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4.各种材料、半成品的需要量计划和运输方式。
5.各类临时设施的性质、形式、面积和尺寸。
6.各类加上场地的规模和设备数量;
1.在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2、所有临时性建筑和运输、水、电等线路的布置15号楼水、暖、消防施工组织设计(2017版),不得妨碍地面和地下构造物的正常施工。
3、外购材料应力求直达工地,减少或避免二次搬运;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场、工作车间、仓库位置、各种机具的位置,尽量使其运距最短,以缩短场内的搬运即离。
4.力争减少临时设施的数量,降低临时设施费用。
5.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的工艺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以利于生产的连续性。
6.符合环境保护、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的要求,并应考虑避免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的措施。
7.各种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
8、场地布置应与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相适应。
(三)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1.施工用地范围内绘有等高线的地形地貌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房屋、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如公路、铁路、车站、码头、通讯、电力、运输点、各种管线等)的位置和尺寸。
2.控制测量的放线标桩位置。
3一切为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位置和尺寸,按施工组织设计,包括:l)施工用地范围,施工临时便道、便桥,从场外引入的铁路、公路和航道码头位置。2)机械设备的停放场地、维修车间。
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的堆放场地和仓库。
4)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供水管线和供热、供电线路、动力设施。
5)施工管理机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位置。
6)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另外,对于重点工程和某些局部平面以及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工程还应专门绘制更详细的平面布置图。
(四)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1.收集、分析研究原始资料;
2.确定混凝土搅拌站的位置、尺寸;
3.考虑仓库的位置、材料和半成品的合理堆放;
4.场外交通的引入及现场运输道路的布置,临时便道、便桥的位置、长度、标准;
5.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
6,临时水电管网及其动力设施的布置;
7.安全、消防设施的布置。
五、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实施(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起自身的质量体系,以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应达到的质量目标主要有:
3.开展一系列有系统、有组织的活动,提供证实文件,使建设单位、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和工程监理单位确信该工程项目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根据桥梁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其质量环有以下8个阶段:
(三)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质量体系是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质量体系包含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具有保证质量、工期、服务的人力和物力,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序和活动。质量体系是一个组织落实、职责明确、有物资保障、有具体工作内容的有机整休。工程项目为了实施质量管理,实现其质量目标,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建立质量体系的几项基本的原则性工作为:确定质量环;明确和完善体系结构;质量体系文件化;定期进行质量体系审核与质量体系复审。
1.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的程序
2)编制工作计划(包括培训教育、体系分析、职能分配、文件编制、配备仪器设备等内容);
3)分层次教育培训,组织学习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4)分析工程项目特点,确定采用哪些质量体系要素和采用程度;
5)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包括法规性文件和见证性文件两类)。
质量体系运行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优化的过程,其有效地运行是依靠体系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实施质量监督、开展信息反馈、进行质量体系审核和复审来实现的。
质量体系要素是构成质量体系的基本单元,它是产生和形成工程产品的主要因素。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一般由17个要素构成,见图3——3。
质量控制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的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2.以人为核心,即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3.以预防为主。加强对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以及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和环境(Environment),即所谓4MlE。事前对五个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施工项目质量可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亦分别称为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合格控制);
1.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2.过程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其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具体措施有:
―工序交接有检查;―隐蔽工程有验收;
―质量预控有对策;―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校;
一施工项目有方案;―设计变更有手续;
―技术措施有交底;―钢筋代换有制度;
―图纸会审有记录;―质量事故处理有复查。
―配制材料有试验;
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等,均应予以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凡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点、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技术交底记录,各种施工原始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竣工图表等都要编目建档)。
3.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
质量保证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工程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且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质量保证同时包含了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两方面的含义。
外部质耸保证是在合同环境中,供需双方建立合同关系,这时供方(承包商或施工单位)应建立和保持一个质量体系,合同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应成为供方质量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合同期内,供方应向需方(业主或建设单位)和第三方(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和工程监理单位)提供各种证据,以证明其质量体系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并保持有效运行,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并达到了技术规范的要求。只有质量要求全面反映了需方的要求,质量保证才能提供足够的信任。同时在合同环境中,第三方发布的法规中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要求是强制性的,且在供方的质量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在合同环境下,需方和第三方对供方的外部质量保证都有要求,即供方的质量体系必须符合合同和第二方的要求。但外部质量保证的大部分内容已包括在供方的质量体系之中,亦即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在正常情况下应能基本满足外部质量保证的要求。仅当需方提出特殊要求时,供方才根据需方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外部质量保证。
(七)政府监督、工程监理和企业自检
政府监督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极其重要的质量监督环节之一,这是政府部门强化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体现。从中央到地方通过授权或认可制度,建立各级从事审核、鉴定、监督、检测工作的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部颁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代表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对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各类工程上使用的材料、设备等进行监督、检查、评定,实施有权威的第三方认证。
政府监督具有强制性、执法性、全面性和宏观性等性质。
工程监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引进国外建设资金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并结合我国国情而实施的一种新的工程建设管理的新体制和新模式。建设单位(业主)委托或指定监理工程师(单位)全面监督、管理工程实施,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费用全面监理,根据交通部的规定,公路工程的监理在施工阶段实施,因而也称为“施工监理”。
施工阶段工程监理的任务是:作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外的独立的第三方,监理工程师运用建设单位授予的权力,从组织、技术、合同和经济的角度采取措施,并通过测量、试验、旁站、工序控制及一些指令性文件,对工程的质量、进度、费用实施全面监理,以使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最合理地实现。
工程监理通过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控、督导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使工程建设的费用、进度、质量按计划(合同)实现,以确保工程建设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工程监理具有服务性、公正性、独立性和科学性等性质。
政府监督与工程监理的区别在于:政府监督侧重于宏观的社会效益,主要保证工程建设行为的规范性,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工程建设各参与者的合法权益。而工程监理则是监理工程师对某一项具体工程进行直接的、连续的、不间断的监理;政府监督所实施的管理监督行为,对于被管理、被监督者而言是强制性的和必须接受的,而监理工程师(单位)也是被监督者之一。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产品的直接生产者,要依照合同计划完成工程建设的费用、进度和质量要求,在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实行企业自检是实现工程建设三大目标的必要条件。
自检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应以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基础,实施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加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质量保证。
建立自检系统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l)配备人员。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工程结构的特点配备相应的称职的质检人员,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应由质检人员按照监理工程师规定的程序提供自检报告和试验报表。
2)配备试验设备。应配备与工程规模和结构特点相适应的试验设备,其类型、规格应符合合同文件中有关试验标准的规定.并应对一些关键设备进行核定。
3)采用标准、规范化的工作方法,建立和健全标准、规范化的工作制度。
4)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自检的主要形式为:生产班组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查及专项检查等。
4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业主—投资者、建设单位、发包单位
承包商―承包单位、施工单位
监理―监理工程师、监理单位
l)业主与监理。委托与被委托关系。通过委托合同确定,监理代表业主利益工作。业主不得随意干涉监理工作,否则为侵权违约。监理必须保持公正,不得与承包商有经济联系,更不能串通承包商侵犯业主利益,否则业主将运用法律手段,更换监理。
2)业主与承包商。通过合同确定的经济法律关系。业主将工程发包给承包商,承包商按合同的约定完成工程,得到利润,违约者要赔偿对方损失。
3)监理与承包商。监理与被监理关系。在监理过程中,监理是代表业主利益工作的,但也要维护承包商的合法利益,正确而公正地处理好工程变更、索赔和款项支付。若监理的行为是不公正的,承包商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诉,要求更换监理。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
安全生产是施工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搞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责,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没有安全的保障,就没有员工的高度积极性,也就没有施工生产的高效率。因此,施工项目必须把实现安全生产当作组织施工活动时的重要任务。同时,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制度也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施工安全管理的范围
预防和杜绝工伤事故,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预防和消灭职业病;保护施工手段和施工对象即施工设施、设备和结构物的安全。
1.预防为主,综合考虑
要搞好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着眼于事先控制。从施工开始,就要将人、财、物综合加以考虑,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抓安全工作,要相应地安排安全设备和必要的安全设施。
2.安全管理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施工安全问题要贯穿整个施工全过程,事先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加以认真分析,制定施工方案,采取对策措施。
3.全员管理,安全第一
在安全管理中,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必须全企业、全体人员和全过程各阶段自觉地共同努力,保证安全施工。
4.管生产者必须同时管安全
2.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3.强化安全教育与训练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的失误。安全教育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学习国家劳动保护法规、安全施工管理条例等;进行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的科学知识教育,进行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教育;进行法制教育等。通过教育和训练,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地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等。
在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中,不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干得快而省略必要的操作步骤,以及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比重很大。因此,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的失误。
6.施工设计应考虑安全技术的因素,并对操作者进行交底
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进行之前,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结构特点所做的施工设计、操作方案等,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方案应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身、设施设备和结构物的安全。为使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方案的全部内容,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避免操作时的事故伤害,要将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和要求等,向作业人员进行充分交底。
7.优化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包括以改善施工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等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
l)开展以机械化、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素,保证安全生产。
2)机械设备应有安全装置。
3)设置安全设施,如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围栏、防火设施,坚持使用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措施等。
8.建立健全各种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施工安全制度主要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安全交底制度、事故分析和处理制度等。
七、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文明施工是指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按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
文明施工的措施主要有:
可建立键全管理组织机构。施工现场应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消防、保卫、材料、行政卫生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
2)健全管理制度。包括:个人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检查制度、奖惩制度、会议制度和各项专业管理制度等。
5)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l)开展“5S”活动。“5S”活动是指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的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员工的培养。
“5S”活动是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特点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员工素质、实现文明施工的一项有效措施与手段。
2)合理定置。是指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要的物在空间上合理布置,实现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物与物之间的最佳结合,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体现文明施工水平。它是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谋求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办法。
3)目视管理。目视管理就是用眼睛看的管理,亦可称之为“看得见的管理”。它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施工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目视管理是一种简便适用,透明度高,便于员工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科学组织生产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贯穿施工现场管理的各个领域之中,具有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内容与形式如下:
⑴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施工现场管理实施细则布告等应用看板、挂板或写后张贴在墙上公布,展示清楚。
⑵在定置过程中,以清晰的、标准化的视觉显示信息落实定置设计,实现合理定置。
⑶施工现场的管理岗位责任人采用标牌显示,以更好地落实岗位责任制,激发岗位人员的责任心,并有利于群众监督。
⑷在施工现场合理利用各种色彩、安全色、安全标志等,并实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⑸将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检查结果张榜公布。
四栋五层住宅楼带一层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是指按照国家、地方法规和行业、企业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环境保护的措施工般有以下几条:
⒈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
⒉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
⒊对要保护和改善的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⒋要有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济宁汇翠园小区B区组团12栋电气施工方案⒌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和噪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