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564-2018 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

T/CECS 564-2018 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9 M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标准
资源ID:26613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564-2018 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

4.2空气源热泵选型与设计

4.2.1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时,机组规格的确定 方法。 当空气源热泵系统以供暖为主时,应以供暖热负荷选择系统 热源。随后,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辅助热源承担热负荷的合理比例,该过程可根 据本规程附录A规定的最经济平衡点温度的计算方法,确定空 气源热泵机组的供热量。设计工况下的供热量参数及修正方法应 由机组生产厂家提供。 此外,采用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连接管长度 和高差的增加将导致压力变化、制热运行时的冷凝温度降低、制 热量减小、能效比降低、制冷剂的沉积与闪发,由此会引起系统 性能衰减和影响其安全、稳定运行,故需对管长和高差根据厂家 给出的方法进行修正。

4.2.2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时DB31/T 1182-2019标准下载,对机组性能

对于冬季寒冷、潮湿的地区,使用时必须考虑机组的经济性 和可靠性。室外温度过低会降低机组制热量,室外空气过于潮湿 使得结霜时制热量降低、融霜时间过长,同样也会降低机组的有 效制热量,因此设计师必须计算冬季名义工况下的机组COP, 与当地常规能源供热相比,当热泵机组失去节能优势时就不应采 用。低温工况是指在该环境温度下,机组可正常运行,且运行时 的COP不低于表4.2.2中的规定值。有条件的工程,可采取主 机分体式布置,室外仅为空气侧换热器及风扇,压缩机、膨胀阀 以及冷凝器等放置于室内侧。 优异的融霜技术是机组冬季运行的可靠保证。机组在冬季制 热运行时,室外空气侧换热盘管表面温度低于进风空气露点温度 且低于0℃时,换热翅片上就会结霜,会大大降低机组制热量和

运行效率,严重时导致机组无法运行,为此必须除霜。除霜的 法有很多,优异的除霜控制策略应具有判断正确、除霜时间先 融霜修正系数高的特征。

4.2.3本条文规定了对空气源热泵机组室外机设置的要求

1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运行效率,很大程度上与室外机与大 气的换热条件有关。需要设置多台室外机时,应避免集中放置导 致局部空气温度过低。考虑主导风向、风压对机组的影响,机组 布置时应避免产生热岛效应,保证室外机进、排风的通畅,防止 进、排风短路是布置室外机时的基本要求,机组周围障碍物距离 可参考现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多联式空调机系统设计与施 工安装》07K506。当受位置条件等限制时,应创造条件,避免 发生明显的气流短路,如设置排风帽、改变排风方向等方法,必 要时可以借助于数值模拟方法辅助气流组织设计。此外,控制 进、排风的气流速度也是有效地避免短路的一种方法;通常机组 进风气流速度宜控制在1.5m/s~2.0m/s,排风口的气流速度不 宜小于7m/s。 2室外机除了避免自身气流短路外,还应避免其他外部含 有热量、腐蚀性物质及油污微粒等排放气体的影响,如厨房油烟 排气和其他室外机的排风等。 3室外机运行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热污染和噪声影响,因此 室外机应与周围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热量有效扩散和 噪声自然衰减。对周围建筑物产生噪声干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 4保持室外机换热器清洁可以保证其高效运行,因此为清 扫室外机创造条件很有必要

3.1随室外温度变化,空气源热泵机组实际供热量曲线与建 热负荷线交点所对应的室外温度为平衡点温度。平衡点温度受

筑热负荷线交点所对应的室外温度为平衡点温度。平衡点

建筑围护结构特性、空气源热泵机组容量及性能等多因素影响, 根据确定原则与方法的不同,最佳平衡点温度分为最佳能量平衡 点、最小能耗平衡点和最经济平衡点,对于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建议参照本规程附录A规定的最经济平衡点温度计算方法进行 计算。

1工业余热、废热、太阳能、生物质或其他热源也可作为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辅助热源,应根据工程当地实际能源具备 情况,并结合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进行选择。 2建筑热负荷峰值常出现在电网低谷时段时,推荐采用电 作为辅助热源。 3电作为辅助热源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有关规定。 4.3.4在既有建筑供暖改造过程中,如建筑内已有供暖末端, 选择的辅助热源应能满足既有供暖末端的使用需求。如已有对流

选择的辅助热源应能满足既有供暖未端的使用需求。如已有对 散热器作为供暖末端,则辅助热源的供、回水温度等参数应能 足其工作要求。

本条文中设计流量下的水系统总阻力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4.4.1本条文中设计流量下的水系统总阻力可按下式进

H=1.1H+H2+H3)

刊定为 防止采用过大的循环水泵,保证水泵的选择在合理的范围,降低 水泵能耗,提高输送效率。计算过程中应考虑不同管道长度、不 同供回水温差因素对系统阻力的影响。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现行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现行行业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等的有关规定。

4.5.1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中对补水量、补水泵选择及设计,以及定压和膨胀设

4.5.1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中对补水量、补水泵选择及设计,以及定压和膨胀设 计均作出了详细规定。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补水和定压设备的 设计应符合有关规定。

4.5.3考虑化霜、除霜、室内供暖温度的需求,水容量

1塑料管材质和连接方法的选择应以保证工程长期运行的 安全可靠为原则,根据塑料管的抗蠕变能力的强弱、许用环应力 的大小、工程环境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2铝塑复合管长期工作温度和充许工作压力应满足一定要 求,可采用搭焊接和对焊接两种形式。 3无缝铜管状态和类型的选择应满足系统工作压力。 4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加热管物理参数的有关推荐值可 参照现行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的规定。 5.1.3采用空气源热泵供暖时,基于以下原因,推荐最高水温 为45℃,推荐供回水温差为5℃,温差不宜小于3℃: 1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室外较低温度的供暖设计工况下运行 时,对冷凝温度和供水温度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设计水温不能 过高。 2采用5℃温差,相对于10℃温差,在相同的平均水温下 供水温度可以较低,对热源效率有利,因此,空气源热泵供暖系 统供回水温差可按热源设备的名义工况确定,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在采用热泵 等产品供暖时的有关规定。 3目前,热泵产品的名义工况水量和水泵配置为5℃温差, 且大多数企业水泵不能变速难以适应大温差需求;限制温差下限 不小于3℃是为了避免选择过大设备,否则定型水泵流量过大会 产生小温差大流量的高能耗现象,

4采用毛细管网辐射系统时,供水温度宜采用30℃ 35℃,供回水温差宜采用3℃~5℃。

35℃,供回水温差宜采用3℃~5℃。

35℃,供回水温差宜采用3℃~5℃。 5.1.4本条文规定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构造: 1为减少辐射热损失,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 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为供暖地面时,必须设置绝热层。 2为保证绝热效果,规定绝热层与土壤间设置防潮层。对 于潮湿房间,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的填充层上,预制沟槽保温 板或预制轻薄供暖板供暖地面的地面面层下设置隔离层,以防止 水渗人。 3面层热阻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地面的散热量。为了节省 能耗和运行费用,采用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方式时,要尽量选用热 阻小于0.05m²·K/W的材料做面层

5.1.4本条文规定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构造

5.1.5本条文规定了供暖地面的选择:

1供暖地面的分类和各类型的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的有关规定, 2适用于空气源热泵低温热水的“水泥砂浆预制填充板” 式地面供暖形式,目前产品分为I型(敷设外径10mm加热管) 和Ⅱ型(敷设以集水干管和外径4.3mm加热管组成的管网,也 称毛细管网)。

5.2.1现行国家标准《钢制采暖散热器》GB/T29039、《铸铁 采暖散热器》GB/T19913,以及现行行业标准《钢制板型散热 器》JG/T2、《采暖散热器灰铸铁柱型散热器》JG3、《采暖 散热器灰铸铁翼型散热器》JG4、《采暖散热器铝制柱翼型 散热器》JG/T143、《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JG/T220等散 热器产品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种类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即便是同一 种类的散热器也可能因加工材质、厚度不同,工作压力也不尽相 同。此外不同系统所要求的散热器工作压力也不完全相同

5.2.2本规程第3.0.4条给出了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的

荐供回水温度。该供回水温度比一般供暖系统更低,因此应选择 相应供回水温度下辐射性能更好的散热器形式,以避免散热器面 积过大导致投资增加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另外,空气 源热泵供暖系统供水温度较低,供暖工况偏离散热器的实际测试 工况,因此,应按照本规程附录B规定的方法,对散热器流量 和不同过余温度下散热器片数进行修正。既有建筑应按照该方法 进行修正并适当增加面积

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管道明设时,非保温管道相当于 散热器的一部分,其散热量直接进入房间,有提高室温的作用, 故可补偿一部分耗热量,其值应通过明装管道外表面与室内空气 的传热计算确定。

5.3.1风机盘管用于冬季供暖时,供水温度要求较高,且造成 的吹风感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室内舒适性,因此采用空气源热泵 供暖时,优先推荐采用低温供暖末端。然而,风机盘管具有启动 快、加热速度快,便于独立调节等优点,因此对于有供暖和空调 需求、室内温度有独立调节要求或需要间歇供暖的房间,可以采 用该种形式末端供暖

5.3.3气流组织设计应根据人员活动区的温度梯度、充许风速、

噪声标准等要求,结合内部装修、工艺或家具布置等确定。复杂 空间的气流组织设计,宜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 计算。

5.4室内冷凝装置直接供暖

5.4.1直接供暖的室内冷凝装置是指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 体直接进入安装在室内的冷凝装置。与以水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相 比,室内冷凝装置直接供暖的热泵机组避免了二次换热,从而可 以降低冷凝温度、提高热泵机组COP;另外,也无需循环水泵, 从而避免了水泵的能耗、噪声及管理上的麻烦。但由于冷媒将直 接进入室内的冷凝装置,所以为避免冷媒泄漏造成安全隐患,应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5.4.1直接供暖的室内冷凝装置是指由压缩机排出的制

5.4.3空气源热泵机组除霜时,室内侧由吹热风转为口

空气源热泵机组除霜时,室内侧由吹热风转为吹冷风

给室内人员造成极大的不适,室内舒适度下降明显,因此在除霜 时应保证人体无吹冷风的感觉。目前多数空气源多联式热泵机组 家在机组除霜时,采用了室内侧风机停转,除霜结束后通过感 应制冷剂盘管温度控制室内机风机开启,有效地防止了因机组除 霜或除霜结束初期,室内侧吹冷风造成的舒适度下降问题。另有 在室内机出风口额外增加一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感应室内机出风 口周围温度和室内机制冷剂管温度两个温度参数联动控制室内机 风机开启,最大程度地防止了热风供暖末端吹冷风的现象

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设置自控系统,可以对空气源热泵 暖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 寿命

6.1.3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电气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应

6.2.1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配电系统设计

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采用单独回路供电时,应符合现行 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的规定。机组和辅助热 源宜单独回路供电,如果不能分别适用单独回路,应考虑两者共 同运行时的容量需求。 4考虑到安全性以及可维护性,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配 电箱宜设置在室内,当室内安装条件不满足而安装室外时,考虑

到防雷、防雨、防尘等因素,应选用室外型箱体,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的规定。 6.2.2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线路敷设及箱盘配线 的要求。 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配电线路多为明敷设,为了有效地 保护线缆,布线用导管宜采用金属导管。为了防止交流电源对传 输信号的干扰,通信及信号传输线路应与交流电源线路分开 敷设。 2当电线管与热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热水管的下面 相互间的净距离宜符合下列规定:当电线管路平行敷设在热水管 下面时,净距不宜小于200mm;当电线管路平行敷设在热水管 上面时,净距不宜小于300mm;交叉敷设时,净距不宜小 于100mm。 3配线箱内端子排应安装牢固,端子应有序号,强电、弱 电端子应隔离布置,端子规格应与导线截面积大小适配。

6.3.1本条文规定了自控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设计自控系统时,应根据监控功能需求设置监控点,编 制监测和控制点表。 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自控系统设计应选用先进、成熟 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容易扩展、维护 和升级。应根据系统的规模、功能要求及选用产品的特点确定自 控系统网络结构。产品选型、位置以及安装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16的有关规定。 3供暖末端的水路电控调节阀宜选用模拟量两通调节阀, 周节阀的口径应根据调节对象要求的流通能力,通过计算选择确 定。风门电控执行器的转矩应根据设计工作压力和最大充许压差 的要求确定。

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监测设计的主要内容:

6.3.2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监测设计的主

在整个供暖季内,为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自 控系统对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长期监测,监测内容应为系统 的监测和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温度、湿度传感器的布设位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设 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T334的规定。温度、湿度传感 器应布置在能反映被测区域参数的部位,且附近不应有热源和湿

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道和水道温度传感器应保证插入深度。 2壁装式空气温度传感器应布置在空气流通且能反映被测 空间空气状态的部位,不应布置在阳光直射处和靠近风口处。 3与风机盘管等设备配套使用的壁装式空气温度传感器应 布置在能反映其对应设备服务区域温度的部位。 4对于大空间场所,宜根据工作区域均匀布置多个空气温 度、湿度传感器。 5室外温度、湿度传感器应布置在能真实反映室外空气状 态的位置,不应布置在阳光直射的部位和靠近新风口、排风口的 部位,并宜采用气象测量用室外安装箱。 总耗电量包括热泵机组、循环水泵、辅助热源、供暖未端等 供暖系统所有用电装置的耗电量。 数据采集装置应能测量、发送和存储实时监测数据,按照设 定的周期进行数据采集、计算,并按照一定周期传输至数据中 心,上传至数据中心的监测数据应连续无间断。在网络繁忙时可 缓存数据并在网络恢复正常后根据需要上传失败的数据。记录周 期不应大于10min,记录数据在数据库中的保存时间不应小于1 年,并可导出到其他存储介质。 6.3.3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节能控制宜满足的相 关要求。 1系统工作在部分负荷工况时,应适当提高供暖的水温设 定值,在不影响室内热舒适的情况下,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运行效 率。宜根据室外温度、供暖末端供热能力和室内需求负荷等条 牛,采用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先 进控制技术实现供暖的水温自动再设定。 2在季节不同、叠夜不同时间、房间占用状态不同时,室 内温度设定值应能自动调整,以减少室内需求负荷,降低供暖

5风机盘管是空调末端设备,宜由联网式温度控制器根据 室内温度自动控制电动水阀通断,有节能控制模式对风机高、 中、低三种风速进行转换。系统宜能够实现风机盘管群控管理, 按照日程表控制风机盘管启停,调节室内设定温度

6.4.1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防雷接地的有

1为了保证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电气装置的使用安全,应 将空气源热泵系统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导管、金属槽/盒 做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导体的总截面不应小于6mm²,并应 与附近的接地极可靠联结。当水箱超出建筑物最高点时,应有防 雷保护装置。 2采用架空电缆引人时,在人户处需加装避雷器,并将电 缆金属外护层及自承钢索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网上。

7.1.1~7.1.3空气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的制冷设备与制冷 剂管道,地面辐射供暖、风机盘管、散热器等末端散热设备,电 气系统等涉及多专业多工种,相关标准中已经有较详细的施工安 装规定,均应遵照执行,本规程不做过多赘述。空气源热泵机组 及其系统的类型多样,各产品有其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因此还应 满足设备安装说明书等产品技术资料的各项要求

7.2.1施工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施 工前应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做好产品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图纸 及材料接收,检验进场设备、管材、辅助材料等相关准备工作。 其中施工图纸应是经过二次深化设计、具备施工条件的图纸,技 术文件还包括产品本身的安装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其中施工图纸应是经过二次深化设计、具备施工条件的图纸,技 术文件还包括产品本身的安装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7.2.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搬运和吊装、运输,应符合产品技术 文件的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 成设备损伤。运输时,应选择路况较好的公路,防止过度颠簸 般运时,机组的倾角应保持在75°~105°范围内,不可过度倾斜 热泵机组及其他设备应做好防潮、防磕碰等措施;热泵机组不宜 在高温、高湿、低温环境下存放,热泵机组应尽量将设备搬到距 离安装地点最近的地方,再进行拆箱。 管件、防冻液应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在运输、装卸 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拖。待安装管材、管 牛不得暴晒雨淋;并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防

7.2.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搬运和吊装、运输,应符合产

冻液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存放。

7.3.1本条文是对室外设备的安装要求:

1设备安装基础应经过设计计算,具备足够的强度。此外, 基础与设备之间应能够牢固连接,具有抗风、抗地震能力,以保 证安全。 2要求在屋顶平台上设置与结构楼板相连的具有一定高度 的设备基础,而不能直接将设备置于屋面之上,这是为了保护屋 面保温层和防水层,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以减少震动和附加噪声, 使设备不被积雪覆盖。 3有振动设备的减振设施可以由产品配带,也可以在设备 和基础之间加减振装置,减振器应确保所配机组的运行重量介于 所选减振器的允许承载范围之内。 4设备(包括室外主机、室外设置的循环水泵、水箱、配 电柜等)安装在屋面上时,应校核设备运行重量对屋面结构荷载 的影响。在外墙安装时,设备基础应该是土建专业已经设计的符 合强度要求的专用室外机出挑搁板;如果改造工程需要在外墙上 设置钢支架基础时,外墙应该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对加气混凝土 等非承重砌块外墙应采取加强支撑的措施, 5室外安装的主机、配电箱(柜)必须符合相应的防护等 级要求,否则不具备室外安装条件。水泵安装在室外时,电机应 设防雨罩。当室外设备因尺寸变化、安装位置移位等原因,导致 未处于初始设计的建筑物防雷系统的保护范围时,应增加相应的 避雷措施,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50057的有关规定 7.3.2管道和管线包括制冷剂管、水管和电气管线,要防止室

7.3.2管道和管线包括制冷剂管、水管和电气管线,要防

7.3.3室内设备的安装位置由设计确定,主要考虑安装

温度、检修、减少噪声影响、排水、系统阻力等因素。制冷剂 水换热装置挂墙安装时,应考虑墙体承载能力确定安装方法: 1钢筋混凝土及承重混凝土砌块等墙体,可用膨胀螺栓或 带钩膨胀螺钉固定;轻质隔墙及墙厚小于120mm的砌体,可用 穿墙带钩膨胀螺钉固定挂钩;加气混凝土等非承重砌块,用带钩 膨胀螺钉固定挂钩,并加支架支撑; 2热水水箱和底座间的隔热垫是为了防止直接刚性连接形 成热桥通加热摄生

时难以检修,管道接头不应埋设在墙体和地面之内。即使无接 的管道,除地暖管外都有外保温,尤其是制冷剂管道、冷水管 冷凝水管,为防止外表面产生凝结水更需保温,埋设在墙体或 面内更加困难,因此也不应提倡。但是管道可以敷设在容易拆 的吊顶等装修材料围成的空间之内

7.3.5安装柔性软管是为了消除水泵震动产生的哦

7.3.6绝热层可以减少制冷剂管道、空气源热泵循环水系统管

网和加热水箱等的热量损失,因此均应采取绝热措施。理论上绝 热层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 8175的经济厚度的方法计算,亦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 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经济厚度方法 计算。

8调试、验收与运行维护

8.1.1本条文对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设备和材料的验

8.1.1本条文对空气源热录供暖工程的设备和材科的验收进个 了要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的有关规定,为保证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质量控制 对系统中的机组、阀门、仪表、管材、保温材料、散热器和风机 盘管等设备和材料的进场,要按照设计要求对其类别、规格及外 观等进行逐一核对验收,并检查各种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 和相关技术资料。验收一般应由供货商、监理、施工单位的代表 共同参加,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检查认可,形成相 应的验收记录

对系统中的机组、阀门、仪表、管材、保温材料、散热器和风机 盘管等设备和材料的进场,要按照设计要求对其类别、规格及外 观等进行逐一核对验收,并检查各种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 和相关技术资料。验收一般应由供货商、监理、施工单位的代表 共同参加,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检查认可,形成相 应的验收记录。 8.1.2本条文对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设备复验进行了要求, 需要复验的设备和材料主要包括散热器、风机盘管和保温材料 等,其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空气源热泵供暖工 程的运行和节能效果。复验应采取见证抽样送检的方式,即在监 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的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 机抽取试样,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形成 相应的复验报告。 8.1.3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未经调试与试运行过程之前,应

8.1.2本条文对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设备复验进行了

需要复验的设备和材料主要包括散热器、风机盘管和保温材料 等,其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空气源热泵供暖工 程的运行和节能效果。复验应采取见证抽样送检的方式,即在监 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的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 机抽取试样,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形成 相应的复验报告

8.1.3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未经调试与试运行过程之前,

严格限制随意启动运行,避免对系统造成损坏。试运行与调试是 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不经调试 直接使用,轻则导致系统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达不到设计要求 从而使得应用效果不佳,重则导致系统内各设备如机组、水泵和 风机等损坏。

8.2.1试运行和调试的目的,是使系统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 达到设计要求,为此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条件是进行调试的必要 条件。若暂时不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条件时,调试工作应推迟 进行。

8.2.2本条文对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试运行和调试过程中

要的检测和调试项目进行界定,以满足工程追溯检查和验收的需 要,同时也是系统安装过程的定性检查的需要以及工程交付使用 性能的检验。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调试过程应严格按照水压试 验——冲洗试验——设备单机试运行—一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试运 行调试一一系统联合试运行调试的步骤进行。

8.2.3水压试验主要包括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其中强度

验主要是为了检验水系统各设备和管道的力学性能,而严密性试 验主要是为了检查设备本身的密封性能以及管道设备之间的连接 质量。通常在安装前应对系统各设备和组件进行强度和严密性 试验。 由于现场作业可能会对管道造成损坏或者管路本身存在质量 司题,以及存在水系统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必须在系统安装完成 并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对系统承压管路进行水压试验。管道系 统试压完成后,及时排除管内积水主要是考虑北方地区冬季较为 寒冷,防止管道发生胀裂,给后续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隐患、返工 和经济损失。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由于系统的最低点为最 大承压点,提出试验压力以系统最低点的压力为准。当设计未注 明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 规程》JGJ/T260的规定。 水系统各设备和管道的水压试验方法和步骤可参照现行行业 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的相 关要求和规定进行。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各部位是否存在渗漏

现象,且应分别在试验压力和工作压力下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日 记录。 对于辐射供暖系统的加热盘管的水压试验方法,可参照现行 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的有关规定,由 加热盘管在隐蔽施工过程中可能损坏管路,因此要求应在隐蔽 和隐蔽后分别进行水压试验

8.2.4管道冲洗的且的是为了清除管道在生产以及安装

产生的灰尘、焊渣等杂质,使之排出管道,避免在系统投入使用 后由于这些外部因素而出现问题。冲洗时应保证有一定的流速及 压力,流速过大,不容易观察水质情况,流速过小,冲洗无力, 管道内冲洗流速不应低于介质工作流速,冲洗水排出时应具备排 放条件,当排出水与冲洗水色度和透明度相同且无明显杂质存在 时即视为合格。严禁以水压试验过程中的放水代替管道冲洗。具 体的管路冲洗和充水步骤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 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的有关规定进行。 对于严寒或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供暖水系统可能会用到防 冻液。为节约防冻液,一般先采用常规水冲洗和试压,完成后充 注防冻液,为防止管路的存水对防冻液浓度的影响,必须将存水 和冲洗液排净。防冻液可按照浓度或密度配比,并应考虑管道防 腐,防冻液内需考虑增加缓蚀剂等防护措施。

8.2.5本条主要是为了确保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全性。空气源

1对出厂未充注制冷剂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应按设备技术 文件的规定充注制冷剂: 2系统中各安全保护继电器、安全装置应经整定,其整定 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 3根据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开启或关闭系统中相应的 阀门; 4水系统应运行畅通,满足运行要求;

5根据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压缩机预热。 程序上的错误和检测数据的异常在机组启动时就可能造成 组的损坏,因而在机组启动前要按照要求进行检查和各项测订 作并记录,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排除异常和故障后,重新 动。在机组试运行的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类状态参数,观察 组的运行状态,并填写相关记录表

8.2.6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系统水泵、风机利

8.2.7本条文对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水系统试运行和调

8.2.9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联合试运行与调试,应在水压和

冲洗试验、系统各设备、水系统以及风系统试运行和调试合格后 进行。在对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检测时,系统 应在合理的负荷下运行,如果负荷率过低,系统运行工况与设计 工况相差较大,其系统性能不具备代表性。经过对不同项目的设 计资料和实际工程项目运行参数分析,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时系 统负荷率在60%以上运行比较合理,系统能效能保持在相对比 较高的范围。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77和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 准》GB/T50801的规定,对机组性能进行测试时,机组负荷率 宜在80%以上。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机组运行在负荷率80%以 上时,同满负荷时相比较,性能系数变化相对较小。因此,本规 程规定系统性能测试宜在系统负荷不低于实际运行最大负荷的 60%且机组制热(冷)能力达到机组额定值的80%以上的条件 下进行。为保证相关性能测试能充分反映系统联合试运行的动态 性能,同时测试具有可操作性,规定系统联合试运行时间不低于 8h,且在此期间应对系统性能进行连续测试。 10本冬主要定了穴气源执泵供暖工程联合试运行与调

8.2.10本条文主要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联合试运

8.2.11本条文对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联合试运行和调试效果

8.3.1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峻工验收应提供的文 件和资料。

用培训,有助于使用方全面了解系统特点,从而在实际使用

挥出系统最佳的应用效果。此外,工程竣工验收后,应进行系统 运行的整体调适,并宜在一年后进行工程验收,

8.4.1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一般具备多空气源热泵机组并联的 特性,水泵和机组较多,需要制定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规章制度 实际运行中,系统大部分时间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多台空气 源热泵和水泵存在多种匹配选择,为满足实际运行能效比的要 求,需降低耗电输热比,因此节能运行的规章制度一般基于降低 耗电输热比的方法。记录文件用于分析设备运行的正常与否及判 定是否节能至关重要,同时,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应 做好定期巡查。 8.4.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应包 括以下内容: 1日常巡查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整体运行情况,检查制冷系 统压力、制冷剂外部管路接头和阀门处是否有油污,确保机组制 冷剂无泄漏。 2日常巡查水泵、水路阀门是否工作正常,水管接头是否 渗漏,排气装置工作是否正常,空气源热泵机组空气侧换热器是 否被杂物堵塞进风通道,闭式水系统压力是否正常,开式水系统 补水容器内液位是否正常。 3根据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故障情况,需要时清洗水路过滤 器及系统补水。 4供暖期开始前,根据需要清洗空气源热泵机组空气侧换 热器。 5供暖期开始前,检查机组的电源和电气系统的接线是否 牢固,电气元件是否动作异常,如有应及时维修和更换。 6应定期检查防冻液的浓度在设计许可范围内。 8.4.3 空气源热泵涉及从空气中取热,对周围环境要求较高,

8.4.1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一般具备多空气源热泵机组并联的 特性,水泵和机组较多,需要制定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规章制度 实际运行中,系统大部分时间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多台空气 源热泵和水泵存在多种匹配选择,为满足实际运行能效比的要 求,需降低耗电输热比,因此节能运行的规章制度一般基于降低 耗电输热比的方法。记录文件用于分析设备运行的正常与否及判 定是否节能至关重要,同时,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应 做好定期巡查。

GB/T 37350-2019 自升式钻井平台上层建筑结构设计指南8.4.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美

8.4.3空气源热泵涉及从空气中取热,对周围环境

8.4.5空气源热泵冬季不运行或检修时,需考虑到防

冬季短期不运行时,可启动防冻模式,长期不运行时,需泄水 充注防冻液。夏季及过渡季节不运行时DB12/T 544-2014标准下载,应满水保养,避免空 进入水管道,加剧腐蚀,

9.2.1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性能级别划分

统一书号:15112·33394定价:151123339435.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