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速路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软弱土层主要分布在水库、河床漫滩、池塘、峰林洼地及部分常年积水的稻田地表,范围较小,厚0.5~1.6m。
池塘底部为软塑状淤泥质土,呈饱和、软塑或流塑状态,承载力低,压缩性高,抗剪强度差,对路基工程和其它构造物基础造成危害。
水田表层土为冲积灰色软塑状饱和粘土,呈软塑状态,厚度为0.5~1.6m,需要处理。
软土地基处置前,应复核处置方案的可行性,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软弱土层厚度一般较小,一般采用挖除换填法处理,对于淤泥地段采用抛石挤淤。水塘等有积水的路段,施工前应沿公路用地两侧筑埂,在埂内挖纵、横向排水沟,沟底应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并接通出水口,沟深应保证能及时排除地面水以疏干表土,设计中对一些路段采用片石排水沟疏干排水处理,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沟的尺寸及深度。地表疏干后,地基土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应清除表层不良土层,经碾压密实后在上面填筑路堤。当地面不能疏干,含水量过大无法压实时,应挖去湿土,换填泥岩或砂砾后压实。换填材料根据沿线筑路材料情况选用碎石、片石或粗粒土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挖除软弱土层后底部换填片石,上部0.3m换填碎石或粗粒土,换填用碎石含泥量不超过5%。换填顶面铺设单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一次拉伸成型聚丙烯。抗拉强度≥100KN,屈服延伸率≤10%。幅宽2.5m国家高速公路网XXXX-XXXXX公路首件工程桩基施工方案,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
换填主要处理措施如下:
(1)施工前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源,对填料的各项指标进行土工试验,确保填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2)填筑前进行试验段填筑,确定相关的施工工艺参数。
(3)按照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填筑,严格控制换填土压实标准。
抛石挤淤施工应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厚度或直径不宜小于300mm。软土地层平坦、软土呈流动状时,填筑应沿路基中线向前呈三角形方式投放石片,再渐次向两侧全宽范围扩展。片石抛填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并碾压密实。
软弱土层路基设计详见软弱土层路基设计图。
本标段线路主要分布于石炭系、泥盆系碳酸盐岩区,岩溶现象较为发育,地表灰岩露头可见溶洞、溶沟、溶槽等普遍分布,并且存在落水洞、出水洞等。同时下部灰岩地层中分布着数量较多的溶洞、溶隙等,多充填软塑状粘性土,部分为空洞。对路基有影响的岩溶有裸露型和覆盖型两种类型,裸露型岩溶表现为石牙现象,多为天方路段,需破碎凸出石牙整平地基,其承载力相对较高,对路堤影响较小。覆盖型岩溶有溶洞、溶槽及溶蚀裂隙等多种形式,并以溶洞型为主,溶洞又分充填式、非充填式两种。对于溶槽及溶蚀裂隙型岩溶,岩溶发育强烈,但溶洞多数不大,采用片、碎石回填处理,落水洞做好截、排水措施。
施工前,结合设计文件详细核查岩溶分布、地形、地表水、地下水活动规律及设计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必要时补充岩溶验证钻孔,不得随意堵塞溶洞。
岩溶主要处理措施如下:
对岩溶水以疏导为主,采用明沟、涵洞(管)及泄水洞等构造物进行疏导,并在高出地表水位25cm处设置20cm厚的碎石隔离层,将水排到侧沟。
路基上方的岩溶泉、冒水洞,设截水沟拦截至路基以外;路基底或路基附近流量较大的暗河、落水洞、消水坑、岩溶泉等,设桥跨过;规模较小的设涵洞跨过或设挡土墙、护脚使溶洞位于路基安全距离外;跨越季节性和经常性积水而水较浅的溶蚀洼地时,采用片石透水路基。
为防止路基底溶洞的坍塌及岩溶水的渗漏,采用如下加固方法:
①洞径大的干溶洞采用浆砌片石支墙、支柱及码砌片石进行加固。
②深而小的溶洞,采用石盖板或钢筋混凝土盖板加固封堵。
③洞径深而小,顶板薄或岩石破碎的溶洞,采用爆破顶板后用片石、碎石回填处理。④裸露于路基表面的干溶洞,采用片(碎)石进行回填处理。
①靠近边侧的溶洞,采用洞内片石堵塞,洞外干砌片石铺砌,砂浆勾缝或浆砌片石封闭;基底为蜂窝麻面状或顶板薄、岩石破碎的暗溶洞采用压浆处理,凿岩机钻孔,压注水泥砂浆、纯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②深度小于1.7m路段的石牙,石牙间为承载力小于150kpa的软塑状饱和粘土时,需将粘土全部清除,狭窄部位采用人工清底;若石牙间为硬塑状泥炭土或其他工程力学性质较好的土类,其承载力大于150kpa时,若承载力满足要求,不需对土体换填。
对参差不齐的石牙应尽量整平,整平基准面以不影响上部填筑层的分层压实效果为原则,清后单个石牙的高宽比应小于0.4;对深入整平基准面以下的狭窄溶槽,采用片石嵌补的手段处置,经削头补脚后的基底面起伏度不大于0.5m。
(六)路基变形及沉降观测
为达到满足动态设计需要、满足施工组织需要,以及满足作为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路基沉降观测的主要项目有:
在地基处理结束或原地面处理后路基填筑前,按照设计要求,在规定的观测断面上设置沉降板,通过测量沉降板的高程变化,确定地基面的沉降量。并根据观测结果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地基变形发展趋势,判定地基的稳定,指导设计与施工。
在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在设计规定的观测断面上,在路肩上打入钢钎桩,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顶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
(3)地表水平位移观测
在每一个观测断面在距坡脚外2m、10m处埋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通过测量边桩位移,确定地表水平位移量,用于控制路堤填筑速率,特别是软土地段的路堤填筑。
本标段路基变形及沉降观测方案见下表。
路基沉降观测项目、方法与仪器设备配置(每观测断面)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桩)
左右坡脚外2m、10m处或设计位置
①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设置一般地段沿线路纵向每隔50~100m设一观测断面;软土、松软土地段每隔20~30m设一观测断面;特殊地质地段的桥路过渡段以台背为起点,在3m、13m的位置设观测断面。每处地表沉降观测断面布设1~3个观测点,具体位置见下图。
观测断面观测点位置示意图
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观测断面应加密,在地形变化点及易产生差异变形部位应设置观测点。
沉降板由底座板、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底座板通常为50cm×50cm×2cm的钢板;测杆采用Ф40mm无缝钢管,与底座板焊接在一起,其上端带丝扣,每1m可接长;保护采用Ф100mm的PVC管或钢管,套管可随填土增高相应加高。
沉降板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原地面处理结束或地基处理完成路基填筑开始前人工埋设,埋设前先铺设10mm厚中粗砂将地基面整平,然后将沉降板放在其上,四周用规定的填料回填15~20cm厚,并用冲击夯夯实。注意保持底板的水平及垂直度。沉降板埋设位置偏差控制在20cm以内。
采用精密水准仪(DS1型)及铟瓦尺测量沉降板高程,观测精度不低于±1mm。
在路基填筑期间以及路基填筑结束后,按照设计要求的观测频率及时间连续进行沉降观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观测2~3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内2~3个月内,每5天观测一次;3个月后7~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1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或到工程验交。
由专人负责用计算机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并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曲线。
a当发现非正常沉降或沉降值、沉降速率超过设计估算值时,及时报告设计单位,以便采用措施。
b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当沉降观测反映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5mm时,沉降观测小组立即通知施工队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
c在沉降速率或位移量未超过限制时,可通知施工队加快施工,给填筑后的路基留有足够的沉降观察分析时间。
d整理的沉降观测资料妥善保管,最终用于评估路基工后沉降。
①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
在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按照设计要求在路肩设观测桩,其位置与地基面沉降板设置在同一观测断面上,以便于对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沿线路纵向每隔50~100m设一处,路涵过渡段设置2处,每处2个观测桩。
按照设计要求的构造、结构尺寸和制作材料的规格、材质要求制作并设置观测桩,其埋置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控制在20cm以内,且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观测桩采用长度为不小于1.0m的Ф40mm钢钎,埋设深度不小于50cm。设置好的观测桩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及标示。
采用精密水准仪(DS1型)及铟瓦尺测量观测桩顶高程,观测精度不低于±1mm。
路堤填筑到预压高程后按照设计要求的观测频率及时间进行沉降观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在预压期内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3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1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或到工程验交。
专人收集并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提交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组成的路基验评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后对路基工后沉降进行评定。
(4)地表水平位移观测
①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
按照设计要求的观测断面,在路基坡脚外2m、10m设置1组位移观测桩,每组共4个测桩,其位置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沿线路纵向每隔50~100m设一处,对路涵过渡段及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监测剖面应加密。在地形变化点及易产生差异变形部位应设置监测点。
②位移边桩的制作及埋设
按照设计要求的构造、结构尺寸和制作材料的规格、材质要求制作并设置观测桩,其埋置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控制在20cm以内,且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边桩采用规格为15×15×150c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中心位置处预埋Ф20mm钢筋头。埋入地下部分不应小于1.2m,外露部分不应大于0.1m。设置好的观测桩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及标示。
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观测。
与地基面沉降观测同步进行。
专人收集并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提交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组成的路基验评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后对路基工后沉降进行评定。
(1)测量仪器的精度控制
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仪与测尺、全站仪的精度必须符合路基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2)沉降(板)仪、观测桩的控制
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沉降板、观测桩,确保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在埋设时不仅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要置于不受填土荷重影响稳定地基内,并采用措施进行保护。
(3)观测断面数量的控制
按照设计数量布设测试断面。
按照“定人员、定仪器、定时间”的原则进行连续系统的观测,且每个断面上的各个测点同步进行。
专人负责,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按时整理、分析沉降数据,指导设计与施工。
本标段共11段高填方边坡和14段高挖方边坡,其中路堑高边坡施工期监测主要采取地表位移监测、地下位移监测和地下水位监测,填方高边坡施工期监测主要采取填方平台位移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和地下位移监测。通过监测变形数据来修正设计,指导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并检验工程效果。运营期间的监测主要包括地表位移监测、地下位移监测和地下水位监测,监测周期为坡体开挖至建成营运后不少于两年。高边坡监测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施工期间:地表位移及边坡平台监测2~3次/周,变形时1次/天,变形剧烈时每天数次;
运营期间:原则上1次/月,变形(或应力)异常、连续降雨、强降雨后加密监测。
本标段土石方工程量大,施工路线长,为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划分的三个工区采用平行施工的原则,各工区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主要设备配置如下:
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
125KW,1.1m3
125KW,2.2m3
(二)测量、试验仪器设备
项目部将配置专职测量和试验人员统一负责各个工区试验、测量工作,具体试验仪器设备如下表:
项目部将根据工区划分配置四个施工队伍,负责各个工区的路基土石方施工工作。项目部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每个施工队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试验、材料和进度等工作。
项目组织机构图见下表:
①负责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②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巡视,及时发现现场安全隐患,出具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并检查落实情况。
③做好相关安全原始记录并形成书面资料。
①负责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监察。
②负责对现场材料进场、试验、保管,现场放线,石方爆破等各工序的检查,报检工作。对现场施工的质量负责。
③做好相关质量原始记录并形成书面资料。指导内业组进行资料的编制、归档工作。
①负责土石方施工方案的执行工作,负责施工图纸的复核,技术交底工作。
②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工作,跟班作业,及时发现各类质量隐患,出具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
③做好相关技术原始记录。
①负责施工过程中各种放线、测量工作。
②做好相关测量原始记录。
①负责有关土工试验的试验工作及报验工作。
②做好相关试验原始记录、资料。
负责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及归档工作。
①负责现场各种机械的调度工作,协调与其他施工对的各类关系。
②负责现场施工进度工作。
②负责现场机械设备的维修、调试工作。
做好后勤保障以及接待工作。
负责材料资金的保障工作。
本单位工程质量目标为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查任务,配齐人员做到职能相符。在严格内部“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和监理单位的监理,接受社会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并自始至终密切配合,严格服从。
(1)组织保障有力,项目班子精干:选派经验丰富、素质精良的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协调人员和各类熟练工人,形成项目质量管理网络。
(2)施工机械化、设备精良化:将按工程需要投入优良品牌机械以及精度高的测量和试验设备,确保施工机械化和高质量。
(3)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管理,强化各层次的质量责任制,从抓好工序质量做起,确保分项工程质量,形成层层把关,达到工程质量创一流的目标。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②物资设备部对订货或采购的材料,按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办理,所进的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检验证明,做到证随物到、材证相符,按有关规定需要进行复试抽验的需认真进行复检,对不合格的材料不用于工程。
③把质量责任制横到边、竖到底,项目经理与各主要管理人员和每位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关键岗位的操作工签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真正把工程质量终身制落实到每个职工。
④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开展QC活动,成立QC小组,对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比较难避免的质量问题,用全员、全过程努力的办法来解决。
⑤虚心听取和接受监理工程师指导和监督,坚决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各项指令,提供满足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检测需要的人员、仪器设备等,搞好与监理工程师的配合工作,同心协力,创造优良工程。
⑥项目经理部定期对全线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加强过程控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开展全线各施工作业组的质量竞赛,奖罚并举,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按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考试,奖罚兑现。
⑦积极开展创优活动。制定创优计划,分阶段按步骤落实,使工程质量切实落实到实处。
(2)开展技术攻关。对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教训,事先采取针对性的保障措施,努力克服质量问题。
(3)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由工程技术部负责,进行分层次的书面技术交底、形成施工程序化、技术标准化、质量规格化,使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1、填石路基通病防治措施
填石路堤码砌边坡由于变形大,并与路堤填料结合不好,在填筑高度较大时,会使边坡水渗透入路堤,流水会带走填料的细小颗粒,使路基的空隙率增大,影响路基的稳定。为了不使边坡水渗入路基,可在两侧边坡填粘性土包边,厚度2m左右,边坡填土与填石路堤同时填筑,同时碾压。当填土高度大于5m时,每高度5m范围作一厚度30cm的粘土封水层,并在封水层高度处设置碎石盲沟。为防止盲沟堵塞,可在盲沟四周做砂砾反反滤层或用土工布做反滤层。
填石路堤在边坡高度大于10m时,边坡变形较大,“鼓肝子”现象较多,除人为放样不准外,主要原因有土石混填、码砌的石块与填料未形成整体、边坡外侧压实差、地基处理不好等。为解决边坡变形问题,比较合适的办法是将填石路堤边坡放缓至1:1.5。
(3)填石路基对构造物的影响
填石路堤外侧人码砌边坡厚度要求1~2m,施工中由于片、块石与路基填料结合不好,没有形成整体,使得路基外侧存在一沿水平方向成45°的下滑力,会造成涵洞进出口开裂、八字墙位移、也是码砌边坡本身变形的一个主要原因。
施工中码砌应严格按要求执行丁、顺相间、使码砌边坡与填料形成整体。另外,改变边坡坡率、提高压实度也能得到改善。
填石路堤本身容重较大,干容重在20KN/m3以上,对地基的要求较高。较高路堤的沉降比较明显,因此根据不同的填筑高度,预留沉降高度,并在路堤施工结束后再铺路面。为防止在自然沉降期内雨水从路基顶面渗入,在路槽下至少50cm厚度填筑粘性土,以起封水作用。
开挖施工过程中,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是确保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常用的控制爆破有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该方法是保证开挖体型及边坡稳定、设计建基面岩体完好的重要措施。较特殊的部位将采用最大单响药量和单耗控制,其控制对象为保护层上一层和靠近边坡部位以及新浇混凝土和临近建筑物。
(1)本标段边坡采用预裂爆破,保护层开挖水平预裂爆破,对被保护对象的影响程度,采用声波降低率或其它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指标控制。进行必要的爆破试验,调整优化钻爆参数。
(2)对最大单响药量的控制,按开挖施工规范公式执行,实测施工区岩体地震波衰减规律,确定k、а值,按规范允许的质点振速控制最大单响药量,确保边坡安全与开挖施工质量。
(3)加强测量放样工作,以确保整个建基面的开挖体型。
(4)对边坡开挖及时按指示(如果有)进行锚喷支护工作,上一层未支护前,不得进行下层开挖,以确保施工期边坡稳定。
(5)设置排水沟,做好开挖边坡外围的排水工作。所有工作面内的污水不得直接排至河中,应排至集水坑内。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出,不得污染河水。开挖质量控制程序如下图所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无重大及以上责任伤亡事故无特大责任交通事故;无重大火灾和特种设备严重及以上事故。
(1)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教育经常化。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加强对运输机械和施工车辆的管理和检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在交通繁忙的路段设置安全监督岗,指挥行人和车辆,确保车辆运输和行人安全。
(3)严格控制一次爆破规模,控制爆破方向。尽可能减小爆破飞石距离。爆破前,公路上下游设置警戒线,规定明确的信号,拦截过往人员、车辆,通知附近居民避炮,切实做好爆破警戒工作。
(4)为防止陡坡段滚石伤人,在土方开挖、堆砌作业面的下方设置土坝、竹木篱笆等拦截措施。
(1)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确认状况良好后方可运行。
(2)车辆驾驶员和各类机械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3)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集中停放。机械作业的指挥人员,指挥信号必须准确,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禁违令作业。
(4)施工用电遵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J46—88)。
(二)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部门有关规定及文件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造成环境污染。
①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现场使用的设备具有良好的机况。
②工作期间暂停使用的机械设备,需停机或将油门调至最小。
③利用施工设备上的静噪器,并在施工期间正确维护。
④安排施工组织计划,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2)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
①对易松散和易飞扬的各种建筑材料用彩布条等严密覆盖。
②对车辆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有效运转且排放物不产生公害。
③汽车运输碴料过程中,车辆在县级公路上要通过村庄、学校和厂区等,在车辆上覆盖防护棚,严禁掉碴、扬尘。加强道路维护,及时修整、洒水。
(3)控制水污染的措施
①碴场按要求弃碴。并认真作好沿河边块石防护工作,严禁向水中直接弃碴。认真作好碴场排水设施,尽可能减小水土流失。开挖开口线以外自然坡面某市管道燃气项目工程城市管网(管道及入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也设排水沟和必要的挡护。
②防止施工机械漏油,禁止油污水直接排放。
③施工区域、砂石料场防止废渣进入溪流。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项目消耗量预算标准 第三册 维修维护项目(2018年版) ,挂牌施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工程材料、制品构件、机具设备等分门别类、有条理地堆放整齐,并正确标识;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并保持运行正常,机容整洁。
(5)现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管理人员一律佩带胸卡和安全帽,遵守现场各项规章制度,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