围护结构监控量测测点布设见图6

图图6、竖井围护结构监控量测平面图

表7、竖井施工监控量测表

竖井外地面、建筑地层图纸描述支护桩、内支撑

含周围地面裂缝、塌陷、渗漏水、超载等

周围一倍竖井开挖深度范围

极限值:0.15%h,且≤30mm,平均速率:2mm/d,最大速率:2mm/d

竖井壁全高竖向间距1m

极限值:0.15%h,且≤30mm,平均速率:2mm/d,最大速率:3mm/d

竖井周围距围护结构1.5~2m

竖井壁全高竖向间距5m

竖井壁全高竖向间距5m

竖井井壁全高竖向间距1m

围护桩迎土侧和嵌固段桩背土侧

重要建构筑物、管线监测

经纬仪水准仪裂缝观测仪

周围1.5倍竖井开挖深度范围内

注1:报警值:70%的极限值,警戒值:85%的极限值

注2:竖井开挖期间:竖井开挖深度H<5m,1次/3天;5m<H<10m,1次/2天;10m<H<15m,1次/天;H>15m,2次/天。

注3:竖井开挖完成以后:1~7天,1次/天;7~15天,1次/2天;15~30天,1次/3天;30天以后,1次/周;经数据分析确认达到基本稳定后,1次/月。

注4:在开挖及井壁结构施工期间1次/天;

注5:结构完成后1次/2天;

注6:情况出现异常时,增大监测频率。

5.3.2风道监控量测

1、风道监控量测项目、仪器及频率见表8

表8、风道施工监控量测表

开挖工作面、初支完成区、内衬完成区、洞口及地表

含地表条件、结构、周围地面裂缝、塌陷、渗漏、超载等

位于结构外沿不小于1倍埋深

位移值:30mm平均速率:2mm/d,最大速率:5mm/d

位移值:20mm平均速率:1mm/d,最大速率:3mm/d

位移值:30mm平均速率:2mm/d,最大速率:5mm/d

初支格栅钢筋内衬双向钢筋

支座、拱腰、跨中纵向间距15m

初支与围岩之间内衬与初支之间

重要建构筑物、管线监测

注1:报警值:70%的极限值,警戒值:80%的极限值

注2:开挖面距监测断面≤2B时1~2次/天,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B时1次/2天,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B时1次/周,基本稳定后1次/月。(B为隧道开挖宽度)

注3:当沉降或收敛速率>2mm/天(或L≤1B时),1~2次/天;当沉降或收敛速率0.5~2mm/天(或1B<L≤2B时),1次/天;当沉降或收敛速率0.1~0.5mm/天(或2B<L≤5B时),1次/2天;当沉降或收敛速率<0.1mm/天(或L>5B时),1次/周;基本稳定后,1次/月。(B为隧道开挖宽度)

注4:情况出现异常时,增大监测频率。

2、风道监控量测点的布设

风道监控量测点的布设见图7

图7、风道监控量测点布设图

5.3.3基坑监控量测

1、基坑监控量测项目、仪器及频率见表9

2、基坑监控量测点布设见图8

图8基坑监控量测点布设图

表9、基坑施工监控量测表

基坑开挖期间量测时间间隔

基坑开挖完成量测时间间隔

基坑外地面、建筑底土质描述支护桩、内支撑及土钉墙边坡

1次/天情况异常时加密监测频率

含地质条件、结构、周围地面裂缝、坍塌、渗漏、超载等

周围一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

长短边中点间距5~10m

极限值:0.15%h,且≤30mm,平均速率:2mm/d,最大速率:2mm/d

0.02mm/0.5m

极限值:0.15%h,且≤30mm,平均速率:2mm/d,最大速率:3mm/d

10mm,位移平均、最大速率控制值均为1mm/d,

围护桩迎土侧和嵌固段桩背土侧

基坑开挖深度1~2倍范围重要管线、管线接头

每5~15m一个测点,管线接头及位移变化敏感部位均需布点

1、有压管线:允许位移<10mm,倾斜率控制值<0.002

2、无压污水、雨水管:允许位移控制值<20mm,倾斜率控制值<0.005

3、其他无压水管线:允许位移控制值<3mm,倾斜率控制值<0.004.

注1:报警值:70%的极限值,警戒值:85%的极限值

注2:基坑开挖期间:基坑开挖深度H<5m,1次/3天;5m<H<10m,1次/2天;10m<H<15m,1次/天;H>15m,2次/天。

注3:基坑开挖完成以后:1~7天,1次/天;7~15天,1次/2天;15~30天,1次/3天;30天以后,1次/周;经数据分析确认达到基本稳定后,1次/月。

注4:情况出现异常时,增大监测频率。;

六、监控量测数据的采集、记录和管理

(1)监测数据取得后,需及时进行处理,排除仪器、读数等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剔除和识别各种偶然和系统误差,避免漏测和错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预测下一阶段的变形值,判断结构、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编写日、周、月报,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监控量测资料的管理

①分析实测数据、绘制各种表格及曲线图,当曲线趋于平衡时推算出最终值,并推测结构物的安全性。

②监测组长及时向施工管理人员提交监测日报、周报和月报,同时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保证安全施工。

1、监测数据应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用测试元件监测为主GB50284-2008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及条文说明.pdf,以现场目测为辅。

2、各监测项目在支护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两次。

3、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测量。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监测简报及处理意见。

4、量测数据必须完整、可靠,对施工工况应有详细描述,使之真正能起到施工监控的作用,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5、监测人员应能根据对当前测试数据的分析,较好地预报下一施工步骤地层、支护的稳定与受力情况和地表沉降等市某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并对施工措施提出相应建议。

6、所有测点均应反映施工中该测点受力或变形等随时间的变化,即从施工开始到完成、测试数据趋于稳定为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