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4228-2020 黄泛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规范.pdfa)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及参数应根据土质条件、加固要求,通过试验或根据工程经验确定。单管 法、双管法高压水泥浆和三管法高压水的压力应大于20MPa,流量应大于30L/min,气流压 力宜大于0.7MPa,提升速度宜为0.1m/min~0.2m/min; 6) 旋喷注浆,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及掺 合料。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为0.8~1.2; 旋喷桩的施工工序为:机具就位、贯入喷射管、喷射注浆、拨管和冲洗等: e 喷射孔与高压注浆泵的距离不宜大于50m。钻孔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为士50mm。垂直度允许偏 差应为土1%: f 当喷射注浆管贯入主中,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即可喷射注浆。在喷射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 后,随即按旋喷的工艺要求,提升喷射管,由下而上旋转喷射注浆。喷射管分段提升的搭接 长度不得小于100mm; g 对需要局部扩大加固范围或提高强度的部位,可采用复喷措施; 旋喷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喷射管。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可在原孔位采用冒 浆回灌或第二次注浆等措施。 3.6.6 加固土桩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工程质量检验: a 在成桩28d后进行钻探取芯,抽检频率应不小于总桩数的0.5%,取芯位置宜在桩直径2/5处。 应将代表性芯样应加工成Φ×h=50mm×100mm的圆柱体,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强度值 应达到设计要求; b 在成桩28d或90d后进行载荷试验,检验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检频率应不小于 总桩数的0.1%,且不应少于3处。测定的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C 可采用轻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以及反射波、瑞利波等物理勘探方法,对桩的均匀性和完整 性进行检查; d 其余项目应按表10的要求检验。
表10加固士桩质量标准
CECS 516-2018-T 混凝土预制桩啮合式机械连接技术规程8.7水泥粉煤灰碎石柿
8.7.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的粗集料可采用碎石或砾石,泵送混合料时砾石最大粒径不宜大 于25mm,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可掺入砂、石屑等细集料改善级配。水泥宜用42.5级普通硅 酸盐水泥。粉煤灰宜采用II级或III级粉煤灰,且含S0.量不宜大于3%,含氨量不宜大于0.1%。 3.7.2CFG桩宜采用长螺旋钻中心压灌成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强度试验。当成桩质量不 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调整设计与施工有关参数后,重新进行试验或改变设计。
8.7.3CFG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合料应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min; 桩顶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5m:
c) 成桩过程中,每个台班应做不少于一组(3个)试块(边长150mm的立方体),检验其标准 养护28d抗压强度; d)当设计桩距较小时,宜按隔桩跳打的顺序施工。施打新桩与已打桩间隔的时间不应少于7d。 3.7.4 CFG桩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工程质量检验: a 在成桩28d后,对桩身质量采用低应变法和取芯法检测,采用两种方法抽检的总频率应不少 于总桩数的10%,其中采用取芯法检测的比例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应根据低应变法的检 测结果,按表11对桩身质量进行评价。对于IⅢ类桩,采用取芯法检测桩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 值的,可以使用。其他IⅢI类桩及IV类桩应采取补强、补桩、设计变更等措施处理。
表11桩身完整性分类表
b)在成桩28d后进行载荷试验,检验CFG桩的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检频率应 于总桩数的0.1%,且不应少于3根桩。测定的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c)其余项目应按表12的要求检验。
b)在成桩28d后进行载荷试验,检验CFG桩的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检频率应不小 于总桩数的0.1%,且不应少于3根桩。测定的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C)其余项目应按表12的要求检验
表12CFG桩质量标准
8.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宜采用工厂预制,其质量标准应符合GB13476的规定。 8.2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桩数量不得少于2根。 8.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宜采用静力压桩机施工,也可采用锤击沉桩机施工,施工现场应配有起 其起吊能力宜大于5t。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宜采用振动沉管设备施工,
8.8.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a 沉桩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桩身的垂直度。宜采用全站仪进行垂直度控制,可在距桩机15m~25m 处成90°方向设置全站仪各一台,测定导杆和桩身的垂直度; b 每根桩宜一次性连续沉至控制高程,沉桩过程中停歇时间不应过长; 焊接接桩时,焊缝应连续饱满,满足三级焊缝的要求;因施工误差等因素造成的上、下桩端 头间隙应采用厚薄适当的楔形铁片填实焊牢。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 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 d 沉桩过程中遇到较难穿透的土层时,接桩宜在桩尖穿过该土层后进行。 8.5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粗集料宜优先选用卵石。采用碎石时,宜适当增加含砂率。集料最大粒径宜不大于63mm。混 凝土落度宜为80mm100mm,且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无离析、泌水; b) 桩尖、桩帽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不低于C30。桩尖表面应平整、密实,桩尖内外面圆度偏差不得 大于1%,尖端头支承面应平整:
a)沉桩过程中应产格控制桩身的垂直度。直采用至站仅进行垂直度控制,可
c)邻近有建筑物或构造物时,应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 d)群桩施工,应合理设计打桩顺序、控制打桩速度,防止影响邻桩成桩质量。 8.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按表13进行工程质量检验:
表1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标准
7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应按表14进行工程厂
表14现浇混凝士大直径管桩施工质量标准
9.1进场的水泥、粗集料、外加剂等材料应根据有关规范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且应符 合下列规定: a)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其质 量应符合GB175的规定; b) 粗集料可选用碎石,含泥量应不大于1%;一般选择单一级配的粗集料制备透水混凝土,粗集 料粒径宜在5mm~10mm范围内选取,且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 C 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必须经试验来确定掺加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混 合材料或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 d 混凝土拌和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 e 无纺土工布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II,挡土性能、透水性、防淤堵性能应符合JTG/TD32的规 定。 9.2 应对透水混凝土渗透系数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应符合DB37/T5124的相关规定。 9.3桩位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控制点和水准点经复核后应妥
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核控制点和水准点。
8.9.4当周边环境对变形有严格要求时,成桩过程中应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 8.9.5透水混凝土桩的施工宜采用振动沉管法进行施工。 8.9.6成孔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整、稳固,确保在成孔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偏移。应在成孔钻具上设 置控制深度和沉管垂直度的标尺,或者用专业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并应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8.9.7灌注混凝土前应在孔内布置无纺土工布;在灌注混凝土时应抽样做混凝土试块,并测定其立方 体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 3.9.8桩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设计技术参数工艺试成孔,试成孔数量应不少于3个,试成孔时应通知 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参加,核对场地地质情况及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等是否符合设计图 纸要求,确认施工工艺
8.9.9成桩工艺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根据场地地层分布情况及设计资料确定成桩工艺性试验位置与数量; b)选择施工机械,初步确定成桩施工工艺参数。 3.9.10 透水混凝土桩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工程质量检验: 在成桩28d后,对桩身质量采用低应变法和取芯法检测,采用两种方法抽检的总频率应不少 于总桩数的10%,其中采用取芯法检测的比例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应根据低应变法的检 测结果,按表15对桩身质量进行评价。对于IⅢ类桩,采用取芯法检测桩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 值的,可以使用。其他Ⅲ类桩及IV类桩应采取补强、补桩、设计变更等措施处理:
表15桩身完整性分类表
b)在成桩28d后进行载荷试验,检验透水混凝土桩的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检 应为总桩数的0.1%,且不应少于3根桩。测定的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c)其余项目应按表16的要求检验。
表16透水混凝土桩质量标准
10.1隔断层材料可采用透水性好的砾(碎)石、复合土工膜。弱盐渍土地段,可选用一布一膜 土工膜;中、强、过盐渍土地段,应选用两布一膜或三布两膜的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的性能 满足表17的要求。
表17隔断层的复合土工膜性能要求
a)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应采取全断面铺设,并铺设平展且紧贴下承层,无褶皱; b)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表面平整度与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c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完成后,应及时填筑保护层或填料,避免受到阳光长时间的直接暴晒; d)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完成后,严禁行人、牲畜和各种车辆通行,并应及时填筑上层路基,避免 阳光暴晒; e) 在土工膜上填筑粗粒土时,应设上保护层。保护层材料宜采用砂料,其粉粒和黏粒含量应小 于15%。保护层摊平后先碾压2~3遍,再铺一层粗粒土,与上保护层一起碾压,保护层总厚 度不应大于400mm。 8.10.3石 砾(碎)石隔断层的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砾(碎)石隔断层厚度宜为30cm~40cm,应在上下铺设反过滤层,反滤层宜采用具有渗透功 能的土工织物: b 砾(碎)石隔断层的顶面位置应在路肩边缘以下不小于80cm的位置,同时底面高出路边长期 积水位或边沟流水面20cm以上,路拱横坡应为2%~5%; C 砾(碎)石隔断层最大粒径为50mm,粒径小于0.5mm的土含量不大于5%。 8.10.4复合土工膜隔断层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检测复合土工膜的抗拉强度,每一批次的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组: b)应检查上、下保护层的施工质量,保护层内不得有尖刺状物质,下保护层应平整。 8.10.5砾(碎)石隔断层应分层检验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可采用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进行检验。
8.11.1注浆加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施工场地应预先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 b) 注浆施工时,宜采用自动流量和压力记录仪,并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c 注浆孔的孔径宜为70mm~110mm,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土1%。 台 8.11.2 花管注浆法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 钻机与注浆设备就位; b) 钻孔或采用振动法将花管置入土层; C 当采用钻孔法时,应从钻杆内注入封闭泥浆,然后插入孔径为50mm的金属花管: d) 待封闭泥浆凝固后,移动花管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进行注浆。 8.11.3 压密注浆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钻机与注浆设备就位; b) 钻孔或采用振动法将金属注浆管压入土层; c)当采用钻孔法时,应从钻杆内注入封闭泥浆,然后插入孔径为50mm的金属注浆管; d)待封闭泥浆凝固后,捕去注浆管的活络堵头,提升注浆管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进行注浆。 8.11.4浆液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时宜部分掺用粉煤灰,掺入量可为水泥重量的20%~50%。根 据工程需要,可在浆液拌制时加入速凝剂、减水剂和防析水剂。 8.11.5注浆用水pH值不得小于4。 8.11.6水泥浆的水灰比可取0.6~2.0。 8.11.7注浆的流量可取(7~10)L/min,对充填型注浆,流量不宜大于20L/min。 8.11.8劈裂注浆的注浆压力,在砂土中,宜为0.2MPa~0.5MPa;在黏性土中,宜为0.2MPa~0.3MPa。 8.11.9压密注浆的注浆压力,当采用水泥砂浆浆液时,落度宜为25mm~75mm,注浆压力宜为 1.0MPa~7.0MPa。当采用水泥和水玻璃双液快凝浆液时,注浆压力不应大于1.0MPa。 8.11.10浆体应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压注,注浆过程中应不停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应小 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8.11.11应采用跳孔间隔注浆,且先外围后中间的注浆顺序。当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应从水头高的 瑞开始注浆。 8.11.12对渗透系数相同的土层,应先注浆封顶,后由下而上进行注浆,防止浆液卜冒。如土层的渗 透系数随深度而增大,则应自下而上注浆。对互层地层,应先对渗透性或孔隙率大的地层进行注浆。 8.11.13注浆加固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注浆检验应在注浆结束28d后进行。可选用标准贯人、轻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或面波等方 法进行加固地层均匀性检测; b 按加固土体深度范围每间隔1m取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体压缩性、强度或渗透性; 注浆检验点不应少于注浆孔数的2%~5%。检验点合格率小于80%时,应对不合格的注浆区实 施重复注浆。
式中: 1 一一压缩土层内土层分层的数目; eii 一地基中各分层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的稳定孔隙比; 4h一一地基中各分层的初始厚度(m)。 B.2采用压缩模量E.计算时,主固结沉降S.可按式(B.1)计算
(规范性)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C.i一一土层的回弹指数。 B.4软土区域的最终沉降S宜按式(B.6)计算。
Po: + Ap; Ig (B. 3 台1+e0 Pei
Ah, Pei +C.lg Poi+Ap C 1g (B. 4) 台1+eo: Pei
△h Po; + Ap: 1+e Por
比: S。一一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内地基发生的总沉降(m); Sep一一路基路面施工(预压)期沉降(m),实测得到。 B.9在溶陷性盐渍土地基上的公路路基,沉降应满足式(B.13)要求:
S, + Srx ≤[S]
S, + Stx ≤[S
式中: Sm一一地基总溶陷量(m),无浸水可能性时取0,若采用地基处理,可按处理后的地基变形量确 定; [S7一一地基变形允许值(m)
式中: fsp一一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s一一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一一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1 一一桩土面积置换率; d一一桩身平均直径(m); d。一一每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m)。 C.2对有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应按式(C.3)计算:
才料增强体复合地基应按式(C.1)、(C.2)计算:
式中: A一一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初步设计时可取0.8~1.0; R一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A一一桩的截面积(m); β一一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初步设计时可取0.8~1.0 .3增强体单桩坚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式(C.4)估算:
R.=u,Zqulp +α,pAp
R = u,qsl p: +αppAp C
式中: U 桩的周长(m); qsi 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m); a 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应按地区经验确定,初步设计时,水泥土搅拌桩可取0.4~0.6,其 他情况可取1.0; q 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对于水泥搅拌桩、旋喷桩应取未经修正的 桩端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规范性) 复合地基稳定性和沉降计算方法
E.1复合地基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时,复合地基内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应采用复合地基抗剪强度7 。T可按式 (F.1) 计算,
T,一一桩体部分的抗剪强度(kPa); T一一地基土的抗剪强度(kPa)。 E.2粒料桩、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中,桩体部分的抗剪强度T,可按式 计算。
T,=ocosatanp
式中: α一一滑动面处桩体的竖向应力(kPa); 滑动面切面与水平面夹角(。): 粒料桩的内摩擦角(°),桩料为碎石时可取38°,桩料为砂砾时可取35°,桩料为砂时可 取28° E.3加固土桩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中,桩体部分的抗剪强度↑,可钻取试验路段加固土 桩龄期为90d的原状试件测无侧限抗压强度q,t。取q.的1/2;也可按设计配合比由室内制备的加 固土试件(直径50毫米、高度100毫米的圆柱体)测得的90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乘0.30的折减 系数求得,即T,=0.30Qu。 E.4管桩、CFG桩、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中,桩体抗剪强度可取桩体混凝 土28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1/2。 E.5粒料桩、强夯置换墩处理深度内地基的沉降S,可按式(F.3)、(F.4)计算
式中: H。一一桩间土应力折减系数; 桩土应力比,宜用当地或类似试验工程的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时,粒料桩n可取2~5,当 桩底土质好、桩间土质差时取高值,否则取低值;强夯置换墩n在黏性土地基可取2~4,粉 土和砂土地基可取1.5~3; 台 S一一粒料桩桩长深度内原地基沉降值(m) E.6加固土桩、CFG桩、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应包括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S,计算和 加固区下卧层的沉降S,计算: a)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S,可按式(F.5)、 (F.6)计算
式中: Epi一一各分层的桩土复合压缩模量(kPa); E一一桩体压缩模量(kPa); Es:一一各分层的土体压缩模量(kPa)。 b)加固区下卧层的沉降S可按GB50007的有关规定计算 E.7加固土桩、CFG桩、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压缩模量E,可按式(F.7)、(F.8)计算
式中: E一一桩体压缩模量(kPa),应实测,无法实测时可按上式计算确定; E一一土体压缩模量(kPa)。 E.8管桩可不考虑桩间士压缩变形对沉降的影响,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可按式 (F.9)计算。
Oj.idh i=l i=1
式中: S 桩基最终沉降(m): 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内土层分层的数目; 桩端平面下第层土第i个分层在自重应力至自重应力加附加应力作用段的压缩模量 (MPa) ; n 一一桩端平面下第j层土的计算分层数; 桩端平面下第j层第i分层的厚度(m); 0.i) 桩端平面下第j层第i分层的竖向附加应力(kPa),可按GB50007一2011附录R计算;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应根据当地的工程实测资料统计对比确定,
F.1地基固结应包括竖向固结与水平向固结两部分,可采用太沙基固结理论计算。 F.2竖向固结条件下,地基竖向平均固结度U.可按式(E.1)~式(E.4)计算。
式中: α一一排水面处的附加应力与不透水面处的附加应力之比; C一一竖向固结系数(m/s); H一一孔隙水的最大渗径(m),单面排水时取压缩层的厚度,双面排水时去压缩层厚度的一半; 一一固结时间(s) F.3地基中设有砂井或其他形式的竖向排水体时,径向固结度U,可按式(E.5)~式(E.7)计算
E. In(n) 3n² (E. 4n²
式中: 郎 C一一径向固结系数(m/s); n一一井径比,即砂井的有效排水直径d。与砂井的直径d,之比; d一一有效排水直径(m),当砂井在平面上布置为正方形布置时,d=1.128d当砂井为三角形布置 时, d=1. 05 d; d一一砂井的间距(m) F.4砂粒料桩的排水体当量直径d,可取0.7~1倍粒料桩直径,碎石、砂砾粒料桩可取1/5~1/3。 F.5地基中设有砂井或其他形式的竖向排水体时,砂井区地基总的平均固结度可按式(E.8)计算
F.6砂井底面以下地基的固结度应按U计算,U,的排水距离H'可按式(E.9)和式(E.10)计
H、H一一砂井深度及砂井以下压缩土层厚度(m) .7地基平均固结度可采用改进的太沙基法或改进的高木俊介法修正。 F.8采用改进的太沙基法时,多级等速加载下修正后的地基平均固结度U’可按式(E.11)计算。
式中: q:一一第i级荷载平均加载速率(kPa/d) α、β一一参数,可按表E.1取值。
9, 一一第i级荷载平均加载速率(kPa/d) α、β一一参数,可按表E.1取值。
CECS 556-2018-T 钢丝网架夹芯保温轻质板应用技术规程注:Q=Hi/(H1+H2)
考虑并阻和涂抹作用的砂并,径向固结度宜乘以0.80~0.95的折减系数。 计算预压荷载下饱和黏性地基中某点的抗剪强度时,应考虑土体天然的固结状态。对正常 包和黏性土地基,抗剪强度可按式(E.13)计算。
地基土的天然抗剪强度(kPa); 40 一预压荷载引起的该点的竖向附加应力(kPa):
In = tro + Ao,U, tan..
JC/T 2238-2014 水泥制品用矿渣粉应用技术规程f=tro+AoUtand. (E. 13)
U 该点土的固结度(%); 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求得的土的内摩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