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4010-2016 页岩气丛式井组水平井安全钻井及井眼质量控制推荐做法

NB/T 14010-2016 页岩气丛式井组水平井安全钻井及井眼质量控制推荐做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1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1241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4010-2016 页岩气丛式井组水平井安全钻井及井眼质量控制推荐做法

ICS 75.020 E 13 备案号:57307—2017

NB/T 140102016

DB11/T 1594-2018 城镇排水管道检查技术规程页岩气丛式并组水平井安全钻井及

NB/T14010—2016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钻井安全作业4.1钻井安全4.2井控安全4.3安全管理5井眼质量控制要求和评价方法并身质量要求5.2井眼轨迹控制要求5.3评价方法参考文献

NB/T 14010—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中石化胜利工程技术公司、中石化工程技术研究院。本标准起草人:韩烈祥、余晟、张金成、张忠廷、景洋、郑志成、张德军、白璟、张斌、张庆。II

NB/T14010—2016页岩气丛式井组水平井安全钻井及井眼质量控制推荐做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丛式水平井钻井安全作业、井控安全管理及井眼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国内陆上页岩气丛式水平井组钻井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Y/T5008钻井井身质量控制规范SY/T 5369石油钻具的管理与使用方钻杆、钻杆、钻链SY/T 5480固井设计规范SY/T 5619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SY/T 5964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SY/T 6332定向井轨迹控制SY/T 6396丛式井平台布置及井眼防碰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分离系数separationfactor两井眼中心距与两井眼中心距减去两井眼椭球间距(如图1所示)的差值之比,缩写为SF。分离系数(SF)=两井眼中心距(两井眼中心距一两井眼椭球间距)施工井椭球间距邻井椭球中心距椭球图1误差椭球间距图

NB/T 140102016

4.1.1同平台两台及以上钻并作业时

4.1.1.1在同井段作业时,一个井眼发生溢流关井起压、井漏失返,相邻并眼应停止价

.1在同井段作业时,一个井眼发生溢流关井起压、井漏失返,相邻井眼应停止作业,待确认 方可恢复作业。 L.2压裂施工时相邻井应停止作业,待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作业

占具的管理、使用、维护、检测按SY/T5369的

4.1.3油层套管固并并眼准备

油层套管固开开眼准备除按SYT a)下套管前根据模拟下套管刚度下人通井组合,井眼畅通后方可下套管。 b)计算套管管串长度时应考虑2m~4m口袋, c)油层套管应满足页岩气丛式水平井压裂改造要求。

4.1.4.1丛式并平台各并采用批量 置应满足钻并设备移动、压力监测 及后续处理的需要 4.1.4.2方井上加盖板,盖板面应不

4.2.1井场各钻机之间报警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分。 4.2.2远控台距井口距离应不小于15m,留有便于操作和逃生的通道。 4.2.3防喷管线可采用不低于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高压耐火软管连接,软管应使用保险绳或安全链,长 度超过7m应固定。 4.2.4节流管汇端接一条放喷管线至燃烧池或燃烧装置,压井管汇端放喷管线及相关配件备用于井场。 4.2.5同平台多钻机可共用一个燃烧池或燃烧装置,燃烧池距离井口不小于50m,燃烧装置距离井口 不小于30m。 4.2.6其他井控装置材质、安装、调试、维护要求按SY/T5964的规定执行。 4.2.74 钻井液、加重钻井液及加重剂储备按以下原则: a)现场储备的加重钻井液量与储备加重材料、处理剂可配制的加重钻井液量之和不低于0.5倍 井筒容积,目的层钻进可只储备加重材料,储备钻井液、加重钻井液各井应共享使用。 b)具备交通条件的方圆20km区域内可用储备加重钻井液不低于200m。 c)储备加重钻井液密度应高于所钻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0.3g/cm。 d)易发生漏失的井段,应储备满足两次堵漏施工的堵漏剂

4.2.1井场各钻机之间报警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分。 4.2.2远控台距井口距离应不小于15m,留有便于操作和逃生的通道。 4.2.3防喷管线可采用不低于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高压耐火软管连接,软管应使用保险绳或安全链,长 度超过7m应固定。 4.2.4节流管汇端接一条放喷管线至燃烧池或燃烧装置,压井管汇端放喷管线及相关配件备用于井场。 4.2.5同平台多钻机可共用一个燃烧池或燃烧装置,燃烧池距离井口不小于50m,燃烧装置距离井口 不小于30m。 4.2.6其他井控装置材质、安装、调试、维护要求按SY/T5964的规定执行。 4.2.74 钻井液、加重钻井液及加重剂储备按以下原则: a)现场储备的加重钻井液量与储备加重材料、处理剂可配制的加重钻井液量之和不低于0.5倍 井筒容积,目的层钻进可只储备加重材料,储备钻井液、加重钻井液各井应共享使用。 b)具备交通条件的方圆20km区域内可用储备加重钻井液不低于200m。 c)储备加重钻井液密度应高于所钻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0.3g/cm。 d)易发生漏失的井段,应储备满足两次堵漏施工的堵漏剂。

4.3.1.1使用油基钻井液时分别在钻台、泵房、除砂除泥一体机、上水罐处配置防爆风扇。在上循环

4.3.1.1使用油基钻井液时分别在钻台、泵房、除砂除泥一体机、上水罐处配置防爆风扇。在上循环

NB/T 140102016

3.2.1交叉作业前,应由主体方组织相关方统一进行吊装、检修、压井堵漏等风险分析、预案带 技术交底。 3.2.2交叉作业时,当一方对另一方可能存在伤害作业时,应提前告知。

5并眼质量控制要求和评价方法

.1.1井身质量项目的计算方法执行SY/T5008

5.1.1并身质量项目的计算方法执行SY/T5008

5.1.2井身轨迹数据的测量要求如下: a)直井段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计算以电子多点测斜数据或电测连续测斜数据为依据,同时存 在多套数据的情况下,以电子多点测斜数据为依据。 b)造斜段及水平段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计算以电子多点测斜数据为依据,没有电子多点测斜 数据时,应以随钻测斜仪连续测斜数据为依据。 5.1.3井身质量除按SY/T5008要求外,实钻全角变化率还应考虑钻柱安全钻进,套管、完井管柱 的安全下人和井下工具造斜能力等因素。

5.2并眼轨迹控制要求

5.2.1.1定向钻具组合设计执行SY/T5619。 5.2.1.2钻具、稳定器尺寸的选择应符合SY/T5619的规定。 5.2.1.3丛式井组各井直井段应根据防碰绕障需要设计钻具组合,各开钻具组合中宜设计加入无磁钻 链或无磁承压钻杆。 5.2.1.4根据需要选择导向工具,定向加压困难井段宜设计采用减摩工具,

5.2.1.1定向钻具组合设计执行SY/T5619。 5.2.1.2钻具、稳定器尺寸的选择应符合SY/T5619的规定。 5.2.1.3丛式井组各井直井段应根据防碰绕障需要设计钻具组合,各开钻具组合中宜设计加入无磁钻 链或无磁承压钻杆。 5.2.1.4根据需要选择导向工具GB/T 41681-2022 管道用Y型铸铁过滤器.pdf,定向加压困难井段宜设计采用减摩工具。

5.2.2分段井眼轨迹控制

并眼轨迹控制除按SY/T6332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直井段井斜、方位数据采集间隔不大于100m,从造斜点开始采用随钻测斜工具实时1 测量。 b)着陆前及水平段宜采用地质导向钻进

并眼防碰技术除按SY/T6396的要求外, 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定向软件应具有分离系数计算功能。

b)当中心距小于3m或防碰分离系数小于2.0时,应进行防碰绕障作业;邻井为带压井时,当中 心距小于4m或防碰分离系数小于2.3时,应进行防碰绕障作业。 c)直井段防碰绕障作业严格控制井斜不大于5°,全角变化率不大于5°/30m。 d)当发现砂样中含有水泥和铁屑、磁铁表面有铁屑、钻时变慢、泵压升高、邻井出水或其套管 异响、扭矩增大、整跳钻、磁场强度和地磁倾角异常时,应立即停钻分析井眼是否相碰并准 备饶障措施。

并眼轨迹的评定项目和计算方法除按SY/T5088的规定执行外,还应满足实钻最大全角变化率 与设计值误差不超过±2°/30m

[1]SY/T5435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计算 [2]SY/T5505丛式井平台布置 [3] SY/T 5547 螺杆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4] SY/T 5955 定向井井身轨迹质量

JGJ/T 12-2019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NB/T14010201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