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四川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16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四川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量测项目监测见下表《隧道施工监测框图》

 在隧道施工时采取左洞左侧壁导坑超前。

在施工过程中对导坑中遇到的构造、结构面或地下水等情况作地质素描图,通过做地质素描图对右洞地质条件进行预报。

地质素描是对开挖面的地质情况如实而准确的反映。素描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层岩性、构造发育情况(含断层、贯穿性节理、夹层或岩脉)、地下水的出水状态、围岩的稳定性及初期支护采用的方法等。正洞地质素描是利用所见到正洞已开挖段的地质情况预报前方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条件(断层等)。针对断层而言,又分断层露头作图法和断层前兆特征法。断层露头作图法对结构面向开挖后方倾斜的断层预报效果较好,因为断层先在隧道底出露,对岩体稳定性影响不大时就可以发现;对于向掌子面前方倾斜的结构面因为先在顶部出现,预报时效果相对较差。正洞地质素描的优点是不占用施工时间,设备简单,不干扰施工,出结果快,预报的效果好,而且为整个隧道提供了完整的地质资料;缺点是对与隧道夹角较大而又向前倾的结构面容易产生漏报。

水平超前探孔方法是在隧道内安放水平钻机进行水平钻进,根据隧道中线水平方向上钻孔资料来推断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钻孔的数量、角度及钻孔长度可人为设计和控制。一般可根据钻进速度的变化、钻孔取芯鉴定、钻孔冲洗液的颜色、气味、岩粉以及在钻探过程中遇到的其他情况来判断。这种方法可以反映岩体的大概情况,比较直观,施工人员可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来安排下一步的施工组织。但该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①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预报效果较差清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很难预测到正洞掌子面前方的小断层和贯穿性大节理,特别是与隧道轴线平行的结构面,其预报无反映;②钻孔与钻孔之间的地质情况反映不出来。

弹性波超前预报技术按观测系统可分为地震反射法(负视速度法)和水平声波剖面法。

当弹性波向地下传播时,遇到波阻抗不同的地层界面时,将遵循反射定律发生反射现象。当介质的波阻抗差异愈大,反射回来的信号就愈强。

地震负视速度法的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层中产生的反射波特征,来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及周围区域的地质情况。在隧道侧壁的一定范围内布置激震点,进行激发,产生的地震波信号在隧道周围岩体内传播,当岩石强度发生变化时,比如有断层或岩层变化,地震波信号的一部分将返回,这个信号称为反射波。

现场测试时,采用的方式有多炮共道、多道共炮两种。前者记录方式有利于保证激发条件的一致

为全面收集掌握该段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和受力状况,结合本段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选择确定下列监测项目:

①洞内外观察(必测)②拱顶下沉量观测(必测)

③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必测)④地表下沉量测(必测)

⑤锚杆轴力量测(必测)⑥围岩内部变形量测(选测)

⑦钢架应力、应变监测(选测)⑧围岩压力量测(选测)

观察工作面状态、围岩变形、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分布和状态、地下水情况以及喷射砼的效果。观察后应进行掌子面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类别判定卡。地质罗盘等。

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每次爆破后进行,对已施工的区段的观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

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

点位应在工作面开挖后、初支前及时埋设。拱顶下沉点埋设于中心线上,纵向间距:Ⅱ类15m、Ⅲ类25m。

J.SS30/15A数显式收敛计

在起拱线上0.5m及其下1m设两条水平收敛线,纵向间距同拱顶下沉。收敛控制值25mm,当收敛移位值S<0.15mm/d时,已趋于稳定,可停止观测。

每5~50m一个断面,每断面至少7个测点,每隧道口至少2个断面。中线每5~20m一个测点。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d。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周。

第代表性地段一个断面,每断面15~20个测点。

洞内钻孔中设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

沿隧道纵向设置断面,断面间距:Ⅱ类20m、Ⅲ类50m、Ⅳ类100m,测点位于支护结构之间,每个断面布设2~11个测点。

检测元件与主筋焊接,网喷砼密实,采用钢筋计及频率计等进行测试,

每10榀钢架设1对测力计

水准测量法。精密水准仪和铟钢尺。

在拱顶下沉对应设点,设一测点于隧底中线位置

控制值25mm。测试1次/天,直到仰拱完成为止。

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主要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面的距离而定,可按下表,取两者中频率高的,但整个断面应采用相同的频率。

净空位移、拱顶下沉及隧底隆起测点布置见下图。

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a.监测数据的管理基准

在以上各项监测的同时应清晰地记录所测数据,并及时进行整理分晰,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现场去指导施工。根据既有成功经验,我们采用下表Ⅲ级管理并配合位移速率作为管理基准,位移管理等级见下表:

(Un/3)≤U0<(2Un/3)

注:U0—实测位移值;Un—允许位移值

现场监测时间,根据监测结果所处的管理阶段来选择监测频率:一般Ⅲ级管理阶段监测频率可放宽一些;Ⅱ级管理阶段则应注意加密监测次数;Ⅰ级管理阶段则应加强监测,通常监测频率为1~2次/天。

当测点的位移—时间曲线趋於平缓,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时,以及已产生的位移已达到总位移量的80%~90%时,可认为围岩变形已基本结束。

b.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整理监测数据,据此数据绘制位移随时间或空间变化曲线图,实施时,采用位移—空间曲线,即监测结果随工作面与洞室跨度比值的关系散点图。取得足够准确的数据后,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部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性,据此确定施工方法。

信息化施工要求以监测结果评估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技术措施。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率(mm/d)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

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并向驻地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测月报,并绘制测点位移变化曲线图。监测数据的反馈程序见如下页框图:

本隧道穿越两个断层,且涌水量大。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施工方案:

1)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当隧道厚度较大的断层破碎带,地下水丰富,可能产生突泥、突水的段落,且超前探孔中任一水孔出水量Q>2m3/h,探水孔总流量>10m3/h时,进行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堵水并加固地层。

2)深孔周边预注浆:当含水层和割水层的接触带、厚度较小或岩质较好的断层破碎带及大的溶缝,任一探水孔出水量Q>2m3/h,探水孔总流量≤10m3/h地,下水较大,但围岩稳定性较好,掌子面不会发生涌出坍塌的情况,进行深孔周边预注浆,堵水并加固地层。

3)开挖后周边注浆,当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洞室开挖后地下水呈大面积渗水或淋水状,围岩稳定性较好,任一探水孔出水量Q≤2m3/h时,采用开挖后周边注浆堵水。

4)排水施工。当预测前方存水体静储量有限时,可揭开逐步排水或将水逐步引排出来。一般待静储量排完,地层涌水量大幅度减少后,才进行下一步开挖工作。

1)预防坍塌的措施:隧道施工预防坍方首先做好地质预报,选择相应的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在施工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先排水。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尽可能将隧道外之水截于隧道之外。

(2)短开挖。各部开挖工序间的距离要尽量缩短,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3)弱爆破。在爆破时,要用浅眼、密眼,并严格控制用药量。

(4)强支护。针对地压情况,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5)快衬砌。衬砌工作须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力求衬砌尽快成环。

(6)勤检查、勤量测。对围岩发现有变形或异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隐患。

①在坍方范围的顶部与侧壁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或锚固。

②加强原有支护。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

③在坍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砼,必要时加设锚杆。

④加快衬砌。对坍方两端应尽快作好局部衬砌,以保证坍方不扩大。

如坍方体积较小,且坍方范围内已进行喷锚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构件支撑时,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逐步清除坍碴,随挖随喷射砼,随架设临时构件支撑支顶。

如坍方体积大,若已经到地面,应仔细调查坍方发生的原因,发生段的围岩情况,及时采用钢筋砼封闭坍体,砌筑挡墙,对坍体进行压浆加固,预防坍体坍塌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做好坍方体四周的地面截水工作,加固地面,回填坍坑,制定详细可行的处理方案处理。

5、隧道砼防开裂和防渗水措施

(1)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在保证设计强度、防水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小单位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避免或减轻混凝土的收缩开裂,适量掺入有补偿收缩性能的外加剂。

(2)合理采用双掺技术

在混凝土中采用双掺技术(即掺粉煤灰和减水剂)是降低水化热和防渗防裂的有效措施。

(3)初期支护施工中,钢架及钢筋网密贴围岩,严格按喷砼工艺施工。

(4)二次衬砌采用全断面整体式液压钢模衬砌台车,泵送砼灌筑,并加强振捣。施工缝按设计留设,尽量少留或不留。

(1)因地制宜,采取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隧道内设贯通排水沟,按设计设纵、环、横向排水管,并在涌水、突水地段加密,将衬砌后渗涌水通过环、纵、横排水管引至排水沟内排出洞外。

(2)由专门人员施作防水层,所有施工人员经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队配备专业防水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施工组织、监督及质量把关。

(3)建立防水施工质保体系,严格把好工序关,跟随施工过程经常检查防水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作业,以确保防水施工达到技术标准。

(4)各种原材料符合国家现行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前向监理工程师上报质量证明文件和试验资料,得到同意后再用于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进行检验试验。

(5)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比成份和配制方法,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并通过试验确定。

(6)防水层施工时,不带水、带泥进行防水工程施工。加强对衬砌配筋安装、各种预埋件设置、挡头模板安装,以及泵送砼等工序作业控制,防止破坏防水板。

6、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如设计文件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对指定范围进行超前钻孔,地质雷达配合,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措施,不得盲目冒进。施工中应对围岩加强检查与量测。对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应采取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方法。隧道施工要充分利用监测手段预测预报围岩位移与支护结构受力状况,量测要为生产安全服务。

2)如发现隧道内有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情况危险时,应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并立即上报。

3)爆破作业: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警戒区外,并设置安全警戒,其安全警戒的距离应遵守有关规定。

4)供电与电气设备: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经验收确认状况良好后才可运行。隧道施工照明线路电压在施工区域内不大于36V。所有电力设备设专人检查维护,并设警示标志。在操作洞内电气设备时,要符合有关规定。电气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每班均由专职电工检查。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洞内照明的灯光应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凡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库房或洞室,必须采用防爆型灯具或间接式照明。

第三章各种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一节工期保证体系及措施

重合同守信誉,把按期完成任务作为项目管理主要目标。项目经理部和各施工队均建立健全施工调度指挥系统和组织机构,形成工期保证体系。

1)及时进场,早准备,早开工。

2)制定详细的分项工程的计划,严密组织、统筹安排,各工序紧密衔接。

3)特殊材料、构配件提前采购,雨季和春节前集中备料,材料和构配件合理储存。

4)加大设备投入,选择性能先进,效率高产量大的机械,做到匹配合理。

5)准备足够的流动资金投入生产,购置一批先进设备,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6)优化施工方案,做到资源优化均衡,对重点工程、关键工序高度重视。

7)协调好周边关系,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加强道路养护,保证物流畅通。

8)严格遵循“月初计划制订,月末检查、总结、分析”工程例会制度,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第二节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4m深基坑钢支撑施工方案1)建立标准化试验室。

2)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体系。

3)狠抓技术管理工作。

4)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严把施工环节的质量关

安小寨住宅小区师团楼工程楼层砼施工方案第三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根据此项目工程环境和特点,制定和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以防范和化解安全隐患的发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