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花园1#商住楼施工组织设计

光明花园1#商住楼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67.0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光明花园1#商住楼施工组织设计

××市光明花园8号商住楼

××市光明花园8号商住楼

DB35/T 1895-2020 江河流域及城镇区域面雨量等级一)、项目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 1.组织结构图

项目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

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经公司研究决定,对该工程 实行项目法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抽调公司最具有实力的专业队伍进驻 施工现场,项目部人员职责分工如下:

施工现场,项目部人员职责分工如

(二)生产准备 1)临时道路及围墙 场地周围设2m高围墙,在场地南侧设置大门,并硬化道路(采用100厚c15 混凝土进行硬化)。 2)生产临时准备 临时办公室设置在场地南侧围墙处,分别为监理、甲方、项目部管理人员 办公室、西侧围墙设置厕所,西南处设置食堂,清除地面障碍物,平整场地, 设置测量控制网及水准基点,对工程进行定位放线。安排劳动力、施工机械及 材料等进场。 3)临水、电设置 设置建筑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采用消防供水,管径采用DN100镀锌钢 管。支管采用DN75镀锌钢管,现场设一个消防栓,管径DN45。参照施工机械的 选配数量及分阶段使用情况,施工时的最大用电量需要250kW,能满足施工用电

四、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1.机械挖土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1.1.1挖土机械有:挖土机、自卸汽车等。 1.1.2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 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1.2作业条件: 1.2.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 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1.2.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 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1.2.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1.2.4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 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1.2.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 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1.2.6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 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 案。 1.2.7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

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1.2.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 备人工进行。 1.2.9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 .3挖方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1.4.1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 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 的两侧。

1.5.1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 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1.5.2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控 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 工挖出。 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 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1.5.3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 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16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本

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 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 万。 1.6.1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1.6.2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 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1.7雨、冬期施工: 1.7.1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期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 片分期完成。 1.7.2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 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 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1.7.3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 冬施方案进行。 1.7.4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以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 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 1.7.5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基土受冻。应在基底标 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

2.8整理记录:按针孔顺序编亏,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子迹要清楚, 再经过打针人员和技术员签字后归档 3.基础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3.1工艺流程: 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底板及梁钢筋→绑墙钢筋 3.2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 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 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3.3绑基础及基础梁钢筋 3.3.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 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3.3.2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 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 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3.3.3摆放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

左右距离梅花形摆放。如基础底板较厚或基础梁及底板用钢量较大,摆放距离 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3.3.4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 线就地绑扎成型。 3.3.5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 支架(间距以1m左右一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 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3.3.6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 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 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3.7由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应符合 设计要求。 3.3.8根据弹好的柱位置线,将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 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 企斜、倾倒、变位。 4.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4.1.2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4.1.2.2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 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 呆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4.1.2.3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 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4.1.2.4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 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 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4.1.3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 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 梁锚固;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混凝土座内, 4.1.4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 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 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4.1.5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4.1.5.1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 闭框架。 4.1.5.2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p6水平拉结筋, 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4.1.5.3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Q/GDW 1210-2014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pdf,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 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

规范》(JGJ132)第3.2.5条的规定

5.1每台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量器具 进行检查并定磅;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号 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如 有变化,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调整用水量。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 混凝土。 5.2计量: 5.2.1砂、石计量: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有贮料 斗及配套的计量设备,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上料时,需调整好斗门关闭的提前量 以保证计量准确。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王3%。 5.2.2水泥计量: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 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 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他材料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 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搅拌时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水 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王2%。 5.2.3外加剂及混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和混合料,应按施工配合 比每盘的用料,预先在外加剂和混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 到搅拌地点备用。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用量桶 计量。外加剂、混合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王2%。 5.2.4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2%。 5.3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

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 直接进入搅拌筒。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 5.3.1当无外加剂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5.3.2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 5.4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 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 半。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5.5搅拌时间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2min。 5.6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 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5.7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5.7.1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 少两次。 5.7.2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拌合 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 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5.7.3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 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5.7.4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5.7.5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每班2组。(标养、同条件各1组) 5.8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 5.8.1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拌制应采取冬施措 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5.8.2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 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 大于0.6。 5.8.3冬期施工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 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如掺用氯盐类防冻剂,应严格控制掺量,并严格执行 有关掺用氯盐类防冻剂的规定。 5.8.4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 物质。 5.8.5冬期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 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规定。拌合水和骨料最高温度强度等级小于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80℃、60℃。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并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存放。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5.8.6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拌制时间应取常温的 1.5倍。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6.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等混凝土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6. 1工艺流程:

温州市市政道路雨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 凝土养护

6.2.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关应增加测 定次数。 6.2.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 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 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土2%,骨料为土3%,水、外加剂为王2%。搅拌机棚 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6.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6.2.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 格计量。 6.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 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6.2.6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 和水量。 6.2.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6.2.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6.3混凝土运输: 6.3.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 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