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pdf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0650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pdf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4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5 《混凝士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6 《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JGJ/T192 7 《混凝土裂缝修复灌浆树脂》JG/T264 8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JG/T335 9 《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JG/T336 10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JG/T337 11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 12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IC/T984

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6 《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JGJ/T192 7 《混凝土裂缝修复灌浆树脂》JG/T264 8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JG/T335 9 《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JG/T336 10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JG/T337 11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 12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C/T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DLT1237-2013 1000kV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

总则· 33 基本规定 34 钢筋锈蚀修复· 37 4.1 一般规定 37 4.2 材料 40 4.3 钢筋阻锈修复施工 40 4.4 电化学保护施工 40 42 4.5检验与验收: 延缓碱骨料反应措施及其防护 43 5. 1 一般规定 43 5. 2 材料 44 5. 4 检验与验收· 45 冻融损伤修复 46 6.1 一般规定 46 6.2 材料 47 6.3 冻融损伤修复施工 48 48 6.4 检验与验收 裂缝修补 50 7. 1 一般规定 50 ......................... ................................ 7.2 材料 51 7. 3 裂缝修补施工· 51 7.4 检验与验收· 52 混凝土表面修复与防护。 53 8.1 一般规定 53

衣值修 防护施 录A 电化学保护 56 A.1 材料 56 A.2电化学保护施工 56 A.3检验与验收 57

1.0.1国内外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我 国,自前由于结构耐久性不足造成的结构寿命缩短基至出现重大 事故的实例很多。对混凝土结构及时、有效地进行修复与防护可 显著改善其耐久性状况,大大延长结构服役寿命。以往混凝土结 构的修复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修复陷人修一坏一再修 一再坏的怪圈,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背离了我国可持续 发展的基本战略。本规程的出发点在于规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 修复与防护,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混凝士结构耐久性的修复、防 护涉及因素复杂,有些相关机理目前还在深人研究之中,本规程 的编制是基于现有的认识水平,为满足目前工程需要而首次编 制的。 1.0.2、1.0.3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是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 复与防护,强调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对由于耐久性引起的承 载能力不足而需进行的加固问题,须按照有关加固规范与本规程 的规定并行处理。 有关部门已制定的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标准、混凝土结构耐 久性评定标准中,对如何评估结构耐久性现状已有详细描述,这 些工作构成了科学修复的基础。自前混凝士结构加固等相关规范 中部分也涉及耐久性内容,本条主要强调应与上述内容相协调。 混凝士结构广泛用于各种自然及人工环境下,特殊地区、特 殊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的相 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采取应的防护 措施。无其对极端严重腐蚀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应与地方或行 业中相关的防腐蚀技术规范等内容相符合。

3.0.1、3.0.2我国没有建筑物定期检测评价法规,新加坡的建 筑物管理法强制规定,居住建筑在建造后10年及以后每隔10年 必须进行强制鉴定,公共、工业建筑则为建造后5年及以后每隔 5年进行一次强制鉴定。日本通常要求建筑物服役20年后进行 次鉴定。英国等国家对于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作了强 制定期鉴定规定。根据我国工程经验,良好使用环境下民用建筑 无缺陷的室内构件一般可使用50年;而处于潮湿环境下的室内 构件和室外构件往往使用20年~30年就需要维修;使用环境较 恶劣的工业建筑使用25年~30年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 工程结构甚至不足10年即出现严重的耐久性损伤。因此在保证 建筑物安全性的前提下,民用建筑使用30年~40年、工业建筑 及露天结构使用20年左右进行耐久性评估与修复。大型桥梁 地铁、大型公共建筑等重要的基础设施以及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工 程结构,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耐久性评定修复与防护。耐久性 不满足要求的结构主要是指不满足耐久性评定标准或耐久性设计 规范要求以及其他存在耐久性问题的结构。本条提出了进行耐久 性修复与防护的原则规定。 3.0.3本条明确了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时应综合 考虑的因素,并规定了进行耐久性修复与防护的基本工作程序, 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规模、复杂程度等特点制定详细的工作流 程。应在耐久性调查、检测与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耐久性修复与防 护设计。耐久性修复前,应提供修复所需全部技术资料,特别应 提供结构耐久性现状鉴定报告 一 AR

0.3本条明确了进行混凝士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时应

虑的因素,并规定了进行耐久性修复与防护的基本工作程 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规模、复杂程度等特点制定详细的工 ,应在耐久性调查、检测与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耐久性修复旦 设计。耐久性修复前,应提供修复所需全部技术资料,特另 供结构耐久性现状鉴定报告

全部检测内容,如有时需检测混凝土表层渗透性、氯离子扩散系 数、混凝土孔结构等,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士结构耐久 性调查、检测内容。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有关内容可参考国家现行标准《混凝 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CECS220执行。 3.0.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设计方案作为技术性文件, 应包括工程概况、建造年代及条文规定的内容,但格式可以不 统一。 3.0.6鉴于修复与防护施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施工前应根 据实际工程特点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一般修 复施工宜按基层处理、界面处理、修复处理、表层处理四个工序 进行,对于一些简单的修复施工也可按其中的部分工序进行,基 层处理和界面处理是保证基层混凝土与修复材料间粘结效果的重 要措施,表层处理可以减少环境对结构的作用,为延长结构的耐 久性,应对表层处理效果定期检查,10年~15年宜检查一次。 当表层处理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处理。 3.0.7本条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工程质量检验和工 程验收作了一般性规定,各种不同损伤类型的修复还应符合相应 各章的检验与验收的规定 1由于修复与防护工程的工程量一般比新建工程小,本条 只要求对重要结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可在施工现场进行实 体检验,且本规程未对关键工序作强制性规定,应根据不同损伤 类型、修复工艺、所处环境和下一目标使用年限确定关键工序, 并在修复与防护设计方案中加以规定。 2工程验收宜按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 进行,可将不同损伤类型(如钢筋锈蚀修复、延缓碱骨料反应措 施及防护、冻融损伤修复、裂缝修补、混凝土表面修复与防护) 的修复工程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再按具体的修复工艺划分分项 工程。 修复与防护完工后,外观检查是最基本的要求。修复材料与

基层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直接影响修复质量,为了确保修复质量, 对修复面积较大、修复厚度较厚或特殊重要工程,可采用现场拉 拔试验的方法确定其粘结强度。 当修复材料为现场配制时,其配合比及试验结果报告应在修 复施工前提供,以确保修复材料的性能指标满足设计和施工 要求。 产

3.0.8与一般工程相比,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查、检测与评定、 修复与防护设计、施工的专业性较强,应由具有相应工程经验的 单位承担。

氧化钙发生反应,从而使孔隙液的pH值降低,当中性化深度达 到钢筋表面时,钢筋钝化膜遭受破坏,在具备一定水和氧的条件 下,钢筋开始锈蚀;掺入型氯化物诱发是指由于新拌混凝土中掺 人氯化物早强剂、防冻剂或采用海水、海砂等拌制混凝土,当钢 筋周围的氯离子浓度达到临界浓度,钢筋钝化膜遭受破坏,并导 致钢筋锈蚀;渗人型氯化物诱发是指周围环境中的氯离子通过混 凝十孔隙到混凝十内部,当钢筋周围的氯离子浓度达到临界浓 度,钢筋钝化膜遭受破坏,并导致钢筋锈蚀。 钢筋锈蚀程度分为一般锈蚀和严重锈蚀两种,锈蚀程度可通 过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半电池电位进行判断。根据已有工程经 验和研究成果,当半电池电位为一200mV~一350mV时,可认 为钢筋一般锈蚀,当半电池电位小于一350mV时,可通过以下 两方面进行判断,当符合其中一项时,即认为钢筋严重锈蚀: 1)构件表面外观状况:构件表面已升始出现较多的锈斑 高部流锈水、局部层裂(鼓起)和混凝土保护层出现 0.3mm~3mm的顺筋锈胀裂缝和顺筋剥落等现象。 2)钢筋表面外观状况:钢筋出现锈皮或浅锈坑,钢筋截 面开始减小。 当构件表面广泛出现锈斑、流锈水、层裂(鼓起),混凝十 保护层广泛出现较宽的顺筋锈胀裂缝网或成片地剥落、露筋时, 应检查钢筋锈蚀造成的截面损失率,若其截面损失超过5%,则 需补筋加固。 钢筋锈蚀电位、构件和钢筋表面状况仅能判断钢筋目前的锈 蚀状况,为了掌握钢筋锈蚀的发展趋势,还应通过钢筋腐蚀速率 和混凝土电阻率综合判断。 4.1.3过去传统的局部修补方法,难以全面彻底清除导致腐蚀 破损的原因,也难以阻止腐蚀继续发展。以阻锈剂处理局部修补 部位的钢筋和老混凝土界面处,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 于严重盐污染的重要结构,建议在钢筋开始锈蚀的初期,及时实 施电化学保护,则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阴极保护是根据钢筋腐蚀只发生于释放自由电子的阳极区的 电化学本质,对钢筋持续施加阴极电流,使其表面各处均不再发 生释放电子的阳极反应。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需持续施加并定期 检测、监控保护电流,以保证保护范围内的具有电连续性的所有 钢筋在剩余使用期间均可获得正常的保护。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无需直流电源和检测监控装置,无需对保护电流持续进行调控和 维护管理,但因牺牲阳极所能提供的保护电流有限,故适用范围 和年限有限。电化学脱盐(对于中性化混凝土为电化学再碱化) 是在短期内以外加电源与临时设置于混凝土表面的阳极和电解质 溶液,对被保护范围内所有具有电连续性的钢筋施加大的阴极电 流,通过离子的电迁移及钢筋上的阴极反应,使盐污染(或中性 化)的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在短期内降低到低于钢筋腐蚀所需的 临界浓度以下,同时提高了钢筋附近混凝土孔隙液的pH值,从 而恢复并可在断电后长期保持钢筋的钝态,免除钢筋腐蚀, 对盐污染(或中性化)混凝土结构实施电化学保护的必要 性,是因为传统的修补方式(完全清除钢筋锈蚀所弓起的胀裂的 混凝十保护层,清除露出钢筋上的锈皮,用优质砂浆或混凝十补 平),即使修补质量好,也不能制止局部修补附近(外表尚完好 旧混凝土已被盐污染或中性化到钢筋)成为新的阳极而发生腐 蚀,在这些表面追加抗盐污染或防中性化的涂层,巨不能制止腐 蚀发生。如将局部修补范围扩大到在剩余使用期内预期会发生腐 蚀之处,必然会大大增加修补工程量和造价,以及结构停止运行 的间接损失,甚至实际上往往是行不通的。电化学保护则可以经 济可靠地制止腐蚀的发展,特别是在盐污染或中性化已广泛存 在,但它们所弓起的钢筋腐蚀破坏范围和程度尚局限于较小范围 的严重锈蚀初期,若能及时实施电化学保护,其技术经济效果尤 为突出。 鉴于电化学保护基本知识与技能尚未被广泛普及,而电化学 保护技术含量高,其功效高低与其可行性论证、设计、施工、检 测、管理是否合乎要求关系密切,因此,规定应经专门论证后再

4.2.1修复材料掺入阻锈剂后,不仅应使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 凝结时间、工作度、力学强度无不良影响,同时还应有良好的体 积稳定性、较小的收缩性、良好的抗渗性、良好的抗裂性、材质 的均勾性、良好的抗氯离子扩散性能等。掺入阻锈剂主要为了显 著地提高钢筋表面钝化膜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引起钢筋锈蚀的氯 离子临界浓度或抗中性化的临界PH值。由于阻锈剂类型、品 种、适用掺量和工艺目前尚难以明确规定,因此,本规程目前只 提出基本要求和原则规定

4.3.1本条对在混凝士保护层上表面迁移阻锈处理施工做了规 定。目前国内对基层处理重视不够,只有确保基层处理质量,才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表面迁移阻锈处理的作用。 4.3.2本条规定了钢筋阻锈处理修复时的工艺。修复前,应将 修复范围内已锈蚀的钢筋完全暴露并进行除锈处理;钢筋除锈 后,应采用钢筋表面钝化剂使已锈蚀的钢筋重新钝化;为了保护 修复范围附近的钢筋免遭锈蚀,应在修复范围钢筋四周和修复后 构件表面涂刷迁移型阻锈剂;为了使修复材料能更好地保护修复 范围内的钢筋,修复用的混凝土或砂浆应含有掺人型阻锈剂。应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按本规程第8.2.2条选择表面防护材料,并 按本规程第8.3.2条进行表面防护处理

定。目前国内对基层处理重视不够,只有确保基层处理质量,才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表面迁移阻锈处理的作用,

4.4.1钢筋混凝土电化学保护是在混凝土表面、外部或内部, 没置阳极,在阳极与理设于混凝土中的钢材之间,通以直流电 流,利用在钢材表面或混凝土内部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进行修复 保护。本规程的电化学保护分为阴极保护技术、电化学脱盐技

学保护技术含量高,其功效高低取决于其可行性论证、

工、检测、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因此,本规程规定钢筋混凝士结 构的电化学保护的各阶段工作,应由具备相应工程经验的单位 承担。

4.5.2修复与防护完工后,外观检查是最基本的要求。修复材 料与基层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直接影响修复质量,为了确保修复质 量,对修复面积较大、修复厚度较厚或特殊重要工程,可采用现 场拉拔试验的方法确定其粘结强度。 对修复面积大、修复材料用量较大的结构,可参照现行有关 规范要求预留试块,至少预留三组,现场实体检测可采用取芯、 回弹及拉拔试验的方法确定。

法、使用矿物掺合料预防AAR等),修补和维护工作是第二位 的。在多数情况下,已经确诊是发生AAR的结构会被拆除或部 分重建,如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轨枕等,因为已经不能服役或 者很危险了。

5.1.2在不拆除结构或更换构件日

裂缝封堵、止水两大类。因骨料、混凝士碱含量不能改变,只能 采取断绝水分供应的方法抑制碱骨料反应。国外也有报道用锂盐 容液喷洒构件表面抑制碱骨料反应的修复方法,但长期效果如何 尚未获得公认的结果,另外价格较高也是阻碍这种方法普及的另 因素。

修复效果,以及时发现是否有异常发生。如日本对发生碱骨料反 应桥墩修复后,定期的检查、检测已持续了近20年。我国某铁 路线上有200多孔制造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预应力混凝土梁 在1990年前后经检测确认梁体开裂的原因是发生了碱骨料反应 经相关部门修补、评估后,认为还可服役,目前对整治的效果还 在观察中

5.2.2作为碱骨料反应最直接和可见的外部现象,裂缝会导致 混凝土材料的渗透性增大,影响结构的整体性。修复工作中首先 可能做的就是封堵裂缝。裂缝的注入和密封应该在对未来活性和 膨胀仔细评估的基础上。用压缩空气清除于净裂缝及附近区域 注入密封剂来封堵宽的裂缝,有助于阻止外界侵蚀性介质的侵 入,同时还能阻断凝胶流动和凝胶填充的通道。 本条强调采用极限变形较大的材料封堵裂缝,是因为碱骨料 反应的裂缝不会在修补后马上停止发展,如果用较脆性的材料封 堵,可能会引起新的开裂。例如某桥梁曾采用普通环氧树脂注人 修补,但过一段时间后,所修补处附近出现了新的裂缝。

5.2.3表面憎水防护材料是一种保护混凝土结构免受层

和正在进行的碱骨料反应的有效可靠的措施。如:使用柔性的聚 合物水泥砂浆涂层(含有聚内烯树脂、硅酸盐水泥和外加剂)、 硅烷防护剂等。选择的表面憎水防护材料应该具备如下要求: 1应该对常用的服役条件具有足够的抵抗力,如对紫外线, 浪溅区和磨蚀环境(海工结构)、于湿和冷热循环等。如:大坝 和水电站在发生AAR破坏的同时,还受到干湿和冻融循环的复 合破坏,表面防护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保护能力; 2减少AAR的表面防护材料应该与混凝土有很好的相容 生,足够的粘结或者能够渗入不规则混凝士表面及潮湿的碱性基 底(如使用硅烷时): 3应能使混凝土内部水分可以向外界散发,而外界液体水 分无法进入混凝士内部。 在世界范围内,在使用此类涂层、密封剂、渗透剂、浸渍 剂、隔膜时还不能总是令人满意。因为同类的涂层在性能和抵抗 外部侵蚀的能力上差别很大,有的长期耐久性很差。硅烷防护剂 已经被广泛使用,现有的数据显示在试验室条件下,烷基和烷氧 基硅烷能够阻止水分和氯离子的侵人,但对孔径分布和混凝土碳 化无明显的影响。现场数据表明,裂缝在0.5mm~2.0mm时, 硅烷的渗透性很小,硅烷是拒水性的,但不是防水剂或孔隔断 剂,多数情况下,其渗透和浸渍的深度不超过1mm,这个有限 的深度防止渗透的有效性会随着环境劣化很快衰退的。近年来研 发的新型硅烷、硅氧烷材料,渗透深度有了较大提高,可用于修 复碱骨料反应影响的混凝土结构。另外,一些高柔性的聚合物水 泥砂浆涂层也已用子此类修复工程

5.4.2碱骨料反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确定已经采取的延 缓与防护措施是否有效,应进行定期检查。

缓与防护措施是否有效,应进行定期检查。

6.1.1根据实际工程中和试验研究中常见的冻融损伤现象,冻 融造成的混凝土材料损伤主要是引发混凝土开裂与裂缝扩展,裂 缝扩展又弓发表面剥落。因此,根据混凝土表面开裂和剥落情况 可将混凝十冻融损伤分为两种类型进行修复。 当冻融破坏非常严重或对结构安全性要求特别高时,考虑到 其修复难度大、修复费用高、维护成本大等因素,宜考虑更换或 拆除某些破坏严重的构件或结构,以降低其全寿命周期成本,增 加结构的安全性。 混凝士冻融损伤修复调查宜按表1进行。

混凝士冻融损伤修复的调查内容

1根据冻融损伤性质、影响因素、损伤区域大小、特征禾 程度等因素可选用修补砂浆、灌浆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并

剥落程度等因素可选用修补砂浆、灌浆材料和高性能混

确定修复材料中外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6.2.2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

泥,是因为这些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快,避免混凝土或砂浆在较 早龄期发生冻融损伤。 必须掺用引气剂,是因为引气剂可提高混凝土或砂浆的抗 冻性。

6.3冻融损伤修复施工

6.3.1、6.3.2分别规定了结构混凝士表面出现剥落和未出现剥 落时采取的修复施工方法,但无论对于哪种情况,在冻融损伤修 复前均需要清除冻伤混凝土,否则难以达到修复效果。 对于处于严酷环境(如去冰盐环境)下的结构,当采用混凝 土或灌浆材料修复时,可采用耐候性钢板作为模板在混凝土表面 进行包覆处理。

因为即使采用了合理设计、配制并经快冻法抗冻性试验检验确认 的修复材料,如果养护不当,仍有可能发生材料的早期冻伤,形 成永久性缺陷,则该修复材料的抗冻性将有所降低,不能满足工 程的要求。

6.4.2在冻融损伤修复前,必要时,可从修复材料中取样,进 行磨片加工,采用微观试验方法测定修复材料中的气泡间距系 数,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相关要求执行。修复材料的抗冻等级应不低于原混凝土抗 冻等级,并应满足当地的气候条件及部位设计所需的抗冻等级。 在修复施工前,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 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中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快 冻法,用修复材料制作抗冻试件,并进行混凝土拟修复施工期间 所处环境条件下的保温、保湿养护,其目的是确保修复材料在实

际施工条件下进行正常的凝结硬化,避免在较早龄期发生冻融损 伤,修复材料到28d龄期时具备工程所要求的抗冻性。在28d龄 期时,开始进行快冻法抗冻性试验,该抗冻性试验必须采用快冻 法,不得以慢冻法代替。修复材料的抗冻等级应分别高于或等于 原混凝土抗冻等级。 对修复材料用量较大的结构,可参照现行有关规范要求预留 试块,至少预留三组,现场实体检测可采用取芯、回弹及拉拨试 验的方法确定。

7.1.1本条给出了裂缝调查的主要内容以及常用的裂缝修补方 法。裂缝调查时应特别注意裂缝是否渗水和裂缝是否稳定,以便 有针对性的采用堵漏和柔性材料修复。由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会 随温度变化而活动,宜首先考虑降低结构的温度变化幅度,再行 修复裂缝。当裂缝是由于结构变形而引起时,应查明结构变形原 因,有针对性的采取限制变形的措施。根据已查明的裂缝性状及 裂缝宽度,并考虑环境作用等级的影响,可按表2确定裂缝修补 方法。

表2混凝土结构不同裂缝的修补方法

的自的是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在修补后能防止外部环境 中有害介质从裂缝处侵蚀混凝土,因此要求修补材料要能和混凝 土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大部分修补材料为高分子 材料,紫外线照射、高低温交替及干湿交替等不利环境下耐久性 较差,裂缝修补后应做表面防护处理

适用范围,使用时还应特别注意优先选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 渗透性防水剂一般不能用于活动裂缝的表面修补,

7.2.3本条给出了混凝土结构裂缝填充密封材料的主要种 适用范围

7.2.4本条给出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灌浆材料的主要种

浆液的黏度应根据裂缝宽度调整,较细的裂缝应采用黏度较低的 浆液灌注,浆液固化时间应适合灌汪施工要求,浆液固化后应有 一定的弹性。

7.3.1本条给出了裂缝表面处理的一般施工程序。裂缝表面处 理时,沿裂缝两侧各20mm~30mm宽度清理干净,并保持于 燥。潮湿渗水裂缝一一般应灌注堵漏剂以保护构件内部钢筋,防止 锈蚀。只有稳定较细的裂缝在迎水面处理时才能使用渗透结晶材 料进行表面处理

7.3.2压力灌浆法是将裂缝表面封闭后

恢复构件的整体性。施工时尚应注意裂缝表面宜用结构胶或环氧 胶泥封闭,宽20mm~30mm,长度延伸出缝端50mm~100mm, 确保封闭可靠。凿“V”形槽的裂缝应封闭到与原表面平。根据 裂缝特点可选用灌浆泵或注胶瓶注浆。灌浆前试气工序很重要, 试气压力一般可控制在 0.3MPa~0.4MPa。化学浆液的灌浆压

7.4.2为检查裂缝的密封效果及贯通情况,可在裂缝封闭之后、 灌浆之前用压缩空气试漏。为防止水进入裂缝后引起灌浆材料固 化不良及与混凝土粘结性能下降,不应使用压力水试漏。压力水 检查灌浆是否密实时,压力值应略小于灌浆压力,基本不吸水不 渗漏可认定为合格。 采用钻芯取样方法也可以检查裂缝灌浆效果,但对原结构有 定的损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

8.1.1混凝土表面修复包括表面损伤修复和表面缺陷修复。表 面损伤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作用造成的腐蚀,剥 落、分层损伤;表面缺陷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遗留的先天 缺陷。 本章混凝土表面修复是对混凝士结构出现的表面缺陷和表面 损伤进行的常规修复,由于外界化学侵蚀,如氯离子侵蚀、碳 化、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冻融循环弓起的混凝土损伤修复, 还应满足本规程其他章节规定的特殊要求。 混凝土表面修复前,应对混凝土表面缺陷和损伤情况进行调 查,并根据缺陷和损伤的程度及原因制定修复方案,混凝土结构 表面缺陷与损伤调查宜包括如下内容: 1表面:干湿状态、有无污垢; 2 外观损伤:类型、范围、分布; 3 裂缝:位置、类型、宽度、深度、长度; 分层、疏松、起皮:区域、深度; 5 剥落和凸起:数量、大小、深度; 6 蜂窝、狗洞:位置、大小、数量: 锈斑或腐蚀侵蚀、磨损、撞损、白化; 8 外露钢筋; 9 翘曲和扭曲; 10 先前的局域修补或其他修补; 11 构件所处环境、服役环境中侵蚀性介质、混凝土中性化 程度。

维护。 对于特殊重要的新建工程、设计使用寿命较长的新建工程, 在设计时规定需作表面防护的或在建成后发现无法达到设计使用 寿命时,可采用混凝土表面防护,阻止或延缓混凝土碳化,抵抗 混凝土遭受环境介质的侵蚀,保护钢筋免受或减缓锈蚀作用, 对于既有工程,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后,可根据需 要进行混凝土表面防护,当混凝土表面尚未出现耐久性损伤时, 为延缓混凝土结构劣化,增强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延长结 构使用寿命,也可进行混凝土表面防护处理

8.2.1混凝土结构表面修复的耐久性与修复材料同基础混凝土 的相容性有关。该相容性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功能相容 性、环境相容性、尺寸相容性。 功能相容性是指修复材料同基础混凝土之问物理性能的关 系。修复材料的抗压、抗折、抗拉强度应不低于基础混凝土;修 复材料与基础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应足够大以保证破坏不发生在 界面。 环境相容性是指修复材料抵抗环境侵蚀的能力,并应考虑到 需要完全覆裹钢筋而不造成空洞。 尺寸相容性是指修复材料在使用期间保持体积稳定的能力。 这要求修复材料具有低收缩以及与基础混凝土类似的热膨胀 系数。 8.2.2选择防护材料时,应根据防护对象、防护对象所处的条

牛、使用情况等,结合防护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抗侵蚀能 围素加以综合考虑。

JC/T 2239-2014标准下载8.3表面修复与防护施工

界面处理材料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室外环境条件下, 正混凝土表面修复时界面的稳定性,界面处理材料的选用应

为保证混凝土表面修复时界面的稳定性,界面处理

8.3.2混凝王配合比不当、施工质量差造成混凝土表面有浮浆、 密实性差或强度降低时,其表层容易剥落。在做防护面层前应予 以清除。对于无机防护材料或无机有机复合防护材料,除洁净混 凝土表面外,为了增加防护层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力,防止脱 空,一般还应凿毛混凝土的表层。防护面层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 效果取决于施工时混凝土表面的状况,如表面洁净情况、干燥情 况、温度等,还与施工的方法与程序有关。 配制表面防护材料时,要保证充分拌合均勾,但不宜剧烈搅 动。要按照防护材料的凝结时间要求使用完,如发现凝团、结块 等现象不得使用。 若混凝士结构表面出现裂缝,应按照混凝土裂缝修补工艺先 进行裂缝的处理。除此之外,质量低劣的混凝土或与土体接触部 分的混凝土表面,应先进行防水处理。水从外表面向混凝土内部 扩散和渗透,会降低防护层的防护效果和寿命。 混凝土表面防护层采用抹涂、喷涂或刷涂方法施工,要根据 防护材料的特性和防护方案确定,并满足防护要求。

1、A.1.2给出了电化学保护中所涉及材料和设备的种类 选用原则和要求。

A.2.1为了保证电化学保护技术能有效发挥作用,应在实施电 化学保护之前对被保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修 整,保证钢筋与阳极统之间既存在良好的离子通路,文不会造 成短路。 如果被保护的钢筋混凝土存在因钢筋锈蚀胀裂、剥落或其他 原因导致混凝士分层破损,均需凿除这些破损的混凝土保护层 清除钢筋上的锈层。然后对保护区域内混凝土上凿除部位或其化 分层部位用水泥基修补材料修复至原断面,必要时应进行加固 处理。 在保护范围内,所有需保护的钢筋均应具有良好的电连续 生,否则没有电连接的钢筋会发生杂散电流腐蚀;阴极系统和阳 极系统之间的短路会使阴极保护系统失效。所以,在实施电化学 保护之前,应对钢筋的电连接性和阴极与阳极之间的短路现象进 行必要的检测和评定。 A.2.2、A.2.3为了决定初期保护电流密度,有必要通过阴极 极化试验和现场试验决定。 采用电化学保护时,阳极电位正移量与电流成正比,与所用 阳极材料的类别而有所不同。 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时山西某窑矿35KV变电站安装及控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确认在工作电流密度下阳极电

位不超过析氯电位,以避免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与阳极接触的混凝 土被劣化;对于牲阳极方式的阴极保护,牺性阳极输出电流是 由混凝士电阻、钢筋和阳极之间的电位差以及牲阳极材料决定 的,一般不易控制。在设计时,应设置必要的阳极面积,以获得 听需的保护电流密度。 电化学脱盐(再碱化)的电流密度应在考虑阴极的钢筋面 积、混凝土的密实性以及污染程度等各种条件后,取适当的值。 为确保实施期间的安全性,必须选择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值。另 外,为了让氯离子的脱出或再碱化,大于0.5A/m²的电流密度 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采用的电流密度过高,电化学脱盐(再碱 化)处理会对混凝土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因此,不能随便地增 大电流密度。从实际情况来看,一般1A/m²~2A/m²的电流密 度是合适的,

统一书号:15112:218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