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下煤坑及廊道、转运站施工方案按本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可以进行施工时间算起,本工程计划工作时间为183个工作日,本方案拟按2006年10月20日开工计起(实际开工时间根据现场情况确定),至2007年4月20日竣工验收。
具备安排详见附图:施工进度计划图
本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按照图纸、合同情况进行编制,未考虑其它不确定因素。
二、施工技术措施或施工程序、操作方法
本工程进场后首先按照给定坐标和水准点进行测量放线,然后进行挖土CECS389-2014标准下载,采用反铲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土方开挖,挖掘机不能一次装车的土方采用装载机装车。机械挖土至设计基底标高300mm时开始采用人工开挖,以免扰动地基。到设计标高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槽,合格后进行灰土垫层施工,灰土垫层施工至设计标高开始进行砼垫层、结构施工。底板、侧壁、顶板施工完毕进行钢煤斗及输煤皮带部分施工,结构拆模、清理,进行装修。
待地下落煤斗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回填,回填时应沿地下落煤斗两侧对称回填,避免单侧回填。尽量合理安排各工种进行流水作业,保证工程按期完工。
钢煤斗部分提前进行现场制作,待主体结构达到钢煤斗安装条件后进行分节安装固定。
根据场地情况确定该工程建筑主轴线和其它控制点,首先将轴线的交点引出,埋设木桩,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再根据建筑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有轴线都一一测出。
根据现场总承包单位提供的水准点(±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63.600),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壁特定部位,其点数不得少于四个,并做标记。再用经计量校正的钢尺沿竖直方向引至施工层,并在施工层用水准仪进行复核,以此做为标高控制的依据。
在观测过程中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选用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水准点、固定周期、固定方法、固定路线进行观测。施工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观测,如结构完一次、钢煤斗完一次、装修完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对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工程交工后,应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间隔可按沉降量大小及速度而定,在开始时间隔较短,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直到沉降稳定为止。参见《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三的规定。
根据图纸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挖土采用反铲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开挖,挖掘机不能一次装车的土方采用装载机装车。距基底300mm改用人工合成开挖,以免扰动基底。挖出的土方,留一定数量用于回填,就近堆放在基坑旁边;其余土方运至业主指定的堆土场。基底开挖宽度应满足基础施工工作面要求,考虑支模基础侧壁外扩80cm,应严格控制坡顶的动静荷载,以防边坡倒塌。基坑开挖放坡按现场开挖土质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考虑,以保证边坡稳定、安全施工。
待地下落煤斗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回填,回填时应沿地下落煤斗两侧对称回填,避免单侧回填。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分层回填夯实;填土内有机物含量不应超过5%;回填时注意控制土的含水率,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50mm,土方回填应分层分步碾压至密实,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6。及时进行土的干密度实验,结果应满足规范要求。
5.1.1钢筋为现场集中制作,因地下落煤斗钢筋规格、型号多,为防止乱用、混用,原材料进场时分级、分类堆放并及时标识与送检,钢筋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堆放时底部架空,上部覆盖彩条布。
5.1.2梁箍筋末端应做135º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制作时,严格掌握弯心轴直径,以保证箍筋绑扎到位。
5.1.3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一级钢筋制作完成后,在钢筋棚内保管,以防止钢筋生锈。
5.1.4正确布置钢筋接头位置,梁的接头要避开跨中弯距最大处和支座剪力最大处。
5.1.5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满足:Φ≤25,34d;Φ>25,37d。
5.2.1本结构构件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1.3ll,且不小于300。
5.2.2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双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梁的高度较大(≥1.2m)时,梁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
5.3.2板预埋件根据中线及轴线,找出具体位置。埋件严格按照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预埋铁件图集进行锚固。
5.3.3长度在0.50m以上的预埋角钢、电气埋铁,安装前应校正其锚板,确保其长方向线条笔直,无弯曲。
5.3.4必须保证埋铁的位置、标高准确无误,砼浇筑前认真复核预埋铁件的规格、数量;安装在基础或梁、板顶面的预埋铁件,如其锚板较大(300×300mm以上),应在锚板上钻设Ф20的排气孔,以避免埋铁空鼓;安装在砼墙侧面的埋铁则使用Φ5的螺丝固定到钢模板上,以保持埋铁的位置准确,且埋铁表面与墙面平齐。
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U型卡、连接角模、阴角角模连接,φ48×3.5钢管、扣件做支撑加固。
6.1模板设计:侧壁支撑计算:
6.1.1荷载设计值:
(1)新浇砼最大侧压力设计值:
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按以下计算:
砼的重力密度:γ=24KN/m3;
新浇砼的初凝时间:t0=200÷(10+15);
砼的浇筑速度:V=2m/h;
外加剂、砼坍落度影响系数分别为:β1=1.2、β2=1.15;
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总高度:H=7.525m。
Fa1=0.22γt0β1β2V1/2
=0.22×24×[200÷(10+15)]×1.2×1.15×21/2
=82.44KN/m2
Fa1=γH=24×7.435=178.44KN/m2
二者取较小值Fa=82.44KN/m2
新浇砼侧压力设计值:
F1=Fa×分项系数×折减系数=82.44×1.2×0.85=84.09KN/m2
(2)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设计值:
F2=6×1.4×0.85=7.14KN/m2
F’=F1+F2=84.09+7.14=91.23KN/m2
6.1.2内外钢楞确定:
内钢楞选用2Ф48×3.5钢管间距a=600mm,内钢楞截面最小抵抗矩w=2×5.08cm3;抗弯刚度E·I=(2.1×105)·(2×12.19×104);热轧钢楞允许应力f=215N/mm2;钢楞的允许挠度[w]=3mm;双外钢楞2Ф48×3.5钢管间距b为:
(1)按抗弯强度计算钢楞间距:
b=(10fw/Fa)1/2
(2)按挠度计算外钢楞间距:
b={150[w]EI/Fa}1/4
根据以上计算和实际柱尺寸,双内钢楞2Ф48×3.5钢管间距600mm,双外钢楞2Ф48×3.5钢管间距600mm,斜撑Ф48×3.5钢管间距600mm、水平夹角≥45°。
6.1.3对拉螺栓计算:
对拉螺栓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400mm,每根对拉螺栓承受拉力:P=F·A=91.23×0.6×0.4=21.90KN。
选用Ф12对拉螺栓间距600×400,允许拉力σ=P/A=21.90×103/3.14×62=194N/mm2<f=215N/mm2符合要求。
6.2.2梁模板的支设
梁底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的按照施工手册要求的跨度大于4m时,起拱2‰~3‰。
外脚手架搭设选用Ф48×3.5规格钢管,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连接。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
立杆纵距1.4m,横距1.0m,大横杆步距1.8m,里立杆距结构边距离为35cm,以保证一定的操作活动空间。上、下两根大横杆之间设一道护身栏杆。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以减少立杆偏心荷载,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扫地杆通长设置在距脚手架立杆底部20cm处。
为了增强脚手架的纵向稳定性和整体性,在脚手架纵向传力结构的外侧隔一定距离沿高度由下而上连续设置纵向剪刀撑。
7.3.2联墙拉杆的设置
联墙点的位置设置在与立杆和大横杆相交的节点处,离节点间距不宜大于30cm。在结构边梁上过中线位置预埋Ф48×3.5钢管。短钢管两端分别用直角扣件与预埋钢管及大横杆相连。
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按平面形状放线→铺设垫板→按立杆间距排放底座→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三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联墙杆后方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设置联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护身栏杆→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联墙杆→纵向支撑。
7.5满堂脚手架的搭设:
满堂架搭设时,先立立杆,立杆间距不大于1.2m。由于底层杆底承力面土质松软,为防止下沉,需进行地基夯实处理和利用基坑四周排水沟进行排水处理,立杆下通长布设5cm垫木。
水平横杆竖向间距不大于1.5m,底层距地面1.6m。立杆距地面20cm处双向设置扫地杆。剪刀撑间距4.5m,双向通长布设。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可调顶托及可调底座。遇到有梁时,其支撑体系的立杆和水平杆都要适当加密,平台模、梁底模其边端部离支撑立杆应不大于30cm,梁底水平托管采用双扣件。
满堂架搭设完毕后,由专职质检员和专职安全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脚手架应由架子工严格按规范搭设,搭设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材质应一致,严禁钢木混用。脚手架应分部、分段按施工进度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2冬季施工搅制砼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至对骨料进行加热。水、骨料加热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若达到规定温度后仍不能满足要求时,水的加热温度可提高到100℃,但水泥不得与80℃以上热水直接接触。投料应先投入骨料和水,最后才投入水泥。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宜事先运入暖棚,或事先做保温处理。
标号小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等于或大于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8.3砼浇筑时要注意观察模板的稳定性及钢筋埋件的位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侧壁砼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布点要均匀,振捣要密实,振至砼表面翻浆不冒泡为止。现浇砼板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操作时要使振捣面相互搭接5cm左右,以防漏振,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出现浮浆为准。砼在震捣过程中严禁将震捣器直接放在钢筋或砼上,必须设置绝缘措施(如放在橡胶灰斗内),防止漏电伤人。
8.4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拆模时间,在砼中掺入早强剂。砼搅拌前应进行配合比设计,搅拌时严格计量,各种原材料及外加剂应经过试验,有合格证。
8.5砼浇筑后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12h内,裸露砼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低于5℃时上面用双层草帘进行保温,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砼在养护期间应有防风防失水措施。
8.6砼垂直运输采用汽泵,水平运输采用砼输送车。
8.7砼振捣作业注意事项:砼的振捣作业使用棒式振动器,长度为6m;振捣时的插点按行列式或交错式排列,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上层砼时,振动棒要插入下层砼内5~10cm,以保证分层浇筑砼的接缝处的砼密实。在振捣混凝土时,振动棒交错有序,快插慢拔,不能漏振,也不得过振,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s。在有间歇时间差的混凝土界面处,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动器伸入下层混凝土50mm,特别要加强柱接槎处及钢筋较密处的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无烂根、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
8.8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能直接冲入模板内,要用木板在泵管口前设挡板,再让混凝土下落至浇筑点。为防止混凝土的离析,故在浇筑柱的混凝土时,使用串桶或输送泵软管分层浇筑,每次的浇筑高度都不得超过0.5m。柱浇筑完毕后停止一段时间后待混凝土完全沉实后再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
8.9砼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予以填封,梁筋过密时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夺取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部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夺取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8.9.5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梯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8.9.6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8.9.7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产生的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在拆除模板不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8.9.9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执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底板做法:1:2水泥砂浆20厚+炉渣找坡(最薄处20厚)+AE玻璃钢二布五油+钢筋砼底板+C10素砼垫层;侧壁做法:1:2水泥砂浆20厚+AE玻璃钢二布五油+钢筋砼侧壁;顶板做法:钢筋砼顶板+AE玻璃钢二布五油+1:2水泥砂浆20厚;输煤皮带部分做法:1:2水泥砂浆20厚+AE玻璃钢二布五油+C15素砼台,i=4°。
抹灰前要将基层的灰尘、污垢、油渍等清理干净,并洒水充分湿润墙面,对砼表面缺陷要认真修补,蜂窝麻面用1:3水泥砂浆分层找平,凸出部分应剔平,外露钢筋应剔除。砂浆配比,计量要准确,采用机械搅拌均匀。结构阴阳角处的防水砂浆,均抹成圆角,阴角直径5cm,阳角直径1cm。抹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设备及管道密集部位的抹灰,宜在安装前进行,抹灰前接槎要顺平。
10.1钢煤斗制作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焊接应力及焊接变形,钢煤斗所有零件均应现场放样核对,确定准确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钢煤斗壁板应尽可能整体下料,若有接缝宜设置在1/4板跨处两加劲肋之间,并采用45°剖口对焊;相邻壁板交接处,沿交接缝采用30°剖口对焊,焊缝高度12mm;加劲肋与壁板间为单面满焊,导向板与壁板、加劲肋间为双面满焊,焊缝高度8mm;其它未注明焊缝均为满焊,焊缝高度8mm。钢煤斗应作耐磨处理,内衬15mm厚高分子复合衬板。
10.2.1在钢结构加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和校核全部图纸,根据已批准的技术设计文件编制施工详图,在制作场地上用δ=12mm厚钢板铺设钢平台,用于钢构件放样、下料、组对、焊接、预拼装;另外在制作钢平台旁,布置焊接、预装平台及材料、半成品临时堆放场地。平台钢板点焊成整体,且平整度偏差小于2mm,保证满足钢构件制作及拼装的要求。
10.2.2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详图的要求,编制制作工艺书;制作工艺书包括施工所依据的标准,制作质量保证体系,成品的质量保证和为保证成品达到规定的要求而制订的措施,生产场地的布置,采用的加工、焊接设备和工艺装备,焊工和检查人员的资质证明,各类检查项目和生产进度计划表。
10.2.3根据制作工艺书的要求做好文字交底、现场实物交底等各项准备工作。
构件放样→号料→切割→矫正→煨制→边缘加工→组对成形→焊接→焊缝检测→制孔(摩擦面处理)→除锈→刷防腐漆→刷面漆→编号归堆。
10.4.1钢结构的制作分节按施工图的要求,构件组对前,各节点板尺寸按实际放样的焊缝长度的实际位置调整,以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然后组对。
10.5构件归堆及运输
10.5.2构件堆放要垫平、垫实,防止变形和扭曲,迭堆时,要码放整齐,上下支点在一条直线上,并堆放平稳,以防滑动或倾覆。
10.5.3为便于运输和吊运,构件归堆时留好交通道路。
由于本工程工期较紧,为确保按期竣工,应甲方要求采取冬施措施,在冬季继续组织结构施工,但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拟采取以下措施。
11.1冬季施工前的准备
首先应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气象资料,与当地主管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并设专人收集、整理气象记录。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冬季施工措施,并进行交底,然后设专人负责测温保温、沉降观测等工作,并对其进行冬施技术、安全培训。
根据工程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机具、设备、材料、保温材料的采购、和储备。
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取暖,及安全保护工作。
水泥应优先选用32.5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拌制砼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它易裂物质。
外加剂应选用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防冻剂,并通过试验有选择地采用,合理掺用。
冬期所用砼应在原设计标号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11.2.2砼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使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砼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覆盖的保温材料,均应进行热工计算,当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11.2.3砼浇筑后应在裸露砼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上面用草袋进行保温,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砼在养护期间应有防风防失水措施。
模板外和砼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砼表面。
11.2.4采用组合模板时,宜采用整装拆方案,当砼强度达到1N/mm2后,可使侧模板轻轻脱离砼后,再合上继续养护到拆模。
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砼温度与环境差大于20℃时,拆模后砼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11.2.5冬期施工的砼试块,要比常温多留两组进入同条件养护。
11.2.6水管、消火栓要提前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冻。冬休期间建筑物整体封闭,专人看守。
11.2.7冬施砌筑时采用冻结法,用普通水泥拌制。拌合时热砂热水以延长砂浆凝结时间。冬期砌砖及装修抹灰采取楼层全封闭,并在各楼层内生火保温,以保证冬施工程质量。
三、质量标准检验要求与质保措施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一部分:土建工程》
2.1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2.1.1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配备两名专职质监员,负责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指导。
2.1.2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贯彻我公司质量方针,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对每个分项,每个操作环节都要严格按工艺要求、按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并做好工程质量的预测、预控工作。
2.1.4加强成品保护,防止施工过程中的碰撞、损坏及交叉污染。
2.1.5严把进场材料、构配件及半成品质量关,执行质量员参与验收的制度,无产品出厂合格证或复检不合格,不准使用。
主要建筑材料提供合格证和试验报告,经甲方监理公司同意后方可进场使用。其主要有钢材、水泥、砖、碎石、砂子,如发现不合格材料应按工地代表指定的日期及时退出施工现场。
2.1.6实施质量一票否决制,认真执行“停工整顿权”、“返工强制权”、“评先否决权”,把质量否决权的执行情况随时整理收集备案。
2.1.7下达施工任务书时应附技术质量交底,施工有记录、有控制;质量员跟踪行使质量否决权。
2.1.8现场所有的测量仪器应满足精度要求,现场使用计量器具应有鉴定标签。
2.1.9关键工序和特殊施工过程要做好监控并记录,且同建设单位做好验收复查工作。
2.1.10各部位隐蔽工程验收,要做好记录,并完善各种签章手续。
2.1.11竣工后要进行工程回访,听取用户意见,对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无偿保修。
2.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2.1测量放线和沉降观测
施工中严格控制轴线尺寸、标高和垂直度,专人、专仪进行测放。在建筑物的四周及中间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临时及永久性的沉降观测点,施工期间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观测,观测做到“四固定”,即:一要固定观测仪器;二要固定观测路线;三要固定观测人员;四要固定观测周期。交付使用后,每半年观测一次,连续观测三年,做好记录存档,并及时将每次的观测结果通知设计人员。
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经甲方监理公司代表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原材料和半成品须分类堆放,并挂牌标识。
钢筋下料前必须除锈、调直,切断。绑扎时确保主筋箍筋间距准确;弯钩朝向正确;搭接长度、接头数量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筑砼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为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在绑扎时将埋有铁丝的砂浆垫块绑在主筋上,垫块纵向间距不大于1米。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并做好记录。
砼基础必须支模,禁止用基坑壁代模板。模板安装必须牢固,位置标高准确。
模板之间及模板与结构之间的拼缝,必须做到严密,不得漏浆。顶板使用竹胶板,保证顶板的质量。
门、窗洞口必须垂直方正,位置准确。
拆除模板时严禁碰撞墙体,对拆下的模板要及时进行清理和保养,脱膜剂必须涂刷均匀。
按规范检查砼坍落度,每班不少于2次,经甲方监理公司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批试块抗压极限强度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任意一组试块强度的最低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85%。
砼振捣采用高频振捣器“快插慢拔”,钢筋密集部位采用小直径振动棒。砼振捣以表面呈水平并不存在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灰浆为准。
为保证已浇筑好的砼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常温下用适当的材料对砼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部分缺陷部位,制定专门的修补措施、专人监控修补。
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临边、洞口未设防护栏杆
基坑开挖不按规定进行放坡、支护
施工机械轴承、减速器严重漏油
施工现场主要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制度不健全
电线导线截面匹配不够,没有按用电负荷正确选择
现场施工用电未装漏电保护区装置或漏电保护器失灵
电器设备控制刀闸无盖,采用铝丝、铜丝替代保险丝
施工电缆、电线乱拉、乱扯,未按临电规范敷设和地埋
配电箱不防雨不上锁,操作人员离开岗位不断电不拉闸
现场临时用电PE线N线不符合要求,电阻值大于规定值
2.1.1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直接责任人,项目主任工程师为安全技术负责人,工长及班组长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生产安全负责,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监控管理,安全保证体系见附表。
2.1.2项目经理与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及各专业队组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增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心,落实安全生产指标。
2.1.3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安全项目管理制度,如责任制,教育制,三检制,奖罚制,消防责任制,文明卫生管理制,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设备及安全用电管理制等。
2.1.4坚持新工人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制,重点加强班组一级岗位基础教育,定期做好对特殊工种的年检培训教育,做到持证上岗及专项教育。
2.1.5项目管理部建立安全周检制,由项目经理亲自组织检查,对出现的事故隐患按“三定一改”的原则,做到检查有记录,整改有措施,落实有效果。
2.2.1土方开挖时,坑边设两道醒目的防护栏杆,夜间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挡土墙上设红灯警示,对边坡进行稳定持续监测,坑边一定范围内的堆荷不超过规范限定值。
2.2.2主体施工中应严防高空坠落物体伤人,出入口、孔洞口以及临近建筑的交通要道口,均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搭设硬质防护棚或挂安全网。
2.2.3夜间施工需足够的照明设施。
2.3防火、防爆、防毒安全措施
2.3.1加强防火管理,进行消防教育,建立消防制度,防止火灾发生,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施工方法应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施工现场道路应畅通无阻,现场用火要办理火证,易燃材料处不得有明火。加强现场用电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事故,现场严禁乱放材料,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2.3.2易燃易爆品要有人管理。氧气瓶、乙炔瓶及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要求齐全有效,使用中氧气瓶、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m,与明火间距不小于10m。
19.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摘录自《四川建筑》06年3期第131-133页)2.3.3焚烧油毡、塑料等物质应戴防毒面具。
2.3.4塔吊要有可靠的防雷接地措施。
2.4.1在施工现场明显地点设置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筑立面图、工程概况牌、防火须知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施工人员概况牌、卫生须知牌、双增双节标语牌等。
2.4.2施工现场应保持交通畅通,现场每日撒水打扫,材料工具堆放有序,整齐。现场设4米宽施工道路,路面铺设碎砂石硬化。
2.4.3工地实行封闭管理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出大门需佩戴工作卡,建立严格的门卫登记制度。
2.4.4现场设食堂、厕所,热水供应,并有专人负责。办公、生活区前绿化。
2.4.6严格按电厂厂区现场文明管理条例控制现场,搞好现场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