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主体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及砖砌体)施工方案次楞间距(mm):3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1500;
主楞间距(mm):1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300;
对拉螺栓直径(mm):M12;
某商住小区施工组织设计主楞材料:圆钢管;主楞合并根数:2;
直径(mm):48.00;壁厚(mm):3.50(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钢管壁厚达不到3.0,暂取2.8计算);
次楞材料:木方;次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206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
4.1.6.2板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4.00;
采用的钢管(mm):Φ48×2.8;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5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托梁材料为:木方:50×90mm;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0.30;梁截面高度D(m):0.80;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5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3.00;梁两侧立杆间距(m):1.00;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钢管壁厚达不到3.0,暂取2.8计算);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
木材品种:红皮云杉;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1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
面板材质:木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90.0;
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300.0;
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4;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2;
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500;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300mm,600mm;
宽度(mm):50.00;高度(mm):80.00;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
木材品种:红皮云杉;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1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
面板材质:木面板;面板厚度(mm):20.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
主楞间距(mm):300;次楞根数:4;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2;
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500;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300mm,600mm;
直径(mm):48.00;壁厚(mm):2.8(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钢管壁厚达不到3.0,暂取2.8计算);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2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钢筋焊接成品必须按规定进行外观检查,经检查合格后再按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用工程之中。
钢筋原材料堆场及钢筋半成品堆场应铺200厚C10砼并砌240(宽)×370mm(高)砖支墩将钢筋垫离地面,以防钢筋因接触水分而锈蚀。
所有取样必须有监理见证取样人在现场作取样见证,并作好记录。
钢筋在现场加工房制作,现场绑扎安装。
4.2.2z员按图纸要求作出下料表,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下发到工地,方可进行下料,各种成品钢筋必须严格做到按规格堆放整齐,并挂牌标识,且堆放于以便于垂直运输的地方。
4.2.2.1调直除锈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现场调直,严禁外加工。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对于盘园钢筋,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同时也达到除锈的目的。
调直后的钢筋伸长率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如下表。
拉伸后允许范围(直径:mm)
4.2.2.2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用机械式钢筋切断机,确保钢筋的断面垂直钢筋轴线,无马蹄形或翘曲现象,以便于连接或焊接。
4.2.2.3弯曲成型
此步是下料的重点,先划弯曲点位置线,再用机械成型,下料中应细致耐心,达到以下质量要求:
a、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所用的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无局部曲折。无油渍、漆污和铁锈等。
c、Ⅰ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Ⅰ、Ⅱ级钢筋末端作90°或135°弯曲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长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d、各弯曲部位不得有裂纹。
e、弯曲成型的钢筋中,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允许偏差为±20mm。
4.2.2.4、钢筋加工严格按经审核后的配料单制作,并分规格和形状分类堆放在规定的场地,并挂牌注明其规格数量和使用部位,以免用错。
梁筋连接:梁钢筋优先采用闪光对焊,对焊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在梁跨中1/3处,下部钢筋在支座1/3处,不得将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置于钢筋受拉区。局部采用帮条焊;
柱筋连接:≤Φ12,绑扎搭接,Φ14~Φ25,优先采用电渣压力焊;
墙、板钢筋连接:绑扎搭接。
4.2.4梁板柱钢筋绑扎
4.2.4.1钢筋安装绑扎顺序
柱墙钢筋→主梁钢筋→次梁钢筋→楼板钢筋→预埋插筋→水电安装预留预埋→板负弯矩筋
校正、调直预留插筋→摆放高凳式搭架→预留筋上套入柱箍→焊接或绑扎竖向钢筋→标出箍筋间距→绑扎箍筋→绑扎垫块、安预埋件、预留孔
模板上口放置楞木→分段摆设纵筋和弯起筋→标出箍筋间距→绑扎→骨架入模→安放、绑扎垫块
标出下层钢筋间距→摆放下层钢筋→绑扎下层钢筋(柱预留插筋)→安放垫块、支撑→绑扎上层定位钢筋→标出上层筋间距→摆放纵向(或横向)钢筋→边摆放横向(或纵向)钢筋边绑扎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柱筋焊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在主筋上安装保护层垫块。
4.2.4.3梁筋与板筋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上。
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一板的中一中跨度)。
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4.2.4.4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4.3.1.1浇筑混凝土前,预先向商品混凝土站下发砼浇筑任务单,任务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浇筑时间等。
4.3.1.2所有机具:耙子、白线、铝合金刮杠、尖锹、平锹、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配电箱、水泵等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4.3.1.3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现场准备功率不小于200KVA的柴油发电机组一套,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
4.3.1.4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塑料薄膜等保温材料。
4.3.1.5各种专业管线、预留孔洞、预埋件已埋设完毕,并检查验收合格,钢筋隐蔽、模板检验已通过,砼浇筑会签或砼浇筑许可证已签署完善,监理已签发砼浇筑令。
4.3.1.6施工人员的通道架设、泵管的架子己搭设完毕。
4.3.1.7振捣设备调试正常及备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振捣棒。
4.3.1.8放料处与浇筑点的联络信号已准备就绪。
4.3.1.9墙、柱插筋位置、数量,预埋件位置、数量,预留洞的位置、数量,检验合格。模板接缝严密,支撑系统强度、刚度满足要求,支设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设计要求。
4.3.1.10对浇筑部位进行彻底的清理检查,如铁丝、木屑、铁钉、焊渣、尘土、油污等。
4.3.2.1浇筑的一般要求
(1)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5)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6)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问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7)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
(8)梁柱交接处钢筋较密,可采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施工规范做好砼的养护。
(9)部分楼层墙柱砼设计强度高于梁板砼,施工时采用下图所示方法施工。高低强度砼交界处可采用一层钢板网及一层钢丝网拦截,先浇筑柱墙高强度砼,再浇筑梁板低强度砼。
同一层砼强度等级不同,应采用两台砼输送泵,一台泵浇筑高强度等级砼,另一台浇筑低强度等级砼。若采用一台砼泵,则先完成所有高强度砼浇筑,然后再浇筑低强度砼。
4.3.2.2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
层与层之间留设水平施工缝,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板面,每层结构墙柱梁板一起现浇,不留施工缝。
4.3.2.3混凝土的养护
(1)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柱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花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现场专人负责试块制作、养护、送试工作,砼试块应在砼浇筑点随机取样。
砼试块制作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取一次。每班拌制同一配合比的砼取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砼取样不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做一组标准试块,根据需要做同条件养护试件,交工用的砼强度必须为28天强度。
因附楼与主楼同时施工,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1个月后封闭。
后浇带模板支撑单独形成体系,不与两侧模板支撑连接,且后浇带支撑在后浇带封闭前不得拆除。
后浇带应由下至上逐层封闭。
在后浇带砼浇筑前,先将施工缝凿毛,剔除松散砼,清理残渣后洒水湿润,再涂刷水泥浆,然后可浇筑砼。
后浇带砼强度等级及膨胀剂掺量按设计要求施工。
墙体组砌采用一顺一丁的组砌方式,其竖向灰缝的错缝长度不小于砖长的1/4;丁砌层应使用整砖,不得使用断砖,每层最上一匹砖、梁或梁垫下面应以丁砌层砌筑。
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不应超过一个马架的高度;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其斜槎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高度的2/3,并拉线砌筑。接槎时,应清除槎内的松散砂浆、尘土,并浇水润湿,要求砂浆饱满、砖块平直。
砌体相临工作段的分段,设在门窗洞口或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处;砌体相临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应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大于4m。设计要求在墙上预留的孔洞、预埋的管道和铁件等,应在砌筑前事先作出标记,以便砌筑时正确预埋或埋设;预埋的木砖铁件,应事先作防腐处理。木砖的木纹应与钉子方向垂直,固定门窗框的木砖与铁件应埋设牢固。施工洞口的留设位置为其洞口侧边距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补砌洞口时应将洞内的砂浆碎块等杂物清理干净,洒水润湿,再用与墙面相同的砖及砂浆补砌严实平顺。砖墙的门窗洞口两侧和转角处及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均不得留设脚手眼。
砌筑前,应楼板表面的砂浆、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润湿;应再次复核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并检查、调整基础偏差,弹出墙体外边线。
弹线→找平→立匹数杆→排砖→盘角→挂线→砌筑。
4.4.2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品种、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少于80%。
(3)预埋拉结筋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1皮砖。
(4)构造柱留置位置正确,大马牙搓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5)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贴挤紧。
4.5构造柱、过梁施工
外墙100mm厚悬墙的边框,因厚度薄,砼不易浇筑密实,在设置拉结筋时,将同排的拉结筋错开一线砖设置。
室内100mm厚墙体,在纵横墙相交处、转角处、门窗洞口、悬墙自由端均应设构造柱或边框,同排拉结筋错开一线砖设置。
(2).砌体上的门窗过梁,可根据墙厚和洞宽采用西南05G701(四)图集第28页的预制过梁作法。洞口紧靠柱、相邻过梁相碰等过梁在墙体上搭接长度小于250mm时,做成现浇过梁。现浇过梁钢筋应采用植筋的方式锚入框架柱内,相碰过梁砼应一体浇筑。
(4)女儿墙构造详西南05G701(四)第37页.
4.6楼梯位置施工措施
楼梯位置采取在休息平台处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留设位置在该休息平台板1/3跨处,楼梯梯板与梯梁在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时浇筑。
1、在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导下,建全和完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的质量责任制,各个部门对项目经理负责;谁施工谁负责,各个岗位各负其责,奖罚分明。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员以监督现场的质量情况,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2、在班组开展全面质量活动;实行工序控制过程控制,各分项工程完工后,先由班组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先交项目部质检员专检,质检员检查合格后再交监理工程师和甲方工程部有关负责人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3、为了保证砼表面平整光滑,所用模板应尽可能使用新模板;如使用旧模板,应先进行挑选,挑出那些不平整和有孔洞的模板,经修复后再用于工程之中。楼层板底模,在覆膜板接缝处用密封胶带纸将板缝密封,以防漏浆造成麻面。柱墙模板接缝处采用木条搭接,以保证接缝处平整度及密封性。柱墙模板根部用高标号砂浆塞缝,防止根部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背方钢管应先调直后再使用,以保证砼成品的平整度。
4、模板支撑系统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浇筑砼时应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有无胀模、漏浆、下塌、松动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专职质检员认真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对现场钢筋绑扎质量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要求操作方及时整改,质检员验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杜绝钢筋绑扎时漏筋、漏扎现象发生。
6、分段薄层浇筑,以增加砼的散热,砼初凝前复振一次。
7、加强管理,砼浇筑前备足所需材料,并经送检合格。对砼浇筑工做好技术交底,组织好劳动力,实施挂牌作业,做好交接班工作和交接班记录,以便明确责任。两班交接时应有半小时以上的搭接时间。
8、砼试块在浇筑点随机抽取,取样规则按后浇带分区开,取样数量按规范要求执行。膨胀加强带砼单独制作试块。
9、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开雨天,不得冒雨施工,施工时应准备防雨布,以防阵雨袭击。
6、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前应由专业电工对所有用电机械进行检查,发现有漏电等现象及时维修,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2、砼振捣施工人员必需戴绝缘手套、穿胶鞋。
3、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措施,现场应配备电工值班。
4、现场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连接,严禁私拉乱接。配电箱必需装有漏电保护开关。
5、浇筑底板砼期间,应配备专职人员检查现场施工安全,特别加强对基坑边坡的观测,发现异常立即指挥疏散。
6、砼输送管支架搭设应牢固,并与模板支撑系统和钢筋支架分离。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支撑架的稳定情况,及时修复。
7、搬运或传递钢模板,应按顺序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从中间抽取,不得随意抛掷。
8、断料时,应两人合作,踩住断口两端。用大剪子剪断宜限于直径6.5M以下的钢筋;掌克子和打锤要站成斜角,挥锤区域不得有旁人和障碍物。
9、作业点防雨不良,地面潮湿禁止点焊。
10、焊机无可靠接地装置或导线绝缘不良不得作业。
11、张拉钢筋时,两端不得有人,操作人员应站在侧面,后张法作业,块体必须放置稳固,电热张拉,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12、楼板的后浇带在砼浇筑前严禁拆除模板及支撑,在后浇带两侧砌筑150mm高挡水带,并在挡水带上钉木板以覆盖后浇带,防止人员踩空及雨水、地表水、杂物掉进后浇带内。如下图:
混凝土浇筑前应察看2~3d内的天气预报,掌握可靠气象信息,尽量避免雨天气浇筑混凝土。现场预备大量防雨材料(如塑料布),以备浇筑时突然遇雨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
雨季施工,为防止混凝土浇筑中遇雨影响浇筑质量,在浇注前,应根据结构情况和可能,事先确定混凝土施工缝紧急留设位置。
砌块应集中堆放,必要时加以覆盖。砌墙时,干湿砌块应合理搭配,砌块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
雨后继续施工,须复核已完工砌体的垂直度和标高。
7.1.4安全的技术措施
雨季施工主要应作好防雨、防风、防雷、防汛等工作。
一切机械设备在地势较高、防潮避雨的地方,要搭设防雨棚。机械设备的电源线路要绝缘良好,要有完善的保护接零。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
脚手架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更换加固,并要按电气专业规定设临时避雷装置。
7.2.1砼及钢筋砼工程
为确保砼及钢筋砼质量,在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时,砼及钢筋砼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砼及钢筋砼工程在冬期施工中,可采取以下方法:
1、一般砼及钢筋砼工程在冬期施工中,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砼在冬期施工时,尽量采用活性高的水泥。避免使用低活性水泥,若确实要用,必须通过实验室进行试配,并出据配合比。使用水泥标号不低于42.5R,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也可通过试验室配制适量复合减水剂,早强性外加剂,使砼早期强度尽快达到抗冻害临界强度,使砼不被破坏;
4、冬期施工中砼需掺外加剂者,必须严格控制。凡确需掺外加剂的砼工程,其用量必须经公司试验室确定,总工程师批准;
5、在冬期条件下,砼搅拌时间应比规定延长50%,在开始养护前的温度不得低于2℃。
6、砼冬期的养护方法选择,应根据施工的温度、结构的种类、特点、施工条件、技术比较和热工计算等确定,并优先采用蓄热法、用热水、利用水化热等,同时采用适当的保温材料覆盖(如塑料薄膜、草垫、锯屑、麻袋等),目的是延缓砼冷却速度,保证强度增长,若以上方法不能要求时,可用加热法或蒸汽养护。
冬期施工不能采用浇水养护DBJ51/T 041-2015标准下载,而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如草垫、塑料布等。砼的拆模应以构件实际强度确定,砼的拆模时间应以构件的实际强度确定(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不能单以时间确定。
冬期条件下,钢筋焊接应尽量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进行焊接,应有防霜雪及挡风措施。
砌体和抹灰砂浆在5℃气温下使用时,可加入砼防冻剂。但涂抹时,砂浆的温度不宜低于5℃。
砖和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砂、石、灰膏、砂浆和冻结,融化后,重新拌合使用。
砌体砂浆流动性应比常温施工适当增大,并不得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冻(即不得使用石灰砂浆)。
冬期施工不要采用大面积铺灰砌筑法,砂浆要随拌随用,防止冻结,下班前砌体表面不得铺灰。在负温下的砌筑,应适当加大砂浆稠度。
冬期施工中,脚手架、跑道等均应有防滑措施。
现场应加强防火,严禁现场(包括室内)点火及用电取暖,做好现场升温区域内的防火,并配备灭火用的水泵和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冬期施工的起重机械要经常检查制动装置某市集污输水管道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招标),以防止结霜结冰影响制动效果。经常对施工机具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