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568-2019国家标准《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GBT 50568-2019国家标准《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50568-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91.11 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00538
下载资源

GBT 50568-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0568-2019国家标准《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2.3盐渍岩土地区的线路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第 内容: 1查明盐渍岩土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2含盐化学成分、含盐量及在岩土中的分布特点; 3溶蚀洞隙发育程度和分布:

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质、水位及季节性变化; 5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 6地区工程经验和既有建(构)筑物损坏情况; 7盐渍岩土的溶陷性和盐胀性; 8植被发育程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路穿越盐渍岩土地区时,每个地貌单元勘探点不应少于3个;对每段盐渍 土取样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1个,勘探孔深度宜为3m~5m; 2判定溶陷或盐胀时,对细颗粒岩土宜采用不扰动试样,取样间距宜为0.5m~ 1.0m; 3在勘探深度内遇地下水或地表水时,应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每个地貌单 元不应少于2组。 6.2.5盐渍岩土地区线路勘察测试与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的规定外,尚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盐渍土含盐量的测定宜在干旱季节进行,当测定含盐量时,宜在0~3.0m深 度范围内取样;在0~1.5m深度范围内DB34/T 3176-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孔道数控压浆施工技术规程,取样间距宜为0.25m;1.5m以下,取样 间距宜为0.5m,按厚度加权平均计算含盐量: 2室内试验除进行盐渍土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外,应对具溶陷性和盐胀性 的盐渍土进行溶陷性和盐胀性试验; 3当工程需要时应测定不同盐渍土及不同土质的毛细水强烈上升高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盐渍土含盐量的测定宜在干旱季节进行,当测定含盐量时,宜在0~3.0m深 度范围内取样;在0~1.5m深度范围内,取样间距宜为0.25m;1.5m以下,取样 间距宜为0.5m,按厚度加权平均计算含盐量: 2室内试验除进行盐渍土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外,应对具溶陷性和盐胀性 的盐渍土进行溶陷性和盐胀性试验; 3当工程需要时应测定不同盐渍土及不同土质的毛细水强烈上升高度

6.2.6在盐渍岩土地区建设管道宜采取下列措施:

1应采取措施防正大气降水、洪水、工业及生活用水没管道线路地基及附近 场地; 2管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施工,防止施工用水渗入管沟: 3对钢制管道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6.3.1含有大量亲水矿物,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变形 受约束时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岩土应判定为膨胀岩土。 6.3.2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分类应符合表6.3.2的规定

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分类应符合表6.3.2

表6.3.2膨胀潜势分类

6.3.3膨胀岩土地区的线路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的规定外,尚应包招 下列内容: 1搜集气象和水文资料,查明大气影响深度; 2查明膨胀岩土的岩性、时代、成因和分布; 3查明滑坡、地裂、冲沟以及地貌形态、坡度和植被情况 4查明地表水聚集、排泄情况,以及地下水类型、水位和季节变化幅度: 5查明膨胀岩土的自由膨胀率,需要时查明其膨胀力和胀缩变形量。 6.3.4膨胀岩土地区线路勘察钻探和取样,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每段膨胀岩土地段,勘探点不应少于3个; 2控制性勘探点应按地貌单元和控制性地段布置,勘探深度应为5m,每间隔 0.5m1.0m取样一件,应进行自由膨胀率、含水量试验: 3可根据需要进行膨胀力、膨胀率、收缩系数、饱和吸水率等试验。 6.3.5坡度大于14°的边坡应进行稳定性评价,并应考虑坡体内含水量变化的影响

6.4.1冻结状态持续时间2年或2年以上,具有负温或零温度并含有的土(岩), 应判定为多年冻土。 6.4.2根据平面分布特征,多年冻土可分为连续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根据 剖面分布特征,多年冻土可分为衔接多年冻土和不衔接多年冻土;根据含冰量, 可分为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富冰冻土、饱冰冻土、含土冰层。 6.4.3根据多年冻土的融沉系数8。的大小可划分为不融沉、弱融沉、融沉、强融 沉和融陷五级。冻土层的平均融沉系数8。应按下式计算:

hi、ei一冻土试样融化前的高度(mm)和孔隙比; ha、e²一冻土试样融化后的高度(mm)和孔隙比。

.4.4季节冻土和季节融化层土的冻胀性,根据土的冻胀率n的大小可划分为不 冻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和特强冻胀五级。冻土层平均冻胀率Ⅱ应按下式计 :

AZ ×100(%) Zd

东土地区管道建设地基复杂程度可按下列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 1)岩土种类多,性质变化大,冻土层上水、层间水发育 2)厚层地下冰发育: 3)冻土工程类型属含土冰层或饱冰冻土; 4)岛状多年冻土地段 5)冻土温度高于一1.0℃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1)岩土种类多,性质变化较大,冻土层上水、层间水发育; 2)地下冰较发育; 3)冻土工程类型属富冰冻土或多冰冻土; 4)冻土温度为一1.0℃~一2.0℃。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 1)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 2)地下冰不发育: 3)冻土工程类型属少冰冻土: 4)冻土温度低于一2.0℃。 6.4.6多年冻土地区的线路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的规定外,尚应包括 下列内容: 1查明多年冻土类型、分布范围和特征及其与地质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查明季节融化深度与多年冻土层厚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查明多年冻土层的物质成分、含冰率及冻土工程类型、冻土构造类型、地 下冰层的厚度及分布特征; 4查明多年冻土层的年平均地温、地温年变化深度; 5查明多年冻土层物理力学及热学性质、冻土融化下沉特性; 6查明多年冻土区内融区的成因、分布特征及其与冻土条件、自然因素和人 为工程活动的关系; 7查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贮运条件及其与多年冻土层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8查明冻土现象类型、特征和发育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与危害; 9对冻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预测管道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冻土与工程 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及相互影响,提出合理措施和建议。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1)岩土种类多,性质变化较大,冻土层上水、层间水发育; 2)地下冰较发育; 3)冻土工程类型属富冰冻土或多冰冻土; 4)冻土温度为一1.0℃~一2.0℃。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 1)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 2)地下冰不发育; 3)冻土工程类型属少冰冻土; 4)冻土温度低于一2.0℃

6.4.7多年冻土地区线路勘察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初步勘察阶段勘探点间距应按地基复杂程度和地貌单元确定,且每一地貌 单元不应少于一个勘探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一级(复杂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间距宜为

300m~500m,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8.0m; 2)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间距宜 为500m~1000m,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8.0m和2倍多年冻土区天然上限深度; 3)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简单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可按地貌单 元布置,勘探孔深度为冻土区天然上限深度以下1m~3m。 2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间距应按地基复杂程度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一级(复杂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间距宜为 200m~300m,勘探孔深度宜为8m~15m; 2)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间距宜 为300m~400m,勘探孔深度宜为8m10m; 3)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简单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间距宜为 400m~500m,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8.0m和2倍多年冻土区天然上限深度。 3在预计勘探深度内遇基岩,钻孔深度宜进入强风化岩层2m~3m。 6.4.8多年冻土地区线路勘察钻探和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年冻土地区钻探,开孔直径不应小于130mm,终孔直径不宜小于110mm 当冻土为第四系松散地层时,宜采取低速钻进方法,回次进尺宜为0.2m~0.5m; 冻土为高含冰量黏性土层时,可采取快速钻进方法,回次进尺不宜大于0.8m;对 于冻结的碎块石和基岩,钻探时宜采用低温冲洗液; 2冻土取样应在地表下0.5m开始逐层采取,取样间距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 特点及冻土工程性质确定,一般取样间距不宜大于1.0m;试样在采取、搬运、赔 存、试验过程中应避免融化。 6.4.9多年冻土试验项目除常规要求外,尚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总含水率、未冻 水含率、冻结温度、导热系数、冻胀率、融化压缩等项目的试验;对盐渍化多年 冻土和泥炭化多年冻土,尚应分别测定易溶盐含量和有机质含量。 6.4.10对管道工程有影响的冰椎、冻胀丘、厚层地下冰、融冻泥流、热融滑塌 热融湖塘、热融洼地、冻土沼泽、冻土湿地等冻土现象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 查,根据冻土现象的发生及分布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00m~500m,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8.0m 2)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间距宜 为500m~1000m,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8.0m和2倍多年冻土区天然上限深度; 3)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简单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可按地貌单 元布置,勘探孔深度为冻土区天然上限深度以下1m~3m。 2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间距应按地基复杂程度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一级(复杂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间距宜为 200m~300m,勘探孔深度宜为8m~15m; 2)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间距宜 为300m~400m,勘探孔深度宜为8m~10m; 3)对于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简单地基)的冻土地基,勘探点间距宜为 400m~500m,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8.0m和2倍多年冻土区天然上限深度, 3在预计勘探深度内遇基岩,钻孔深度宜进入强风化岩层2m~3m

1多年冻土地区钻探,开孔直径不应小于130mm,终孔直径不宜小于110mm 当冻土为第四系松散地层时,宜采取低速钻进方法,回次进尺宜为0.2m~0.5m; 冻土为高含冰量黏性土层时,可采取快速钻进方法,回次进尺不宜大于0.8m;对 于冻结的碎块石和基岩,钻探时宜采用低温冲洗液; 2冻土取样应在地表下0.5m开始逐层采取,取样间距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 特点及冻土工程性质确定,一般取样间距不宜大于1.0m;试样在采取、搬运、贮 存、试验过程中应避免融化。 6.4.9多年冻土试验项目除常规要求外,尚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总含水率、未冻 水含率、冻结温度、导热系数、冻胀率、融化压缩等项目的试验;对盐渍化多年 冻土和泥炭化多年冻土,尚应分别测定易溶盐含量和有机质含量。 6.4.10对管道工程有影响的冰椎、冻胀丘、厚层地下冰、融冻泥流、热融滑塌、 热融湖塘、热融洼地、冻土沼泽、冻土湿地等冻土现象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 查,根据冻土现象的发生及分布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冰椎、冻胀丘调香与勘探工作宜在发育期(1月~4月)进行:

6.4.9多年冻土试验项目除常规要求外,尚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总含水率、未冻 水含率、冻结温度、导热系数、冻胀率、融化压缩等项目的试验;对盐渍化多年 冻土和泥炭化多年冻土,尚应分别测定易溶盐含量和有机质含量。 6.4.10对管道工程有影响的冰椎、冻胀丘、厚层地下冰、融冻泥流、热融滑塌 热融湖塘、热融洼地、冻土沼泽、冻土湿地等冻土现象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 查,根据冻土现象的发生及分布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冰椎、冻胀丘调查与勘探工作宜在发育期(1月~4月)进行:

6.4.9多年冻土试验项目除常规要求外,尚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总含

2调查与测绘范围应在管道中线两侧各100m范围内,必要时可扩大调查与 测绘范围; 3当工程需要时可采取钻探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查明冻土现象发育地段的 地层结构、岩性成分、水文地质条件,钻孔深度应大于季节冻结深度或多年冻土 上限以下2.0m; 4多年冻土天然上限深度的勘察时间宜在9、10月份, 6.4.11管道工程在施工期间发现新的工程地质问题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6.4.12在多年冻土地区建设管道,应采取下列措施: 1管道不宜直接理设在季节性融化冻土层内; 2在融沉区,应采取措施避免融沉和上浮的不良影响 3在冻胀区,为防止冻切力的作用,可在管道周围回填粗砂、中砂、炉渣等 非冻胀性散粒材料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4施工期间,应避免水流浸入管沟

1管道不宜直接埋设在季节性融化冻土层内; 2在融沉区,应采取措施避免融沉和上浮的不良影响; 3在冻胀区,为防止冻切力的作用,可在管道周围回填粗砂、中砂、炉渣等 非冻胀性散粒材料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4施工期间,应避免水流浸入管沟

6.5.1天然孔隙比等于或大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应判定为软 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6.5.2软土地区的线路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的规定外,尚应包括下列 内容:

6.5.1天然孔隙比等于或大于1.0,且天然含水量

1软土成因类型、成层条件、分布规律、层理特征、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均匀性; 2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或基岩的埋深与起伏; 3软土的结构性、灵敏度、压缩性等物理力学性质和排水条件

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软土区段勘探点不应少于3个,当土层变化复杂时应加密勘探点; 2控制性勘探点应按地貌单元和控制性地段布置,勘探深度宜为5m; 3钻探取样宜与原位测试相结合,取样应采用薄壁取土器; 4原位测试宜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扁铲侧胀或螺旋板载荷试验等: 5宜每间隔1m采取不扰动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每段软土应采取2 组地下水试样进行水质分析,

,4在软土地区建设管道,可按规定采取

1对暗理的塘、浜、沟、坑穴等软土厚度不大的地段,可采用支护、短桩等方 法; 2对大面积厚层软土地段,可采取抗浮措施,

6.6.1在风力作用下,地表松散沙粒的吹蚀、搬运、堆积的过程及其形成的地表 形态应判定为风沙作用。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疏蔬矮、土质贫的风沙区域 称为荒漠,石质、砾质荒漠应称为戈壁,沙质荒漠应称为沙漠。 6.6.2根据场地的地貌、植被、地下水和稳定性,应按表6.6.2确定风沙场地类 别。

表6.6.2风沙场地类别

6.6.3风沙地区的线路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的规定外,尚应包括下列 内容: 1搜集气温、地温、降雨量、蒸发量、风向、风速、起沙风日数、沙暴日数等 气象数据和水文资料; 2确定风沙场地类别,查明风沙土及下伏土层的性质,分布范围、成因类型 成层条件及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均匀性; 3调查沿线植被种类、生长态势、分布特征、盖度及防风固沙效果: 4调香风蚀速率

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地貌单元勘探点不应少于2个,勘探深度不应小于3m; 2勘探可采用钻探和原位测试相结合方法,原位测试宜采用轻便触探试验或标 准贯入试验; 3应从地表起每1m取扰动沙样1件,进行颗粒分析、自然休止角和含盐量试 验; 4若地下水埋深小于3m,每区段应采取2组地下水试样进行水质分析, 6.6.5应根据风沙地区沿线地貌单元、地表形态及发展趋势,按下列规定提出措 施建议: 1在符合线路总走向的前提下,应避免或减少穿越高大沙丘;穿越沙丘地段 管道应埋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不宜因沙丘起伏而有大的变化; 2管道施工应与防沙固沙工程同步进行,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附录A环境水和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环境水和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注:1表中系指氧能自由溶入的水及地下水

管道沿线饱和砂土与粉土的地震液

B.1.1饱和的砂土或粉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2粉土的黏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区分别不小于 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注:用于液化判别的黏粒含量,应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采用其他方法时应按有关规定换算。 3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式中dw一一地下水位深度(m),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 最高水位采用; d一一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 db一一管道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应采用2m; d一一液化土特征深度(m),可按表 B.1.1 采用。

表B.1.1液化土特征深度(m)

B.2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B.2.1当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地面下7m深度范 围内土的液化;当饱和土标准贯入实测锤击数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 应判为液化土。当有成熟经验时,也可采用其他判别方法。在地面下7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 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

注:括弧内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B.2.2凡经判定为可液化的土层,应确定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液化 指数

注:括弧内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1si 一第i个标准贯入点的深度(m): Zm——d:的中点深度(m)。

表B.2.3液化等级

C.1.1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围岩基本分级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 2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综合确定 C.1.2岩石坚硬程度可按表C.1.2确定

表 C. 1. 2 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

C.1.3岩体完整程度可按表C.1.3确定。

表C.1.3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注: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为岩体弹性纵波波速与岩块弹性纵波波速之比的平方,选定岩体和岩块测定波速 时,应注意其代表性

C.1.4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值,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Rc的兆帕数值和KV,按下式计算: BQ=100+3Rc十250Kv (C. 1. 4) 使用公式(C.1.4)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十30和Kv代入计算BQ值; 2当Kv>0.04Rc十0.4时,应以Kv=0.04Rc+十0.4和Rc代入计算BQ值。

C.1.5围岩基本分级应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及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并应按表 C.15确定

C.1.5围岩基本分级应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及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C 15确定

表C.1.5围岩基本分级

C.2.1隧道围岩级别的修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C.2隧道围岩分级修正

.2隧道围岩分级修正

C.2.2围岩级别定性修正应符合下列规负

注:1围岩岩体为较完整的硬岩时定为II级,其他情况定为IV级

注:R.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6ax为垂直洞轴线方向的最大初始应力值(MPa),

软硬岩互层时,定为IV级

5主要结构面产状状态对围岩级别的修正,应考虑主要结构面产状与洞轴线的组合关系DB35/T 1840-2019 闽江干流航道维护技术规程, 并结合结构面工程特性、富水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C.2.3围岩级别定量修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该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执行”。

DB11/T 1590-2018 道路超薄罩面施工技术规范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 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 6《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