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迎门滩车站围护桩施工方案

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迎门滩车站围护桩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79.7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迎门滩车站围护桩施工方案

起吊时,先使用小勾提第一吊点,大勾提第二吊点,待骨架稍提起时,继续提升第二吊点,同时慢慢放松第一吊点,保证钢筋笼末端不直接接触地面以防止钢筋笼变形。在第二吊点上升过程中滑轮位置向钢筋笼顶端移动,直到骨架同地垂直,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钢筋笼是否有弯曲,如有弯曲应调直并绑扎焊好。

当钢筋就位时,将其稳住徐徐放入孔内,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当靠近吊点附近的加劲筋接近孔时,用2根钢管穿过加劲筋下方,将钢筋笼临时支撑于孔口,将吊钩移到钢筋上部,起吊取出临时支撑继续下降到钢筋笼最后一个加劲筋处,按同样方法临时支撑。

钢管支撑使用φ70mm以上厚壁钢管,钢管支撑应能保证支撑钢筋笼重量后不发生变形。

卸下钢丝绳,将吊钩直接挂在吊环上,稍微提升钢筋笼,抽取临时支撑,将钢筋笼慢慢的下放,直到钢筋笼下放到设计标高为止。使用钢管支撑穿入吊环水平放置在方木上,钢筋笼吊装完成后应保证两根吊环受力均匀。

导管在使用前,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应进行试拼和试压,试压导管的长度应满足最长桩浇筑需要【冀】12S1:卫生设备安装工程,导管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节段长度,且严格保持导管的组合顺序,每组导管不能混用。导管组拼后轴线差,不宜超过钻孔深的0.5%且不大于10cm。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至钻孔上口段,宜使用非标准节导管。

导管下放应竖直、轻放、以免碰撞钢筋笼。下放时要记录下放的节数,下放到孔底后,理论长度与实际长度进行比较,是否吻合。

完全下放导管到孔底后,并经检查无误后,轻轻提起导管,控制底口距离孔底0.25~0.4m,并位于钻孔中央。

6.6.2导管水密性试验

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本工程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计算式如下:

式中: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方);

——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m)(取25m);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取11.5kN/方);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取24m)。

P=24×25-11.5×24=300kp

水密性试验方法是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入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接出水管接头,另一端焊接进水管接头,并与压水泵出水管相接,启动压水泵给导管注入压力水,当压水泵的压力表压力达到导管须承受的计算压力时,稳压10分钟后接头及接缝处不渗漏即为合格。

导管安装时应逐节量取导管实际长度并按序编号,做好记录以便砼灌注过程中控制埋管深度。并应注意橡皮圈是否安置和检查每个导管两头丝扣有无破丝等现象,以免灌注过程中出现导管进水等现象。

本工程所用砼为商品砼,混凝土拌合站拌制,混凝土专用运输车运至现场。要求 水泥选用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h;水泥的标号不宜低于42.5;粗骨料宜优先选用卵石,如选用碎石,宜适当增加含砂率;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 1/6~1/8 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 同时不应大于40mm。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为使混凝土有较好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含砂率宜采用35%~40%,水灰比宜采用0.4~0.5。

混凝土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应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灌注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总损失小于60mm。

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时使用一台吊车辅助导管的安装及升降,吊车可使用小型汽车吊。

1、为了方便混凝土的灌注,需要在导管顶部设置漏斗,准备大、小2个漏斗。

2、为了满足首批混凝土的灌注量,首次灌注时使用大漏斗,漏斗的容量应使首批灌注下去的混凝土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的需要,漏斗最小容量按下式计算:

V=πD2/4*(H1+H2)+πd2/4*h1

V:灌注首批砼所需数量(方)

D:桩孔设计直径(0.8m);

d:导管直径(0.20m);

H1: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取0.3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一般取1.0m;

h1:孔内砼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砼柱平衡导管外压力所需的高度(m);h1=Hw*rw/rc=11.5

rw:孔内泥浆的重度(11.5KN/方);

Hw:孔内泥浆的深度(24m);

rc:砼拌合物的重度(24KN/方)。

计算得首批混凝土灌注量为v=1.01方。

3、在漏斗底部焊接与导管相同的无缝钢管并做丝扣,使漏斗可以直接与导管连接在一起。

4、为了方便导管拆卸,在首批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卸下大漏斗,使用小漏斗进行灌注,小漏斗底端比导管内径小,灌注时直接将其插入导管内。

(1)为了使混凝土先存放在漏斗里,漏斗中的混凝土量达到了首批混凝土灌注需要量时才使首批混凝土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降落到导管底,需要在漏斗底部设置一个钢板做挡板。

(2)在灌注前挡板将漏斗下口密封,在挡板上设置一根钢丝绳,其上端挂在吊车吊钩上,当漏斗内混凝土达到首批混凝土需要量时,提升吊钩将挡板提出,开始灌注混凝土。

砼运至现场经检验合格后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要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不得小于1m和填充导管底部高度的需要,封底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小于1m,首批混凝土方量是根据桩径和导管埋深及导管内混凝土的方量而定,拌制好的混凝土用砼运输车运至桩基口处,注入吊车提升的料斗内,车内砼方量为8方,由一人统一指挥,双方都准备好后将隔水栓和阀门同时打开进行封底,隔离栓采用钢板,钢板用细钢丝绳牵引,由吊车起吊。

2、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采用测锤经常量测孔内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导管到达一定埋深后,逐级快速拆卸导管,并在每次起升导管前,探测一次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测量用的测绳在每根桩灌注前后用钢尺校核各一次,避免发生错误。

3、控制灌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0.8m左右,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桩头必须凿除,确保桩头无松散层。

4、灌注完混凝土后,应及时将导管、漏斗等进行清理和检查,以备下一孔使用。

5、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填写检查钻孔桩和钢筋笼情况的“相关检测表格”,在浇注水下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填写“水下混凝土浇筑记录”。

1、混凝土堵管的原因及处理

(1)混凝土堵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导管底部被泥沙等物堵塞,第二种是混凝土离析使粗集料过于集中而卡塞导管。

(2)第一种情况多发生在首批混凝土下注时,由于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保持不够,因安装钢筋及导管时间过长,孔内钻渣淤积加深,处理办法是用吊车将料斗连同导管一起吊起,待混凝土灌注畅通后再把导管放置回原位。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当孔内沉淀较厚时,灌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

2、预防钢筋笼上浮措施

本工程桩径较小,灌注砼时钢筋笼容易上浮。所以首批砼灌注完成后要放慢灌注速度,使导管在砼中的较小,但不小于2m,以防止钢筋笼上浮。

八、钻孔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遇到坍孔,仔细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处理,坍孔不严重时,可回填于坍孔位置以上,并采用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立即将部位不深时,可采用护筒法,将护筒周围用土填实,重新钻孔。

2、遇有孔身偏斜、弯曲时,分析原因,进行处理,方法可以在偏斜处吊住钻锥反复扫孔,使个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回填粘性土到偏斜处,待沉淀密实后再钻进。

3、遇有扩孔、缩孔时,采取防止坍孔的措施,已发生缩孔时,采用钻筒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4、遇有钻孔漏浆时,如护筒内水头不能保持,采取将护筒周围回填筑实,增加护筒沉埋深度,适当减小水头高度,或采取加稠泥浆,也可以填入片石、碎卵石土,反复冲击,以增加护壁。。

5、发生卡钻或埋钻事故后,查明原因,提钻时均不要强提,只轻提,轻提不动时,可用小冲击锥触到落体后再打捞。 

6、孔内落物时,迅速用打捞叉、钩、绳套等工具打捞,若落体已被泥砂埋孔中先清除泥砂,使打捞工具能够接触到落体后再打捞。

7、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施工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没有其它防护设备的钻孔中处理故障,如必须下入护筒或有其它防护设施的钻孔时,采取防溺、防坍埋等安全设施后方可行动。

8、本工程钻孔桩为深基坑围护桩,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围护桩侵限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的测量放线的精度,控制好测量误差,二次对中时,点位要准确,钻机钻进时,严禁钻机来回移动,影响钻机,适当考虑桩位外放,以消除桩位倾限的影响。

施工前,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责任制,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工程质量标准,做到人人尽职尽责,保证质量,创优质工程。项目部设置专职质检员,负责围护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9.2施工原材料进场检验控制

围护桩施工主材必须符合图纸所要求的品种规格和质量标准,进场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进场钢筋按照以下规则进行见证取样及组批。

1、同一厂别、同一炉批号、同一规格的、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2、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样(拉伸2个、弯曲2个)。

3、只有经复试合格后的主材才允许施工使用,不合格产品必须退场。

9.3围护桩桩位控制措施

深基坑围护桩施工的过程中,易产生桩位偏斜,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桩位偏斜,以保证结构位置的准确性。本工程的围护桩按设计要求车站主体结构形成后,围护结构作为永久构件的一部分,在使用期间与结构内部构件共同承担外部荷载,因此,施工中控制桩位的准确,控制围护桩的偏斜显得尤为重要。

9.3.1控制围护桩的倾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施工测量的控制:进场后,及时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本工程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现场接桩后,测量队对业主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报告结果上报监理单位及业主方,若导线网和高程网精度分别能够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应技术要求且其交桩点位保护完好,则可作为施工控制测量依据,若复测精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需及时和业主及监理反映,共同解决后,在进行下一步施工,根据监理审定的交接桩进行施工场地内布置加密导线网。加密导线网的布设以及精度严格按照规范有关要求进行布点和测量。误差要控制在规范的允许范围之内。具体桩位的测量放线工作要换手复测,在钻机就位后,钻具进行对中时,要精确对中,严格把关,将误差控制在最低限度。

钻进过程的控制:本工程地处位置地层由人工填土层、黄土状土、细砂土和卵石土组成,桩身嵌入卵石土层,钻机首次钻进时,应缓慢进行,在钻进过程中,严禁钻机中途移位,保证桩身的垂直度。

清孔检测采用测绳或钢尺,沉渣厚度采用重锤测量。孔深偏差为0~+10cm,围护桩沉渣厚度控制标准为≤100mm。当孔深、沉渣厚度为不合格时采取措施处理,孔深不够应继续进行旋挖施工,检查孔深直至满足设计孔深;当孔深达到设计深度时检测沉渣厚度,当沉渣厚度不符合≤100mm的要求时进行清孔施工直至符合设计要求。经项目部自检合格并报监理检查合格后的桩孔,及时灌注混凝土。

灌注桩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泥浆比重(粘土或砂性土)

用比重计算、清空后在孔底50㎝处取样

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

混凝土坍落度:水下灌注桩

9.5钢筋笼加工的控制

钢筋笼的制作要严格按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施工、检测。钢筋笼出场前必须经过专人检查,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必须进行返工重做,杜绝不合格的产品投入工程使用。钢筋笼制作偏差应符合规定。

质量进行检查,对合格的产品进行标记,并且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标记后分类存放。

为了保证围护桩的70mm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主筋外侧每隔2米的距离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采用中间带孔半径7cm的圆饼。

9.6围护桩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

混凝土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为160mm~210mm,混凝土进场后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查,检查混凝土开盘鉴定中的技术要求、浇筑部位等项目是否与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中的相应项目符合。在混凝土浇筑前现场检测其坍落度,

其坍落度要求为±20mm,肉眼检测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等内容。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50cm。

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愈大,则混凝土扩散愈均匀,密实性愈好,其表面也较平坦;反之混凝土扩散不均匀,表面坡度也大,易于分散离析,影响质量。埋入深度与浇注速度有关。

为防止导管拔出混凝土面造成断桩事故,导管埋深宜为3~5m,并不得小于2m或大于6m,同时也要防止埋管太深造成埋管事故。

首批水下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须连续施工,严禁中途停顿,否则先浇注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将阻止后浇注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

灌注时间必须控制在埋入导管中的混凝土不丧失流动性的时间内,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缓凝剂。混凝土的适当灌注时间。

根据图纸要求混凝土实际灌注高度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0.8m。在混凝土将要灌注至桩顶位置时,由施工人员用钢尺测混凝土面与地面高度差,并利用地表标高控制点计算出混凝土面与桩顶以上0.8米的高差,以此计算出剩余桩体部分的混凝土用量。

水下混凝土适当灌注时间表

由于采用混凝土水下灌注技术,在混凝土灌注至桩顶位置时,泥浆及其中的杂质等沉积在桩顶位置导致桩顶部分混凝土质量无法保证。故围护桩混凝土灌注标高与设计相比高0.8m,在冠梁施工前将0.8m高的桩顶混凝土破除,以保证设计长度内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时,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并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混凝土宜通过溜槽慢慢地注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倾入导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对灌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混凝土面上升困难,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为防止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应在孔口将钢筋笼上端固定。

1、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围绕制定的月进度计划,逐周检查落实,实施奖惩,以保证各项目标按期完成。

2、根据每一工序的工作性质和时间合理安排各工序先后顺序,将工期落实到每周、每日、每个工班,以保证节点工期及计划的完成。

3、对单项工程进度按旬、周、日建立施工形象监控,用图表直接形象地反映实际进度,及时发现差距并采取措施纠正。

4、建立每周工程例会、每日现场协调会制度,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工作,及时协调人力、财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使工程保持正常有序地施工。

5、开展劳动竞赛,掀起施工高潮。本着稳中求快的原则,在各施工队、各工班间开展比质量、比进度、比安全和比文明施工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劳动待遇,调动广大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

6、材料部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月所需主要物资用量计划,通过申请、订货、采购、运输、储备等各项工作,保证将材料按质、按量、按时、配套地供应到工地使用地点。

7、挖掘潜力、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科学分析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增强现场调度,减小施工干扰,协调好机械配合、班组间作业和工序的衔接。使施工作业更科学、更合理,达到使工期缩短的目的。

2、充分利用完善的质量体系,规范各个施工环节和施工岗位,达到各参施部门各岗位工作运转的和谐统一,获得最佳管理秩序和管理效果。

3、实施质量目标管理,使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建立质量目标奖罚制度,以保证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

4、加强钢筋笼加工、安装及运输管理,保证钢筋笼不变形、端头螺纹不受损,加强泥浆外运、清孔和砼灌注等关键工序的管理和控制,从提高工序能力和质量检验水平入手,保证灌注质量,做到文明施工。

5、所有参施人员均持证上岗,尤其是电焊工和钻机司机,严禁无证作业。

6、施工机械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施工生产的要求,通过定期维修和保养,保证施工期间良好运行。各种测量、试验、计量等器具精度符合施工生产的需要。

7、坚决执行原材的进货验证和检验制度,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

8、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人员严格按有效的图纸、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及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

9、加强有关工序质量参数的监控,对施工过程中关键参数如轴线、高程、桩径泥浆指标等各项指标,现场技术员,机长和试验员要全面掌握,确保万无一失。

10、认真执行隐检、预检制度,加强“三检”制度的落实,未按规定进行隐检、预检、“三检”的工序,不许转入下道工序。

11、保证各种质量记录(技术交底,施工记录、测量和试验及质量评定等)准确,及时认真填写和保存,保证各项质量保证资料符合有关技术资料要求。

12、做好测量交底及放线工作,按甲方交给的基线测定孔位并经甲方测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孔位和水平标高。

12.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安全员、消防员是安全工作和消防工作的直接责任者,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奖惩办法,做到谁施工谁对安全负责。

2、所有参施人员都必须进行进场前的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施工。一线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每道工序都要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字手续。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该复审的必须复审,佩带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5、所有进入工地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系安全带,遵章守纪,佩戴标记。

6、坚持班组施工的班前上岗交底,班后讲评和每周一次安全活动,有检查和验收措施。

12.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配电箱的电缆要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现象。

2、支线沿墙或柱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卡固定。

3、过道电缆采用硬质护套埋地并作标记。

4、工地采用低压照明,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架子上。

5、配电箱,开关箱要符合要求,统一编号,有门、锁、色标。

6、电箱内开关及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灰、无杂物、固定牢固。

7、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符合规定。

8、电箱内应设漏电保护器,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

9、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

12.3中小型机具安全措施

(1)必须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

(2)防护罩安全有效。

(3)外壳必须有接地或接零。

(4)橡皮线不准破损。

(1)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2)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3)一、二次线接线处应有齐全的防护罩,二次线应使用线鼻子。

(4)配线不许乱搭乱拉,焊把绝缘良好。

(1)各类气瓶有明显的色标和防震圈,不准在露天曝晒。

(2)乙炔气和氧气瓶距离应大于5m。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回火防止器。

(4)皮管应用夹头紧固。

(5)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施工中应明确分工,统一负责做到安全生产,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杜绝人身伤亡事故,杜绝质量事故。

12.4大型机械安全措施

1、机械设备在操作前进行检查,严禁“带病”作业。

2、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钻机、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作业时设专人指挥,以防砸伤人员和机械。

4、大型机械在运转时,严禁任何人在机械回旋范围内工作。

5、机械夜间施工时需配备足够的夜间照明。

6、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2.5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地段必须悬挂规定的标牌,主要作业场所和安全疏散通道设立24小时的36伏安全照明,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等还应设红灯示警。

2、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主要包括安全网、围护、护栏、防护罩等,各种限制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不得擅自移动。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有方案设计,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进行设计、验收和检查。

4、电器配电箱及电器设备、电缆线路的安装,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执行,配电箱电器组件做到完整可靠。

5、施工现场用电实行三相五线制和双级漏电保护措施,做到用电设备“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保护开关”。

6、施工现场的电线采取加钢套管埋地或架空、挂设的方式铺设,并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确保绝缘良好。

7、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均设防雨棚防雨。

8、电焊机的一次线长度不大于5m,二次线必须使用专用线缆,多台电焊机同时工作时,禁止使用公用回路。

9、施工现场的变压器由专人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

十三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绿化等措施。

2、施工场地大门口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3、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场地平整坚实。

5、施工渣土运输过程中采用封闭的渣土车辆运输,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道路遗撒。

13.2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2、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对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1、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GB/T 40074-2021标准下载,可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2、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1、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音措施。

2、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1、安排合理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学校生活的干扰。

2、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GBT30190-2013 石灰石粉混凝土,避免电弧光外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