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34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C——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

(4)测点及测线布置图见图25。

图25测点及测线布置图

05.《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 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 1094.3-2003 隧道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见表14、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见表15: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表表14

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距离

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表15

注:地表无建筑物时取表中上限值,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2)对变形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其量测时间就要长一些,量测开始时间尽量提早,保证在开挖或支护后2h内和下一循环开挖之前测读初次读数,以获取围岩开挖初始阶段的变形动态数据。

11.6量测数据整理及分析

11.6.1首先对现场量测资料认真检查、审核和计算,每次量测结束后,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工作。

11.6.2量测数据取得后,及时绘制量测数据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量测数据与开挖面距离的关系曲线图等。

11.6.3围岩及支护的稳定性根据开挖工作面的状态、收敛值及拱顶下沉量的大小和速率综合判断,并及时反溃于施工中。

11.6.4根据量测结果,按下列要求进行隧道稳定性综合判别:

(1)当位移积骤增加,每天的相对净空变化超过10mm时,应加强观测,并密切注意支护结构的变化。

(2)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同时支护开裂或掉块,此时应采取补措施以防塌方。

(3)当位移、周边收敛、拱顶下沉量达到预测最终值的80%~90%,收敛速度小于0.1~0.2mm/d,拱顶下沉速度率小于0.07~0.15mm/d时,可以认为围岩基本稳定,可施作二次衬砌。

(4)根据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

当围岩位移速度不断下降时,围岩趋于稳定状态;

当围岩位移速度保持不变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

当围岩位移速度不断上升时,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

(5)根据量测结果及《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按表16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

变形管理等级划分表表16

(Un/3)≤U0≤(2Un/3)

11.7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

11.7.1监控量测作业由项目部测量队负责,由测量负责人按量测计划的量测频率及时间按时进行,并做好量测记录。

11.7.2量测数据整理后,必须执行换手复核制度。

11.7.3量测设备按要求定期进行鉴定,并注意保存。

11.7.4及时整理数据后进行分析,为施工提供支护及衬砌参数。

11.8量测中的注意事项

11.8.1根据地质条件、量测目的、施工进程、按照设计及规范进行。

11.8.2测量点埋设宜尽量靠近开挖工作面,不超过2m,能保证爆破24小时内及下次爆破之前测读初读数。

11.8.3及时准确作好各项量测原始记录,及时计算、分析、按要求进行判别围岩的稳定性,并反馈到施工当中。

11.8.4在量测过程中保护好量测元件及量测仪器及人员的安全。

12.1地质超前预测预报的目的

本隧道地质情况复杂,有断层、节理裂隙段,有高地温段,有软弱围岩,有岩爆地段等。不良地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通过地质超前预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含水情况及围岩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为预防隧道可能形成的灾害性事故及时提供信息,以便提前做好准备,避免损失。通过预报,可以了解掌子面前方短距离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类别,为正确选择开挖断面、支护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12.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

施工中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作为一个工序来进行安排,成立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室,配备先进的预测与预报设备和仪器,建立地质预报管理组织机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工程部长、地质工程师任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任成员的组织机构,配备TSP203地质超前预报仪、HSP水平声波反射仪、地质雷达、红外探水仪、超前水平地质钻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先进仪器以组成完善的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体系,全面实施本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根据本投标人在以往类似地质条件隧道施工中积累的超前地质预报经验,编制《隧道施工测试与超前预报实施细则》,并遵照执行。组织机构见图26。

图26质探测与预报组织机构图

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全面负责管段内综合测试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负责;

项目工程部长、地质工程师任副组长:组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物探及试验等专业组成人员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日常工作;

地质工程师:负责隧道工程的地质超前预报和调绘、监测以及测试、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施工工程措施建议;

水文工程师:负责水文地质调绘、测试及隧道涌水量的预测与环境水文地质评价;

物探专业工程师:负责物探测试工作;

试验专业工程师:负责岩、土、水样的测试、试验工作。

12.3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主要内容

为保证隧道的顺利施工,避免地下水发育地段突水、突泥的发生,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流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确保施工安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隧道掌子面地质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预报,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判定超前地质预报内容并纳入工序管理之中。

经过超前地质预报,在开挖后对地质条件再次认知,通过对比反馈信息和分析,逐步提高对围岩的预报判释能力。

超前地质预报的总体工作内容参见图27超前地质预报总体工作内容工作框图。

长距离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TSP203地质探测仪(探测距离约200m),对比方法为HSP声波反射法(探测距离约100m),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预报隧道掘进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状况。它是在掌子面后方边墙一定范围内布置一排爆破点,进行微弱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信号在隧道周围岩体内传播,当岩石强度发生变化,界面两侧岩石的强度差别越大,反射回来的信号、返回的时间和方向,通过专用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得到岩体强度变化界面的信号也就越强。返回信号被经过特殊设计的接收器接收转化成信号并进行放大,通过专用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得到岩体强度变化界面的位置及方位,详见TSP203地质预报系统现场测试示意图28。

近距离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地质雷达(探测距离约4~30m),对比方法为数码成像,跨孔声波CT成像法。

图28TSP203地质预报系统现场测试示意图

采用钻孔超前探测,钻孔孔径50mm,钻孔长度20~30m,近距离验证超前物探成果。

超前探孔每循环原则上设2个,钻孔深度一般30m左右,两循环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5m。2个探孔中其中一个须采用地质钻机进行取芯,同时根据钻孔速度变化、钻孔出水的清浊及颜色,来判断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

采用超前水平钻孔可以最直接的揭示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特征,准确率很高。采用长短钻孔相结合,并结合其它探测成果,可取得良好效果。超前水平钻孔采用意大利C6管棚钻机钻机施工

探孔布置如图29所示。

①正洞掌子面与侧壁的量测和地质素描。主要工作有:底层岩性特征、结构面性质与产状及发育程度、岩体破碎程度与充填情况、洞壁变形破坏特征、突泥与坍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②地质构造的地下与地表相关性分析。

③地质作图(几何图、块体坐标作图、赤平投影作图、洞身地质展示作图等)在此基础上,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5~20m)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测预报。

(3)洞内涌水的实时监测

①斜井与正洞各涌水点(掌子面炮眼涌水)的实时监测。检测内容包括:各涌水点空间分布、水量、水压、水质与同位素化学,各涌水点位置(里程)、地层岩性、裂隙与岩溶发育等特征。

②斜井与正洞洞身涌(突)水的动态监测。包括:涌(突)水的地质档案、水量、涌(突)水的空间分布、单点涌(突)水及其动态、涌(突)出机制、涌(突)水的化学与同位素化学动态特征等。

③斜井与正洞洞内气温与湿度的实时监测

岩溶水地表排泄点检测包括:天窗、泉点和暗河的水量及动态、水化学与同位素化学变化特征等。

地表河流排泄点检测包括:隧道通过地带上下游河水流量及动态、水化学与同位素化学变化特征等。拟选3~5各控制断面,要求每5~10天检测一次。

大气降水与气温检测:隧道所处地段设3~5个监测控制点,要求每天监测。

根据勘测资料以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和实施的动内外监测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总和分析,对隧道内可能发生大规模(高压)涌(突)水突泥的地段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超前地质预报流程见图30。

① 以超前探孔为主,辅以地震波、电磁波、钻速测试等手段进行分析预报。结合开挖面附近岩体的观察及地质素描,分析岩石的动态特征。

② 从岩爆发生的地段采集试件进行X射线粉晶衍射成份分析、岩爆岩不断口电镜扫描分析、岩爆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包括在MTS刚性压力机上进行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岩性倾向性指数(wet)测试、卸载条件下岩石变形破裂机制研究等)并根据成果指导后续施工判断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③ 参考有关资料及类比类似条件工程,预测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12.4地质复勘与补勘

隧道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复勘,地质复勘的目的是提供线路及周围地段系统的地质资料,并与设计资料进行核对。地质复勘的工作包括取样、检查、地质专家对现场的实地考察。根据地层变形、植物根系、地下水出露情况、岩石构成及其他地质线索,建立地质系统的构造关系,绘制相应的地质构造图。

地质复勘的重点工作对隧道顶附近的陷穴、滑坡、渗水通道、偏压等进行调查。发现异常情况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补勘。

12.5资料交附与质量保证措施

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成果资料采取分报告与总报告相结合的交付方式。每天将现场采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并向施工和技术负责人进行汇报;每周进行一次归纳汇总。

每200m分段提供报告,分段地质测试预报完成后,在3天内向设计单位和业主提供说明和图件,5天之内提供分段成果报告。对地质条件与设计变化较大、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重点地段(富水地带、不同岩性接触带、节理密集带等)所做的地质超前预报,及时交付业主、设计单位进行动态设计;情况紧急时,先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有条件时邀请有关方进行现场会勘,再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设计单位,以保证施工安全。

为了保证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质量,成立QC小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按ISO9001质量体系的要求,建立内部质量管理机制,制定岗位责任制,保证测试

预报工作按计划运行,全部地质资料实行计算机管理,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测试预报人员要根据现场实际每天或经常、主动地深入施工现场,及时了解施工动态,进行地质测绘与编录,同时对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测试预报,确保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工作的质量。同时为了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实行定期会议制度,每天进行一次调度会,每周召开周例会,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和分析,若遇特殊情况,根据需要随时召开,适时邀请业主和设计单位参加,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12.6施工围岩分级和围岩稳定性评价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来确定围岩稳定性、完整性、含水情况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并根据结果与勘察设计资料对比及时调整施工阶段围岩分级。根据施工围岩分级、掌子面稳定状态、地应力测试结果、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陷变形观测资料,综合评价围岩稳定性,根据地质综合预报的地质条件,提出安全可行的处理措施建议。

13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并满足按验收速度的质量要求,开展全面质量创优活动,确保部优,争创国优。

对完工的隧道工程的质量自检检测率达到100%。

13.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专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和工程队长等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机构。具体详见图31。项目经理部将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模式建立本项目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见图32。成立以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质量攻关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分析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环保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质检部门负责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审工作。各工程队根据项目经理部质量目标及管辖工程特点成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教育、督促检查和质量评比。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要求”标准,实施本标段质量控制工作,提高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3.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中。在工程队伍选调、机具购置、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全面组织优质生产。

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

选调精干的管理人员及工程队伍,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对参加施工的

图3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检查制度,质检工程师由上一级检查机构派驻,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制,立足自检自控,确保创优目标实现。将现场质检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提高工程质量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

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采取定期评比,奖优罚劣,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运用经济杠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切实执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严格按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组织生产,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及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条款的质量要求,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验收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网络计划,按网络节点工期要求,分阶段控制,实现均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试验中心,负责工程试验工作;工程队设工地试验室,在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制,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部设精测组,负责控制测量布网与施工阶段复测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做到施工图纸审核和下发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实行技术工作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技术交底、测量放样资料由技术主管审核签字标识后方能交付施工,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对收到的设计文件,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和签认,对存在的疑问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

全面实行样板制,坚持样板引路,以点带面。桥梁设样板墩台,路基设样板段,达到创优标准后,再全面展开施工。各工程队按专业化组织施工,实行标准化作业。

实行“三服从、五不施工、一个坚决”制度。进度服从质量,计量支付服从工程验收,质量评定服从监理工程师;施工准备不充分不施工,试验未达到标准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未批准不施工,设计图纸没有自审和会审不施工,现场没有技术交底、重难点项目没有《作业指导书》不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

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验,加强工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工班进行自检,工程队专职质检员先检查,再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检验,重要工程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把关,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做好质量记录,每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定期组织质量检查、样板工点观摩、质量分析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整改措施,并在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本工程实行二级工程机械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部设机械物资部和工程队设机械技术室。全面负责施工机械的管、用、养、修、算工作。

14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标准工地。

14.2安全保证体系

14.3.1保证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14.3.2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4.3.2.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类机械的安全作业制度;用电安全制度;施工现场保安作业制度;防洪、防火、防台风等措施;公路影响地段作业安全措施;起重作业安全制度;各种安全标志的设置及维护措施等。

14.3.2.2做好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图3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开工前,对所有参建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对于从事电器、起重、高空作业、焊接、机动车驾驶等特殊工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

14.3.2.3搞好安全生产检查

(1)开工前的安全检查

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施工中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是否有应急预案等。

(2)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每月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配合上级进行专项和重点检查;班组每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班检查。

(3)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图34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4)专业性的安全检查

针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现场大中型设备的使用、运转、维修进行检查。

(5)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14.3.2.4做好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批

(1)开工前制订好安全生产保证计划,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2)对于石方爆破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施工用电等安全重点防范工程,结合现场和实际情况,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方案。对施工临时供用电设施施工,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设施满足电力有关标准规范,加强对施工用电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用电的安全,并符合电力有关安全

15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5.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严格执行招标文件要求,遵守国家、铁道部及福建省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按本合同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施工区的环保、水保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环保、水保工作将做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本着“三同时”原则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

15.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分工程区段、工点、生活区制定控制污染的具体的执行标准、要求和环境保护计划。项目经理部将环保工作业绩与安全、质量、进度等同等对待,同步检查,同步考核。所有环保工程与正式工程同时施工,同等要求。

15.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5.3.1环境保护措施

15.3.1.1减小生态破坏

本标段工程两侧不任意取土、弃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随意砍伐或改变工程沿线附近区域的植被与绿化;

工程临时占地不擅自占用或征用林地、保护沿线古树、不开挖采石取土,材料、废弃物不得于林下堆放,确因建设需要占用林地的,项目施工结束后做好抚

图35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管理机构框图

临时施工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尽量少占用绿地面积,保护好周围环境,减少对植被生态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或整理复耕,重视临时施工用地

工程取土、挖方符合所在地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的破坏;取弃土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遍地开花式的无序作业,进行有序开挖取土,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并结合工程的实施,及时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取土区选在高地、荒地上,尽量不占耕地,如必须从耕地取土时,将表面种植土铲除,集中成堆保存,并在工程交工前做好还地工作。对于深而宽的取土坑,可根据当地需要,用作蓄水池或鱼塘;

妥善处理废方,山坡弃土尽量避免破坏或掩埋场坪旁边的林木、农田及其它工程设施。弃土避免堵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没或冲毁农田、房屋。

xx隧道施工由于隧道涌水的排放可能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和形成疏干漏斗。在构造发育地带及透水层,如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可能因地下水通道被疏通而使含水层渗透性增大,导致洞顶地表溪沟井泉枯竭,水环境失去平衡进而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因此,隧道施工中,我们将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注浆堵水,施工中对地下水、泉点、水井进行定时观测,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改变水系,破坏生态平衡。

15.3.1.2噪声控制

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应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合理分布动力机械的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同处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

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

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严禁鸣笛;

合理安排噪音较大的机械作业时间,在城区距居民较近地段,严格控制噪音,不得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音污染的施工作业;

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应在施工前报业主单位和工程所在地建设委员会,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15.3.1.3水环境保护

xx隧道工程区尤其是xx风景区内水资源丰富,各种隧道施工活动都可能对洞内涌水产生污染,造成水质恶化。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壕沟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搅拌站以及其它施工区产生的施工污水经治理净化处理后排放,不直接排入河道。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生活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可排放。

机械存放点、维修点、车辆停放点以及油品存放点做好隔离沟,将其产生的废油、废水或漏油等通过隔离沟集中到隔油池,经处理后进行排放。

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

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

15.3.1.4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

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的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确保达标排放。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采取严密可靠的措施。

15.3.1.5固体废弃物处理

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也可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至指定地点,此外,工地设置能冲洗的厕所并派专门的人员清理打扫及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防蚊蝇滋生、病毒传播;

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15.3.2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情况,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

合理安排工序,力求挖填方平衡,减少取土挖方量,及时清运开采的土方。对已完坡面工程应及时植草绿化,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被雨水冲刷,边坡较高时应采用石砌护坡,防止滑坡和崩塌;

路基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如无法错开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雨情,作好大雨之前的防护措施,避免易受侵蚀或新填挖的裸露面受到雨水的直接冲刷;

对工程开挖土石方量较大的弃土、弃渣场地应事先构筑拦渣工程,并注意布置截、排水设施,可考虑利用低洼地进行弃土、弃渣,改造为今后城市建设用地;

对施工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结合城市化建设进程,考虑表土回填以利复耕或进行绿化恢复;

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

弃土、弃渣的堆放,要先建设拦挡墙(坝)及排水设施,后堆放弃渣,堆放结束后开始布置植物措施;

对开挖边坡、回填边坡的防护工程,应分级开挖回填,在达到设计稳定边坡后迅速施工防护工程,同时做好坡面、坡脚排水系统,施工一段、保护一段;

当工程跨越村庄和水源地时应先将排水措施和拦挡措施布设好,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原排水设施,并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

施工便道在路基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的基础上,在公路两侧栽植公路防护林,结构为单行乔木,边坡采取植草护坡;

在工程水土保持区域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植物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主体工程区和边坡、便道等水土保持区域种植适合当地的树种和草皮,以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

本标段隧道弃碴场为防止水土流失,在弃碴坡脚预先做好M10浆砌片石挡碴墙,弃碴场底部纵向每20m铺设一根Φ100塑料排水盲沟,以利排水。弃碴场顶外缘设一道M10浆砌片石截水沟,弃碴场周围3m外设一道排水沟。弃碴完成后,弃碴场顶向外作3%排水坡,并设纵向排水沟一道,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弃碴场施工完毕后在坡面上植草皮恢复植被。

施工组织设计大全,全套5张光盘,由杭州嘉意德科技有限公司整理销售。嘉意德公司其他产品介绍如下:

工程竣工资料制作软件:首家基于word平台开发的资料软件,具有简单易用、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等特点,涵盖了施工工程过程中技术文件、质量验收资料、质量保证资料、工程管理资料、监理资料和安全资料等各类文件、表格的编制和管理。适用于工程中各方主体的相关人员使用,如工程资料员、监理工程师以及工程文件整理、归档单位的工程竣工资料管理人员等。嘉意德资料软件表格样式齐全,操作简便!是全国版本最全的资料软件主流品牌,共有70多个各地方版本及行业版本,如公路资料、电力资料、节能资料、水利资料等。

施工安全验算软件:含脚手架、模板、用水用电、塔吊、基坑支护、钢筋支架、结构吊装、混凝土工程、降排水等九大模块。是现场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软件将施工安全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施工现场特点和要求YD5178-2009标准下载,依据有关国家规范和地方规程,根据常用的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类型进行计算和分析,为施工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提供了便捷的计算工具。同时生成规范化专项方案计算书,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标书制作与管理软件:是一个集标书制作与标书管理功能于一身的招投标软件,用于快速编制各类标书和施工组织设计。内置模板源自建设系统各大企业的实际工程,设计水平高、文字素质好。庞大的素材库包含工业、民用、水电、路桥的综合施工组织总设计,以及各类结构形式、各种高度的工业、民用、路桥、水电等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还提供了特种工程、建筑、安装、乃至钢结构的施工组织设计,几乎囊括了编标所需的所有内容。

智能网络计划编制软件:该软件系统采用图形编辑方式,不需画草图,不需记住工作的代号,只需用鼠标就可以在网络图中进行添加、修改工作和调整逻辑关系,而不需再去输入紧前、紧后关系,并实时计算关键线路,自动添加工程标尺,横道图自动生成,非常快捷、方便。

施工平面图绘制软件:本软件提供了多种绘图工具,具备强大的绘图操作功能,并集成了多个图远库,包括建筑及构筑物库、材料及构件堆场库、施工机械库、交通运输库等等,可直接调用,您只需移动鼠标,就能够方便绘制出一张完整而又准确的施工平面图。

拦河坝维修加固施工组织设计任何购买过施工组织设计大全的用户购买以上我公司任一款软件均按8折优惠!

杭州嘉意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