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697-2021 地热田勘查评价规范.pdf

NB/T 10697-2021 地热田勘查评价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262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697-2021 地热田勘查评价规范.pdf

ICS 73.020 CCS F 15

Explorationandassessmentstandardofgeothermalfields

隐框玻璃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NB/T10697—2021

前言· Ⅱ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地热田类型. 5勘查程序 6资料收集及准备 7勘查方法 8地热田评价· 9勘查评价管理、资料整理、报告编写要求 附录A(规范性) 地热田勘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参考文献

NB/T10697 20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焕来、张云峰、赵丰年、王社教、闫家泓、方朝合、张英、辛守良、杨霄宇、 施尚明、付晓飞、刘晓燕、杜先利、胡霞、张新成、魏华彬、张晶、曹倩、刘雨晨、向烨。 本文件于2021年首次发布。

NB/T10697—2021

本文件规定了水热型地热田勘查程序、阶段划分、工作任务、技术手段和评价的内容及技术要求等。 本文件是GB/T11615《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的细化和补充,适用于不同勘查阶段水热型地热 田勘查评价方案编制、任务部署、工作验收、评审备案。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615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NB/T10097地热能术语 NB/T10263地热储层评价方法 NB/T10264地热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范 NB/T10268地热井录井技术规范 NB/T10269地热测井技术规范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依据地热田成因、热储分布特征不同可分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带状地热田和受沉积控制的层状地热 *

也热田勘查评价根据勘查对象、任务及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地质调查、地热田预可行性勘查、地热 行性勘查、地热田开采四个阶段。大、中型地热田勘查应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于地质资料 地下研究比较成熟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预可行性勘查或可行性勘查。

5.1.1地质调查阶段系指通过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地面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 探井手段对调查区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预测地热田可能分布的位置和地热远景资源量的全 任务是确定可进行地热田预可行性勘查的重点工作区域,提交地热资源调查报告或开发利用前景

NB/T10697—2021

告,为政府或企业地热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1.2地质调查阶段主要工作宜包括如下内容: a) 收集整理已有的地质勘查研究成果,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格局。 b) 收集和解译航卫片图像地质解译,分析调查区基本地质特征、断裂和天然温泉露头分布情况。 c) 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典型露头样品测试分析,分析和推测地下岩层类型、热储特征、断裂及岩 浆活动,初步分析地热资源形成地质条件。 d) 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地球化学、钻井勘探资料,结合航卫片解译、露头调查 等资料,圈定分析调查区勘查前景,初步预测地热田的可能分布的位置及成因类型。 e)依据盆地大小、热储厚度、露头温泉等信息可采用比拟法、地表热流量法初步预测调查区地热 资源远景资源量,确定预可行性勘查的重点工作区域。

5.2.1地热田预可行性勘查阶段系指从优选出有利区开始到钻井获得有开采价值的地热资源的全过 程,勘查的对象是通过地质调查阶段确定的有利区,任务是证实及发现地热田,初步确定地热田可能的 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提交地热田推测资源量,确定可行性勘查范围。

收集整理地热田地质调查阶段的勘查成果,对确定的地热资源分布有利区开展详细地质勘查, 系统开展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查和地球化学勘查工作。 b)对地球物理勘查及地球化学勘查进行处理和解译,初步查明深部地质结构、控热构造、深大断 裂分布和有利区地下地层层序、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地温异常区域,对于有温泉露头区域和 有油气探采井的区域应对流体的排放量、温度、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初步圈定地热 田可能的分布范围,初步明确地热田的类型,优选出有利的钻探目标。 c)逐步对钻探目标进行钻井施工,开展测井、录井、试水等工作,取全、取准地下热储及流体地 质资料,开展单井评价,证实地热田是否存在,落实单井热储的埋藏深度、温度、岩性、物性、 电性、厚度、地层压力和流体性质,测试单井产能和井口温度。 d)利用少量探井勘查成果检验和修正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结合露头及探井测试分析化验数据,初 步查明地热系统成因、储层空间展布、岩性特征、物性变化规律、温度分布和流体特征况,进 行初步预测,初步确定地热田成因类型和可能分布范围。 e)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地热探井或油气探井等钻探资料,采用比拟法或热储法对地热田资源潜力 进行预测,确定有利的分布区域,提交地热田推测资源量,分析开发利用前景,提交地热田预 可行性勘查报告,为开展地热田可行性勘查提供依据,

5.3.1地热田可行性勘查阶段系指从钻井发现地热田到探明地热田的全过程。勘查的对象是经过探井 证实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地热田,任务主要是确定地热田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提交地热田推定资源量 设计开采开发方案。

a)加强地热田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程度,联合钻探资料进行综合解译,初步查

a)加强地热田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程度,联合钻探资料进行综合解译,初步查明地热田边界 和热储空间分布特征,开展评价井部署。 b)实施评价井钻探,开展测井、录井、试水等工作,取全、取准地下热储及流体地质资料,开展 单井评价,进一步检验和校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解译成果,查明地热田边界。 c)开展地热单井评价、生产测试和*井测试,分析地下热储连通、井间干扰和流体动力场变化

测试单井产能、流体温度、流体性质,初步确定合理的布井方案和生产制度。 d)综合物探、化探、钻井、录井、测井、试水和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地热田系统研究,进一步分析 地质结构、断裂的分布、岩浆活动、地层分布、地热田的成因,预测地温场的分布和地层温度、 地温梯度、大地热流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确定热储的成因和岩性、储集空间、电性、物 性、地层压力等特征,分析地热流体性质、补给通道和成因机制,确定盖层、热流及流体通道 等地热系统构成要素及发育特征,建立地热系统的地质概念模型。 e)利用评价井钻探成果,获取地热田评价关键参数,采用热储法对地热田资源潜力进行评价,提 交地热田地质资源推定的资源量、地热水推定的资源量,确定地热田地热资源及地热流体地下 分布特征,设计地热田开采及开发方案,提交地热田可行性勘查评价报告,为开展地热田开采 提供依据。

5.4.1地热田开采阶段系指从地热田进入规模化开发后,基于开发井资料对地热田进行精细地质描述 的全过程。勘查的对象是已经开发的地热田,任务主要是开展动态监测,开展热储三维地质建模和采灌 数值模拟工作,提交地热田确定资源量,优化开发方案,为地热田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地热田开采阶段主要工作宜包括如下内容: a)根据地面地热资源利用需求、地热田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和可行性勘查阶段设计的开发开采方案 进行地热开采井规模化部署,系统开展单井评价、测试和*井测试工作,取全、取准钻井、录 井、测井和流体井口温度、压力、产能数据。 b)综合地热田已有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钻井勘查数据和可行性勘查阶段的研究成果,详 细查明并确定地层发育特征、断裂分布、地热系统构成和热储的温度、岩性、厚度、空间分布、 物性,建立准确的热储三维地质模型,应根据新钻井的资料对模型进行持续检验和校正。 c)对地热开采井应开展井下和地面长期监测工作,井下监测包括不同热储的温度、压力变化,地 面监测包括井口流体产能、温度、压力、水质变化,建立渗流模型和地球化学模型。 d)依据地热储层特征和地热田开发的实际需要,应及时开展回灌实验研究,利用*井和地球物理 勘查资料开展精细地质描述,分析热储连通状况、温度和压力分布规律,确定回灌的层位、回 灌井的布局和合理的采灌强度。 e)利用地热田地热地质勘查、*井动态监测、采灌试验数据和已建立的地热田热储三维地质模型 开展采灌数值模拟工作,分析地下温度场、压力场、化学场变化,优化地热田开采方案,保持 地热田可持续发展。 f)利用开采井校正的地热田三维地质模型对地热田进行滚动勘查,精细确定热储各项参数三维空 间分布规律,采用数值法、解析法和热储法进一步检验和修正地热田地质资源总量、地热流体 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提交地热田确定资源量,评价地热流体的性质,制定地热田综合利用方 案。

在进行地热田勘查时,应尽可能收集已有的区域地质勘查数据及成果,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2 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网络、行政区划、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 b) 区域地质资料,包括构造背景、演化历史、岩浆活动等。 C) 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重、磁、电勘探资料和人工地震勘探资料等。 d) 构造资料,主要包括构造格局、断裂分布、层面埋深资料等。

NB/T10697—2021

e)沉积资料,主要包括沉积背景、沉积层序、沉积格局、岩相、沉积相等数据和资料。 f) 1 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区域含水层分布、化学特征等。 g)已经探井资料,包括井位、岩心、测井、录井、试油(气、水)、分析化验等数据和资料等。 h) 已有地热井资料,包括井位、岩心、测井、试水、产能、温度、分析化验等数据和资料等。 i) 2 已有研究成果,包括相关的典型研究成果和地热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数据资料等。

地热田勘查必须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宜遵循成本由低到高的原则,先进行航卫片解译 野外地质调查,再进行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最后采用钻探的方法,没有进行综合地质研究 不宜开展钻探工作。

通过航卫片解译可判断地热地质勘查区地貌形态、地层岩性、断裂分布地质构造基本轮廓及隐 分析地表温泉、泉*、地热溢出带和地表热显示的位置,初步预测地表热异常的分布范围。不 阶段航卫片解译宜按照GB11615一2010中7.1条进行。

应在航卫片、地质图和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地下岩层露头、出露温泉进行实 分析地热田形成的地质条件,获取典型的岩石及地热水样品,为实验室分析和室内研究奠定 同勘查阶段地质调查工作宜按照GB11615一2010中6.2.1条和7.2条进行。

对勘查区的出露温泉、已有钻井,选择代表性的地热流体、岩样做地球化学分析,推测深部热 ,分析地热流体成因及演化历史,评价地热流体质量。不同勘查阶段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宜按照 1615一2010中7.3条进行

地热地球物理勘查包括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等,主要任务是确定热储的分布 深度、范围,分析深部的断裂分布和地质结构,确定地热田类型及形成地质条件。不同勘查阶段地热地 球物理勘查工作按照NB/T10264一2019进行。

地热钻探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地热田地层结构、地质构造、热储特征和分布规律,获取代表性样品和 参数,为下一步勘查或评价奠定基础。不同勘查阶段地热钻探宜按照GB11615一2010中7.5条和7.6 条进行测井、录井应按照NB/T10269一2019、NB/T10268一2019进行

评价深度应满足如下条件: a 热储地层温度不宜低于25℃

NB/T 10697—2021

用于勘查程度较高、可以预测热储分布特征的地

地热资源量计算应分别计算热储中地热资源总量、地热水资源量、地热水热量及可采地热水热量 公式见式(1)~式(5): 地热资源总量

NB/T 10697—2021

Qw 可采地热水热量,J; R. 可采系数。

GB/T 50123-201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8.2.1.2计算参数

热储法计算参数确定方法如下: a)岩石和水的密度宜由实验室测试获得,若初期数据较少可采用GB/T11615一2010附录C中表 C.1中经验值。 b)岩石和水的比热容宜由实验室测试获得,若初期数据较少可采用GB/T11615一2010附录C中 表C.1中经验值。 c) 孔隙型热储孔隙度可由实验室测试获得,也可用测井资料解释获得;裂隙型热储孔隙度可以通 过实验室测试、测井解释、抽水试验及比拟法求得。 d)热储面积由渗透率不小于1×10um²、温度不小于25C的渗透性储层确定;调查阶段探井资 料缺少时可用物探资料估算,探井资料较多时应用探井资料、物探资料和地质理论相结合圈定 热储面积。 e)热储厚度调查阶段探井资料缺少时可用物探资料估算,探井资料较多时应用测并解释或录井成 果确定单井的热储厚度,井间宜通过地震和沉积相约束下的井间插值获得厚度数据,单层热储 厚度起算下限宜为1m。 f) 热储温度在有钻孔揭露热储时可以直接测量获得,钻孔条件不具备时可以通过地温梯度推算和 地球化学温标计算获得(见GB11615一2010附录A)。 g)起算温度取当地年平均气温。 h)可采系数可以根据热储的岩性、有效孔隙率、热储温度及开采回灌技术条件合理确定。勘查程 度较低或资料较少时,可取经验值。松散孔隙类热储,其孔隙率大于20%时,回收率可取25%; 岩溶裂隙类热储回收率可取15%~20%;砂岩、花岗岩、火成岩等裂隙类热储,其回收率可取 5%~10%

8.2.2地表热流量法

该方法适用于勘查程度较低、 、地表有温泉出露的带状地热由地热资源量预测时

8.2.2.1计算方法

山西某煤化有限公司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地热田向外散发的热量可用式(6)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