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路基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3.8尽量减少爆破药量和分段药量,以免扰动山体。在爆破区内设置安全警戒线,在危险区外设置围栏,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并设置安全岗和施爆区安全员。
3.9在爆破后的坡面上钻眼时,除开始作业前检查外,在作业中还要经常对坡面、坡顶进行检查,清除危石和松动石块。
3.10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严禁穿磨擦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装炮完毕必须检查并记录装药个数、地点,以便爆后核对有无瞎炮。
3.13点炮人员必须有计划地依次点炮并选好安全躲炮地点,每人每次点炮超过5炮时,以信号雷管控制点炮时间,当听到信号雷管爆炸后,必须立即停止点炮进入安全区A册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资料,并将点炮情况向炮工组长详细汇报。信号雷管的引线长度应比最短的点炮引线短0.8m,但其总长不得小于1m。
3.15瞎炮由原装药人员当场处理,瞎炮地点应设立明显标志,其周围5m范围内严禁人员通行。残眼应视作瞎炮处理。
3.16处理瞎炮必须设立警戒区,处理方法视具体情况决定,可采用下列几种办法:
b、距瞎眼0.6m打一平行炮眼进行诱爆,但需注意岩层节理情况,在打眼地点不得有连通瞎炮之裂纹。
4.1机械安全施工一般要求
4.2施工作业前,操作人员首先应听取施工技术人员现场交底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
4.3作业前,应对机械状况作详细检查,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4.4机械作业时严禁人员上下,驾驶室内不得超员,驾驶室外严禁搭乘人员。
4.5严禁机械超荷载作业,不得随意扩大机械使用范围。
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站在距作业地点5~10m的安全地带,便于操作人员看清的地方。操作人员只能受一个指挥人员发出的规定手势信号,当看清手势信号后方能作业。
4.6在施工中遇下列情况应立即停工,待恢复作业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a、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发生坍塌危险时。
b、气候突变,发生暴雨、雷雨或水位暴涨及山洪暴发时。
c、在爆破警戒区内发出爆破信号时。
d、工作场地发生交通堵塞或严重干扰时。
e、地面出现陷车或机械运行道路打滑时。
f、施工标志丢失、防护设施毁坏失效时。
g、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和运行时。
h、夏季气温超过40℃时。
4.7机械在下坡时严禁空档滑行,在陡坡上严禁换档掉头。在山丘弯道或斜坡上行驶时,应降低行驶速度。
4.8在边坡、沟边作业时,应与边沿保持一定距离,使轮胎(履带)压在坚实的地面上。
5、挖掘机操作安全措施
5.1挖掘机的工作位置必须平坦稳固,并将履带制动住。履带停置方向应与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左右不得有歪斜现象。轮胎式挖掘机应将支腿顶好。
5.2挖掘机停放处若地面泥泞、松软、有沉陷危险时,应用枕木或其它材料将履带垫好。
5.3挖土与回转操作过程应正确分开,在回转未终止时不得落斗铲土,向挖土面回转时应防止碰撞挖土面。铲斗未离开地面时,严禁做回转、走行等动作。铲斗满载高悬在空中时,不得行走。
5.4挖掘机工作时,严禁在回转半径内进行清底、平整、修坡等作业。
5.5在较高的工作面上挖掘散粒土壤时,应将工作面内的较大石块和其它杂物除掉,以免塌方造成事故。如果土壤挖成悬空状态而不能自然塌落时,必须人工处理,严禁用铲斗将其砸下或压下,以免造成事故。
5.6严禁铲斗在运土车的驾驶室顶上越过。
5.7向运土车辆卸土时应降低铲斗高度,以防止偏载或砸坏车箱。
6、推土机操作安全措施
6.1推土机上下坡时,其坡度不得大于30°,在横坡上作业时,横坡坡度不得大于10°。
6.2下坡时应压低油门,用发动机辅助制动,转向操作(不用刹车时)应与平地行驶相反。
6.3推土机下陡坡时,宜采用后退下行,必要时可放下刀片作辅助制动。
6.4在陡坡、高坎上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用多刀送土的方法,以用拥土,严禁铲刀超出边坡的边缘;送土终了时应先换成倒车档后才能提铲刀倒车。
6.5数机在同一作业面作业时,前后两机相距应大于8m,左右相距应大于1.5m。两台或两台以上推土机并排推土时,两个推土刀片之间应保持20~30cm间距,推土前进必须以相同速度直线行驶;后退时应分先后,防止互相碰撞。
6.7铲斗满载运送时,必须使铲斗保持在低位置(距地面40cm左右)。
6.8满载运输时,应避免下坡前行,不得已时可倒退下坡。另外应避免满载倒退上坡。
6.9卸料时铲斗应高度合适,铲斗过高会使所卸物料砸坏车厢或粉尘飞扬,铲斗过低会使倾翻时碰撞车厢。
6.10当发动机不能运转而要牵引时,应使各转向油缸能自由动作。
7、平地机操作安全措施
7.1在公路上行驶行时,应将刀片和松土器提起,刀片不得伸出机侧,前轮不得倾斜行走,速度不得大于20km/h。
7.2平地机在清除积雪时,必须在轮胎上安装防滑链,并逐段探明路面情况,防止掉进深坑、沟槽发生意外。
7.3在坡道停放时,应使车头向着下坡方向,并将刀片或松土器压入土中。
7.4平地机不宜在夜间作业。
8.1在新填筑的路基上进行碾压时,应从中间向两侧碾压。准备滚压的路面应基本平坦,如有障碍物应事先清除。
8.2两台以上的压路机同时碾压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m,坡道上纵行驶间距不得小于20m。
8.3严禁用压路机拖拉其它机械或物体。
9、挡护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9.1严禁上面砌筑下面勾缝,片石改小工作不得在脚手架上进行,护墙砌筑时坡脚下严禁站人。
9.2严禁在砌好的坡面行走,上、下必须用爬梯。
9.3砌筑用的片石,最大重量不宜超过50kg。
9.4支顶危石悬岩或采用嵌补综合防护等工点应按专门工点要求,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9.5喷射砼防护岩面时,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不得单人作业,并严格按操作顺序施工。工作区域其它人员不得入内。发生故障时必须先停机后处理。用机械手操作时,悬臂下严禁站人。
9.6坡面锚喷挂网必须设脚手架,严禁攀登锚杆露头。
9.7使用机动车运输时:
9.8根据道路坡度、各种车辆的爬坡能力选用适宜的运输车型。
9.9运输道路应派专人维修,达到道路平整、无淤泥积水,悬岩陡壁处应设置防护栏杆,交叉道口应设立标志。
9.10在运输车辆爬坡能力不够时,应采取更换车型、减小载重量、在前方拖拽等措施。
9.11车厢内严禁搭乘人员。
9.10物料装载高度不应影响驾驶人员视线,装载宽度不应大于车斗宽度。
9.11下坡转弯及下长大坡道时,应换入低速挡行驶。
9.12应安装倒车警报器,倒车时必须了解车后道路及环境情况,确知倒车的稳妥范围后方可倒车。在场地狭窄、人员众多地段,要有专人指挥,严禁长距离倒车。
9.13车辆陷车时,若用本身动力不能驶出,不应强行以免越陷越深。用其它车辆牵引时,应有专人指挥,两车之间严禁站人。
9.14停车应停在指定地点,不应在坡道上停车,如需在坡道上停车时,必须在车轮下加楔防止滑溜。
9.15在坑壕边缘倒料时,应有10—15m长的反坡,并应设置安全挡块。车辆离壕边10m时,应减速行驶。
9.16严禁利用车辆高速制动的惯性清除翻斗内的余料。
10、脚手架搭设安全措施
10.1脚手架应根据施工场地及承受荷载情况进行搭设方案设计,设计应保证在施工期间对所规定的荷载或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要有足够的面积满足堆料、运输、操作和行走的要求,要能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10.2脚手架必须按搭设方案设计的材料规格和结构尺寸进行搭设,搭设完毕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0.3脚手架搭设基础应平实,施作好排水设施,立杆应设底座、垫木。脚手板应满铺,施工层设1.2m高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卸料平台应按设计搭设,并规定限定荷载。
10.4遇有立杆沉陷或悬空、节点松动、架子歪斜、杆件变形、脚手架上结冰等问题,在未解决前必须停止使用脚手架。
10.5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天气应暂停脚手架作业,雨后进行操作要有防滑措施,且复工前必须检查无问题后方可继续作业。
10.6在使用过程中,凡是有杆件、扣件和绑扎材料损坏严重者,要及时更换、加固,所使用材料应与原架子材料及规格相同。
10.7脚手架的拆除应设专人指挥,周围设围栏或警戒标志;拆架子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拆除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要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栓住杆件利用滑轮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运载地面的材料按指定地点分类堆放。
六、边坡病害紧急处理的一般方法
1、高边坡施工总的原则是:开挖一级,防护一级;逐级开挖,逐级防护。对于高边坡病害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以下阐述关于这方面的一些应急处理措施。
2、进行滑坡体内、外地表和地下监测,掌握滑坡发展变化的动态规律;
3、堵塞已产生的地表裂缝,防止雨水灌入,切断对坡体不利的水源;
4、增设临时排水沟,把地表水引出滑坡区以外;
5、尽快开展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查清病害的性质和原因,判断其可能发展的趋势和范围,以便制定防止恶化的措施。未查清病害性质之前,切忌在前缘盲目刷方;
6、对危害严重的边坡病害,立即在滑坡上部进行减载,防止恶化措施,但不能盲目减载而引起新的病害。更有效的方法是上部减载,下部压脚;
7、对已运动的边坡更应注意施工方法,止施工削弱边坡支撑而促使边坡发展,避开雨季,支挡结构挖基应分段跳槽并及时支挡;
8、开挖完或开挖过程中坡顶有明显裂缝且发展迅速,除了填土反压坡面,使裂缝不再发展,如上级边坡锚索已施工完但未张拉锚固,可以先预张拉,临时锚固,暂时保证边坡不再位移或错位。
1、高边坡安全事故危险源:安全事故主要涉及到边坡倒塌、滑坡、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周晓阳
组员:安全工程师周建中
②、执行项目安全应急制度,建立和完善施工项目的事故应急体系,明确内部职责分工;
③、组织制定事故应急计划,召开并主持本项目事故应急专题会议;
④、突发事故发生时,坐镇并全局指挥。
①、副组长分管伤员处理、安全保卫、交通援助、后勤保障、组织协调;
②、副组长分管工程抢险、抗洪抢险、管线抢修;
①、工程抢险:负责抢修事故可能造成的构造物、道路损毁,清理塌方、疏通道路等。
②、交通保障;负责,保证突法事故期间的交通工具数量和交通运输需要。
③、伤员处理;负责事故期间现场的轻伤员的救治、危重伤员的初步医疗处理和送院安排。
④、后勤保障;保障事故期间的生活物资和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⑤、安全保卫;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的治安秩序,保护事故现场、保卫项目部人员及财产的安全,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工作。
D、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指挥抢救;项目专职安检工程师驻地医生负责组织抢救,包括组织抢救人员、联系急救中心或医院、组织抢救车辆;交通保障组参与交通事故、机械事故的抢救,联系交警部门,保护事故现场。
4.1因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物件打击、高处坠落、坍塌、滑坡、灼烫及其他原因造成对人身的伤害,如得不到及时抢救,有可能致残或死亡。
4.2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或现场施工负责人立即向抢救指挥者或办公室报告,简述出事地点、事故情况、受伤人数、伤情等。
4.3指挥者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a、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根据人员伤情组织抢救;
b、立即组织联系急救中心医院,报告出事地点,受伤人数和伤情,让他们立即派出急救人员和车辆;
c、立即组织人员、车辆赶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急救,等待急救中心或医院急救人员到来;
d、立即组织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急救;
e、如属交通事故,同时应向交警部门报告,并保护事故现场。
项目部:22929882
为避免伤势恶化,在急救人员到来前或送往医院前,以出血、骨折等伤员可采取简单急救:
可采用压迫止血法,上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压迫止血法:该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
a、止血带止血法:此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
b、加压包扎法:该法适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HJ 1122-2020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c、加垫屈肢止血法:该法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
受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骨折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创伤。如果伤员的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变形以及不能活动等现象,就有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时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常见的骨折是四肢和脊柱骨折。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可采用相应方法固定。
a、上肢肱骨骨折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在上臂内外两侧,并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然后把前臂屈曲固定在胸前。
b、前臂骨折固定法:选取长度与前臂相当的夹板,夹住受伤的前臂,然后用绷带或布带自肘关节至手掌间进行缠绕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前臂吊胸前。
c、股骨骨折,请医生固定。
d、小腿骨折DBJ50/T-300-2018标准下载,请医生固定。
e、脊柱骨折,请医生固定。
经过急救以后,就要迅速向医院转送,搬运伤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搬运不当,可使伤情加重,严重时还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瘫痪,难以治疗,给受伤者带来终身痛苦。对伤亡的搬运应十分注意。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