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复兴桥主桥施工组织设计BD=1.18*P1=1.18*36.7=43.3t
CD=1.71*P1=1.71*36.7=62.8t
某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p最大内力杆件为AD=82t
AD杆件共有由2片桁架,4根【32c槽钢组成,4根32号槽钢允许承受内力为[N]=4*61.3cm2*140Mpa=343.28t.
内力安全系数:K=[N]/Nmax=343.28/82=4.19>1故安全。
3.3.3桁架稳定性验算
由上述计算可知:AB杆、BC杆为受拉杆件,而CD杆、AD杆、BC杆均为压杆,拉杆不需验算稳定,只需验算AD压杆的稳定性:
Ix=8602.9cm4;A=61.3cm2,则有
i=(8602.9/(2×61.3))0.5=8.37cm
(==64.1查表得(=0.748
[p]=140Mpa×0.748×61.3cm2×4=256.8t>228t稳定的
3.3.4桁架变形验算
采用虚功原理,通过挂篮桁架各杆件变形求出挂篮前吊点的变位,
ΔL总变形=∑ΔL各杆件变形=∑NK杆件i*NP各杆件*L各杆件i/E各杆件i*A各杆件i
ΔL总变形—挂篮总变形
ΔL各杆件变形—各杆件变形
ΔL总变形=∑ΔL各杆件变形=NKAB*NPABLAB/EAB*AAB+NKAD*NPADLAD/EAD*AAD+NKBC*NPBCLBC/EBC*ABC+NKBD*NPBDLBD/EBD*ABD+NKCD*NPCDLCD/ECD*ACD
=P1*(540*22+536.7*2.242+432.7*22+247.4*1.22+420*1.712)*1000/(2E6*75.05*4)
=0.00957*51
=0.00957*51=0.49厘米.
(备注:22.2421.21.71分别是5个杆件的内力是P1的倍数)
通过理论计算此挂篮在102吨荷载作用下,其前吊点的变形位0.49厘米,符合规范要求。
箱梁最大块件为6#块97.2吨,加上挂篮自重及其他施工荷载,总重量为(97.2+25)×1.2=146.6t。前后共布置16根32精轧罗纹吊杆,每根吊杆承受51吨,16根吊杆可以承受816吨,
安全系数K=816/146.6=5.6,故安全。
所以上横梁选用2组321型贝雷片作横梁,单组贝雷片
[M]=778KN·M ,所以2组贝雷片最大允许弯矩为
[M]=2×778=1556KN·M>∑M
3.3.7下横梁计算:
下横梁共长11米,分8个吊点为7段,每段长1.57m,按均布荷载布置972×1.2=1166.4KN,1166.4÷7=166.6KN,不考虑连续梁影响,只分段进行计算,则每段的跨中最大弯矩为:
Mmax=1/4*pl=1/4*166.6*1.57=64.39KN·m
下横梁采用I40a工字钢,截面抵抗矩W=1085.7cm3,截面惯性矩I=27174cm4
(=Mmax/W=64.39*103/1085.7=59.3Mpa<[(]=140Mpa
=166.6×1.573/48×2.1×105×27174=0.24mm 按6#块混凝土数量最大,长度最长块件计算,可不计挂篮本身重量,则其共重为972*1.2=1166.4KN,此部分可按均布荷载计算,计算单位面积承载力为:1166.4/(10.3×3.5)=32.36KN/m2, 由于下纵梁间距为157/2=78.5cm,则作用在每根纵梁上荷载为: q=32.36*0.785=25.4KN/m Mmax=1/8*25.4*3.52=38.89KN·m 下纵梁采用I25a工字钢,截面抵抗矩W=401.4cm3,截面惯性矩I=5017cm4 (=Mmax/W=38.89*103/401.4=96.9Mpa<[(]=140Mpa f=5ql4/384EI =5×35.4×3.54/384*2.1*105*5017=6.57mm 3.4挂篮节段的箱梁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施工 3.4.1钢筋、模板施工: 先移动挂篮底模到位,然后调整底模高程,再安装外侧模板,然后调整模板尺寸及标高。挂篮位置固定后,即可绑扎钢筋,钢筋在加工区加工成半成品,然后运至现场由设在0#块位置处用塔吊吊到桥面。先绑扎底板钢筋、再绑扎腹板顶板骨架钢筋,安装预应力束管道并定位,然后安装芯模就位并加固。模板、钢筋施工完以后,再预埋各种预埋件。浇砼前,对挂篮的轴线和标高进行检查和校核。 由于箱梁内钢筋和波纹管布置密集,因此砼应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可泵性。悬浇段内的砼近处采用汽车泵,远处采用地泵浇筑。砼经泵送管泵送至施工梁段,每一对块体对称交替供料进行浇筑,确保平衡。先浇筑底板砼,再浇筑腹板砼,左右腹板砼同时对称浇筑,最后浇筑面板砼。梁段砼自前端(悬挑端)开始向后浇筑,在浇筑梁段根部与前一浇筑段接合。每一次砼在初盘砼初凝之前浇筑完毕。箱梁底板和腹板、面板砼采用插入振捣器振捣密实。 面板砼抹面拉毛收浆后立即用土工布等覆盖,然后浇淡水养护,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养护天数不少于7天,并且每天养护次数以砼表面保持湿润为准。 箱梁内模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拆除,底模在纵向、竖向预应力束张拉完后拆除,底模拆除后即可移动挂篮,进行下一悬浇块体的施工。 预应力材料运至工地时应置于室内并防止锈蚀。预应力钢束张拉以张拉力作控制,以伸长量作校核。张拉时,应尽量避免滑丝、断丝现象,当出现滑丝、断丝时应抽换钢束后重新张拉。 3.4.3.1预应力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1、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按照设计图纸有关说明进行,张拉时应进行双控。测定伸长量时应扣除全部因非弹性变形引起的伸长量值。 2、预应力锚具、波纹管、锚垫板等除无特殊设计要求外,均要求配套供应,钢绞线、锚具等使用前应按相关要求进行堆放、检测。 3、张拉的预应力钢束(筋)管道应设置排气管(压浆管),若锚具本身无压浆孔(排气孔),安装时应设置压浆管(排气管)。 4、钢绞线的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严禁用电弧切割钢绞线。 5、所有预应力刚才不允许焊接,凡有接头的预应力钢绞线应予以切除,不得使用。 6、锚具垫板必须与钢束轴线垂直,垫板孔中心与管道中心一致,垫板平面与钢束管道垂直,安装千斤顶时必须保证锚圈孔与垫板孔严格对中,防止滑丝、断丝等现象。预应力钢束应预留足够的工作长度。 7、锚具夹片和锚头锥孔要保持洁净,严禁有金属屑等杂物。 8、纵向预应力钢束在箱梁横断面上应保持对称张拉,张拉过程中应保持同步进行。 9、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碰撞锚具、钢绞线、和精轧螺纹粗钢筋,钢绞线和精轧螺纹粗钢筋多余的长度应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10、张拉预应力要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之后进行,预应力管道应在张拉24小时之内进行压浆,压浆水泥浆标号为M40,要求压浆密实,水灰比不大于0.4。为减少收缩,可掺入专用膨胀剂,压浆前应用空压机或高压水清除管道内杂质。 11、箱梁在施工过程中应埋设好相应的预埋件。 3.4.3.2钢绞线的安装: 1、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等于孔道净长加构件两端的预留工作长度。钢绞线的切断采用砂轮切割机,以保证切口平整、丝头不散。张拉结束封锚、压浆后,钢绞线外露过长部分需切断,仍采用砂轮切割机切除。不允许采用电弧焊切割,以免钢绞线可能因产生意外打火而造成损伤。 2、钢绞线的穿束:钢绞线整束同时穿入,穿入时,钢绞线应排列理顺,防止扭曲,穿入端应套入一定尺的薄铁皮套并用胶布裹好,防止钢铰线穿入时,捅坏波纹管,而影响钢铰线穿入,并应沿长度方向每隔2~3m用铁丝捆扎一道防止散头。 3.4.3.3钢绞线的张拉与锚固(带有自锚性能的锚具): 1、安装锚具前,应将钢绞线表面粘着的泥砂及灰将用钢丝刷清除。锚环和锚板表面的防锈油可不再清除,但锥形孔须保持清洁,不得有泥土、砂粒等脏物。安装锚具时,应注意锚环和锚板对中,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对群锚体系,可采用穿在钢绞在线的工具套管打紧。安装千斤顶时,应特别注意其活塞上的工具锚的孔位和梁端部工作锚的孔位一致。严禁钢绞线在千斤顶的穿心孔内发生交叉,以免张拉时出现失锚事故。工具锚的夹片,应注意保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新的工具锚夹片第一次使用前,应在夹片背面涂上润滑脂,以后每使用5~10次,应将工具锚上的挡板连同夹片一同卸下,向锚板的锥孔中重新涂上一层润滑剂,以防夹片在退楔时被卡住。如遇个别钢绞线滑移,可更换夹片,用单顶单独张拉,直至达到所需吨位。钢绞线束锚固时,采用顶压器施工,其内缩值应小于5㎜。先计算钢束的理论伸长量,遇到长度较长的钢束超过千斤顶回程的,需采用二次倒顶张拉。 2、预应力施工计算: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时,张拉力过大会使构件的混凝土徐变、起拱过大或预拉区出现裂缝。反之,构件可能会过早出现裂缝。本桥的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Ryb=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бcon=0.75Ryb=0.75×1860=1395Mpa。钢绞线的计算截面积为140mm2。张拉时,预应力钢束张拉端张拉力P=бcon×140×n(KN)(n—每束钢绞线的根数)。由上式可得:9束钢铰线的张拉端张拉力P=1860×0.75×140×9=1757.7KN。12束钢铰线的张拉端张拉力P=1860×0.75×140×12=2343.6KN。15束钢铰线的张拉端张拉力P=1860×0.75×140×15=2929.5KN。 3、钢绞线张拉程序(带有自锚性能的锚具):预应力钢束为低松驰钢绞线,张拉时按下列程序操作: 30m长以下的钢束可采用下述张拉步骤: 0→初应力б0→2倍初应力б0→100%бcon(持荷2min锚固),初应力应根据的预应力张拉损失情况确定(一般为б0=0.1бcon)。 30m长以上的钢束可采用下述张拉步骤: 0→初应力б0→2倍初应力б0→100%бcon(持荷2min锚固),初应力应根据的预应力张拉损失情况确定(一般为б0=0.15бcon)。 考虑到较长的钢束,钢绞线的伸长值比较大,一次性张拉到位可能会超过油顶的回程,因此对于长的钢束,对照其理论伸长量与油顶的回程。若伸长量小于回程的可以采用上述方法与步骤进行一次性张拉到位。若伸长量超过其回程需要倒顶分两次张拉。根据总体伸长量,计算一个小于油顶回程的伸长量对应的张拉应力。第一次张拉时通过油表控制张拉到该应力计算出一个伸长值。然后进行倒顶准备进行第二次张拉,第二次张拉时出应力张拉至第一次张拉时的终应力,记录一个数据,第二次张拉时终应力以计算的终应力为准。第二次张拉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一个伸长值,总的实际伸长值根据两次张拉的伸长值进行累加。 精轧螺纹钢筋直线配筋张拉时,按下列程序操作: 0→初应力б0→2倍初应力б0→100%бcon(持荷2min锚固)(一般为б0=0.15бcon) 根据设计要求,每施工一个节段,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张拉本节段的钢束,每一节段张拉时,在同方向张拉的钢束中,一般先张拉长束再拉短束。 5、张拉前,千斤顶和油表应配套检测,得出千斤顶主油缸压力表压力值和张拉力之间的关系。利用两者关系和梁板钢束的张拉控制力(见前所述),可得张拉时各阶段千斤顶主油缸压力表压力值。实际张拉过程中是依靠压力表值来控制张拉力的。 6、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 钢绞线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同时应以伸长量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如伸长量未达到理论伸长量,应进行补张,但不能超过理论伸长量的+6%。 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L(㎜)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张拉力需考虑预应力损失,在此只考虑孔道摩擦损失等(长期预应力损失等不考虑)。 式中:PP——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N)(见下式所述) L——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构件孔道长度) AP——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140(㎜2) EP——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1.95×105(N/㎜2) PP—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见前面所述) K—孔道偏差系数K=0.001 μ—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μ=0.2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7、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实际伸长值的测定 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б0,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最后扣除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以及千斤顶长度范围内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实际伸长值可按下式计算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由此工作长度内理论伸长值及工具锚和夹具的弹性压缩值通过上式进行抵消。 实际伸长量和理论伸长量比较 △L实际≤1.06△L理论 实际伸长量应控制在理论伸长的+6%范围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后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张拉结束锚固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用砂轮切割机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钢铰线,一般要预留3~5cm。之后立即用环氧砂浆封锚,待封锚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准备压浆。 各节段纵向、横向、竖向张拉应力及伸长量的计算待材料进场以后,再进行试验,以专项施工方案单独进行上报。 每段钢束张拉完毕后应及时压浆,压浆嘴和排气孔根据施工需要设置,管道压浆水泥浆强度要求为M40。 3.4.4.1准备工作 1、张拉数据齐全,并经过技术负责人确认质量合格后进行。 2、压浆前应对管道内有害材料进行冲洗,并用空压机吹净积水。 3、管道压浆用的水泥浆的技术要求如下: (1)孔道压浆应采用标号不低于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浆。 (2)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大于为0.4,掺入适量的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0.35,泌水率控制在3%以内,搅拌后3个小时的泌水率宜控制在2%,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水泥浆的稠度应控制在14~18s之间。 (3)为了增加孔道灌浆的密实性,在水泥浆中可掺入对钢绞线无腐蚀性作用的膨胀剂,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3.4.4.2管道压浆 1、灌浆顺序宜先浇筑下层孔道,后上层孔道的顺序进行。 2、灌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 3、灌浆方法采用一次压浆工艺,如因故超过时间,应用压力水冲洗孔道,重新压浆。 4、拌浆机投料顺序:先将定量的水加于拌和机内再放入水泥,充分拌合后,再加入掺加剂。拌和时间至少2分钟,直到达到均匀的稠度为止。防止结块水泥阻塞压浆管的出浆嘴,水泥浆搅拌机出口设过滤网。 5、钢绞线张拉后,孔道应在24h内尽快灌浆。管道灌浆应在常温下进行,孔道压浆强度不应小于40Mpa。 6、压浆的具体做法是:先在同一孔道的两头的锚垫板的压浆孔上安装压浆阀(直接拧在压浆管口上的螺母上)。对掺外加剂泌水率较小的水泥浆,一般孔道另一端上口流出均匀的水泥浆时表示孔道内已饱满,可采用一次压浆的方法;不掺外加剂的水泥浆,可采用二次压浆法,两次压浆的时间宜为30~45mim。压浆时,第一次由甲端压向乙端,等乙端出口冒出浓浆后,关闭乙端阀门,宜再继续加压2分钟至0.5~0.6Mpa大气压,且无漏水、漏浆时关闭甲端进浆阀。第二次可在同一端复压,或乙端向甲端复压。 7、压浆拌和机应能制造出胶状稠度的水泥浆。压浆机必须能以0.7Mpa的常压连续进行作业。压浆时,搅搅拌机要照常循环并搅拌。 8、压浆设备应能对压浆完成的孔道保持压力,并应装置一个维持孔道压力的、能够开闭的喷嘴。 9、压力表应在使用前进行校正,压浆作业过程,最多每隔3h将所有设备用清水彻底清洗一次。每天用完后须进行清洗。 3.5挂篮前移、调整模板 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和挂篮移动之前,均应对锚固装置进行仔细检查,确保万无一失。挂篮牵引滑动前,松开主构架后锚固,用手拉葫芦牵引向前滑动。 当前移就位后,及时锚固主构架与预埋精轧螺纹钢上。底篮与外侧模将随挂篮牵引前移至下一梁段。 3.5.4挂篮前移注意事项 挂篮前移时必须匀速,移动速度应不大于10cm/min,两边对称距离相差大要不于40cm,随时掌握行走过程中挂篮中线与箱梁轴线的偏差,以便及时调整。 挂篮前移,调整模板,进行下一梁段施工。以1#块各工序为标准,循环依次施工2#~9#梁段 3.6箱梁施工挠度控制: 为了控制箱梁挠度,必须在浇注第一节梁段时,对其挠度进行严格控制。在梁段施工中,对挂篮移动前后、浇砼前后、预应力束张拉前后六个状态进行标高测定,并与设计对照调整。 由于施工中的日照温差影响比较突出,实际砼强度也高于设计要求,以及施工精度误差等原因,造成实际箱梁挠度值与理论计算值有偏差,为了掌握这些偏差数据,以便对每一梁段立模标高进行调整,对施工测量采取以下措施: 3.6.1观测精度要求: 将跨河两岸的施工水准点高程准确的联系起来,对超限的测回进行重测,直至合格。风大和温度高的时候停止测量,保证精度。 3.6.2成立专门的观测小组 由有经验的专职测量工程师测量,要定人定仪器、定时进行观测,避免测量上的人为误差。加强挂篮移动前后,砼灌注前后,预应力张拉前后6个小时态的挠度变化测量。每节段施工完后,整理出挠度曲线表进行分析,及时准确的控制及调整施工中发生的偏差值。 合拢前相接的2个“T构”最后3~4个节段在立模时进行联测,以便互相协调,以保证合拢精度。 悬浇灌注施工中挠度控制极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合拢精度成功与否,为此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a、切实做好挂篮的加载试验,测出挂篮的弹性变形值,为各节梁段设置预拱度提供可靠数据。 b、施工过程中,严密监视模板与挂篮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挂篮走行及前支点变形引起的竖向挠度。 c、加强对施工梁段6个进时态的挠度观测,认真分析观测数据,综合设置下一节段的预拱度,尤其是对合拢前3~4个节段,必须进行联测,及时调整立模高程,确保合拢精度。 3.6.3针对挂篮特点施工时应做到: 1挂篮制作中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2现浇箱梁预留孔位要准确,且直径不小于6cm,不得有遗漏。 3在挂篮每次浇筑前,应检查模板各拉杆螺丝是否拧紧,主桁后锚是否锚固牢固;侧模锚固牢固,确保万无一失。 4首次浇筑前应会同设计、业主、监理共同核准其预拱度。 5挂篮前移时,应保证两边的不平衡力矩差符合设计要求。 6模板设计应与挂篮设计相对应,要有足够的刚度。 3.7挂篮施工注意事项: 3.7.1挂篮的安装标高严格按照设计规定及监控单位的要求调整。施工中各梁段立模标高的确定和主梁标高测量必须在相对稳定的温度场中进行,施工控制采用标高与轴线双控,其中主梁的立模标高允许偏差不大于5mm,桥轴线偏差不得大于5mm。 3.7.2箱梁各节段立模标高=箱梁顶面设计标高+设计预拱度+挂篮自重及浇注混凝土后的±日照温差修正值,此外,后浇注的梁段应在已施工梁段有关实测结果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以逐渐消除误差,保证结构线型匀顺。 3.7.3预留孔位置应准确,纵、竖向预应力管道、钢筋、锚垫板位置,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3.7.4混凝土浇注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注,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成上层混凝土。预埋用于应力控制的应变片以及测量标高控制点的预埋件等。 3.7.5每段混凝土浇注时,应做到对称均衡施工,两端箱梁混凝土浇注数量不能超过设计方量,以免增加桥梁的自重。 3.7.6悬臂浇筑砼时应从挂篮前端分层向后浇筑,横向先浇筑两侧再浇中间,然后,从两侧向中间浇筑桥面板,从而避免新、旧混凝土间产生裂缝。 3.7.7认真保养和及时校验千斤顶,确保张拉力准确并配备备用千斤顶,千斤顶的维护、使用有专人进行,尤其是油表编号和油顶的对应关系,绝对不能搞错。 3.7.8管道的定位钢筋应用短钢筋作成井字形,并与箱梁钢筋网加强焊接固定,定位钢筋网间距按设计图纸布置,以防混凝土振捣时波纹管上浮,引起预应力张拉时产生沿管道法向分力的增大。 3.7.9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近规范要求进行处理,确保新旧混凝土粘结效果良好. 4.边跨支架现浇段施工 边跨现浇段长为13.92m,重量为429.8t。边跨现浇拟采用支架现浇,搭设钢管支架,支架顶设顶托,顶托间用15×15cm方木连接,再满铺10×10cm楞木,其上铺1.5cm厚竹胶板。施工准备 现浇段箱梁在支架范围内用石灰土分层碾压二层,每层厚度不大于20cm,压实采用16T以上压路机碾压3~4遍。碾压不到的地方分层用电夯实,铺装10cm左右碎石,面层上浇筑20cm厚C15素砼地坪,其上采用15×15cm木方作支架底垫。 交接墩盖粱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施工测量放样安装支座并调平。在现浇砼梁体形成整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张拉梁体通长束前,拆除上下支座临时连接,以防止约束梁体正常转动。 a、所有的构件应按设计及脚手架有关规定设置,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b、竖向立杆要求垂直,其倾斜度不得超过1%,横杆要求平直,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1/400L,在搭设过程中桁架的垂直度等均达到规范要求。 c、前后、左右立杆和横杆的接头位置必须按规范错开,防止失稳。 d、要求横向每4排支架设置斜杆、水平剪刀撑。 e、钢管立杆顶端管口应无变形和损伤。 f、根据计算,考虑各种变形因素,支架须设置预拱度。 g、支架在搭设过程中均须设置斜杆及必要的绳索,以防止支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或倾斜。支架拼完后进行顶压检验,严格控制沉陷量不大于3mm。 h、在搭拆除或改变作业程序,禁止人员进入该施工区段,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a、地基基础表面要坚实、平整,底板放置牢靠,排水畅通。 b、不允许立杆有浮动及松动现象。 c、整架平直度应小于1/500L。 d、对于直线布置的脚手架,其纵向垂直度应小于1/400L。 e、所有构件必须锁紧,必须逐根检查,凡不合格的一律全部重新拧紧。 4.5模板施工支架预压 在满堂支架上铺设底模,底模铺设根据测量中心轴线位置布设,模板系统同0#块节段一样处理。在底模横向12#槽钢下垫楔块,楔块的高度根据对应的部位底板标高来控制。吊放内侧模板于支架上,底口用勾头螺丝与底模型钢拉紧固定。测量底、侧模板标高,并在相应点位用红漆标识,然后用砂袋进行等载预压。 边跨现浇段支架预拱度的设置应对承台基础及条形基础(或软基础)两处分别予以考虑,模板控制标高(H)=设计理论标高(H0)+预拱度(F) 在承台基础处,预拱度值与支架弹性变形值(F1)、支架非弹性变形值(F2)、基础弹性变形值(F3)及基础非弹性变形值(F4)有关。 施工过程中,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控制观测: (1)等载预压前,测量支撑点处模板标高H1 (2)预压沉降稳定后,测量相应控制点模板标高H2 (3)卸载后,再次测量相应控制点模板标高H3 则弹性变形值=H3-H2 非弹性变形值=H1-H3 由于满载预压消除了大部分非弹性变形值,因此预拱度只计入了弹性变形值。在卸载后模板控制标高(H)=设计理论标高(H0)+弹性变形值(H3-H2)。 4.7钢筋、预应力孔道及内模施工 模板标高及轴线调整后进行钢筋绑扎、内模制立、预应力孔道布设及相关预埋件设置。 混凝土浇筑一次性完成,施工工艺参照0#块施工。 a、支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支架扣件连接,模板支撑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c、支架拆除前应逐层进行详细的支架拆除技术交底。 d、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e、各构配件必须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本桥边跨合拢长度2.0m。,计划在主墩T构悬灌施工即将完成9#块施工前,完成边跨现浇段施工。边跨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在梁端预埋支撑钢板。边跨合拢段施工时,保留合拢用的挂篮外侧模后拆挂篮的其余部分。安装但不固定合龙段底板和外侧模板,将其对称支在悬臂端和边跨现浇段上。然后将现浇段和T构梁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T构施工必须的施工机具放置在指定位置(0号段上)。接着将T构及现浇段上的所有观测点高程精确测量一遍。具体为:1、为防止T构因热膨冷缩而对合拢段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在边跨合拢段箱体内模和顶板钢筋安装前,选择气温最低的时间,20℃以下。按设计的位置和数量焊接劲性骨架,并张拉顶板部分与底板一半钢束,依据图纸要求张拉力为500KN(30%应力),从而将边跨合拢段临时锁定,联成一体。 2、为防止温差影响,2米段砼浇筑后受到挤压或拉伸,在9#块及直线段底板及顶板上设置外锁预埋件预埋件。 3、合拢状态时的施工荷载及其他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此时除加压等物体外应将施工机具等全部清除或移至0#块顶部,保证应力状态与设计相符。 4、边跨合拢段施工时,保留合拢用的挂篮外侧模后拆除挂篮的其他部分,安装但不固定合拢段底模及外侧模板,将其对称支撑在悬臂端和边跨现浇段上,接着将T构上的所有观测点精确测量一遍;比较边跨合拢段两侧两个梁段的顶面高程,如果其高差Δ<15mm则继续下步施工,若高差Δ>15mm则根据计算软件计算确定使Δ<15mm的办法,按照计算在悬臂端进行配重后再进行劲性骨架的焊接。 5、固定合龙段底模板和外侧模板、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底腹板波纹管,待合拢段内模,绑扎顶板钢和波纹管等,做好浇筑混凝土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边跨合拢段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选在一天中气温较低(20℃左右)、差变化比较小的午夜前后。合拢段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比普通段要求高,加强振捣,以免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混凝土作业的结束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在合龙段箱体内外及前后范围内,派专人不停地撒水养护。 6、待合龙段混凝土强度达到90%设计强度及弹模要求后,按设计图纸要求张拉顶底板纵向合龙束和竖向预应力筋并压浆,张拉前,先解除体系水平支撑,以消除体外水平支撑对预应力张拉效果的影响。张拉的一般顺序为:先底板束后顶板束,先长束后短束,张拉分三天进行间隔6小时以上待上次张拉应力完全释放后再进行下次张拉,防止应力过于集中。顶底板交错进行将合龙束补拉到设计吨位。 7、合拢完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内外模板。然后将边跨合拢段预应力束张拉前后各测量一次该合龙段T构上各观测点标高,留待中跨合龙段施工时使用。5.2中跨合拢段施工中跨合拢段长度2m采用吊架进行施工,拆除挂篮的底模及侧模,施工前并在悬臂端进行配重平衡处理。 5.3为保证合拢段砼的质量,采取下列措施:1.为防止浇筑跨中2米合拢段砼时,箱梁两悬臂端的错动变形破坏新老砼的结合,采取在两悬臂端进行混凝土等载重量进行配重的措施,在浇筑合拢段时根据混凝土施工速度分次卸除。2.为防止砼浇筑前后,砼从初凝至达设计强度80%期间,梁体受温度反复变化和日照不均等因素影响,在结构中引起变形和次内力,为使两悬臂端在施工时即为设计时的应力及应变状态,应予以临时固定。此时应设置固定悬臂端的内刚性支撑,在浇筑合拢段前夕的较低气温下,在两合拢悬臂端的预埋钢件上加焊钢管,临时锁住,并张拉一组临时钢束形成能够抗拉压的临时刚性连接,临时锁定相邻段的混凝土,以保护合拢段砼的浇筑和结硬。3、合拢状态时的施工荷载及其他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平衡配重外应将施工机具等全部清除或移至0#块顶部,保证应力状态与设计相符。使用计算机计算应力及挠度,比较中跨合龙段两侧两个梁段的顶面高程,如果其高差△<15mm,则继续进行下步施工;如果△>15mm,则与设计及监控联系,计算使△<15mm的配重方法和要求。 4、合拢段混凝土宜在处于年平均气温状态下的日期中的较低温度时浇筑,一般在凌晨进行,使混凝土在强度增长时刚好处于气温回升时为宜。5、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及时压浆并确保压浆质量,使其密实; 6、为防止因热胀冷缩而对合龙段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在灌注混凝土前,选择气温最低的时间,按设计的位置和数量焊接支撑(水平支撑)DLT 5072-2019 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pdf,并张拉部分顶板和底板合拢束,边跨合拢后应进行体系转换,解除临时锁定。 7、将边跨合龙段的混凝土灌注时间选在一天中气温较低(20℃左右)、温差变化比较小的午夜前后。合拢段混凝土应掺入微量膨胀剂,加强振捣,以免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混凝土作业结束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在顶面覆盖厚层草袋;在合拢段箱体内外及前后1m范围内,由专人不停地撒水养护。5.4合拢段施工中的其它事项1、为减少额外工作,合拢段的外模、底模和内模均可由挂篮模板改制而成,底模及外模的安装加固方法与挂篮模板相同。2、焊接外支撑时,要采取温控措施,避免烧伤混凝土。劲性骨架的安装应在设计要求的温度下进行,为保证安装质量,安装时安排多位电焊工作人员同时施焊,使安装工作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3、合拢段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养生期间,要做好合拢段的降温工作。常用的降温措施有:梁顶面洒水降温,梁侧喷水降温,箱梁内洒水及通风降温。 4、若合拢时的气温与设计相差较大,要提前与设计单位联系确定方案。5.5合拢段施工应该考虑的几个影响因素: 本桥单跨长度70为米连续长度为170米,施工中以下一些因素必须在合拢时分别加以考虑。 合拢温度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在什么样的温度的影响会影响到成桥后箱梁内力的大小。本桥单T的悬臂的实际长度为68米,在合拢前成悬臂状态,由于受到日照的影响,箱梁的顶面和底面的温度存在着差别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施工组织设计,必然会引起悬臂的变化。本桥的每个T构长度为68米,合拢时混凝土的温度每变化1℃将会使合拢长度产生68000×0.00001=0.68mm的变化。在合拢前一周对气温进行观测,特别是夜间,每小时观测一次,制定出夜间温度变化曲线,确定最低的合拢温度时间段。 2、临时锁定前,应事先将锁定用的钢构件提前焊好一端,千斤顶安装就位,以节约锁定所用的时间。锁定和混凝土浇筑应一气呵成,时间愈短愈好,做好充分的准备。 3、墩身变形观测:利用全站仪和导线控制点定期复核各墩0#段中心点的位置,并与原设中心点进行比较,偏移位置即墩身变形量。施工过程中,注意观测温度变化对墩身变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