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施工方案,有附图

沉井施工方案,有附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6.5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沉井施工方案,有附图

自落式砼搅拌机(JG250)

小型空压机(0.6MPa)

2.5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

【书签版】GB 51425-2020-T: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pdf2.5.1劳动力组织的特点

与一般工程不同,本工程为大型的沉井构筑物,工艺技术独特,专业性强,一般需要连续地快速施工,因此劳动力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1)真空深井泵降水、压密注浆加固地基及井内土方开挖等作业均为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需要选择具有资质的专业分包队伍组织施工。

(2)根据沉井应连续施工的需要,与沉井有关的降水、挖土等劳动力应组成两班制,实行昼夜交接班作业。劳动力的投入量需要作相应的增加。

(3)本工程的沉井为直径17.20m的圆形构筑物,制作的技术难度较大,尤其是钢筋与模板分项,操作技术要求高,因此劳动力的组织应选择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熟练技工。

2.5.2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数量

(1)深井降水:井点打设5人,日常降水管理2人

(2)压密注浆:12人

(3)钢筋工:60人(包括钢筋制作成型)

(4)支模木工:45人

(5)混凝土工:20人

(7)挖土工:28人(分两班作业)

(8)排水工:6人(分两班作业)

(9)普工:12人(分两班作业)

2.6沉井各阶段主要工序的作业进度控制

根据沉井工程的特点与分阶段组织施工的需要,各阶段主要工序的作业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阶段: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时间需要18日历天。其中主要工序为压密注浆进行地基加固,所占的施工周期较长,如采用三套设备同时作业,约需要15日历天。

(2)第一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该阶段的作业进度控制计划为40日历天。其中主要工序的进度安排分别为:沉井制作10天;沉井混凝土养护20天左右,满足100%设计强度的要求;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需要10天。

(4)沉井封底与收尾阶段:该阶段的作业进度控制计划为33日历天。主要工序的进度安排分别为:封底前的沉井稳定性观测7天;沉井封底6天;沉井内结构收尾20天。

根据上述作业进度控制要求,沉井工程的施工周期约需要133日历天。如能采取相关的赶工措施,沉井的施工周期尚存在一定的压缩余地。各阶段的具体施工内容详见“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

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3.1.1测量工作安排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满足设计图纸与施工质量的要求,现场测量工作将按以下部署进行:

(1)测量工作应抓紧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始。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座标控制点,引测工程轴线和高程控制点,为全面开展施工创造条件。

(2)根据本工程沉井的施工特点,在场内建立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和水准复核点,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3)施工前期的测量工作应由公司专业测量师负责、施工员或技术员配合完成。施工期间,现场施工员或技术员负责操平放线工作,公司专业测量师负责定期复核。

(4)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的沉降观测工作。

(5)根据本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测量技术资料的保存与归档工作。

3.1.2沉井的测量控制方法

(1)沉井位置与标高的控制: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顶部设置纵横十字中心线和水准基点,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的经常测量和复核,达到控制沉井位置和标高的目的。

(2)沉井垂直度的控制:在井筒内按4或8等分作出垂直轴线的标记,各吊线坠逐个对准其下部的标板以控制垂直度,并定期采用两台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挖土时,应随时观测沉井的垂直度,当线坠离标板墨线达50mm时,或四周标高不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3)沉井下沉控制:在井筒外壁周围测点弹出水平线,或在井筒外壁上的四个侧面用墨线弹出标尺,每20mm一格,用水准仪及时观测沉降值。

(4)沉井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措施:沉井下沉时应对其位置、垂直度及标高(沉降值)进行观测,每班至少测量两次(在班中和每次下沉后测量一次)。沉井接近设计的底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每2小时一次,预防超沉。

(5)测量工作的管理措施:沉井的测量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每次测量数据均需要如实记录,并制表发送给有关各部门。测量时如发现沉井有倾斜、位移、沉降不均或扭转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值班技术负责人,以便指挥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使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

沉井下沉测量控制平面示意图

沉井下沉测量控制剖面示意图

3.2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的沉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技术。采用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是落实沉井内外的降水措施,确保沉井过程不受地下水的影响,特别要防止③2层土发生流砂情况。经对多种降水方案的比较与论证,我公司认为采用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方法较为合理可行,尤其是深井降水,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及平面布置干扰小等优点。有关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如下述:

3.2.1深井布设位置与要求

根据有关深井降水的技术参数测算,沉井外围应布置4口深度为15m的深井,每口深井的有效降水面积约300m2,降水深度可达到12m左右,以此保证降水效果能满足排水沉井和干封底的施工的需要。深井布设的基本要求有:

(1)在沉井外围(离沉井外壁4m左右)布设4口深井,深井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8~20m以内。每口深井的降水范围大致为四分之一的沉井区域。

(3)根据井深和沉井区域土层的含水量,在井底0.5m以上设置一节长度为4.0m的滤管,并在自然地面以下4.0m处设置一节长度为2.0m的滤管。深井泵吸水头应放在沥水管下口处沉砂管部位,以便有效地抽取地下水。

3.2.2深井布置的工艺流程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深井的布置打设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3.2.3深井降水的进度安排

3.2.4沉井内的明排水方法

在沉井外部采用深井井点截水的同时,在沉井内部开挖明沟、集水井,采用潜水泵进行明排水,以此保证降水效果。井内明排水的主要技术措施为:

沉井过程中,如发现井内土体湿陷,应在离刃脚2~3m处挖一圈排水明沟,并设3~4个集水井,其深度应比地下水位深1~1.5m。明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应随沉井的挖土而不断加深。集水井内的积水由高扬程的潜水泵排至沉井外。

井内明排水也可将抽水泵设在井壁上,一般需要在井壁上预埋铁件,焊钢操作平台安置水泵,或在井壁上吊木架安置水泵。如采用上述方法,水泵的抽水高度应控制在5m以内。

深井降水井点布置平面图

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示意图

3.3压密注浆地基加固方法

为了保证③3层的土体加固能满足沉井工程安全使用的需要,设计对压密注浆的加固措施明确了以下要求:

(1)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

(2)压密注浆的水泥用量为每m3控制为200~250kg,水灰比应小于0.4~0.45,压密注浆的压力控制在0.2~0.5MPa。为了保证注浆效果,在试压密注浆时可掺加减水剂及水玻璃,具体掺量由施工单位考虑。

(3)压密注浆应在沉井制作前进行施工。压浆顺序要求先在外围沿边进行,然后由外围向中间压浆。压密注浆孔应呈梅花形布置,孔距应控制在800~1000mm之间。

(4)严格控制压密注浆的标高,以确保基础以下压密注浆的厚度。

(5)注浆加固体的28天静力触探比贯入度阻力应≥1.4MPa。

3.3.2施工技术要点

压密注浆应选择专业分包施工,并由施工总承包负责进行管理。施工总承包应熟悉、掌握下述施工技术要点:

(1)压密注浆的工艺流程为:钻孔→下注浆管、套管→填砂→拔套管→封口→边注浆、边拔注浆管→封孔。

(2)地基注浆加固前,应通过试验确定注浆段长度、注浆孔距、注浆压力等有关技术参数。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注浆段长度宜控制在5~6m,注浆孔距不宜大于2m,注浆压力按设计要求为0.2~0.5MPa。

(3)注浆方法是先在加固地基中按规定位置用钻机钻孔至要求的深度,然后在孔内插入直径38~50mm的注浆射管,在射管之外设有套管,在套管与射管之间用砂填塞。注浆时拔出套管,用压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射管进行土体内注浆。注浆先从稀浆开始,逐渐加浓。注浆应间隙进行,第1组孔注浆结束后再进行第2、3组注浆。

(4)注浆充填率应根据加固土要求达到的强度指标、加固深度、注浆流量、土体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饱和软土的一次注浆充填率不宜大于0.15~0.17。

(5)注浆加固土的强度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加固土的质量检验应采用静力触探法,比贯入度阻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的≥1.4MPa。

3.4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

沉井制作与下沉前,应充分落实相应的作业条件,全面完成以下几方面的施工准备工作:

(1)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方案,用于指导沉井施工。编制方案必须根据沉井工程的特点、地质水文情况及已有的施工设备、设施等条件,并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以此保证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可行性。在方案中要重点考虑沉井制作与下沉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布置测量控制网。在现场要事先设置沉井中心线和标高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沉井定位放线和下沉观测的依据。

(3)深井降水点的布设和压密注浆加固地基等工作已结束,其施工质量已通过验收符合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要求。

(4)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了沉井基坑的开挖。基坑的开挖深度为沉井的起沉标高3.000。

3.4.2刃脚支设形式

沉井下部为刃脚,其支设方法取决于沉井的重量、施工荷载和地基承载力。常用的刃脚支设形式有垫架法、砖砌垫座和土模。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分析,沉井的刃脚支设形式宜采用垫架法。垫架的作用是将上部沉井重量均匀传递给地基,使沉井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防止刃脚和井身产生破坏性裂缝,并可使井身保持垂直。

采用垫架法时,先在刃脚处铺设砂垫层,再在其上铺设垫木(枕木)和垫架。垫木常用150×150mm断面的方木。垫架的数量应根据第一节沉井的重量和砂垫层的容许承载力计算确定,间距一般为0.5~1.0m。垫架应沿刃脚圆弧对准圆心铺设。垫架形式见下图示意:

3.4.3刃脚垫木铺设数量和砂垫层铺设厚度测算

刃脚垫木的铺设数量,由第一节沉井的重量及地基(砂垫层)的承载力而定。沿刃脚每米铺设垫木的根数n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G——第一节沉井单位长度的重力(kN/m)

A——每根垫木与砂垫层接触的底面积(m2)

F——地基或砂垫层的承载力设计值(kN/m2)

根据上式测算:已知沉井外壁直径为17.20m,壁厚0.60m,第一节井身高度7m,混凝土量约220m3;地基土为粘质粉土,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30KPa,砂垫层的承载力设计值暂估为150KPa。因此:

G=220×25/16.6×3.14=5500/52.12=106kN/m

又:A=0.15×2=0.3m2

砂垫层上每米需铺设垫木数量:n=G/A·f=106/0.3×150=2.36根

即:垫木间距为0.42m,取0.4m整数。

沉井刃脚需铺设垫木数量计算:16.6×3.14/0.4=130根

式中:G——沉井第一节单位长度的重力(kN/m)

f——砂垫层底部土层承载力设计值(kN/m2)

θ——砂垫层的压力扩散角,一般取22.5°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初步测算砂垫层厚度以0.5m为宜,铺设宽度为2.5m。

3.4.4沉井制作的钢筋施工工艺

(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钢筋工长预先编制钢筋翻样单。所有钢筋均须按翻样单进行下料加工成型。

(3)钢筋绑扎必须严格按图施工,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间距必须核对准确。

(4)井壁内的竖向钢筋应上下垂直,绑扎牢固,其位置应按轴线尺寸校核。底部的钢筋应采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塞,以保证其位置准确。

(6)井壁钢筋应逐点绑扎DB1311T 009-2021标准下载,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纵横向每隔1000设带铁丝垫块或塑料垫块。

(7)井壁水平筋在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预留洞口加固筋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8)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扎一道横筋定位。浇灌混凝土后,应对竖向伸出钢筋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位置准确。

3.4.5沉井制作的模板施工工艺

模板分项是沉井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设计选型、用料、制作及现场安装等方法直接关系到沉井的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根据本工程沉井施工的特点与要求,模板的工艺技术与施工方法作以下考虑:

(1)模板的设计选型:井壁的内外模板全部采用组合式的定型钢模板,散装散拆,以方便施工,但刃脚部位应采用非定型模板单独拼装、支设。平面模板选取300×1500的规格,以满足圆形井壁的施工要求。围檩采用8号轻型槽钢按弧度分段定制。竖向龙骨采用Ø48×3.5钢管。模板之间的连接件采用配套的U形卡、L形插销、钩头螺栓及对拉螺栓等。

19.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摘录自《四川建筑》06年3期第131-133页)(2)模板安装的工艺流程:位置、尺寸、标高复核与弹线→刃脚支模→井壁内模支设(配合钢筋安装)→井壁外模支设(配合完成钢筋隐检验收)→模板支撑加固→模板检查与验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