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地层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混合地层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66.40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混合地层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中风化白云岩揭露厚度,层顶埋深及埋藏高程一览表

中风化白云岩: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较破碎岩体,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

(1)测量放线:放出基坑开挖上口线,并在场区四周围挡上作标记小区绿化及小区封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以备开挖后测放边线。

(2)施工用电、用水配置:依据所投入机械设备用电功率统计,设备总计电力约250kVA;依据用水设备和施工经验及本地区的水压,需水量5~10立方米/小时,只需直径50mm管的水源就能满足施工用水,由于施工现场较大,应多设几处水源。

(3)开挖施工完成后,进行土钉墙支护,土钉墙边开挖边支护,分层分区开挖,分层支护,所以要求土方开挖与支护施工必须密切配合,严格做到开挖一步支护一层,上层土钉完成注浆一天以上、面层混凝土喷射完毕12小时以上方可进行下一步土方开挖。

考虑到场区内地层情况,设计要求及工期要求,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下表所示: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3.1、施工现场布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形状、范围及周边场地条件,进行施工现场布置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3.1.1、施工材料、机具放置及钢筋加工场地位置应坚持就近原则,以方便施工,为施工的连续、高效进行创造条件。

3.1.2、本工程在布置施工场地时应作到既方便本工序施工,又不妨碍其他工序,不妨碍商铺和行人安全。

3.1.3、现场临水、临电、临设的布置应遵循安全、整齐的原则。生活区与施工区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2、施工现场布置方案

3.2.1、在基坑南侧或北侧出口为钢材堆放场地及钢筋加工场地,进行微型钢管桩的桩体加工和土钉的加工。

3.2.2、砂石料、水泥堆放场根据设在基坑东侧空场,总堆放面积约为200m2。

3.2.3、临水、临电将据业主提供的接口位置进行合理布设,满足施工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3.2.4、各施工场地的布置应根据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利于施工高效进行。

3.2.5、施工临时用水管路由水源分别引至使用部位,每根支管均应设置阀门。

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现场情况及周围环境对工程的影响,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工期,以确保承担的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微型钢管桩施工工期和土钉墙施工工期同土方开挖同步。

4.2.1、对工程进度所涉及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以适应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

4.2.2、合理组织施工工序,协调好工序间交叉施工,解决好施工对现场周围环境的影响,保证全天候的作业条件,以充分利用有效工作时间。

4.3、土钉墙施工方案

4.3.1、支护方案选择

由于场地基坑开挖距离周边商铺距离较远,考虑到施工本身的安全,开挖时拟以1:0.8放坡开挖。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基坑边坡可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进行基坑支护。

4.3.2、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土钉施工工艺:测量、定位放线定孔位校正孔位调整角度打孔打孔设计深度清孔提钻杆插入杆体压力注浆。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4.3.3、土钉墙施工参数(见下表)

钢筋网Φ6.5@250mm×250mm,横压筋Φ16

1、土钉倾角为15º,土钉孔位在坡面上呈梅花型布置,土钉锚孔注水泥浆水灰比为0.45。

2、土钉墙面层编φ6.5@250mm×250mm钢筋网,每道土钉钢筋网外设1Φ16横向压筋,横压筋与土钉锚头点焊连接。

4、坡顶做1.0m宽,厚50~80mm散水,反向坡比0.02:1,做法同土钉墙面层。

5、上部土钉如遇障碍成孔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调整土钉间距、倾角或采取相邻部位土钉加长、加密等加固措施,或施工花管代替土钉。

①钢筋:φ6.5为I级盘圆(HPB235),Φ20、Φ16为II级螺纹钢筋(HRB335)。

②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③砂料:细河砂;石料:粒径5~10mm碎石。

7、土钉钻孔时,钻机对准已放好的孔位,保证钻机平稳,钻孔倾角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准许开钻。

8、将加工好的杆体对准孔位人工缓慢送入孔中,若遇阻,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插入,以免把制做好的杆体损坏,浪费材料;同时,也影响土钉的拉力。注浆时分多次注浆,第一次低压注浆,等水排出以后再提高注浆压力进行注浆。

9、挂网、喷射混凝土:在基坑顶端焊制二道Φ16的主筋,把Φ6.5钢筋作成的钢筋网悬挂到Φ16钢筋上,然后把它用钢筋钉在基坑壁上,并设20mm厚的垫块,避免钢筋网与基坑壁接触。喷射材料为细石混凝土,现场搅拌,用高压喷射泵喷射到基坑壁上,喷射厚度不小于50mm。

4.3.4、施工技术要求

1、采用人工洛阳铲进行成孔;孔位允许偏差±100mm;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径不允许负偏差;孔内渣土应清理干净;遇地下障碍打不到设计深度应及时上报,经技术人员同监理研究变更后再施工。

2、锚孔注浆次数不少于二次;采用纯水泥浆,浆液水灰比0.45,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搅拌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250~500mm,孔口部位宜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

3、锚杆长度要达到设计长度;锚筋全长每2米加焊支架(或葫芦头)。

5、遇有存水处设置排水管,泄水孔;设排水沟,挖集水坑,集水外排。

五、施工质量保证机构与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施工质量保证机构

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工程部、安质部专业质量监督人员参加的项目质量监督小组,以确保各项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各分部工程及各道工序中。

5.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2.1、严把钢筋进料关,保证使用产品质量合格的钢材,并做好原材料试验及焊接试验,钢筋吊放到位后,还应做钢筋隐检,并认真填写预、隐检记录;

5.2.2、水泥、砂、石、外加剂等进场后必须做原材复试并提供试验报告;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施工时每500平方米砼预留一组砼试块(100×100×100)(每台班必须留一组),并做好砼试块制作记录和试块的现场养护;

5.2.3、土钉和钢管桩注浆后,一定时间(2小时内)内必须进行二次补浆,以确保锚固段长度;

5.2.4、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记录等原始资料,并做好施工日志。

6.2、分析安全难点,确保安全管理重点

在每个大的施工阶段开始之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隐患,确定管理点和预防控制措施。

6.2.1、现场电气设备均作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线采用三相五线制;

6.2.2、基坑边应搭设一米高防护围栏;

6.2.3、注浆前要检查注浆管及接头绑扎是否牢固,防止漏浆喷射伤人;

6.2.4、已挖完的基坑,在雨后要仔细观察土壤情况,如发现有裂缝、鼓包、滑动等现象,要及时排除险情后方可施工;

工人上下基坑要走人行安全通道。

6.3.1、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

6.3.2、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入场教育、坚持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工作教育研讨会,增强安全意识,使安全工作落到广大群众基础上;

6.3.3、编制安全措施,设计和购置安全设施;

6.3.4、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文字交底,双方认可,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6.3.5、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7.1.1、现场成立文明施工管理小组,严格执行公司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规定,创造良好的施工形象。

7.1.2、参施队伍应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文明施工意识强,参与过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接受过良好的文明施工教育培训。

7.1.3、现场设立文明施工标语,对内进行文明施工约束,对外塑造文明施工形象,努力创建凯里市建筑工程文明工地。

7.1.5、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施工现场禁止吸烟、饮酒、吵架、打闹及其他不文明的施工行为;施工人员不得赤膊、穿拖鞋;生活区保持干净、整洁。

7.1.6、由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对现场文明施工情况、生活区文明行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7.2.1、由于施工现场距居民区较近,施工中必然存在打扰居民休息问题。因此应严格控制每天施工作业时间,不得昼夜连续施工。

7.2.2、土方车出场时必须由专人进行清理,保证车容,不遗撒、不携土,避免对道路的污染。大风天、雨雪天尽量不运土。

7.2.3、施工现场设立专职办公室,负责接待来访的居民。主动与街道办事处或当地派出所联系,做好扰民相关事宜

7.2.4、施工期间注意做好基坑现场及周边环卫工作,定期洒水降尘,目测无扬尘,噪声不超标,废弃物分类封闭存放外运。

8.1、施工时严格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努力为业主及其周边创造一个良好生活工作环境。

8.2、、施工期间做好现场及周边环境保护工作,设专人定期清扫。

8.3、施工现场及时洒水降尘,目测无扬尘,保持空气清新。

8.4、施工现场噪声不超标,白天噪声小于75分贝,夜间噪声小于55分贝。

8.5、施工现场废弃物应分类封闭存放、外运,不得乱扔、乱弃废弃物。

8.6、施工废水应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食堂污水应经隔油池处理后再排放。

8.7、办公室、工人宿舍要保持整洁、卫生,定期扫除、整理。

8.8、土方车出场时必须由专人进行清理、冲刷,保证车容良好,不遗撒、不携土,避免污染道路;大风天、雨雪天尽量不运土。

8.9、创造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人文施工现场,营造以绿地、清水、蓝天、白云为背景的绿色建筑。

9.1、雨期施工时,现场成立“雨季施工管理小组”(兼作“防汛工作管理小组),负责落实各项雨季施工措施,责任到人。对各项雨季施工措施的执行情况厉行周检,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隐患。

9.2、定期对各工种施工人员进行雨季施工安全教育,成立“防汛抢险队伍”(不少于全体施工人员的50%,最少不少于5人),进行防汛抢险培训,一旦发生险情,能拉的出,用的上。

9.3、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考察,按自然地坪标高规划地表水流向,提前设立排水口位置(如接市政污水、雨水管网或其它排水系统),设立完备的排水、沉淀系统,保证水流通畅。

9.4、提前配备足够防雨器材和防汛抢险物资(如苫布、塑料布、编制袋、铁锹、水泵、雨鞋、雨衣、临时照明等),及时观看、收听、搜集气象预报和有关信息,尽量避免雨天施工,对已施工完的做好成品保护。

9.5、做好材料储备和防雨防潮工作:如水泥、砂石料的防潮、钢筋的防锈蚀等,现场材料、设备避免置于低洼处,材料应尽量存放在采取防雨、防潮措施的库放内,露天存放时,堆放地基要用砖、石砌筑,并垫底高于周围地面40cm以上,上面加盖塑料布、苫布等,周围挖设排水沟,防止雨淋和积水。

9.6、因雨期表层土较湿,基坑上缘禁止堆放重物或停放机械设备,防止因超载造成土方坍塌,遇到雨天应提前将暴露孔、洞、作业面进行覆盖,并做好成品保护。

9.7、安排施工计划时,根据天气情况,可采取集中力量突击施工的办法,避免雨天施工和暴露作业面。

9.8、办公区、宿舍区、库房、生产用房均应采取防雨、防雷、防风措施,周围应提前设置好排水系统,防止滴漏、积水、水泡、水淹的发生。

9.9、行车道路雨天或雨后过于松软时,应使用渣土进行铺垫,防止车轮倾斜、打滑、沉陷而误工。

9.10、根据天气变化对基坑新开挖和刚支护完成的边坡及时覆盖彩条布等防水材料,确保坡面不被雨水冲刷。

9.11、护坡施工应及时、连续作业,必要时采用速凝混凝土。

9.12、坡顶地面应全部硬化,基坑上口边缘设置排水沟,砌筑挡水墙。

9.13、加强雨季施工边坡位移,若基坑边坡未施工完部位出现裂缝、位移、变形等应采取加固措施。

9.14、降雨期间或降雨停止后,利用潜水泵将基坑内积存的雨水抽排至市政污水管道,避免长时间泡槽。

9.15、当发生局部边坡被雨水冲蚀、损坏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首先拦水防止继续冲蚀,然后采用堆土、土钉墙、砌砖等方法进行加固。

9.16、发生其他因大风、大雨引起的边坡失稳、严重变形等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由工程主要负责人现场指挥,采取有效措施,在最短时间内遏制危险的继续发展和事态的扩大,必要时及时向外部求助。在抢险过程中要首先保证人员安全。

10.1.1、成立以本工程项目经理为组长(或总指挥),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管理部门派1~2名管理人员组成应急管理小组。施工前上报应急人员名单。

10.1.2、应急管理小组成员执行轮流值班制度,并保持通讯联络的畅通,确保应急事故处理及时有效。

10.1.3、应急管理小组成员应高度负责,保持高度警觉性,严格按程序办事,从各个方面实施控制,防止出现管理死角。

10.1.4、由现场常驻劳务人员组成应急专业队,一旦发生事故,经组织火速赶往事故一线,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在场外设立应急援助组织,从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保证抢险救援工作的高效执行。

10.1.5、加强现场应急专业队和场外应急援助组织的管理,通过培训提高抢险、救援能力。

10.2.1、火灾、爆炸、水灾、泄露

10.2.2、工伤、触电、车祸、中毒

10.2.3、边坡或周边建筑设施变形破坏

10.2.1、火灾、爆炸、水灾、泄露应急措施

10.2.1.1、防范措施

10.2.1.1.1、重点场所备齐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消防栓、砂土等)及防汛器材(铁锹、水泵、雨具、草袋、塑料布等),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有效。

10.2.1.1.2、对应急组织成员及全体参施人员进行防火、防讯常识教育,必要时进行实地演习,增强预防意识,提高应急技能。

10.2.1.1.3、易燃、易爆物品应封闭、单独存放,做好标识,专人保管和使用。

10.2.1.1.4、对基坑天然气、煤气管道等应加以重点保护,定期检测,发现异常立即处理,防止泄露事故。

10.2.1.2、处理措施

10.2.1.2.2、一旦发生爆炸,应立即疏散人员至安全地带,设立警戒线,同时报警请求救援;现场应急专业组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截断爆炸源。

10.2.1.2.3、一旦出现暴雨、雷击造成临时设施损坏的应立即截断电源,组织人员至防雨、防雷设施齐全有效的地方;待雨后组织抢险。

10.2.1.2.4、对于基坑内大量积水应及时用水泵抽排,地表积水也应及时排走;同时应全面检查、疏通排水通道,保证排水顺畅。

10.2.1.2.5、一旦发现边坡变形异常或天然气、煤气管道有变形、开裂、异响、气味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疏散施工人员,向甲方汇报,请求检查处理。如发现跑气部位应用土覆盖。

10.2.1.3、工伤、触电、车祸、中毒应急准备

10.2.1.3、防范措施

10.2.1.3.1、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电焊手套、电焊防护面罩等)和劳保用品(劳保手套、雨具等)及常用药品,保证用品、药品质量合格,用品破损后及时更换。

10.2.1.3.2、现场一律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制度”,一机一闸,严禁乱接电,严禁使用龟裂和破损的电缆,用电设备质量合格,机况良好。

10.2.1.3.3、司机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驾驶中严格执行交通法,车辆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靠边停车,待修好后方可继续驾驶。

10.2.1.3.4、加强对现场施工机械、车辆的检查与维修工作,对于失灵、失效构配件必须及时更换。

10.2.1.3.5、确保现场人员饮食卫生,严禁食用发霉、变质及可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非专业操作人员禁止接触或使用有毒、有害物品。

10.2.1.3.6、特殊岗位人员(电工、焊工、机械操作手、司机、炊事员等)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无证人员不得进行相关操作。

10.2.1.3.7、对易发生危险的场所、机械、设备、设施等进行明确标识,加强监督、检查,防患于未然。

10.2.1.3.8、对劳务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各项管理规定(如安全、临电、环保等管理规定)。

10.2.1.4、处理措施

10.2.1.4.1、一旦发生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工伤事故,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组织救援;严重时在进行现场救助的同时报急救120请求外部救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者送往医院;救助过程中避免不正当的救助方法,加大伤情。

10.2.1.4.2、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相关电源,在不能立即查明相关电源时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对伤者立即进行救助或请求外部救援。

10.2.1.4.3、一旦发生车祸应保护现场并报警110,请求交警处理,不得私自发生纠葛;出现人员受伤时应立即进行救助并报警请求救援。

10.2.1.4.4、现场人员有中毒迹象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同时应保护好现场等待相关部门查验。

10.3、边坡或周边建筑设施变形破坏

10.3.1、防范措施

10.3.1.1、对基坑边坡及相邻建筑物进行准确、连续的变形监测,对监测数据及时汇总分析,判定边坡安全性。本工程相邻建筑物主要为车库北侧办公楼和东南角锅炉房,应对该建筑物进行准确的沉降监测,对应边坡进行位移监测。

10.3.1.2、发现坡顶地面、支护坡面裂纹,边坡水平位移及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化加速或累计变形量接近预警值时,应及时分析、上报并进行安全判定。

10.3.1.3、备齐各种应急物资(如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草袋、脚手架、木板及劳动工具等)。

10.3.2、处理措施

10.3.2.1、一旦判定边坡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可按本方案第四节之“三、工程测量监测”2、工程监测2.4、建筑物变形处理措施执行。

10.3.2.2、对于突然发生的边坡失稳、塌方、倒桩等事故,应立即疏散人员远离现场,待边坡稳定后再行处理。

10.3.2.3、根据边坡接近失稳临界状态程度采取土方回堆、内支撑或增加支护结构强度等措施,及时有效的限制边坡变形的发展。

10.4.1、防范措施

10.4.1.1、严格落实执行《凯里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加大管理力度。

10.4.1.2、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现场一律凭证,劳务人员外出必须持有管理人员批准证明。

10.4.1.3、民工宿舍坚决取消大通铺,个人居住面积不少于1.9×0.9m2,床间距不少于0.3m,每间宿舍不超过15人,居室必须通风良好。

10.4.1.4、配备足够数量的防控用品(如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根据上级指示进入高度防控状态(如每日测量体温、消毒等)。

10.4.1.5、对工地全体人员进行登记备案SY/T 7424-2018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拖挂式钻机和修井机,定期进行体检。

10.4.1.7、要求民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保持宿舍、食堂、水房、厕所卫生。

10.4.2、处理措施

10.5.1、防范措施

10.5.1.1、现场设立外部人员来访接待室,对外部无理滋事人员持谨慎、缓和态度,尽量采用说服、劝解方法。

10.5.1.2、对民工队伍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发生人员矛盾或纠纷应通过管理人员解决教学楼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10.5.2、处理措施

10.5.2.1、一旦发生严重的民扰事故应立即报警请求处理,不得采取非法行动或过激行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