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扩能工程钻孔桩施工方案水泥:用规定厂家生产的合格水泥,要有质量保证资料
群桩100mm,排架桩:顺线路方向50mm;垂直线路方向100mm
石子:要用1~4cm级配良好的、无风化的卵石
水:对混凝土和钢筋无腐蚀的水
温室大棚冷热温控系统招标文件按设计为C30/C35水下砼
多点起吊,上下对直,定位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笼中心与孔中心偏差按≤20mm控制
电弧焊缝厚度、宽度、长度及闪光对焊符合要求(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记录全面,及时整理签字并妥善保管
施工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5.5.1钻孔事故的处理
钻孔发生事故后,应仔细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处理。
旋挖钻进常见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
钻机就位前,场地垫平夯实
检修钻机桅杆垂直度并校正
减小钻进压力;将钻头有意向硬层倾斜。
护筒底埋设在密实地层。
易塌地层钻孔施工时,护筒内水面应高于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米,并宜保持在护筒底以上1米。
钻斗上下移动速度太快,致使水流严重冲刷孔壁。
应按孔径和地层地质条件调整钻斗的升降速度。
稳定液没有起到护壁作用。
配置合适的稳定液,根据地层使其粘度、比重达到要求。
安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使泥膜和孔壁被破坏。
钢筋笼加工、吊放要按要求保证竖直度;保护层“耳筋”高度不宜大于设计。
钻斗升降时,未对准孔位中心而碰塌孔壁。
钻孔时要时刻注意钻头的中心与孔中心一致
灌注中常见的故障及预防处理措施
1.导管连接处密封不好
2.初灌量不足,未埋住导管
1.导管使用前要做密水性试验;
2.导管安放时,连接处要加密封圈并牢固对接。3.初灌前,计算混凝土初灌量。
1.混凝土配合比不符合要求;
2.混凝土搅拌质量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和易性差,泌水离析严重;
3.导管内进水未及时发现造成混凝土严重离析,在导管内外形成一层石渣层,造成卡管或混凝土不下;
4.清孔不彻底,混凝土表面沉渣太厚;
5.泥浆胶体率较低,灌注中泥下沉在混凝土表面太多;
6.灌注时间或中间停灌时间过长,表层混凝土已初凝。
1.灌注混凝土前要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是否满足要求;
2.检查成孔质量,使孔底沉渣、泥浆比重等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
3.如果已经发生质量事故,根据具体情况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发进行处理。
1.提升导管时,导管底部脱离混凝土面;
2.灌注作业因故中断。
1.埋管深度不够,混入浮浆;
2.灌注中,孔壁塌落物进入混凝土。
钢筋笼定位不牢固或浮笼
钢筋笼定位应牢固。灌注至钢筋笼底时,减慢灌注速度;控制导管底与钢筋笼底的位置,宜错开一节导管高度。
5.5.2防止钻孔桩断桩的措施:
1、导管使用前应先做水密试验。“导管使用前”是指导管初用或工地变化或放置时间较长后适用。只要能保证灌注时导管不会进水,每根桩灌前不一定要做试验。
2、安放导管:一是安放到孔内的导管长度必须满足要求,一般导管底距孔底沉渣面宜为0.4~0.6m(该参数可根据不同的孔径和导管直径适当放宽范围。例如:孔径较大,在1.5米以上,即使导管为300mm导管,参数取低线时,也能顺利灌注;如果孔径较小,小于或等于1.0米,导管为300mm导管,取高线时,有时也会灌注困难,参数甚至要达到0.8米,才能灌注顺畅。);二是导管之间连接要牢固密封,防止导管内进水。
3、混凝土质量保证: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初凝时间以及运送的时间间隔要求,保证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水下混凝土的灌注作业。初灌时间与相邻灌注混凝土之间的时间间隔宜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中间灌注过程,宜控制在20分钟以内(混凝土质量好时,偶尔间隔60分钟也可完成灌注,但整桩灌注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因此灌注水下混凝土前要确认混凝土的供应量是否充足。
4、灌注过程中,要求勤测混凝土面深度,计算导管埋置深度,及时拆除导管。拆除导管后,孔内导管埋深要保证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以免因计算失误多拆导管而造成的断桩事故。同时掌握每车混凝土应上升高度与实测上升高度的差值,分析差值产生的原因。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
5、在砂层较厚的地质情况下钻孔时,控制泥浆的性能指标,使用优质粘土或膨润土造浆。目的:一是很好的护壁,防止塌孔;二是泥浆不容易沉淀。泥浆含沙量过大,比重和粘度过低等泥浆性能指标不良时,孔内泥浆容易沉淀,孔壁也不稳定,如果停放时间或灌注时间过长,沉淀就会较厚,从而影响灌注质量。
桩基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其中一类桩的比例要不少于95%,交验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行业质量验收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杜绝工程质量责任事故;杜绝影响企业信用评价的重大不良反映。
6.1.2全面实行质量管理措施
推行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逐级负责、层层把关。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抽检的“四检”制度。
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及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精心组织,严格控制,认真施工。
参加施工的钢筋工、电焊工、电工、钻工、混凝土工等主要工种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岗前在进行一次强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开展工前检查,做好技术复核,技术交底及材料试(检)验工作。
6.1.3材料质量保证
各种工程材料的质量要求和试验方法均符合国家或有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所有的工程材料应具有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做好各种工程材料的验收、检查和存放工作。
混凝土必须按时到位,且质量合格。
6.1.4落实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1、落实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1)工程施工前,按照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程序,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批复后实施。
(2)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指导施工,并结合实际建立保证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坚持执行“三个百分之百”的技术管理制度,即设计图纸必须详细审核,未经审核的设计图纸不交付施工;方案必须批准,未经批准的方案不得施工;技术必须交底,特别是在施工前要详细进行技术交,把施工要点、质量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写出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3)开始施工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每人签字并存档。
2、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工程施工前,应先做2个以上的试验钻孔.通过检测钻孔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性和孔底沉淤等指标,用以核对所选设备、工艺方法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测时,孔壁的稳定时间应<12h,检测数目<2个。对一些重要工程,可视情况相应增加测径数量。
(2)护壁用的泥浆应满足护壁要求,液面需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有条件时,以高于地下水位2m以上更好。若护壁的泥浆胶体率低、砂率大,则不仅护壁性能差,而且因其容重较大,势必产生沉淀速度过快的问题。一般来讲,当在黏土或亚黏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控制排碴泥浆的相对密度在1.1~1.2之间;当在砂性土质或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应控制泥浆的相对密度在1.1~1.3之间;在砂夹卵石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应控制泥浆的相对密度在1.3~1.5之间。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的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和胶体率等指标,使浇注前孔底500mm以内泥浆的相对密度<1.25,含砂率>8%,黏度<28Pa.s.对一些直径<1m的小直径桩,即使在泥浆停止循环期间,也要使孔内保持合理的泥浆液面。
(3)在混凝土灌注前的一段时间里,须保证孔壁的稳定性,不能有缩颈或孔壁塌落现象发生。为保证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以免影响桩的承载力.钻孔到设计持力层以后,要对泥浆进行循环稀释来降低相对密度,以清除泥浆中悬浮的砂予、石渣。除此之外,还要使用真空泵通过管道伸向桩底吸走端部沉渣,要求严格时,在安放钢筋笼后、下放导管之前仍要进行吸渣处理。
(4)吊放入孔的钢筋笼不得碰撞壁孔,不得有变形损坏。吊放后,先将钢筋笼在垂直位置上固定好,然后进行第二次清孔,检测孔底的淤泥厚度,符合规定后,干0.5h之内开始混凝士的灌注施工。
(6)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清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士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匆起拔过多。
以确保铁路行车安全为重点,消灭行车险性以上、人身重伤以上、机械大事故等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做到“五杜绝,一确保”:杜绝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杜绝责任客车险性事故;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杜绝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杜绝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6.2.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6.2.3安全保证体系
为了保证项目安全生产,我项目经理部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包括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和制度保证,从组织、制度和工作上保证安全生产。
6.2.4安全管理措施
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
参加施工的主要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必须进行二次强化培训,针对其它工种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安全教育,以防事故的发生。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施工人员严禁穿拖鞋进入工地,上班前不得饮酒。
工地施工必须按安全生产规章施工,严禁盲目施工。
工地所有动力、照明线路的架设,必须由专人负责,严禁乱拉、乱接,安设的电力开关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锁,配电柜应安设漏电保护器和防雨设施。
3、临近营业线大机安全管理措施
2、临近既有线大型机械设备进场作业时,必须实行“一机一人”盯岗作业,施工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三会”制度及邻近营业线大型机械施工联签单制度
3、邻近营业线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方案按规定程序报批,申请监控计划,严格按计划施工并与相关部门签定安全协议并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营业线施工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并加强对防护员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
3、施工现场大型机械管理人员必须按照“5+1”模式进行配备,即1名现场负责人和5名防护人员(现场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大机操作员、大机防护员、大机审核员)。临近既有线使用大机施工,以上人员及设备管理单位监控人员、现场监理必须全部到位后方能组织施工。
4、当列车通过时,必须停止吊装、回转等作业,并由防护员检查现场状况,确保无施工机具、材料侵入限界。
5、施工之前检查吊车各部,确保各项指标处于完好状态,重点检查操纵装置,液压装置,安全装置和钢丝绳等,符合安全达到标准后方准使用。严禁吊车带病作业。吊车起步前应观察车辆四周情况,确认安全后(气压式制动的车辆待气压表读数达到规定的数值)鸣笛起步。司机在操纵作业中,必须与起重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指挥。工作中,司机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必须立即停车。
6、作业现场的大小、地质的松软程度应不影响吊车作业安全。不准在5%以上的坡道上横向起吊作业,如必须作业时,须将车身垫平。
7、吊车吊装钢筋笼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10cm左右,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和制动器等是否灵活有效,在确认正常安全情况下,方可继续工作。临近
8、吊车在进行满负荷和接近满负荷起吊时,禁止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动作,起重臂的左右旋转角度不准超过45°。
9、吊车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起重性能技术规定。不得在有荷载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吊装易脱落物件时,吊钩、吊索应采取防滑措施。
10、作业完成后施工的大机应停靠至安全地带。
6.2.5安全保证措施
为达到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施工安全目标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资源,确保施工安全,保证目标实现。配置资源如下:
配备经培训考核持证的安全、技术和检查人员;配置施工安全防护设施;配置用电安全保护装置和消防设施;配备施工机械安全装置;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测工具(测定扣件紧固的力矩扳手、风速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保障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2、事前编制重点难点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结构、环境等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
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全面做好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其重点是操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及时向有关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项目经理部制定并执行以下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班前生产安全讲话制、“周一”安全活动日制、安全设计制、安全技术交底制、临时设施检查验收制、交接班制、安全操作持证上岗挂牌制、安全生产检查制、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安全生产奖惩制。
4、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对施工过程中,由项目经理或生产副经理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复查安全设施的状态、人的违章操作等各种不安全行为,以确保符合安全文明要求,并做好安全记录。
5、严格控制事故隐患、做好事故预防
按安全保证计划中要求实施各阶段、各工种的安全操作。同时,项目经理部区别“通病”、“顽症”、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并结合具体施工对象增加补充的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项目经理部对检查出的隐患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应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应经检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对已发生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进行跟踪检查,达到规定要求组织复查验收,保存验证记录。
6、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安全隐患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
安全事故应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报告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上报至企业安全主管部门。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调查报告: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撰写成调查报告,并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后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
在查明原因、在有调查结论的前提下,由项目安全员提出纠正、防范措施的建议。
7、主动接受甲方检查、监督的承诺
项目部郑重承诺: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随时接受甲方、监理单位安全检查、监督,接受监理工程师的各项指令,服从业主的指示。项目经理部、工区设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由坚持原则、不循私情、秉公办事的安全管理人员担任,严把安全关。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主动配合、支持甲方、监理工程师有关安全检查、监督方面的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积极征求甲方、监理工程师有关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坚决执行甲方、监理工程师做出的决定。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施工界限外植物维持原状;砍伐树木时,要征得所有者和业主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施工废泥浆不得随意排放,要在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沉碴运至弃土场。临时便道要经常洒水,防止扬尘。
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规范、技术交底和检验程序要求施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临时道路要硬化。场地和道路要平坦、通畅,设置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沟。临时用房布置符合消防安全和工地卫生规定,施工场地标牌醒目。
材料、机具力求堆放整齐合理,并挂标识牌。
地下文物和珍贵财产均属国家所有,施工中如有发现,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地下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或地下文物时,应及时停止施工,用最快的方式通知项目经理,并及时采取保护现场的紧急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加强现场管理,任何人不得隐匿、哄抢出土文物。
4、地下管线、电缆、既有线保护措施
在铁路两旁施工作业,必须与工务、通信、电务等部门联系,并利用电缆探测仪查清、探明地下管道及电力、通信、信号电缆等准确位置及走向。与设备部门密切配合,在保证不影响既有设备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防止挖断电缆,影响行车。
钻孔桩施工产生的弃渣、泥浆不得污染铁路的路基、道床及其他设施。采用运输机械将泥浆运至弃土场填埋
本地道施工时节为工程所在地雨季,桩基易发生坍塌,严重时可诱发行车、人身安全事故。因此本工程应急预案的任务针对坍塌。目标要把桩基坍塌消灭在萌芽状态。
由作业队长担任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技术主管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工程主管、安质主管、物设主管、现场负责人组成。
作业队长负责启动应急救援相关工作,技术主管针对具体情况,快速制定处置方案,工区副队长积极组织物资设备、劳力依据处置方案进行排险。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工区组织对职工和作业队的民工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邻近营业线使用机械安全规定及防止塌孔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
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劳力储备
为保证险情出现后,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施工现场按照表列数量准备足够的资源。
险情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向作业队长报告。作业队长接到报告后,要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到达现场,按照分工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消除险情。易发生事故应急响应及救援措施如下表
施工现场应急响应救援措施
发生机械倾覆,侵入铁路限界影响行车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行车、电务、信号等部门,在通知的同时尽快将倾覆机械移出铁路限界。当施工机械整体难以移动时,应快速切断分割机械移出铁路限界。
发生坍塌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撤离坍塌区,向指挥部及有关人员报告启动现场应急系统,依据安全技术措施一方面组织人员排除险情,以预防坍塌的再次发生CJT396-2012标准下载,一方面刨挖伤员,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救治,同时拨打120送医院抢救,及时如实逐级报告,并协助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如危及行车安全时,立即按有关规定对线路设置防护措施,并及时上报行车部门及工程指挥部。配备足够编制袋及石碴,现场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尽量减少对行车的影响时间。
挖断地下缆线及损坏其它行车设备
当施工中发生挖断地下缆线及损害接触网杆、拉线、信号机等行车设备时,立即通知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和指挥部,并停止施工作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抢修人员。在抢修过程中,施工现场负责人不得离开,抢修未完成,防护工作不得撤离。
当既有线施工中发生行车事故时,立即通知工务、车站等有关行车管理部门及上级管理部门,并停止施工作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抢修人员。在抢修过程中,施工现场负责人不得离开,抢修未完成,防护工作不得撤离。
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全面了解气象资料认真做好汛前防洪检查,施工前备足彩条布、草袋、编织袋、水泵及泵管、铁锨、铁丝等必备物品DZ/T 0210-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硫铁矿.pdf,并预备100~200个装好的编织袋。施工前组织好抢修队伍,修筑排水设施,做好既有线边坡工作防患于未然。
应急救援完毕,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要在自行事故分析的基础上,要积极参加项目部事故分析,提供相关证据,按照上级要求整改完善相关工作,接受上级处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