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两跨T型简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7页).doc桥面钢筋的铺设接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钢筋网现场逐点绑扎,用塑料夹块调整保护层,个数不少于4个/m2。在混凝土浇注时,为减少施工人员及机具对钢筋网的挠动,以使之与混凝土良好粘结,应铺设马道木板。
桥面混凝土浇注时温度不高于26℃,浇注前用水湿润梁顶板。
混凝土由内部插入式振捣棒振实,再用平板振动器横桥向来回振捣密实和初平,最后用振动梁纵向馒平及收光拉毛,应尽快予以覆盖和养生。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资料、图纸进场放样某社区楼群初装修施工方案,并进行现场校核,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然后进行基坑开挖。
在路基施工中应及时施做边沟、截水沟及排水沟等设施,逐步完善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冲刷边坡,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沟槽开挖以人工为主,小型汽车运输,浆砌采用人工挂线挤浆法施工。
路基排水沟槽按照设计坡比放线、开挖和砌筑,开挖基础完毕后进行铺设砂砾层且夯实。
曲线外侧的侧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的沟底顺接,防止曲线外侧沟底积水。在路堑路堤交接处,侧沟顺接引向路堤两侧的自然沟或排水沟中,不得使路堤坡脚受水流冲刷和积水浸泡。
浆砌片石的石料强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采用色泽均匀、结构密实、无风化、裂纹的硬质石料,厚度不得小于15cm。
砂浆按照计量法搅拌,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离析、必水等现象,砌筑前必须重新拌合,对已凝结的砂浆严禁使用。
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要求砂浆饱满,上下层片石相互错开,杜绝通缝、瞎缝等质量通病,施工时采用挂线作业,保证大面平顺。
1、挖扩大基础 按图纸要求准确放出控制桩及基础轴线位置,打好轴线控制桩,桩顶用铁钉准确定出位置。报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即可开挖土方。 根据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基础开挖方式,采用挖掘机施工应按照测设的开挖轮廓线进行开挖,遇到较硬岩石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并做好防护工作。置于岩层上的地基,开挖至距设计标高30厘米时,采用风镐清底,严禁爆破作业,以保证原状地基不受扰动。人工清理至标高,基底面平整度控制在±2cm之内,保证地基土不扰动。 施工期处在雨季,开挖中作排水沟以排水。 2、基础施工 基础包括台身、八字墙基顶,同时进行。 级配碎石垫层:尺寸、厚度、标高要满足设计要求,碎石表面整平后,可用人工打夯夯实,所用石料级配要合理、清洁、无杂质。 砌筑基础前要清除基底的松散土石、杂物,露出新鲜岩面或加固层,撒水湿润,先铺一层砂浆,然后采用挤浆法砌筑片石基础,片石应大面向下摆放稳固。按设计位置预留沉降缝,缝宽不少于3厘米,沉降缝内嵌入3厘米厚沥青木板。这样不仅有利于施工,而且还可做防水之用。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制;应采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清洁干净、符合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石料。 3、翼墙施工 墙身同样采用挤浆法施工。 墙身砌筑应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宜设在沉降缝处;两相邻段的砌筑高差不得大于120厘米,分层水平砌缝应大致水平,各砌块砌缝应互相错开,砌缝应饱满,砌筑每层片石时都应采用垂球吊线,内外两侧挂线施工。砌筑时先安装定位转角片石,再安装镶面片石。然后砌筑片石之间相互交错,咬合紧密,确保砂浆饱满。沉降缝设置与基础相一致,使之在同一平面内。墙顶砼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模板用脚手架和拉杆加固,现场浇注砼。砼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振动棒振捣。沉降缝上下保持一致。
4、回填 盖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回填,涵洞两侧路堤填土必须对称均匀填筑,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度的93%,禁止一侧填土造成偏压。(相关回填再参考回填部份要求)且分层夯实时,用压压路机静碾,墙背50cm范围内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涵洞顶部1.0m厚度的回填方式:先20cm厚粘性土,然后是50公分厚碎石、卵石或精骨料,再是30cm的小片石。用人工逐层夯实。
管涵施工前,首先用经纬仪放出轴线和基础开挖线,用人工或机械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再用人工进行清理修整,然后进行基底处理。
基础处理后,用经纬仪准确放出轴线,确定基础平面尺寸支基础模板,经轴线,标高检查无误后,浇注垫层砼。在基础施工时注意横坡和沉降缝的设置。然后养生、拆模。到一定强度采用吊车安装涵管。安装涵管内径平顺,管身应与基础管座接触密实,使管受力均匀。管缝不大于1厘米,并用沥青麻絮填塞。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一致,应用沥青麻絮塞实。管外侧接缝应用20号砼箍缝并很好的养生。
基础砼强度达到80%时,支端墙模板,浇注砼。浇注砼时应注意模板支撑牢固及线型美观。端墙砼强度达到70%时,进行灰土分层压实回填。然后做锥坡土体,砌片石,最后要整修交验。
第四章 施工各环节保证措施
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确保质量等级合格、争创优良,争创省优”。
质量方针:“永恒追求更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优质产品”。
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
根据质量创优目标,我部将在中标后建立系统的岗位责任制。
三、建立质量情报信息网络,加强质量管理
以质量技术管理网络为基础,建立质量情报信息网络,确定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员为质量信息情报员。项目经理部设专人负责质量管理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搜集、传递、整理、分类和归档,作为总结前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确定下阶段质量管理目标的辅助基础。质量情报信息的内容有:
1、进入工地的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查验收情况。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设计变更、隐蔽工程和有关质量的记录情况。
3、对国家和上级部门以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颁布的有关工程质量的法规;局制定的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制度)、技术质量措施的执行情况。
4、历次质量检查(含上级和现场监理检查)、各种验收检查的记录情况,质量事故调查(含不合格工程的原因调查)记录和处理情况。
5、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信息的收集整理情况。
6、机械设备、计量测试仪器人员素质等其它影响工程质量的调查记录和处理情况。
7、其它标段有关工程质量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情况。
以上信息的搜集整理,按照责任分工,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四、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为实现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确保质量等级优良的质量目标,对本工程实行质量创优责任目标管理、质量目标终身责任制和全面质量管理,日常管理按ISO9002质量体系进行运转,严格执行我部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本着“出手必优、全线创优”原则,严格执行标准。
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在施工总体安排和各分类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已考虑的具体质量措施有:项目经理部设置测试中心,采用全站仪等先进仪器进行整个工程的定位控制测量。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输送车运输。
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创优意识
2、制定创优规划、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3、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质量管理制度。
4、强化计量工作 完善检测手段
5、坚持标准化管理,严格质量控制
6、突出重点 严格质量管理点管理
针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以及质量关键部位和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建立质量管理点。根据特点,编制特殊工程施工工艺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实施预测预防,进行超前控制,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每一分项工程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施工质量。
7、开展QC小组活动 克服各种质量通病
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在创优过程中,进行技术攻关,狠抓薄弱环节,严格按工艺施工,以彻底消除质量通病。
五、保证施工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
每分项工程开工前,由该项工程的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本工程拟采用的新工艺、设计采用的新设计、重要的常规施工工艺等在第一次实施前,均安排试验单元进行工艺试验。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优选施工参数,优化资源配置。
3、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
4、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隐蔽工程项目,在内部三检合格后,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检查结果填写表格,双方签字。
5、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
“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标志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上道工序未进行三检不施工。“三不交接”即: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六、施工模板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拱架和支架施工,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施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物各部形状、尺寸准确。
模板应选用表面光滑、接缝严密、不漏浆、拆装容易、施工时操作放便、保证安全,模板始终保持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有强度和刚度等,模板的接缝处加嵌条或做成斜角。模板不与脚手架发生联系,以免在脚架上运存材料和人工操作时引起变形。安装模板时,考虑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模板安装完毕后,保持位置准确,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应及时纠正,对水平位置顶部标高、联系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会签后方可浇筑砼。
七、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浇筑时,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自高处有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宜。
此次工程工期目标为344天,为确保以上工期目标的实现青岛某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制订如下措施:
一、保证工期的组织机构
二、实现工期目标的保证措施
1、建立岗位责任制,实施进度监控管理
2、合理配置资源,满足进度要求
3、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
4、开展劳动竞赛,引入竞争机制
5、加强调度指挥DL/T 691-2019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强化协调力度
第三节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