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00-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300-2017 煤田地震勘探规范上侧工程点(激发点、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
测线两端最外侧激发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千米。
GTCC-003-2018 钢轨焊接接头-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A.7.1二维地震勘探面积
勘探面积是指地震工程所能有效控制的范围
7.2三维地震勘探面积
三维地震勘探面积按施工面积、满覆盖面积和勘探面积(控制面积)、计价条件勘探面积进行统计。 a) 施工面积:施工时最外侧.T.程点连线围成的面积。 b) 满覆盖面积:达到设计覆盖次数的面积。 C) 勘探面积(控制面积):项目来源单位确定的控制地下构造和煤层的面积。 d 计价条件勘探面积:三维地震勘探CDP基本网格是10m×10m,标准叠加次数是12次, CDP网格加密或叠加次数增加时,可折合计价条件面积,其计算公式为
计价条件探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S一控制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N一叠加次数。 注:多重计价条件同时满足时,按以上顺序依次计算,获得最终计价条件勘探面积
S,=SX1.4 St =SX1. 9
B.1地震地质条件种类
DZ/T 0300201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地震地质条件种类及类型划分
也震地质条件分为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和综合地震地质条件三种
8.2地震地质条件类型
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深层地震地质条件类型划分为简单区、一般区、复杂区三种;综合地震地质条
B.3浅表层地意地质条件类型
替水位深度不大于10m,且浅层无卵砾石发育的平原地区
水位深度大于10m,或浅层局部发育卵砾石的平
山区、沙漠区、地、水陆交互带、村庄、果园、植被和高压线等地物发育区、黄土塬区、浅层发育 石的平原区。
山区、沙漠区、湿地、水陆交互带、村庄、果园、植被和高压线等地物发育区、黄土源区、浅层发育厚所 陈石的平原区
B.4深层地震地质条件类型
地层倾角小于10°,构造简单,煤层稳定的地区。
B 4. 2± 一般区
既不符合B.4.1,又不符合B.4.3条件的地区。
B. 4 3 复杂β
复杂区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地区: a)地层倾角大于30° b)构造复杂程度为复杂到极复杂。 c)煤层稳定程度为不稳定到极不稳定。
DZ/T0300—2017
置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类型划分按DZ/T0215附录
B.5综合地震地质条件类型
综合地震地质条件类型一般以整个勘查区为单位进行评价;当勘查区范围大,且地震地质 校大时,也可分区评价。如西部为简单区,东部为复杂区
浅表层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均简单的地区。
线表层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中一个为一般,另一个为一般或简单的地区
浅表层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中一个为复杂,另一个为简单或一般的地
浅表层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均为复杂的地区。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设计书、采集报告、处理报告、成果报告的提纲及编写内容
第一章概况 叙述项目来源、地质任务、工作范围,勘查区的行政区划、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等。 第二章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 第一节地质概况(包括地层、煤层和主要构造情况) 第二节地震地质条件 第三节 以往地质勤查程度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工程量 第一节 生产前的试验工作 第二节 施工方法、因素的选择及其依据 第三节 地震工程布置及工程量 第四节 质量要求 第五节 测量工作及精度要求 第四章资料处理、解释和报告提交 第一节 资料处理 第二节资料解释 第三节报告提交 第五章主要技术措施 分析勘查区技术难点(采集、处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六章经费预算 第七章施工组织、工期及质量控制措施
设计附图包括: a 地形地质及地震工程布置图。 b) 综合柱状图。 c)其他有关图件(包括以往地质、物探工作研究程度图)。 注:水文地震勘探设计应增加水文地质内容。
C. 2.1 文字说明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项目来源 第二节勘查区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节以往地质、物探工作及评述 第四节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 第二章地质任务及技术要求 第三章试验工作 第四章 施工情况 叙述施工方法、仪器设备及采集参数,时效分析,影响质量的 第五章 工程完成情况 第一节 采集工作量完成情况 第二节 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第三节 工程完成程度 第四节 实时监控处理情况 第六章 质量管理及保障措施 第七章施工中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附件包括: a) 采集项目验收意见书。 b) 测量.工作总结报告。 实时监控处理报告。 d) 资料上交清单。 e) 二维地震采集(分测线)工作量完成情况及质量统计表。 f) 三维地震采集(分线束)工作量完成情况及质量统计表、施工面积、控制面积。 g) 测量成果及精度表。 h) 采集报告的附图(实际材料图、工程测量联测图)。 其他附图
附件包括: a) 采集项目验收意见书。 b) 测量工作总结报告。 ) 实时监控处理报告。 d) 资料上交清单。 e) 二维地震采集(分测线)工作量完成情况及质量统计表。 f) 三维地震采集(分线束)工作量完成情况及质量统计表、施工面积、控制面积。 g) 测量成果及精度表。 采集报告的附图(实际材料图、工程测量联测图)。 i)其他附图
文字说明格式如下: 第一章项目概况 叙述地质概况、地震地质条件、地质任务等。 第二章处理要求 依据地质任务和勘查区特点提出处理目标、要求。 第三章数据采集分析 第一节采集参数 第二节原始资料特点 第三节实时监控处理成果分析
第四章处理流程和参数的确定 第一节试处理 第二节处理流程 第三节处理参数 第四节处理难点及措施 第五章处理效果 依据勘查区的特点,对资料的静校正、信噪比、连续性、分辨率及偏移成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附 图加以说明。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总结本次处理的特点与效果,提出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任务要求提供的各种成果图、成果数据和存储介
C. 4. 1 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格式如下: 序言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地质任务。 第二节勘查区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条件。 第三节以往地质、物探工作。 第二章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 第一节地质概况 地层、煤层、构造、岩浆岩。 第二节地震地质条件 表、浅层、深层和综合地震地质条件。 第三章资料采集 第一节工程布置 第二节试验工作及结论 第三节 资料采集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四节野外工作量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 第五节测量工作 第四章资料处理 第一节原始资料特征分析 第二节 资料处理流程和参数 第三节处理成果质量评述 第五章资料解释 第一节 波组特征、主要反射波地质层位的确定及命名 第二节 波的对比
Z/T0300—2017 第三节速度研究 第四节 构造解释 第五节 剖面图和平面图制作方法及精度分析 第六章地质成果 第一节 松散层厚度 第二节 主要煤层深度、起伏形态 第三节 隐伏露头的控制 第四节 断层、裙曲 第五节 陷落柱、采空区、挠曲 第六节 岩浆岩分布及对主要煤层的影响 第七节 主要煤层厚度变化趋势 第八节 其他地质成果 第七章结论 第一节 主要地质成果及评价。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附图包括: a)实际材料图(地形、地物、测线、钻孔等)。 b)反射波等时线图(三维地震提供电子版)。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含构造控制程度)或其他地震标志层等高线图。 d)松散层等厚线图或基岩面等高线图。 C 地震勘探前后构造对比图。 f)基岩地质图。 地震地质剖面图。 地震时间剖面图。 测量成果展点联测图。 i)其他图件。
XXXX物测队 二维地震工作班报(内封面)
二维地震工作班报(内封
表D.1炸约激发维地 作班报格式(续
D.2可控震源激发二维地急工作班报格式
可控震源激发二维地震工作班报格式见表D.2。
DZ/T0300—2017
表D.2可控震源激发二维地震工作班报格式 二维地震工作班报(外封面) 2DSEISMICRECORDINGREPORT
XXXX物测队 二维地震工作班报(内封面)
DZ./T 03002017
表D.2可控震源激发二维地震工作班报格式(续) 二维地展工作班报(班报内容)
DL/T 0300—2017
三维地震工作班报(内封面)
D.4可控意源激发三维地震工作班报格式
可控震源激发三维地震工作班报格式见表D.4
可控震源激发三维地震工作班报格式 三维地震工作班报(外封面) 3DSEISMIC RECORDING REPORT
XXXX物测队 三维地震工作班报(内封面)
三维地震工作班报(内主
D.4可控震源激发三维地震工作班报格式(线 三维地震工作班报(班报内容)
D.5低速带调查仪器班报格式
低速带调查仪器班报格式见表D.5
DZ/T 03002017
表D.5低速带调查仪器班报 微测井仪器班报格式
D.6数字地震仪工作日志及数字磁带标识格式
数字地震仪工作日志及数学磁带标识格式见表D.6~D.8。
表D.6工作日志封面格式
DZ/T 03002017
表D.7数字地震仪工作日志内容
数字地震仪工作日志内
表D.8数字磁带盘标识格式
.8数字磁带盘标识格
E. 1. 1 基本要求
DZ/T 03002017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测线的布设方法及其精度要求
测线的布设依据勘查区内的各等级控制点DB/T 29-271-2019 天津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采用RTK方法、全站仪极坐标法或满足地震施工 求的其他方法
E 1.2 ±RTK 方法
E.13全站仪极坐标法
3.1采用全站仪方法布设地震测线时技术要求: a)全站仪极坐标法宜与施工导线测量同步进行或与RTK方法配合进行。 b) 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及施工导线的起、闭点,可采用NB/T51025规定的各等级控制点;全站仪 测量的测站点和方位点也可利用经检核的有固定标志的RTK点。 C 全站仪极坐标法与施工导线测量同步进行时,导线宜沿测线布设,激发点、检波点可按照设计坐 标或按照点间距离放样。施工导线宜布设成附合导线形式;当联测已知方位有困难时,可布设
3.1采用全站仪方法布设地震测线时技术要求: a)全站仪极坐标法宜与施工导线测量同步进行或与RTK方法配合进行。 b) 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及施工导线的起、闭点,可采用NB/T51025规定的各等级控制点;全站仪 测量的测站点和方位点也可利用经检核的有固定标志的RTK点。 全站仪极坐标法与施工导线测量同步进行时,导线宜沿测线布设,激发点、检波点可按照设计坐 标或按照点间距离放样。施工导线宜布设成附合导线形式;当联测已知方位有困难时,可布设
DZ/T 03002017
为只有起始方向的单定向附合导线;特殊情况下,也可布设为支导线形式Q/GDW 11809-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交互规范,支导线总长应不超过 3km,支站数不大于3站。 d)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在已知点上检核或在已测过的点上复测,并进行半测回归零差检核。 1)各测站间无直接关联的极坐标法施工测量。 2)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未与施工导线测量同步作业。 1.3.2全站仪检测、复测及测量精度要求: a)检测、复测点精度要求:坐标和高程较差满足△r≤0.4m,Ay≤0.4m,h≤0.8m;半测回归零 差4≤30" b)施T.导线精度要求:导线最大长度10km,全长允许闭合差不大士1.5VLm,高程闭合差不大于 士0.5VLm,(IL.为导线长度,以千米计),方位角闭合差不大于士45"/n(n为测站数),全长相对 中误差不大于1/1200。
如本书有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