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放出台背回填范围及标高范围。使用白灰洒出台背施工范围。
填筑前应首先对施工范围内基底进行杂物和清表处理,基底允许承载力应满足台后填土立方体高度自重且不低于100KPa。
台背回填与路堤衔接部分俗称过渡段,过渡段应采用反开挖施工工艺以避免其端部临空面压实不足的质量缺陷,过渡段长度应不小于2m,反开挖后以1:1坡度挖出搭接硬质台阶,台阶宽度部小于1m。
对于涵台基础施工时开挖的基坑,应使用透水性材料回填至涵台结构物基础顶面高程,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0%。
GBT22350-2017 成型胶合板台背应根据压实层厚度以红漆标出每层位置以控制填土厚度。
根据事先经过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上土→初评→初压→精平→碾压。压路机应沿横桥向反复进、退碾压,边角处采用小型手扶震动夯补强。
台背压实按96%控制,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
凡有锥坡和挡坡的桥台其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与台背相同并必须和台背整体作业,不得分段施工;台背回填之前必须由管理工程师、监理组长、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及以上级别的三方到场验槽,台背回填全过程应摄像;
涵洞台背回填必须做到沿路基横向双侧全幅对称填筑(含八字墙、一字墙洞口位置),在填筑前必须对结构物全面进行防水处理,确保不漏水;对于一字式台背回填在填高至1/3台高时应停止作业,待其梁体架设完毕后在继续进行,以免台身失稳;对于分离式基础的涵洞台背回填须在基底支撑梁完成且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进行;
肋或柱式台先行间隙填土再浇筑盖梁,尽量避免间隙中土无法压实;
石灰改善土可采取取土坑翻拌、焖灰工艺以缩短施工周期;
水泥改善土应切实控制好翻拌和碾压时间以免水泥超过初凝时间而失效。
台背填土压实度检测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采用环刀法、灌砂法或水袋法等相适应的常规方法进行,检测频率为50㎡检测1点,监理按20%抽检,每点都应该合格。
平整度及层厚每三层抽检一次,累计厚度总误差三层部超过10cm。
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制定的台背回填检验项目表:
3m直尺:每50m2测1处×10尺
水准仪:每个台背1个断面
每个台背处两侧各检测1处
每个台背应单独整理资料,资料应附不少于6张照片,分别反映台背回填前、中、后现状并注明填筑时间、材料及质量检验情况等,为结构物的整体质量检验提供基础原始记录。驻地办与项目部均应逐一监理台背回填台帐,并明确和落实台背回填责任人,以便出现质量问题时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
1、每步工序施工完毕之后,必须经施工队自检、质检部复检、监理工程师终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步工序施工。
2、项目部委派路基施工工程师对现场进行控制,并以试验工程师检测结果为施工依据。
3、项目部的质检工程师应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项目质量工作的意见,特别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4、在每步工序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现场工程师须向班组交底,并全程指导。
5、因在雨季内施工,在台背回填施工期内,做好回填区域排水工作。
6、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派专职人员现场旁站监督,确保按照分层厚度填筑和填料质量,避免因填筑厚度过厚碾压不实或过薄发生起皮现象。
八、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施工。
2、建立持证上岗制:进入现场安全员、质检员、试验员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
4、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举行安全演练以增强所有施工人员的应急水平。
5、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加强各工序的施工管理,施工机具、设备、材料有计划的组织进场,多余的机具、材料及时运出现场,不用的机械设备及时退场。每道工序作业完毕后必须清场,保持整洁不乱,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区域,明确管理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卫生符合标准。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DBJ/T15-157-2019标准下载,按平面布置规划定点存放,遵守操作安全规程,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7、处理好与当地人民群众的关系,积极参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8、施工现场的废物专门收集在一起,不随地乱丢,废水、废渣排入指定的地方,最后一起清运到弃土场。
9、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10、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水保意识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11、所有施工机械做好检修工作,尤其是废气的排放检测,必须符合环保部门废气排放检测标准。不合标准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严格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