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2023 年版).pdf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
(一)项目概况 项目全称及简称。概述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地点、建设 内容和规模(含主要产出)、建设工期、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建 设模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绩效目标等。 (二)项目单位概况 简述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拟新组建项目法人的,简述项目法人 组建方案。对于政府资本金注入项目,简述项目法人基本信息、投 资人(或者股东)构成及政府出资人代表等情况。 (三)编制依据 概述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建设规划)及其批复文件、国家和地 方有关支持性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主要标准规范、专 题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依据。 (四)主要结论和建议 简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简述项目立项背景,项目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等行政审批手续
办理和其他前期工作进展。 (二)规划政策符合性 阐述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国土空 间规划等重大规划的衔接性,与扩大内需、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安全和应急管理等重大 政策目标的符合性。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从重大战略和规划、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单位履职 尽责等层面,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时机的适当性。 三、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万案 (一)需求分析 在调查项目所涉产品或服务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产品或服 务的可接受性或市场需求潜力,研究提出拟建项目功能定位、近期 和远期目标、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总量及结构。 (二)建设内容和规模 结合项目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等,论证拟建项目的总体布局、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确定建设标准。大型、复杂及分期建设项目 应根据项目整体规划、资源利用条件及近远期需求预测,明确项目 近远期建设规模、分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设进度安排,并说明预留发 展空间及其合理性、预留条件对远期规模的影响等。 (三)项目产出方案 研究提出拟建项目正常运营年份应达到的生产或服务能力及
其质量标准要求,并评价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以及产出的合理性。 四、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一)项目选址或选线 通过多方案比较,选择项目最佳或合理的场址或线路方案,明 确拟建项目场址或线路的土地权属、供地方式、土地利用状况、矿 产压覆、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等情况。备选场址方案或线路方案比选要综合考虑规 划、技术、经济、社会等条件。 (二)项目建设条件 分析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交通运输、公用工程等建 设条件。其中,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泥沙、 地质、地震、防洪等;交通运输条件包括铁路、公路、港口、机场、 管道等;公用工程条件包括周边市政道路、水、电、气、热、消防 和通信等。阐述施工条件、生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依托条件等。 改扩建工程要分析现有设施条件的容量和能力,提出设施改扩建和 利用方案。 (三)要素保障分析 土地要素保障。分析拟建项目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 年度计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土地要素保障条件,开展节约集约 用地论证分析,评价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节地水平的先 进性。说明拟建项目用地总体情况,包括地上(下)物情况等;涉 及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说明农用地
转用指标的落实、转用审批手续办理安排及耕地占补平衡的落实情 况;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由的,说明永久基本农由占用补划情况; 如果项目涉及用海用岛,应明确用海用岛的方式、具体位置和规模 等内容。 资源环境要素保障。分析拟建项目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 生态等承载能力及其保障条件,以及取水总量、能耗、碳排放强度 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要求等,说明是否存在环境敏感区和环境制约 因素。对于涉及用海的项目JC/T 2550-2019 泡沫混凝土自保温砌块(清晰).pdf,应分析利用港口岸线资源、航道资源 的基本情况及其保障条件;对于需围填海的项目,应分析围填海基 本情况及其保障条件。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应列示规划、用地、用 水、用能、环境以及可能涉及的用海、用岛等要素保障指标,并综 合分析提出要素保障方案。 五、项目建设方案 (一)技术方案 通过技术比较提出项目预期达到的技术目标、技术来源及其实 现路径,确定核心技术方案和核心技术指标。简述推荐技术路线的 理由。对于专利或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分析其取得方式的可靠性、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和自主可控性等。 (二)设备方案 通过设备比选提出所需主要设备(含软件)的规格、数量、性 能参数、来源和价格,论述设备(含软件)与技术的匹配性和可靠 性、设备(含软件)对工程方案的设计技术需求,提出关键设备和
软件推荐方案及自主知识产权情况。对于关键设备,进行单台技术 经济论证,说明设备调研情况;对于非标设备,说明设备原理和组 成。对于改扩建项目,分析现有设备利用或改造情况。涉及超限设 备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运输方案,特殊设备提出安装要求。 (三)工程方案 通过方案比选提出工程建设标准、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构) 筑物和系统设计方案、外部运输方案、公用工程方案及其他配套设 施方案。工程方案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人民防空工程、抗震设防、防洪减灾、消防应急等要求,以及绿色 和韧性工程相关内容,并结合项目所属行业特点,细化工程方案有 关内容和要求。涉及分期建设的项目,需要阐述分期建设方案;涉 及重大技术问题的,还应阐述需要开展的专题论证工作。 (四)用地用海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涉及土地征收或用海海域征收的项目,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 策规定,提出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应当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安置 对象、安置方式、社会保障、补偿(安置)费用等内容。用海用岛 涉及利益相关者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确定利益相 关者协调方案。 (五)数字化方案 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研究提出拟建项目数字化应用方案,包 括技术、设备、工程、建设管理和运维、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等方
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提出劳动安全与卫生防范措施, 以及项目可能涉及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供应链安全的责任制度 或措施方案,并制定项目安全应急管理预案。 (四)绩效管理方案 研究制定项目全生命周期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管理机制,提出 项目主要投入产出效率、直接效果、外部影响和可持续性等管理方 案。大型、复杂及分期建设项目,应按照子项目分别确定绩效目标 和评价指标体系,并说明影响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七、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 (一)投资估算 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所需投入的全部资金即项目总投资进 行估算,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融资费用和流动资金,说明投资估 算编制依据和编制范围,明确建设期内分年度投资计划。 (二)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项目性质,确定适合的评价方法。结合项目运营期内的负 荷要求,估算项目营业收入、补贴性收入及各种成本费用,并按相 关行业要求提供量价协议、框架协议等支撑材料。通过项目自身的 盈利能力分析,评价项目可融资性。对于政府直接投资的非经营性 项目,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资金平衡分析,提出开源节流措施。对 于政府资本金注入项目,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 回收期等指标,评价项目盈利能力;营业收入不足以覆盖项目成本 费用的,提出政府支持方案。对于综合性开发项目,分析项目服务
价项目财务可持续性。 八、项目影响效果分析 (一)经济影响分析 对于具有明显经济外部效应的政府投资项目,计算项目对经济 资源的耗费和实际贡献,分析项目费用效益或效果,以及重大投资 项目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评价拟建 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二)社会影响分析 通过社会调查和公众参与,识别项目主要社会影响因素和主要 利益相关者,分析不同目标群体的诉求及其对项目的支持程度,评 价项目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在带动当地就业、促进技能提升等方面 的预期成效,以及促进员工发展、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社 会责任,提出减缓负面社会影响的措施或方案。 (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和生态现状,评价项目在污染物排 放、地质灾害防治、防洪减灾、水土流失、土地复垦、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敏感区等方面的影响,提出生态环境影响减缓、 生态修复和补偿等措施,以及污染物减排措施,评价拟建项目能否 满足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要求。 (四)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研究拟建项目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含非常规水源) 能源、再生资源、废物和污水资源化利用,以及设备回收利用情况,
通过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等指标分析,提出资源节约、关 键资源保障,以及供应链安全、节能等方面措施,计算采取资源节 约和资源化利用措施后的资源消耗总量及强度。计算采取节能措施 后的全口径能源消耗总量、原料用能消耗量、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等 指标,评价项目能效水平以及对项目所在地区能耗调控的影响。 (五)碳达峰碳中和分析 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在项目能源资源利用分析的基础上, 预测并核算项目年度碳排放总量、主要产品碳排放强度,提出项目 碳排放控制方案,明确拟采取减少碳排放的路径与方式,分析项目 对所在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 九、项目风险管控方案 (一)风险识别与评价 识别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需求、建设、运营 融资、财务、经济、社会、环境、网络与数据安全等方面,分析各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以及风险承担主体的韧性或脆弱性, 判断各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研究确定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二)风险管控方案 结合项目特点和风险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项目主要风险的防 范和化解措施。重大项目应当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分析,查找 并列出风险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风 险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关措施后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建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