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下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盾构下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02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盾构下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民心河桥两侧布置两排监测点,共计26个

标准偏差:±0.5mm/km

观测应坚持四固原则:即施测人员固定上,测站位置固定,测量延续时间固定,施测顺序固定。以确保观测资料的真实可靠。

①测站位置处架设仪器、整平;

③按预定方向依次测量测站内各沉降点的尺面读数智能人行道系统-交区.pdf,最后返回基点;

④进行测站检核,检测合格后方可移站。

(1)现场量测时,首先检查测点是否完好,有无松动位移;再对测试仪器进行检查校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每个测点读数时,均读三次取中值,如有个别数字偏离较大,则增加读数次数,查找原因,以便修正或去掉偏离大的数据。

(3)对变形(应力)较大的工程部位要跟踪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随即在现场绘出变形(应力)—时间曲线图,初步判别其发展趋势,并向现场负责人提前通报。

(4)现场监测信息做到当天处理并及时反馈,并出书面报告,根据监测成果研究地面沉降与推进参数的关系,从而优化施工参数。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结构。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下图。

6.1.1安全管理措施

(3)项目部配齐国家、省、市及公司内部关于安全管理的规范、规程、标准和制度、文件,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在安全管理中得以贯彻落实,使得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5)建立并保存在建筑施工中所开展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性分析、技术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劳动安全监察通知书、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等与安全管理有关的活动记录,为纠正不合理措施和改进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供重要信息。

6.1.2安全检查措施

(1)建立并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对本工程进行全面性和考核性的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期限,整改后由项目部安质部复检验证。

(2)专业性检查:由项目部安全、设备部门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器设备等进行单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

(3)安全员做好日常巡回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施工员在检查生产时检查安全;各班组应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为防止施工人员上下班时间、节前、节后纪律松懈,思想麻痹产生安全隐患,应加强安全检查活动;充分做到层层设防,级级把关,搞好安全工作。

6.1.3安全教育措施

(1)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各专业操作班组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在安全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详细制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规程上,写明要领,指出安全习惯和关键问题,并尽可能把操作步骤表达清楚。建立班前活动制度,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各班组负责人应做好本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对班前安全活动进行记录。

(3)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可靠的安全技术交底。

6.2.1防止切口冒顶措施

(1)严格控制出土量,原则上按理论出土量出土,可适当欠挖,保持土体的密实,以河水渗透入土体并进入盾构。

(2)若出现机械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盾构停推,应采取措施防止盾构后退。

(3)控制壁后注浆的压力,以免注浆压力过高而顶破覆土。

6.2.2防止盾尾漏泥、漏水措施

(1)定期、定量、均匀地压注盾尾油脂。

(2)控制同步注浆的压力,以免浆液进入盾尾,造成盾尾密封装置被击穿,引起土体中的水跟着漏入隧道,盾尾密封性能降低。

(3)管片尽量居中拼装,以防盾构与管片之间的建筑空隙过分增大,降低盾尾密封效果,引发盾尾漏泥、漏水。

6.2.3防止隧道上浮措施

1、严格控制盾构机和管片姿态

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加强隧道监测是防止隧道上浮的积极措施,对盾构机和管片进行姿态控制,能够有效地控制隧道上浮:

(1)对盾构机的掘进方向进行自转测量,自转角度控制在0.3°;

(2) 利用千斤顶行程仪对千斤顶行测量,并对测量数据作演算处理、方向修正值的解析和对千斤顶的选择;

(3)测量垂直、平面位置,为了能准确测量盾构机的位置,在每推进2环进行一次检查和修正,不断将现行的位置设置在新坐标的已知点上。盾构机的垂直、平面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盾构姿态变化不可过大、过频,推进时不急纠、不猛纠,多注意观察管片与盾壳的间隙,以减少盾构施工对盾尾密封效果的影响;

(4)管片姿态须严格控制,高程和平面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每环相邻管片平整控制在4mm以内,纵向相邻管片平整度控制在5mm以内。

2、管片选型具体责任化

 利用盾构机的导向系统以及人工测量的方法,精确地测量出盾尾和最后一环管片之间的间隙值。该盾尾间隙值分别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测出,在盾构过河时,严格控制每一个值均在<40mm,然后把测得的数据结合导向系统的隧道线路数据,从而选择下一环的管片类型,确保管片姿态跟随盾构机的姿态,并与盾构机尽可能地在同一条轴线上。

 提高注浆与盾构推进的同步性,使浆液能及时充填建筑空隙。

6.2.4防止形成泥饼措施

(1)中央控制室人员强化责任制

 通过现有的地质资料,详细预先分析泥饼形成的可能地段,并在盾构掘进至该地段时,要求中央控制室人员严格监测盾构机的各种参数,若发现有异常情况(排泥比重增大、流量减少,送泥压力增加和推力、扭矩的变化情况),及时判断有无形成泥饼。

(2)严格控制操作规范

严禁单纯为了进度,实行野蛮操作;严格按操作规范科学合理地进行中央操控;在掘进时,特别是在泥饼形成的可能地段,需控制好泥浆的比重,以防止或降低泥饼的形成。

如发现有异常苗头,应及时降低泥浆比重并利用高压水进行冲击,及时降低泥饼形成的机会,并化解已初步形成的泥饼。

7.1盾构推进、管片同步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1)加强盾构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盾构操作手技术水平。

(2)加强施工测量,采取盾构机自动测量先行,人工测量随时校核的措施,确保隧道线形正确,位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在盾构机掘进中根据不同土质和覆土厚度,结合监测信息,合理调整注浆质量,并按推力、出土量、地面监测数据的相互关系,合理控制掘进速度,保证土压平衡。

(4)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规范组织掘进,提高盾构机掘进质量。

(6)成立专业注浆作业班组。

(7)根据洞内管片衬砌变形监测,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修正注浆参数和施工方法,发现情况及时解决。

(8)做好注浆设备的维修保养,注浆材料供应,定时对注浆管路及设备进行清洗,保证注浆作业连续不间断进行。

(9)环形间隙充填不够、结构与地层变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变形危及地面安全时、或存在地下水渗漏区段,在必要时通过吊装孔对管片背后进行补充注浆。

(10)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分析处理,指导现场施工。

7.2隧道轴线质量保证措施

(1)在掘进中,及时掌握盾构机的方向和位置,严格对盾构机进行姿态控制,保证隧道轴线同设计轴线的偏差量小于规定的要求。

(2)盾构机掘进中,作到勤测勤纠,避免误差积累。

(3)在盾构法施工中由于受曲线的影响,通过选择类型合适的管片来调整盾构姿态,以保证盾构沿着设计线路中线方向推进。

(4)定期人工测量盾构机姿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隧道衬砌每循环都要测量盾尾间隙。及时纠偏,以保证隧道轴线的准确性。

7.3管片拼装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及规范要求安装管片防水材料。

(2)加强管片在下井及水平运输过程中的保护。

(3)正确选择管片的安装点位及管片种类。

(4)拼装时先安装底部的块位,然后自下而上左右交叉安装,每环相邻管片摆布均匀并控制环面平整度和封口尺寸,最后插入封顶管片。

(5)严格进行管片螺栓复紧的程序。

(6)合理选取同步注浆参数,确保管片受力均匀并尽早稳定。

(7)注浆前进行配合比试验,选出最佳配合比,并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适时调整配合比;同步注浆速度与掘进速度相匹配;注意调整盾尾间隙,控制推进油缸的伸缩和同步注浆压力,拼装精度控制在设计要求之内,防止管片移位、错台。

7.4防水质量保证措施

盾构隧道防水抓好管片自防水、接缝防水、螺栓孔防水及以下接口防水:车站与盾构隧道的接口,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口。

(1)防水标准:管片为一级防水,不允许渗漏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防水原则与防水重点

防水原则:“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防水重点:管片衬砌自防水、管片接缝防水、接口防水。项目部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确保防水原则的贯彻与重点部位防水质量。

(5)施工前,技术人员对防水班就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质量要求、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交底,务使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施工。

(6)施工中,技术人员认真检查与指导专职人员对每道工序按照工艺细则进行精心操作,凡检查验收不合格者,责令操作者立即予以纠正,绝对不迁就。上道工序纠正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防水质量对施工进度一票否决。

(7)按照一般与重点进行分级管理,一般部位抓好施工质量,重点、特殊部位单独制定防渗漏方案及措施。

(8)各种原材料、制品及配件进料要有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使用前,把好现场试验检验关,经试验合格的方准使用。

8.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作首要任务。在事故未发生时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4)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项目经理部、盾构机吊装吊拆专业队伍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8.3应急处理工作流程

8.4.1地表沉降超标、地面沉陷、冒浆预案

地面出现裂缝、沉陷等。

不可预见的地下空洞、同步注浆和二(多)次补浆量不足、盾构土压力设置过大或偏小;

加强对地面的巡逻,在盾构下穿民心河掘进的过程中,实行24小时巡逻、观察。加强对监控量测的监督,保证监测数据采集、传递能够准确、及时、可靠。

(1)调整土压力,根据盾构试验段掘进经验和施工监测情况,提前调整盾构掘进参数,避免土压力过大或偏小引起地层隆起或沉降,降低地层瞬时沉降。

(2)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措施

根据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采用注(补)浆和隧道内加固措施,以控制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为地层尽早进入稳定阶段建立基础。

当出现沉降达到设计规定的沉降值时,由项目部和监理单位组织进行讨论,制定相关应对方案,由项目部技术人员配合进行方案的编制和落实。

8.4.2民心河桥变形过大

(1)盾构穿线民心河期间引起的变形过大。

(2)民心河桥变形过大引起的严重后果主要有民心河桥倾斜民心河桥开裂,民心河桥倒塌,威胁人员财产的安全; 

(1)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参数,避免对地层扰动过大;

 (2)采取合适的地层改良措施,改善土体的流塑性、保持进出土顺畅并有效控制出土量;

(3)确定与开挖地层相适应的同步注浆配比、量和注浆压力,并及时进行二次注浆。

(4)注浆均匀、压力适中,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调整注浆量,做到注浆量与推进速度相适应;

 (5)采取措施提高浆液和拌浆的质量,保证浆液的和易性、流塑性、初凝强度等;

(6)保证盾尾钢丝刷密封功能正常;

(7)加强施工监测,切实做到盾构施工信息化管理。

(1)对民心河桥的变形情况加强监控,并迅速将监测数据上报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

(2)根据现场监控的民心河桥变形数据,在分析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和相关设计、施工和设备资料的基础上,由技术负责人召开简短的技术会议确定采取的应急措施;

(3)根据地面和民心河桥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控制推进速度、土舱压力、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出土量、刀盘扭矩和总推力等;

 (4)根据民心河桥及周边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及时进行二次补浆;

(5)损坏的盾尾刷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棉絮或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

(6)必要时从管片上进行壁后二次注浆;

(8)加强监测频率和提高监测要求。

 (1)穿越民心河前须对盾构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设备及时维修和更换;

(2)施工中加强对盾构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3)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救援过程中次生工程和环境灾害的发生;

(4)严格施工恢复程序,防止施工恢复中出现次生灾害;

(5)确保隧道和地面的通讯畅通,至少有两套(无线和有线)通讯设备。

8.4.3民心河护坡出现裂缝

(2)及时疏散附件群众。

(3)通知项目部安全部带好临时围挡、警戒线等T/CBMF34-2018 预拌混凝土企业安全生产规范.pdf,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立即采取措施,竖立临时围挡,拉起警戒线,阻止无关人员进入事发现场。

(4)通知隧道内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对盾构掘进参数作相应的调整,降低土压和推力。

(6)灌浆完成后用铁锹、扫帚、水管等工具,及时、干净地对事发现场进行清理、冲洗。

(7)清理完毕后,撤销警戒线,同时加强巡逻、观察。

施工方案管理制度8.5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预留工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