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地下报告厅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地下报告厅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23.71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地下报告厅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5).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经理部每半月要组织一次由各施工配属队伍安全生产负责人共同参加的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整改,并作好安全隐患整改消项记录。

(6).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年审制,每年由公司统一组织进行,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NB/T 34042-2017 供暖搪瓷储热水箱(7).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与事故报告制。

(8).危急情况停工制:一旦出现危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险情,要立即停工,同时即刻报告公司,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9).持证上岗制:进场工人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特殊工种必需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10).施工现场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防护标准必须符合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标准。

安全教育既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

(1).安全教育的特点

①.安全教育的全员性:安全教育是企业所有人员上岗前的先决条件,任何人不得例外。所有工人进场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资料存档。

②.安全教育的长期性:安全教育贯穿了每个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了每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贯穿了施工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安全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

③.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安全生产的管理性与技术性结合,使得安全教育具有专业性要求。

(2).安全教育的内容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思想教育,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安全与生产辩证关系教育,三热爱教育、共产主义协作风格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施工生产一般流程;环境、区域介绍,安全生产一般注意事项;企业内外典型事故案例简介与分析;工种岗位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法规和责任制度,法律上有关条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摘要介绍受处分的先例

场规场纪、职工守则、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3).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程序

(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照施工组织规定的有关安全措施组织施工。

(2).项目总工要检查作业队、专业配属队伍,认真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工作,被交底人要签字认可。

(3).在施工过程中对薄弱部位、环节要予重点控制,特别是大型施工设备从设备进场检验、安装。

(4).防护设备的变动必须经项目经理批准,变动后要有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作业完后按原标准恢复,所有书面资料由经理总监保管。

(5).对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投入。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必须购买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6).分析安全难点,确定安全管理难点在每个大的施工阶段开始之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隐患,确定管理点和预控措施。

11.6施工人员行为控制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并系下颌带。戴安全帽不系下颌带视同违章。

(2).凡从事2米以上无法采用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得低挂高用,操作中应防止摆动碰撞,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11.7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4).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5).现场采用双路供电系统,确保电源供应。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6).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7).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制,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

(8).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9).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体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

(10).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11).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12).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保证现场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

(13).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开关箱内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有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电气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

(14).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草、杂物。

(15).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16).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它所控制的电气设备相距不超过3米。

(17).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18).施工现场的临时照明一般采用220V电源照明,结构施工时,应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线管,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19).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施工人员的消防意识教育。佩带统一印制的出入证,加强现场保卫工作。

(2).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防火工作,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备,作到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现场施工作业,设备、材料堆放不得占用或堵塞消防通道。

(3).做好消防保卫工作,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消防保卫制度及上级有关规定。

(4).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布置的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乱占道路、乱占场地。

(5).施工中消防器材、管道与其它工程发生冲突时,施工人员不得擅自处理,须及时请示上级,经批准后方可更改。

(6).仓库、现场配备足够消防器材,不准吸烟,不准任意拉电线,不准无关人员入库。现场消防器材,非火警不得动用。

(7).严格执行现场用火审批制度,使用电气焊时要有操作证,用火前必须办理用火证,并设专人看火,配备消防器材,看火人不得擅自离岗以免发生火灾。遇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室外电气焊作业。电气焊作业完毕应切断电源、气源,并检查确认操作区域内无火险隐患。

(8).应有专人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存放地点,有消防防火措施,配备消防器材,有警告标志。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之后,要检查现场,清除隐患。

(9).施工现场设立吸烟室,操作岗位上禁止吸烟,设专人管理。

(10).加强临电管理,防止电器或线路发生火灾。

11.9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设施的安全及加固措施

(1).施工前,配合业主,与电信、市政、供水、供电等城管部分取得联系,详尽了解地下和地上管线和建筑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加固方案,报业主、监理、当地城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如不能避开地下建筑或障碍而影响桩位,应配合监理和业主,申请修改设计。

(2).施工中,应计算钻机、吊车等重型设备的基底压力,防止碾坏地下管线或地下构筑物。一般情况下,采用铺垫厚实垫板,分散设备基底压力,必要时,制定加固措施,报监理或业主批准后实施。

(3).在工程开工前,业主应按合同要求进行地下管线交底,并办理有关手续。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地下管网及周围建筑物的详细情况。

(4).在工程开工过程中密切注意周围管网的安全,遇到不明地下障碍物,立即停止施工,在探明清楚后方可继续施工。

(5).对于在土方开挖后,有可能波及的地下管网的安全,在开挖之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用支护结构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现场文明施工的好坏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也是关系到我公司和甲方的社会形象和声誉的问题。为确保施工场地文明、整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北京市建委、北京市环保局和北京市卫生局关于施工现场文明管理的各项规定,重点落实《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基本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工作基本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基本标准补充生活设施及卫生防疫管理标准》以及《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文明安全施工补充标准》。

12.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做到“五化”: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

12.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根据项目的CI要求设立围墙和大门,同时对现场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进行统一标识,做到标识书写规范、美观,现场各类标识齐全、清楚。施工现场钢筋笼加工棚等临时设施要合理布置使之符合整体布局要求,做到既有利于现场施工,又有利于现场的文明整洁。

(3).现场设置五板二图(即: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板、施工现场消防保卫管理制度板、施工现场现场管理制度板、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板、施工现场行政卫生管理制度板、施工现场总平布置图、施工现场卫生区域划分图)。

(4).现场各种料具按照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的指定位置存放,做到分类规范存放、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和建筑设备应做到定位并归类码放整齐,现场道路应平整畅通。

(5).施工现场内的各种材料,根据材料性能妥善保管,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晒、防潮、防火、防冻、防损坏等措施,易燃、易爆危险品和贵重物品要专库专管,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

(6).车辆进出场地前要清好车辆轮胎,严禁向马路上溢洒土,每天作业后工人将工地清扫干净。

(7).施工现场严禁不文明现象发生,严禁泥浆沿地面外流。

(8).严禁施工期间钻机碾压破坏和泥浆污染路面。

(9).强化企业职工敬业精神并进行预防教育,做到内外协作友善,保证企业的良好形象,所有施工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讲文明,讲礼貌,工地上严禁发生打架斗殴,酗酒闹事等不良现象,争做文明的施工人员。

(10).做好施工的宣传工作,要求施工中悬挂一定数量的文明施工宣传标语标牌。

(11).施工过程,现场安排劳务工专门负责清扫现场,保持工地环境整洁。

(12).钢筋加工场地应清洁无污水;搬运时要轻拿轻放,减少噪音扰民;

(13).施工现场严禁随地大小便,严禁吸烟,应保持清洁,禁止脏、乱、差、积水现象出现;

(14).施工现场严禁打架斗殴,大声喧哗。

在施工本工程的过程中,我公司现场的安全管理将严格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执行,在管理制度上确保建筑产品和施工过程达到环保要求。

(1).严格执行北京市建筑施工环保条例,施工时降低噪音,处理好扰民、民扰工作。土方施工时,噪音白天控制在70分贝以内,噪音夜间控制在60分贝以内。

(2).废水排放符合国家废水排放达标规定。

(5).为确保施工无扬尘,实行绿色施工。特制定如下措施:

①.根据工程实际,向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领取《北京市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落实责任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必须符合《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基本标准》。

②.建设工地周边砌筑围墙或围挡。施工道路全部硬化,工地出入口5米内用混凝土硬化,出口处硬化路面不小于出口宽度,出入口内侧安装专用运输车辆轮胎清洗设备及相应的排水和泥浆沉淀设施,将车辆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并保持出入口通道以及出入口通道两侧道路的整洁。

③.在工程施工过程必须设置密目网,防止和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物料、渣土外逸,粉尘飞扬及废弃物、杂物飘散。土堆、料堆要有遮盖或喷洒覆盖剂;装卸渣土严禁凌空抛散;要指定专人清扫工地路面;严禁凌空抛撒及乱倒乱卸;禁止现场进行有严重粉尘污染的作业。

④.工地必须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并制定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

⑤.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

⑧.在风速四级以上或连续晴天10天以上等易产生扬尘的条件下,工程施工避免土方开挖等作业,并对施工工地采取增加洒水频次等地面保湿措施,防止扬尘飞散。

13.1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13.2监测目的和内容

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地面沉降监测。

②.周围建(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变形监测。

13.3监测要求及准备

①.基坑监测工作须按照计划进行。计划性是监测数据完整性的保证。

②.监测数据须是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真实性要求所有数据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原始记录任何人不得更改、删除。

③.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计算有问题可及时复测,尽量做到当天报表当天出。因为基坑开挖是一个动态的施工过程,只有保证及时监测,才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④.对重要的监测项目,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和报警制度,预警值应包括变形或内力量值及其变化速率。

肉眼观察是不借助于任何量测仪器,而用肉眼凭经验观察获得对判断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有用的信息,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在进行其他使用仪器的监测项目前由有一定工程经验的监测人员进行。主要观察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围护体系是否有渗漏水及其渗漏水的位置和多少、施工条件的改变情况、坑边堆载的变化、管道渗漏和施工用水的不适当排放以及降雨等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对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关系密切的信息。同时需密切注意基坑周围的地面裂缝、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工作失常情况、邻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裂缝、流土或局部管涌现象等工程隐患的早期发现,以便发现隐患苗头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每天早晚进行,并将观测到的内容详细地记录在监测日记中,同时记录施工进度与施工工况,重要的信息则需要写在监测报表的备注栏内,发现重要的工程隐患则要专门出监测备忘录。

(3).基坑外半永久性基准点的布置

因为基坑坡顶观测基准点离坑上口一般较近,当基坑发生变形时,观测基准点也会随之变形,因此在距离基坑上口外侧2倍坑深的位置布置半永久性基准点,以便在每次观测时对观测基准点进行校核。

13.4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1).监测方法:轴线法(又称视准线法)

沿基坑的每条直线边建一轴线,并在直线边上布设水平位移点。本法既不需要测角,也不需要测距,只需将轴线用经纬仪投射到位移点旁边,即可量取位移点离轴线的偏距,通过两次偏距的比较来计算水平位移量。

因为本法要求将仪器架设在变形区外,但因为基坑周边场地有限,并且架设距离过远后,通视条件也不好。故在基坑周边变形位移较小且通视良好不易受到扰动的角部设置观测基准点,利用场外的半永久性基准点对其进行校核、测得角部观测基准点的侧向水平位移后,可以测得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准确值。

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高精度经纬仪(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全站仪)。

①.沿基坑周边每隔15m~20m布设一个监测点。

②.基准点:在基坑顶部选择通视良好且不易扰动的基准点。因为基坑局部围挡至基坑上口非常狭窄,因此基准点可能会与基坑同时变形,因此在每次监测之前先利用轴线控制网校核基准点。

③.观测点:测点用黑油漆画三角形,为了醒目,在黑三角附近打入水泥钉,并用油漆做好标志。

④.观测:基准点观测时最好能通视基坑另一侧基准点,如果现场条件不能满足,则可以在坑外影响范围外的建筑物上选择一个后视点。基坑开挖前测量三次,取其均值作为初始值,每次观测要求做好记录以及当时的天气和气温。

基坑开挖时开始到底板浇注完成前,每天观测1次,其他时间3~5天一次,并做好记录。遇大雨、基坑受扰动或变形量有突变后应立即观测并加大观测频率。

13.5护坡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1).监测方法:轴线法(又称视准线法)

沿基坑的每条直线边建一轴线,并在直线边上布设水平位移点。本法既不需要测角,也不需要测距,只需将轴线用经纬仪投射到位移点旁边,即可量取位移点离轴线的偏距,通过两次偏距的比较来计算水平位移量。

因为本法要求将仪器架设在变形区外,但因为基坑周边场地有限,并且架设距离过远后,通视条件也不好。故在基坑周边变形位移较小且通视良好不易受到扰动的角部设置观测基准点,利用场外的半永久性基准点对其进行校核、测得角部观测基准点的侧向水平位移后,可以测得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准确值。

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高精度经纬仪(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全站仪)。

①.沿基坑周边每隔15m~20m布设一个监测点。

②.基准点:在基坑顶部选择通视良好且不易扰动的基准点。因为基坑局部围挡至基坑上口非常狭窄,因此基准点可能会与基坑同时变形,因此在每次监测之前先利用轴线控制网校核基准点。

③.观测点:在护坡桩帽梁顶适当位置布设,点位用水泥钉固定,并做好明显标记,予以保护。

④.观测:基准点观测时最好能通视基坑另一侧基准点,如果现场条件不能满足,则可以在坑外影响范围外的建筑物上选择一个后视点。基坑开挖前测量三次,取其均值作为初始值,每次观测要求做好记录以及当时的天气和气温。

护坡桩下部土方开挖前测量三次,取其均值作为初始值,基坑每开挖一步时每天观测1次,每层锚杆张拉前后各进行一次观测,其他时间3~5天一次,全部开挖完后7天观测1次,并做好记录。遇大雨、基坑扰动或变形量有突变后应立即监测并加大观测频率。

13.6周围重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基坑土方开挖后,必然对周边的建筑物地基基础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必要的变形监测,可以了解其变形状况,分析其变形原因,预报其未来变形趋势。对于预防工程事故发生,保证建筑物的正常、安全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①.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倾斜监测)

②.地下重要管线的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

③.周边建筑物的裂缝监测

①.采用重复精密水准测量方法,以甲方提供的城市导线点为依据,建立高精度的水准测量控制网,用高精度的水准仪进行监测。

②.在基坑2倍坑深以外的合适位置布置半永久性水准基点(下水井式混凝土标)。在被观测建筑物墙上标记监测水准点,点距15~20m,且不小于3个,离开地面高度约0.5m左右。基坑周边坡顶的沉降观测点与水平位移观测点“合二为一”。

③.周边建筑物的的沉降观测点可以考虑利用其原有的永久沉降观测点,在征求其使用管理单位同意,不破坏其外墙装饰层的情况下,也可按照规范设置。

基坑开挖前观测2次,得到各监测点初始值;基坑施工过程中每15天观测一次,基坑挖到基底标高后每月测一次;建(构)筑物的倾斜可根据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推算。

①.监测仪器和标尺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②.已知水准点要联测检查,以便保证沉降监测成果的正确性;

③.每次沉降监测应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标尺(“定机定人”);

④.监测时,必须连续进行,全部测点需连续一次测完。

(7).建筑物裂缝监测

①.建筑物地基沉降不均匀,必然会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影响,甚至出现微小裂缝。当周边建筑物万一出现了裂缝现象,为了观察其现状和变化,应对裂缝进行监测。(在基坑土方开挖前,一定要专人负责对周边建筑物的既有裂缝进行标记、拍照、存档,并报送该建筑物产权单位和建设、监理单位各一份)。

②.当建筑物多处发生裂缝时,应先对裂缝进行编号,然后分别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及宽度等。对于混凝土建筑物上裂缝的位置、走向及长度的监测,是在裂缝的两端用油漆画线作标志,或在混凝土表面绘制方格坐标,用钢尺量测。

(1).意外原因造成基坑变形过大处理措施

通过监测发现各项监测值大于规范允许或计算值时,应加强观测,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如加斜钢支撑,补加锚杆加固阻止位移继续扩大,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①.基坑边3m内,不得堆载。

②.坑上轴线控制点或水准基点每1个月复核一次,以保证其精度。

1.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在暴雨等恶劣天气前后,要专门检查临设、棚架、支顶、围护、设备、电器的安全,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

(1)根据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以便确保施工工地和一切临时设施的安全。

(2)雨季中应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及时疏导,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1)临时道路应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mm的排水沟,以防陷车和翻车事故的发生。

(2)雨期中应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应抓紧抢修或晴天时修好,以便消除隐患。

4.临时设施和设备的防护

(1)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应整修加固完毕,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

(2)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3)雨季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埋设是否牢靠等,保证雨季中正常运行。

(4)怕雨、怕潮、怕裂(预制件)、怕倒(大模板)的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应放入室内或设立坚实的基础堆放在较高处,或用蓬布封盖严密。

5.地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注意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防止大雨突然袭击,保证混凝土连续振捣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现场应准备一定数量的纺织布,作为覆盖现场机具的使用。

(3)配备发电机,以确保汛期突然停电情况下的防排水需要。

(4)将料库、变配电设备等布置在洪水影响最小的部位。

(1)加强收集天气部门的气象预报。

(2)检查排水设备及排水管沟的完好性,增加排泄水的通道,根据天气预报雨量的大小,必要时增设临时排水沟。

(3)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确保地面水不流入基坑内。

(4)施工机械设备停放在地形较高、排水顺畅的地方。

(5)暴雨来临前停止混凝土浇筑,作好善后安排。

(1)雨季施工要有相应的防滑措施。

(2)露天使用电气设备要有可靠的防漏电措施。

(3)做好机电设备的接地和接零保护。

应急处理方案是针对工程范围内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作出应急快速反应,实施抢救措施,尽力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和对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控制局面,减少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保证人员和物品的安全。本工程中,为防止基坑支护、土方和基坑排水出现险情,应急方案如下:

15.1应急处理机构及处理程序

(3).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书》一式两份,自留一份,报公司项目管理部一份;发生轻伤事故应填写《工伤事故登记表》;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填写《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统计快报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填写《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书》,各类报表一式两份,自留一份,报公司安全科一份。

15.2基坑支护应急预案

(1).基坑四周坡顶施工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以保证施工机械以均布荷载(少于设计荷载)的形式作用于坡面。

(2).在施工过程中,就要进行预防,严格按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在边坡建立位移观测点。

(3).加强对基坑的观测,如出现异常情况,观测次数增加。

(4).如出现危险区域,应划定危险区域,并设置醒目标识,安排人员转移。如坡面不能稳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5).合理组织卸掉坡顶堆载,坡面组织有效支撑,防止坡面破坏扩大。

(6).锚杆、土钉尚未凝固前,不得开挖土方。

(7).当坡顶部分地段的土质情况不好时(如坡顶附近有近期挖沟且回填不密实的松动土层),采用通过锚杆设置地面拉筋的办法进行固定。

(8).当发现坡面位移较大时,现场应设专人24小时不间断的注意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六章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及竣工验收

(1).原材检验(常规试验)

本工程所用主材有水泥、钢筋、砂、石等材料,在桩基施工前,均需进行复试及配合比试验,全部资料齐全后方可进行桩基的施工,另外在每一批原材进场时,均需按照规范数量进行现场取样复试。

(2).混凝土检验:混凝土出盘后,按照规范要求定期定量制作混凝土试块,用以检验施工桩基砼强度。同时按照规范要求制做土钉和土钉墙面试块。

(3).桩位复核:技术人员在放出桩位后,需会同有关人员进行桩位复核,使桩位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桩长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桩长外墙聚苯板外保温施工方案,用水准仪根据钻杆入土深度控制桩底标高。

(5).钢筋笼标高控制:钢筋笼下放过程中,用水准仪控制钢筋笼顶标高。

16.2技术资料管理和竣工验收

(2).技术资料整理应及时、完整,必须与现场施工同步进行。开工前,就应开始进行有关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施工过程中,随时做好技术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工程验收后,完成技术资料的归档和验收工作。

(3).项目总工应定期检查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归档情况。

(1).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我方按照北京市工程竣工验收有关规定,向甲方提交有关竣工验收资料,由甲方组织有关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2).验收合格后DB23/T 2744-2020 黑龙江省城镇燃气经营企业服务标准.pdf,我方及时将竣工资料移交城建档案馆,同时提供甲方成套的竣工资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