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某科低密度住宅标准化设计标准,46页PDF下载!.pdf【万科标准】万科低密度住宅标准化设计标准 (值得收藏)
一、交通安全管理; (一)标准化住区与城市界面交通安全环境: 1、从住区居民人、车出行安全考虑,应尽量避免在大流量 城市干道上开口,如果受周边环境限制,必要的时候应该根 据高峰时段周边城市道路的车流量,运用交通工程学的计算 方法算出出入口所允许的最大充许流量。如果这一流量值不 能在高峰时段把住区所需要进出的车辆疏散的话,就应该尽 量避免在这条道路上开口。或者增加其他出入口分散车流, 但注意的是同时需要增加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成本。 2、为了保证居民生活环境的完整性、私密性,减轻住区公 共资源被占用和受破坏程度。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因公共活动 空间社会化对住区居民的影响。建议对住区交通实行全封闭 式管理。对住区级道路规划时要注意避免吸引外部车辆及行 人的进入和穿行,与城市路网相连的住区级道路两端需设岗 进行管制。 3、小区主要出入口与城市干道交接处,应考虑缓冲地带(如: 设置辅道),减轻城市道路压力,避免引起交通堵塞。 4、在住区与城市道路界面的景观布局上,尽量不要设计垂 直绿化布局和设置建筑物,尽量保持视野开阔,避免产生视 觉障碍。 5、在设计住区级道路与城市支路接驳处时,应充分虑到城 市道路与市政设施拓展之需,应设计预留足够横穿住区道路
以防车辆掉头、倒车时被撞毁。另:位于室外车场上的路灯, 底座应安装防护装置。在道路边上的消防接合器、消火栓特 殊位置需设置防撞装置。 (5)架空层停车位的煤气管、污水管、消火栓应安装保护 装置(最好能够设计在车辆不能撞到的位置),以避免受到 车辆碰撞。 (6)普遍存在车库出口坡度太陡的问题。建议车库出入口 坡度最大值不超过20度。出入口的回转半径要考虑能通过 部分加长的轿车。 (7)地下车库的层高应考虑公共性质与私用性质车库服务 对象的差异,私用性质车库按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即可。而具 有公共性质的地下车库,因考虑到满足“箱式”人货车及其 它中型车辆进出的需求,建议设计其库内净高应≥3.5m。 3、安全标识装置: 为了行车安全和便于管理,车库(场)内应设必要的行车指 示标志和指示灯以及划定车位位置和对应停车位编号。 标识还应包括以下: 车库出入口设置禁鸣(笛)标识、限高标识、限速标识: 车库的柱间加装防撞、警戒标识; 车库内加装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指示标识); 车库内车道设置车流流向标识、路径指示标识:
车库弯道内设置反光镜、行人禁行标识。 独立产权车位应配置地锁或安装明显标识,防止被占用。 4、对于外来访客车辆停车安全管理: (1)北方区域部分多层住宅项目,车位主要集中在地下或 架空层。一般车位都有独立产权来访车辆应与业主车辆分升 管理,宜采用分层停放或划定区域停放方式(具体采用何种 方式由销售部、物业及设计部门商定)。 (2)多层住宅一般以露大居多,车辆产权为共有,而且社 区平面跨度大,难以指定或安排临时停车位,配置来访车位 意义不大。 2、为解决夜间出租车进入小区带来的治安管理难点问题。 建议:本看尽量便利原则,分(区、苑)设置出租车落客点 以利于管理与监控
一、车辆停放便利; (一)机动车停放便利 1、为把停车问题对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也为 了使停车位能满足车辆增长的需求。参考国外低密度住区地 面停车位的设计特点。建议地面停车场的设计分别安排在组 团间、商业核心区域周边或公共区域道路两旁,此举既能满 足停车位与居住区域距离控制在150m内,又可满足商业核
便应付日后车位拓展之需。 8、商业配建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并宜采用地下或多层 车库,预留自行车停车位,商业物品下货区等; 9、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停车位指标:(见下表)
(二)非机动车停放便利 1、住区内应合理设置自行车集中停放点,便于管理。 2、自行车集中停放点的服务半径不应大于100米。 3、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应设置电瓶车充电电源,电源插座的 设计应考虑避雨及使用安全。 4、非机动车辆停放点建议设置在设有固定安全员岗位的附 近的位置。 二、行走路径便利; 1、小区级道路及组团级道路的走向设计尽量做到经纬分明: 以利于道路命名及有规律地编排道路名称及楼门牌号(楼栋 标识最好能够考虑夜间能够清晰辨认),这样就能有效地减 少外部人员在寻亲访友中的往返奔波。 2、为满足信息发布工作的通达性,建议在住区级道路和行 人出口处安装电子信息发布屏,以便及时向车主或行人发布 专达有关信息,消除信息死角。为给来访人员提供路径导视 建议在住区入口安置住区总平面图。 3、人行道与机动车道接合部,建议采用无障碍通道设计,
一、住区与城市界面交通环境; 1、住区与住区道路与城市支路接驳处,进出道路分隔措施 建议采用岛状绿化区域分隔,有利于形成领域。 2、在住区与城市道路界面的景观设计上,因水体景观易受 外部环境影响受污染程度高,且水质不易维护,维护成本高 建议尽量少采用水体景观布局。 3、住区与城市道路接驳处,应种植高大密集的树木,便于 隔音降噪、挡尘。 二、住区道路环境; 1、住区级道路如果考虑城市公共汽车及其它车辆通行,两 边应分别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并应设置一定宽度的 绿地种植行道树和草坪花坛,用以隔离车辆废气、噪声、灯 光对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2、住区内停车场应尽可能实行连通,区内交通主干道尽量 安排在四周,避免横穿住区以造成对行人的干扰。 3、小区级道路及组团级道路的路面排水系统,建议采用浅 字型路面雨水侧排系统,以方便清洁与维护,加快排水速度 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宅间道与宅间步行道建议采用传统的暗 沟(管)排水方式排除地面积水。 4、住区道路的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设置建议尽量避开车辆 行驶路面,如无法避开,建议将井盖设计在机动车道中心位 置。避免对并盖造成破坏或发出噪音。
5、机动车道两旁5m范围内不宜种植低矮灌木,以减少突发 危险源(如:儿童或宠物突然穿行)增加可视范围。建议在 该范围内栽种高杆乔木或行道树,此举既可为行人遮阴纳源 又可控制车辆上升尾气的转移范围。 6、生态停车场住区(区、苑)内的消防通道或道路应与(区、 苑)内的景观设计风格相协调,建议在道路中央设环岛并以 小品、雕塑等加以点缀,道路平面图案宜采用植草砖、高强 度粘土砖或广场砖拼花组合图案,以增加平面视觉效果及绿 化面积,使其与景观的平面布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7、休闲甬道应高于周围绿化,避免绿化养护时泥土渗到路 面,影响到路面的整洁。 三、住区停车场(库)环境: 1、地面生态停车场设计时,除需混凝土打底外,还应有碎 沙垫层,便于绿化排水。 2、住区地面停车场的车位设计要充分考虑,车灯、噪声及 汽车尾气可能对住户的影响。车位设计除了需要保持合理安 全距离外,还需在景观设计中着重考虑以生态防护形式,退 免或减轻因车辆停放对居民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建议在靠 近住户窗户、主卧室的车位在规划时统一最小距离,并设置 1.5米左右高度、0.5米厚的绿篱隔离.避免车灯、噪音、月 气影响住户。 1、车库水泥地面起尘、反沙现象比较普遍为经久耐用和易
于清洗,对楼地面面层材料有所要求,并做排水设计。 2、建议在缓坡段和水平段交接处设置截水沟,截水沟盖板 的设计应着重考虑牢固性,以降低噪声污染和避免盖板翘起 损坏车辆底盘。另在停车库内沿外墙处设一道排水沟。地下 车库的排水沟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3、考虑到气候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建议加强加大车库的防 洪排涝功能,设计时应加强加大“三防”设防等级。地面停 车位散水坡度合理,排水顺畅,避免路面积水。 4、建议车库照明设计应考虑节能要求,控制方式为多路或 分级控制(如:全开、局部开),安装节能灯具、设计采光 井或安装成熟的太阳能照明装置。 5、车库车辆出入频繁,带动的灰尘较多,需定期对车库地 面和设施进行冲洗和擦拭。建议在车库设置清洁用取水口及 清洁池。 6、在道路周边、苑内合理的位置设置清洁、绿化浇水取水 点。道路两侧每100米处、 苑内根据大小至少设置一个取水点,小区取水点必须安装水 表便于日后管理。 7、架空层停车位地面易受降雨影响,经常出现车位积水。 建议车位纵向能设置排水沟或地面应有坡度,避免积水。 8、地下车库入口的标高低于外围道路的,在入口处需要设 置一定的防水坡,防止道路的雨水进入地下车库。
热涂方式铺设。 6、小区内的公园桌椅、休闲长廊等建议不使用木制品,因 为木制品的后期维护保养难度大,成本高;建议尽量使用其 它材料制作,以利于维护。 第二章:公建配套
一、办学模式; “提倡和鼓励社会办学,扶持民办教育”,是我国未来教育 发展的重要趋势。为扩大住区在当地的知名度,提高住区文 化品味。建议在策划初期即从战略角度出发(如:集团与百 安居的战略合作模式),与全国性教育机构或省级知名教育 机构联合,可采取合作办学或由其独立办学模式,统一标准 化住区教育资源,提升企业品牌渲染力。 二、中、小学校: (一)开放性; 1、中学、小学;此类公共服务设施易对住区居民生活造成 较大影响(如:噪声、公共环境及秩序),而且其招生范围 不完全局限于住区。在对上述项目选址时,建议考虑将此类 项目设置在住区外围,其大门与城市道路连接,此举可舒缓 住区交通压力。 2、中小学校大门应与市政道路/住区机动车道路保持20m的 缓冲距离,市政道路/住区机动车道路路面应安装减速装置
3、学校大门如果直接与城市干道路连接Q/GDW 12043-2020 电力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pdf,为降低市政道路 给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如:噪声、废气等),建议将道路 与教学区之间的区域设计为学校操场以作缓冲。 (二)便利性; 1、建议在住区内可考虑开一个小的校门,以方便住区学童, 该校门不宜直接面对组团,应与组团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 青少年的盲动行为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2、建议住区学校体育活动设施与社区居民共用(以学校教 学为主,居民使用为辅),避免重复投资。为方便管理不影 响教学秩序,建议将校内户外活动场地、设施单独分隔,在 教学区与住区分别设门,以利于管理。 (三)周边环境: 1、因中学、小学周边人员流动量大,根据物业多年的管理 经验,停放在该区域的车辆易受人为破坏。建议不在学校周 边设置住区停车场,可考虑设置一些全民健身运动设施或中 老年人活动场所。 2、在住区功能划分上,建议将中、小学校与住区商业区域 设在同一区域。以使住区功能分区合理化,减轻对居民生活 的影响,促进商业经营。 3、建议在中、小学校区内设计部分供中型车辆停放的车位 避免校车在区内停放占用社区公共资源。 4、中小学应设在住区下风向位置,以防止学校厨房油烟对
住区居民的影响,增加噪声逆向传播难度。 5、学校周边建议不要与其他建筑物相连,建议用道路或绿 地将学校形成一个独立建筑物或建筑群。同时学校围合以软 性绿化为主(通透围墙种植爬藤植物),围墙外道路两侧种 植高大行道树(以乔木为主),可起到降噪的作用。 6、在学校具体规划上,操场与其他室外功能区尽量隔离, 起到分散噪音源的作用,如足球场与篮球场在教学楼左右两 侧等。 三、幼儿园: 1、幼儿园供人员出入及家长接送小孩上学的大门朝向。建 议避开机动车道,以保证学童及家长安全,避免影响交通。 2、住区幼儿园对居民正常生活影响较小。为方便学童上学 住区幼儿园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米,为此建议幼儿园的 选址尽量安排在住区较中心部位。 3、住区幼儿园厨房的排烟装置要避免对居民造成影响,建 议将烟卤安排在下风向位置。 4、住区幼儿园雨、污水井及阀门井尽量避免设计在儿童户 外活动场地上,易产生安全隐患,也不方便日后的维护清理 5、为满足冬季日照标准及给幼儿提供良好生长环境,建议 幼儿园的周边环境应相对开阔。 医卫篇
一、社区会所; (一)会所; 1、会所作为住区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其建筑风格应具有 鲜明的特征。 2、住区会所的选址,建议设在人流较为集中的住区中心区 域。 3、会所项目的设置,应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民俗民 情、时尚潮流以及住区居民的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而设定 会所项目应以大众化、普及性强的项目为主。 4、会所经营模式:建议采用“三、三制”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