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抱箍盖梁施工组织设计4、砼按照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在下层砼初凝前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砼,浇筑两端倾斜面时,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砼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5、振捣器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深度,每一点应振捣至砼不下沉,不冒气泡平坦泛浆为止,振完后徐徐拔出振动棒。振捣过程中不得碰撞模板和其它预埋件,谨防其移位、损伤。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动器振实。用振动器振捣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6、每个振捣部位,必须振捣捣该部位砼密实位置T/CFA 020101223-2021 水轮机球阀铸钢件技术规范.pdf,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7、砼的浇筑要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间断时间不大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
8、在砼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砼表面泌水过多时,须在不扰动已浇筑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砼时,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9、浇筑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恶劣天气加盖防护,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砼面。
10、砼浇筑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砼最短搅拌时间(min)
注:搅拌细砂砼时或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增加1~2min
外加剂加入前,先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无搅拌设施运输(min)
有搅拌设施运输(min)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注:当有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实验结果确定
11、盖梁的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2点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盖梁砼浇筑完成,砼初凝后,即开始对对砼进行覆盖洒水养生,侧模拆除后,采用土工布将盖梁四面全部包裹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以砼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为宜。当外界气温低于5℃时,对墩身进行包裹保温,不得洒水。
混凝土浇筑完24~36小时可对侧模进行拆除,具体拆模时间以过程中不产生粘模和造成砼表面破坏为宜,
底模板必须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拆除。
支架和模板的拆除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五、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做好各种施工记录,以此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施工过程中严格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加强自检→抽检的质量检测措施。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监控系统。
1)、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质检部协同各专业工程师,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教育,认真学习工程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熟悉掌握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图纸、施工工艺,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实行技术交底制,对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施工程序、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工作和技术考核工作,实行关键技术工种持证上岗,并选派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技师任班组长。
3)、施工前将各工序进行细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和机械检测、调试工作。针对施工重点、关键工序进行分析,制定重点、关键工程施工措施。
4)、设备配置应做到性能优良、状况良好、效能匹配,确保施工均衡连续。
系梁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测量员、试验员应全程跟踪检测,检测结果应及时向现场负责人反馈,现场负责人应根据检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工序或工艺,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返工或补充加强。这些控制就是将问题、缺陷发现在萌芽或早期,并及时地按照正确合理的方法处理,避免质量问题扩大后的返工,最终使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使各项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尽量减少浪费。
1)、认真搞好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是反映工程质量和进度、等级的依据,因此,搞好原始数据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项目部设有专职资料员,负责填写、收集、整理、保管,上报资料等工作,将资料管理做到规范化、系统化,装订成册归档保管。
2)、搞好施工验收工作,在施工质量验收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各工序进行验收作为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的依据。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指导以后的施工。
3)、检查与验收。严格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前道工序通过报验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建立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二)质量控制指标、检验频率和方法
钢筋加工及安装实测项目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检查2个点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⑴项目部工程部负责本项目所有工程的全部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虚心听取监理人员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和改进质量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加强施工过程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并将质量管理工作与内部经济效益挂钩,确保生产的每片梁都是优质产品。
⑶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分部质检部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⑴图纸会审制度——认真审查施工图纸,熟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
⑵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序开工前,由该工序的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⑶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能进行。
⑷严格执行工程监理程序——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放能施工。
⑸三级测量复核制——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搞好护桩,施工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认真进行交接桩,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
⑹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实施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后严格按事故处理程序如实报告。
⑺工程质量目标管理奖罚制度——结合本工程特点,设立“工程质量目标奖”制定“安全质量奖罚规定”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工程质量奖优罚劣。
⑻重点工序工程师全过程监督制度—重点工序施工,质检工程师应全过程旁站监督,随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质量问题,保证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⑼资料收集制度——对本项目的管理资料、施工准备资料、现场施工原始记录等,应及时收集、整理,为施工过程的追朔性提供依据,为工程竣工交验提供保证,为企业的技术总结,科技进步、工程投标积累资料。
①所有材料试验与检验必须按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工程试验规范和规定实施,遵守招标文件中有关条款和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本工程的材料试验与检验。
②工程材料试验与检验必须按建设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委托有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
③必须按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对整个工程中才哟功能的全部建筑材料,如:粗骨料、水泥、掺和料、钢精进行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拒绝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用于本工程的所有建筑材料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质量规定,并具有材质证明和合格证件。无材质证明的材料,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补做材质试验,递交材质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④施工所使用的各种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鉴定,确保计量、试验、检测等器具的精度和准确度。
⑤对所有影响工程质量的工程建筑材料负全面责任。对各种材料、器材、设备按规范进行检查,拒绝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器材、设备用于工程。
⑥加强工程试验,建立台帐和施工记录,优选工程施工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⑦按照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对现浇混凝土和路基基层压实、基底压实度等进行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焊接材料试验严格按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
⑧重要工程材料、试验质量控制:
a、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b、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施工,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严格掌握施工技术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
c、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明确工序操作规程、质量要求和标准。严把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d、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作业队自检、经理部复检合格后即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再隐蔽。
e、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保护好测量桩点。施工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尺寸、位置正确,并按要求向监理工程师申报测量定位资料。
f、施工除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验标等规定办理外,还必须遵照招标文件有关要求施工。
g、严格执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发生的技术问题。
⑵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混凝土拌合站、存料场地面用素砼做硬化处理,防止泥土污染原材料。
②砼生产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配电子控制供料系统,使材料偏差满足规定要求。砼所用粗骨料使用分级连续级配,石质力学性能及针片状颗粒和粉尘含量符合规范要求;砂子含泥量控制在规范规定之内,主体工程全部采用中粗砂。
③模板采用新加工的定型钢模板,接缝处贴上双面胶,使接缝平整、严密、不漏浆,然后用吊车或塔吊拼装成整体。
④模板采用专用的无色脱模剂,以保证浇筑出的砼表面光滑、美观。
⑤钢筋保护层采用专门订购的高强度砼垫块。
⑥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在7~9cm,振捣时要振捣充分,防止漏振或过振。
⑦采用在表面覆裹土工布进行养生,并经常洒水,使砼的表面保持湿润。
⑧除了一般性控制外,还应进行重点指标控制。对于模板,重点控制平整度和垂直度;对于钢筋,重点控制受力钢筋接头质量和保护层;对于混凝土,重点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和易性。
⑨模型安装必须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模型内面处理满足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的要求,模型的刚度、强度、稳定性满足施工的需要;盖梁施工前必须做好底部接茬工作,并在混凝土灌注前保证接茬部位干净、湿润;在固定砼输送泵管时,注意泵管不要接触已支立好的模板,避免泵送砼时泵管的冲力使模板偏位。
4、常见混凝土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a、混凝土表面有小气泡
(1)原因分析:①混凝土砂率偏高;②混凝土水灰比偏大;③混凝土振捣不够,没有将气泡振到表面释放。混凝土的砂率过大造成拌和物集料的比表面积的增大,孔隙率增大,相对水灰比也会加大。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多余的拌和水会不断地被蒸发掉,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散布比较均匀、直径很小的气泡。
(2)预防措施:①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尽量降低砂率,降低水灰比;②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艺,避免欠振。把握好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振捣出气泡并将气体释放出来为原则。
(1)原因分析:①砂率偏高;②坍落度过大。钢模内混凝土浇筑时的水分模板不能吸收,严重时产生泌水现象,此时的积水如不及时清理,会沿着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渗流下去,带走了水泥浆,沿板缝或拉筋孔流出,使得混凝土表面泛砂。混凝土拌和物的水灰比控制不合理,入模后拌和水相对钢模板反向辐射也会造成表面泛砂。
(2)预防措施:①尽量降低混凝土的砂率,降低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②浇筑时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振捣时间要合理;③尽量缩短两车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④如出现泌水,应及时将清水清理出来,严禁带浆。
(1)原因分析:①混凝土浇筑完,养护没有跟上,覆盖浇水不及时;②浇水不连续,混凝土表面干燥。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由于其中水泥的水化作用,逐渐开始凝结硬化。混凝土拌和物中所含水分足够水化作用的需要,但由于硬化是逐渐进行,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时,混凝土中水分就会不断地被蒸发掉,造成混凝土由表到里逐渐脱水(失水),极易产生干燥收缩裂纹。同时,失水过多还会阻滞混凝土的继续硬化甚至停止硬化。为使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强度不断增长,并避免发生干燥收缩裂纹,应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
(2)预防措施:①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立即覆盖浇水养护,使混凝土的顶面和侧面都能保持湿润;②保证连续浇水,连续浇水养护七天。不得出现混凝土表面干燥,亦不得出现“干湿循环”现象。
d、混凝土表面有粘模、脱皮
(1)原因分析:①拆模过早,没有达到一定强度的情况下模板拆下后导致表面混凝土受损,由于表面强度不均匀电力隧道施工方案,就出现了脱皮粘模等现象;②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会出现粘模;③混凝土没有达到一定强度或浇筑过程中模板晃动会造成表面损坏、脱皮。
(2)预防措施:①控制好拆模时间。应在24—36小时之间拆模;②模板表面认真涂刷脱模剂;
e、混凝土表面拉筋孔周围有放射性裂纹
[广州]住宅小区施工组织设计(1)原因分析:①混凝土没有达到强度就将拉筋强行抽出导致周围的混凝土破坏;②混凝土养护不好表面收缩应力过大在拉筋孔处造成应力集中产生裂纹。
(2)预防措施:①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②拉筋必须在七天以后才能抽出。严禁拆模板的同时抽出拉筋。
f、混凝土表面比较光滑,但有洒落形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